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省吧,你們罵“戲子”,不是因為心疼科學家


陳凱歌導演的經(jīng)典作品《霸王別姬》中曾有這么一個橋段:日本兵打進北平之前,一群愛國學生滿大街打砸日貨,恰好趕上段小樓和程蝶衣去演出,一群學生圍上來怒斥:
——日本人都快打進來了,你們還唱戲,瞅你不男不女的樣子!
八十多年過去了,當初的愛國青年們基本都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但新一代“愛國青年”還是如同雨后春筍一般茁壯成長,同80年前的前輩們相比,新生代們不再需要上街喊口號,因為他們會上網(wǎng)了,不信你打開網(wǎng)絡看看: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戲子當?shù)?,戲子誤國;
——少年娘則國娘;
……
可能恰好趕上國慶,這股無差別屠戮演藝圈從業(yè)者,把中國存在的各種問題都甩鍋“戲子”的妖風再度吹起,一些營銷號的文章更是好評如潮:

網(wǎng)友評論感慨萬千,紛紛表示文章作者社會責任感催人淚下,并恨不得把“戲子”們拉出來揪斗,踏上一萬只腳,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但我覺得,這些文章很扯。

科學家沒錢,又不是“戲子”搶的
?
我隨手翻到一些文章,感覺非常黑色幽默。

?

列位看看,大多文章超過一半都是和明星八卦有關,講的都是離婚、出軌那點事,而一些營銷號也正是靠這些“戲子家事”成了比較知名的賬號,在去年五月的一篇報導中,一些營銷號的廣告費達到了40萬,次條也有20萬。

這就挺耐人尋味了:一些營銷號靠著情感八卦起了家,拉來了一千多萬粉絲,也靠著這些“戲子家事”做到了一條廣告四十多萬,結(jié)果臨到國慶,搖身一變,開始“位卑不敢忘憂國”,痛斥起演藝明星來。
所謂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說的就是他們吧。
而且,這兩篇的邏輯也很扯。我國科研人員的待遇在有些時候確實有問題,比如前一陣鬧得沸沸揚揚的張小平辭職事件就是個例子,但問題是:科學家收入不高,他們的錢是被“戲子”搶走了嗎?張小平工資低,還能是因為原單位把錢都發(fā)給明星了?
至于“搶頭條”這篇,咱好好想想,一個離婚、一個逃稅,張雨綺和范冰冰巴不得誰也不提呢,還有心思搶頭條?她們上頭條,不還是這類帶節(jié)奏的營銷號捧的嗎?
他們的邏輯漏洞就在于:把兩個不相干的行業(yè)強行對立起來,強行對比,仿佛一個行業(yè)的問題都是另一個造成的。
但按照這個邏輯,科研人員為國貢獻一年,還比不上營銷號的一條廣告,那這個營銷號是不是也該歸類到“當?shù)?、誤國”的那一批里?
這種誤導人的對比還有很多,就比如幾個月前“少年娘則國娘”的時候,很多人不停地發(fā)這個圖,以論證中國少年的娘化:

但問題是姆巴佩是運動員,保持強健體魄是他工作的重要部分;Tfboys是藝人,既不用和對方后衛(wèi)肉搏,又不用突然爆發(fā),甩開盯防球員,所以沒那么強壯,又有什么問題?
兩個不同領域的人,被強行放在一起,順帶黑一波中國少年,照這個邏輯,我也會:

?

同樣的24歲,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大中華天下布武,他國吃棗藥丸?
把兩個行業(yè)的人強行扯一塊對比,并用A行業(yè)擅長的方面來批判B行業(yè)不擅長的方面,以達到捧A踩B的目的,這樣的人要么是邏輯水平太低,要么是夾帶私貨。
文藝領域和科研領域,本就不存在零和博弈,而是完全能夠共同繁榮。演藝界發(fā)展得好,創(chuàng)造更多稅收(別拿范冰冰逃稅的事抬杠,法律該怎么處理怎么處理就是,和我說的道理不沖突)上交給國家,國家可以拿這些稅收投入到科研領域,或者增加科研資金,或者提高科研人員待遇。
本來是一個連矛盾都稱不上的關系,卻非要樹到對立面,搞成你死我活的斗爭,著實可發(fā)一笑。

?
科學家用不著你們關注
?
很多人說:現(xiàn)在科學家沒人關注,“戲子們”屁大點事都上頭條,我們難道不應該多關注一下為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科學家嗎?
但科學家真的需要普羅大眾的熱切關懷,沒事讓科學家上頭條嗎?我們又該怎么關注科學家?
關注他們的專業(yè)領域?
科研事業(yè)是有著極高的門檻的,假設請幾個老科學家,開個直播,給列位講火箭科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等,列位想想,有幾個能聽懂的,有幾個能堅持半小時的?
科學家們給外行講課,外行們聽得如坐針氈,這不是互相折磨,互相浪費時間嗎?
再者,很多科研工作往往關乎國家的核心利益,在成功之前、甚至成功之后,都屬于國家機密,不可能對外公開,這些專業(yè)領域的新聞,越少人知道越好。
假如兩彈一星研制期間,廣播電臺沒事就同步最新的進展,科學家是上頭條了,中情局和克格勃也省事了,天天聽聽廣播就全知道了。

最后,對于科研來說,失敗是常態(tài),就拿南仁東老先生主導的“天眼”工程為例,總共用了22年才成功,這個過程里肯定遭遇了無數(shù)挫折和打擊,如果這個工程的進展始終與大眾同步,試想,有多少現(xiàn)在一提科學家就慷慨激昂的人,會在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說這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所以,專業(yè)領域的事,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不需要,也不能讓大眾關注。
那關注他們的個人生活呢?
以后微博頭條上的新聞都變成:某科學家出軌包小三、某科學家被綠、某科學家領著孩子上《爸爸去哪兒》,暖男奶爸人設獲得眾人稱贊……
天天圍觀科學家私生活,人家還有沒有心思搞科研了?而且您干脆還是看明星去好不好?
就拿楊振寧來說,人家和翁帆年齡是相差極大,但單身男女,自由戀愛,明媒正娶,到現(xiàn)在還一幫“道德衛(wèi)士”口誅筆伐,您關注科學家,說到底還是關注到了科學家娶媳婦這事上。

所以,不管從專業(yè)領域,還是私人生活,科學家少點曝光,安安心心搞科研,這才是對科學家應有的尊重。

?
和平的國家里,“戲子”收入都高
?
在公眾面前曝光,就是明星的本職工作之一,他們因此賺的盆滿缽滿,也因此犧牲了自己的私生活。而且明星八卦對大眾而言是不需要門檻的,哪怕你大字不識一個,只要你智商正常,就能理解那些明星出軌、離婚的事。
所以從公眾接受程度以及職業(yè)要求而言,明星必然要更受關注。
去美國大街上問問,是知道賈斯汀-比伯的人多,還是知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弗蘭克-貝茨的人多,那肯定是前者。
在收入方面,體育圈和娛樂圈的收入要比一般大學教授,也就是科學家的高,都是一個常態(tài)。
2014年Times Higher Education?統(tǒng)計了一份英國各個大學里教授平均工資,其中劍橋大學教授的平均年工資是79316英鎊,最高的倫敦商學院,則是21萬5650英鎊。

那一年,英超球星魯尼同曼聯(lián)簽訂了新合同,周薪30萬英鎊,注意,是周薪。
為曼聯(lián)踢球不是為國效力,扯不到什么家國情懷,而且體育和演藝廣義上都是娛樂大眾的功能,那英國媒體是不是可以寫一個《為國效力一年,比不過魯尼跑一個多小時》?

好萊塢的知名“戲子”們片酬動輒幾千萬美金,也比大多數(shù)美國科研人員多,但美國被“戲子”誤了嗎?諾貝爾獎里自然科學領域的獲獎者有多少來自美國,用不著我數(shù)吧?

?
打著正義旗號的人,我們需要當心點
?
去年九月份,我寫了一篇《只看戲子,不問將軍,這樣的社會挺好》【飛碟說微信公眾號(feidieshuo9527)內(nèi)回復“戲子”即可查看文章】,后臺有個讀者跟我辯論,義憤填膺地說什么“現(xiàn)在科學家的事都沒有人報導,滿屏幕都是明星,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我說:怎么沒人報導,新聞聯(lián)播、各大門戶網(wǎng)站的科技、新聞頻道都報了啊,你不看你怨誰?
他下一句話把我逗樂了:年輕人誰看新聞聯(lián)播?
有報導的地方你不看,反過來到處說沒人關注。

這就跟你到麥當勞非要點一個肯德基的嫩牛五方,麥當勞說沒有,想吃去肯德基,你說你不吃肯德基。出門之后就罵街:破麥當勞,連嫩牛五方都沒有,美式快餐要完!
這不有病嗎?
這個讀者擔心國運我是不相信的,借著憂國憂民的外殼罵“戲子”一頓,過過嘴癮,倒是真的。
通過長期上網(wǎng),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如果一個人打著家國天下、為了人類未來(保護青少年)的旗號,捧一個群體,貶低另一個群體,我們都要當心點。
這類人一屁股坐在了道德高地,把自己的觀點和國家民族綁定到一起,不管說的對錯,都可以在道德上立于不敗之地:我不是為了我自己,我是為了國家/民族/孩子們??!
但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心疼前者,而是押著后者游街示眾,發(fā)泄一下怨氣。
肯定會有人說:未成年人怎么辦?他們?nèi)^沒定型,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怎么辦?你看,過去的孩子都說將來的理想是當科學家,現(xiàn)在都說是當明星巴拉巴拉巴拉。
05年超級女聲大火的時候,很多青少年做起了明星夢、選秀夢,當時不少專家的擔憂和上面一般無二。

按年齡來算,受那屆超女影響的主力軍應該是85到92年左右的這批人,但這批人顯然沒怎么受選秀風氣影響,如今在各行各業(yè),要么已經(jīng)成了中流砥柱,要么也開始嶄露頭角。也沒見都去參加超級女聲。
我國人民的日常擔憂之一,就是怕下一代學壞,自己小的時候,上一代人怕我們學壞,等自己長大了,有話語權了,開始擔憂下一代學壞。至于學壞的標準是什么,一般就是:我不懂,我不喜歡。
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大陸引進美劇《加里森敢死隊》,結(jié)果一堆專家痛心疾首,說這是大毒草,教年輕人學壞。
八十年代末引進動畫片《變形金剛》,也有人擔心小孩子看了動畫片學壞。
《流星花園》教小孩子學壞,《古惑仔》教小孩子學壞,非主流教小孩子學壞,“電子海洛因”教小孩子學壞。

一路看來,遠到70后,近到90后,大家青少年時代都泡在毒罐里,走在懸崖邊上,一失足就粉身碎骨,重則立即槍斃,輕則保外就醫(yī)。
等70-90后這批人終于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非但沒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00后喜歡的事物,反而和當年的父母一樣,恨不得把00后喜歡的東西燒之而后快。
明星教00后學壞、快手抖音教00后學壞……
我就納悶了,小孩子到成年的這18年里,學校十多年的教育教你學好,家庭十八年的教育教你學好,你怎么看個電影、看個電視劇,呲溜一下就學壞了?
孩子要是真這么容易就學壞了,那不恰好反映了家長教育的失敗嗎?何必甩鍋給其他人呢?

?
黨同伐異,解決不了問題
?
古代每當有黨爭的時候,雙方都斥對方為小人,稱自己為君子,說對方禍國殃民,本方才是天降正義。爭到最后,什么大帽子都往對方身上扣,什么鍋都往對方身上甩。
而現(xiàn)在見天押“戲子”在網(wǎng)上游街示眾,把所有問題都歸到要兵沒兵、要將沒將的“戲子”身上,也只不過是黨同伐異而已。
我承認,我國科研人員待遇方面確實有問題,很多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并沒有獲得應有褒獎,但有句話說是“鹽打哪咸,醋打哪酸”,想解決問題,你得找到問題在哪,而不是把另一個領域不相干的人拉出來批斗一頓。
提高科研人員待遇,解決辦法不是砸爛演藝圈,否則,在大家瘋狂宣泄情緒之后,科學家們只不過是被當槍使了一回而已。
而那些營銷號可能笑得腮幫子都疼了:廣告費又能漲了。

更多精彩文章,盡在飛碟說微信公眾號:feidieshuo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