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店計劃|疲憊中的堅挺,瑞幸還有高潮嗎?
導語
3年前,瑞幸因財務造假暴雷,相信很多人還記憶猶新,但3年后,瑞幸卻已逆風翻盤了。在突破百億營收刺激下,以郭謹一為首的管理層還拋出2023年突破萬店的計劃。
最新發(fā)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瑞幸總凈收入為132.93億元,同比增長66.9%;美國會計準則下全年營業(yè)利潤11.56億元,營業(yè)利潤率8.7%。而這,也是瑞幸自2017年成立以后,首次實現(xiàn)整體利潤轉正。
瑞幸經(jīng)歷財務造假大風波后,能有在如此短時間內,即東山再起,并且還突破了百億大關、以11.47億元的罰款與SEC達成和解,足見其商業(yè)模式在市場競爭的彈性之強大。
但殊不知,目前中國咖啡市場,早已不是3年前的一兩家家獨大的時候了。瑞幸遭遇暴雷后,國內敏銳的資本嗅到咖啡市場紅利后,便爭先恐后地涌入?,F(xiàn)如今,早已形成了山頭林立的局面,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已經(jīng)達到競爭激烈的程度。
有咖啡消費者更是認為,瑞幸的優(yōu)勢在于性價比高,而劣勢在于缺少咖啡文化。這種情況可能也意味著,大多數(shù)買瑞幸咖啡的人,可能對咖啡文化的要求不那么高,進一步而言,如果有下一家“瑞幸”出現(xiàn),消費者轉向下一個“瑞幸”的成本并不大。

殘酷的價格戰(zhàn)正在興起
在未來超萬億市場誘惑下,咖啡行業(yè)從不缺乏“勇夫”。不論是全國連鎖還是區(qū)域品牌,一場“四五塊一杯咖啡大戰(zhàn)”,正在向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瑞幸發(fā)起“價格戰(zhàn)”。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目前這場大戰(zhàn)中沖的最兇的,竟然是瑞幸咖啡創(chuàng)始人陸正耀。
去年10月22日,陸正耀及前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在朋友圈宣布,庫迪咖啡首店落地福州。今年2月6日的“百城千店咖啡狂歡節(jié)”中,庫迪咖啡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MO李穎波透露,本次活動參與門店約1300家,覆蓋全國181個地級以上城市。熱銷產(chǎn)品全部 9.9 元起售,邀請新朋友0元免費喝咖啡。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庫迪咖啡還把門店開到了瑞幸咖啡附近去了,整體裝修風格也與瑞幸類似,不過以黑白為主,橙色點綴。
不過,陸正耀宣稱,庫迪咖啡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是" 又 " 一家咖啡店,而是一種全新的泛咖啡化的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還有蜜雪冰城旗下的幸運咖。其去年新開門店約1521 家,僅次于瑞幸2190家,相比瑞幸15元左右的客單價,蜜雪冰城旗下的幸運咖一杯美式低至5元,這對瑞幸來說是 “降維打擊”。
蜜雪冰城向來以低價吸引消費者,并且其門店的布局比瑞幸更加密集,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
僅上述這兩家的“精準狙擊”就夠瑞幸咖啡“喝一壺”的了。
據(jù)業(yè)內人士向媒體透露,從成本構成來看,理想狀態(tài)下,一杯拿鐵的成本包括:咖啡液2元、奶2元,杯子、杯蓋等包材不到1元,袋子1元,總計成本不超過6元,要保證60%左右的毛利率,這杯拿鐵的市場定價至少15元;若加上當前外賣平臺的折扣優(yōu)惠、損耗等,商家市場定價要在18元左右。
一方面,“孿生兄弟”爭奪現(xiàn)有的一二線城市市場;另一方面,有以低價著稱的幸運咖爭奪二三線市場。
不禁要問,隨著“價格戰(zhàn)”全面開啟,瑞幸咖啡扛得住嗎?

增收不增利瑞幸降速了
2022財年,是瑞幸營收首次突破100億大關、首次扭虧為盈的一年,也讓瑞幸成為當前國內咖啡品牌可以“傲視群雄”的老大哥。
然而,光鮮外衣下,瑞幸卻潛藏著“增收不增利”的危機。
最新發(fā)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瑞幸總凈(營收)收入為132.93億元,同比增長66.9%;美國會計準則下全年營業(yè)利潤11.56億元,營業(yè)利潤率8.7%。2022年第四季度中,瑞幸總凈收入為36.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9%,但凈利潤僅為5450萬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94%。
盡管對于2022 年第四季度不佳表現(xiàn),郭謹一在財報后的電話會上解釋稱利潤回落與疫情影響有關。
但不可忽視的是,瑞幸的各項運營成本都在持續(xù)走高。營業(yè)成本增加超8億,同比增加32%,材料成本同比增加52%,房租及其他運營成本增加28%,運輸費用同比增加62%,銷售及營銷費用增長74%。經(jīng)營效率也有所放緩,22年Q4營業(yè)利潤率為8.7%,低于22年Q3營業(yè)利潤率15%。
增收不增利折射出的另一面:瑞幸快速擴張之后,已經(jīng)到了發(fā)展“瓶頸期”。瑞幸在一二線城市就呈現(xiàn)出了疲態(tài),其直營店數(shù)量甚至已逼近天花板,過去一年增加 1255 家,增速下滑至 6%。
降速的還不止這些,作為高毛利的食品餐飲行業(yè)的瑞幸,在現(xiàn)金流方面也明顯下滑了。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持有現(xiàn)金、現(xiàn)金等價物、受限制現(xiàn)金為35.78億元。較上一年年底的65.55億元,大幅減少了近五成。
對于現(xiàn)金流大幅收縮,瑞幸在財報中給到的原因是贖回離岸票據(jù)、訴訟和解費、購置設備等。
此外,數(shù)據(jù)顯示,瑞幸同店銷售額的增幅也連續(xù)8個季度下滑,最新的Q4季度同店增長率為9.2%,首次跌至個位數(shù)。
眾所周知,門店擴張需要大量資金來補充,不斷增長的門店數(shù)量也有可能拖垮品牌,加上“增收不增利”、成本急劇上升、現(xiàn)金流下滑以及同店銷售額下滑等因素的影響,都將給瑞幸?guī)砭薮蟮馁Y金壓力。


咖啡市場不再是“一片藍海”
咖啡這個“舶來品”,早些年僅限于高端商務人士的,普通消費者更多還是偏愛于茶或者果飲。但近幾年來,隨著瑞幸等品牌將咖啡口味本地化后,咖啡正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甚至不少人已成癮。
據(jù)艾媒咨詢數(shù)據(jù)顯示,2021 年中國咖啡市場規(guī)模約為3817 億元,消費者突破3億人次。同時,中國國內咖啡市場預計將以27.2%的增長率上升,預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規(guī)模將達10000億元。
日前,廣州天河東方寶泰上演了一場咖啡節(jié)日就吸引了超110個全國人氣咖啡品牌參與。
由此可見,當下的咖啡市場,早已形成了百舸爭流的局面。大大小小的咖啡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而且各路資本在這個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zhàn)。
從2020年到2022年,咖啡賽道的多家品牌宣布獲得融資或預計上市。
比如,2022年,咖啡之翼完成新一輪數(shù)額高達1億元的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Tims中國赴美上市有了全新進展,瑞幸咖啡2022年第二季度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增長潛力。
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咖啡之翼避開了競爭激烈的門店模式,選擇了咖啡機賽道??Х戎淼摹白杂梢怼敝悄苁圬洐C場景與咖啡門店場景形成了極強的互補性。
因為其方便、快捷、服務時間長、投入成本更低的屬性,讓不少咖啡品牌開始布局無人零售,打造出了自己的無人現(xiàn)制咖啡機和無人咖啡零售機。
此外,2021年,Manner、M Stand、代數(shù)學家、時萃、鷹集咖啡、三頓半、隅田川、永璞等咖啡品牌相繼獲得融資。
“咖啡熱潮的興起,符合了新生代消費者的需求,整體而言,國內咖啡消費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市場還存在較大增量空間,而對于即飲咖啡而言,同樣有機會進一步做大,只是肉眼可見的行業(yè)競爭會日益激烈?!敝袊称樊a(chǎn)業(yè)分析師朱丹蓬表示。
由此可見,咖啡市場已不是過去那樣“一片大藍?!?,未來必將是“貼身肉搏”激烈競爭的格局。
瑞幸在“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下,還要繼續(xù)大幅擴張,難道不知道“步子邁太大,容易扯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