許淵沖《論語》翻譯質(zhì)疑(2)
許淵沖老先生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翻譯方面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他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與精深和中國智慧的深奧與超前。
但不知什么原因,許老的《論語》翻譯中出現(xiàn)了一些不可思議的見解,與諸多名家的注疏都有明顯偏差,無論是三國的何晏,宋朝的朱熹,甚至當(dāng)代的楊伯峻。
本人現(xiàn)將其逐一列舉,請大家共同探討,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學(xué)而第一.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何晏注疏:此章論仁者必直言正色。其若巧好其言語,令善其顏色,欲令人說愛之者,少能有仁也。
何晏注疏白話翻譯:本章論述仁者必須犯顏直諫,顏色莊重。如果言語取巧,逢迎拍馬,卑躬屈膝,和顏悅色來博取聽著歡愉,這樣的人怎么會有仁義。
朱熹注解: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wù)于悅?cè)耍瑒t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朱熹注解白話翻譯:花言巧語,和顏悅色,專致于外表修飾來取悅別人,這樣的人外欲橫流而內(nèi)德全無。
楊伯峻白話翻譯:孔子說:“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span>
許淵沖英文版:A good man, said the Master, would rarely say what he does not believe, or pretend to appear better than he is.
許淵沖漢語翻譯:孔子說:“君子很少說自己不相信的事情,不會不懂裝懂?!比绻盼囊稽c兒便是:子曰:“君子罕言其不信,不飾己之不知?!?/span>
許老的翻譯以簡練見長,不過再簡練也不能曲解原文??!我們無論如何都看不出原文的一點兒意思。
理雅各英語翻譯: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理雅各漢語翻譯:孔子說:“動聽的話語和迎合的表情與仁義道德毫無關(guān)系?!?/span>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以上只是個人看法,如有異議,敬請?zhí)接懀?/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