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中的沖鋒槍為啥能比步槍還便宜?
經(jīng)??吹接腥苏f二戰(zhàn)時候的司登沖鋒槍由于極簡的設計,只需要9美元一把。估摸不少人對二戰(zhàn)時的武器價格有疑惑,既然能自動射擊的沖鋒槍只要9美元,那步槍的價格是多少?狗子這篇和大家隨便扯扯沖鋒槍和步槍的成本問題。

司登確實算是二戰(zhàn)時期最便宜的沖鋒槍,但按照英文資料的說法,其實它的成本是10美元...好吧,其實9和10也沒多大區(qū)別,按照通貨膨脹率來算,大概是現(xiàn)代140美元左右。另一款非常便宜的沖鋒槍是美帝的M3黃油槍,當年的成本大約是15美元,加上通脹之后,大概是現(xiàn)代215美元。而當時的步槍什么價?
Kar98K:28美元
M1加蘭德:31美元
李恩菲爾德:25美元
那么問題來了,步槍為啥比沖鋒槍貴。尤其是栓動的步槍都比沖鋒槍貴,連發(fā)的還比不上上手動的復雜?

沒錯,就結(jié)構(gòu)和材料而言,步槍就是比沖鋒槍成本更高。
首先,沖鋒槍所發(fā)射的手槍彈產(chǎn)生的動能往往只是步槍彈的六分之一左右,按照牛頓第三定律,沖鋒槍子彈施加給槍機的反向力也同樣只有步槍彈的六分之一。這就給了沖鋒槍自動射擊一個前提條件——可以采用簡單的自由槍機來實現(xiàn)慣性閉鎖。
但步槍多用轉(zhuǎn)栓式閉鎖才能扛得住步槍彈強大的反作用力,這倒不是說不能使用自由槍機,而是步槍彈如果使用這種原理,槍機得做的非常重,否則的話會提前開鎖,導致彈殼以及火藥燃氣直接糊膛,然后噴射手一臉。而轉(zhuǎn)栓式閉鎖得有帶閉鎖凸榫的機頭,得有節(jié)套來卡住榫頭。結(jié)構(gòu)比自由槍機復雜,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再者,因為自由槍機就靠那坨槍機承壓,所以沖鋒槍的機匣幾乎沒啥壓力,因此咱們看到二戰(zhàn)時候大多沖鋒槍都用沖壓機匣。沖壓設備雖然貴,但批量生產(chǎn)的時候無論是工時還是成本都很劃算。反過來看步槍閉鎖時候得搭在機匣或者節(jié)套上,這些承壓件得是銑削加工,沖壓的強度完全hold不住,而銑削的成本可是比沖壓高的多。
還有槍管,沖鋒槍是近距離作戰(zhàn)武器,壓根用不著那么長的槍管。而槍管又是一把槍最昂貴的部件之一,比方司登的槍管只有20cm,而李恩菲爾德有64cm,這是差距。司登槍管只有兩條膛線,李恩菲爾德有五條膛線,雖然當年普遍都用多點拉銷法一次性拉出多條膛線,但膛線數(shù)量越少,拉起來阻力越小,加工起來也越快。沖鋒槍在槍管上也能省下不少成本。

還有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比方步槍的木制槍身和槍托,司登就只有沖壓件焊接件,連槍托都那么沒誠意。那會沖鋒槍的照門就是很簡單的一個缺口或者覘孔,而步槍得有一套表尺。沖鋒槍的精度不是那么有所謂,扳機扣發(fā)力、槍管細節(jié)這些影響精度的東西在驗收時也不是太講究,但步槍的驗收精度比沖鋒槍的嚴格的多。
最后順便談談手槍,二戰(zhàn)時候的M1911成本是15美元,和M3黃油槍一樣。別看它個子小,用料省,但實際上結(jié)構(gòu)比M3要復雜。因為手槍的尺寸限制,不可能像沖鋒槍一樣裝一個很大很重的自由槍機(套筒),因此對于.45ACP、9mm帕彈這種軍規(guī)手槍彈而言,得用剛性閉鎖的槍管短后坐原理,它可比自由槍機復雜多了。再者,手槍尺寸小,不像沖鋒槍有那么大的空間冗余,因此零件加工方面得比沖鋒槍講究細節(jié),所以比沖鋒槍略貴。當然...FP45這種沒膛線,單打一,全身沖壓的貨只值2.1美元,但最好別把他當正兒八經(jīng)的手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