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長安三萬里,屏幕遇見滿身傷痕的你
小君曾看安使亂 說到詩人李太白 媽媽肯定不懂他 我說只知他豪放 難道還有不知情 小君滿腔之熱血 告知李白最自卑 只喝酒時豪放詩 因為才氣之過人 然而出身是商人 身分等級屬下等 還有兩次遭入贅 最後做官還流放 ?? 雖然知道大概,還是打算走進影院。其中影片中深刻的一句話烙在腦中: 只要黃鶴樓的詩在,黃鶴樓就在,只要長安的詩在、書在,長安就在? 當高適說出上面這句話時內(nèi)心無比的感動,整部影片帶入詩之意境感很強,雖有些小遺憾,只有一首詩是唱的形式表法,但作品還是設計很舒服,感動,感動我們的聖哲們留下這麼多的優(yōu)秀的千古流傳作品,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思考。 高適和李白的情誼至深,兩人性格有種互補,高適正統(tǒng)端莊,近乎木訥,不善表達,而李白逍遙隨性,豪放的有點瘋癲,自然李白可以對著高適大喊: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我是照著你的樣子寫的。感動不已,知己難求呀。 電影的主角也不自覺集中關注在李白身上,因為我們太不了解李白,他一生痛苦和癲狂,只因為無奈的牢不可破的門第等級觀念,讓才華橫溢的李白傷痕累累,他的內(nèi)心其實極度的自卑,與自卑對應的,就是詩歌里的目空一切的放蕩不羈的自負。 李白的名字是帶酒味的,只有在醉酒之後總詩性大發(fā),但願長醉不復醒,這心裡有多痛呀,詩里明明寫的是悲劇,讀者卻當成喜劇來讀,明明悲痛欲絕,讀者卻酣暢淋漓。 李白的內(nèi)心猶如一塊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激盪,轟轟烈烈,水花四濺??伤坪跞坏牟辉谝?,然而那撞在那巖石上,碎了他一地的心呀 李白的鏡頭最多,詩句多且耳熟能詳,他的吟詩隨手捻來,如同說話般尋常,特別經(jīng)典入心,才會如此廣為流傳: 比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在他艱難時那種灑脫的自我安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懷才不遇時的無奈也是脫口而出“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王維鏡頭少,但是詮釋出了他的優(yōu)雅,內(nèi)心如同一片清澈的湖面,澄淨,又不起波瀾的味道,讀他的詩也有這般味道,動畫造型把這些詩人塑造得非常有味道,還出現(xiàn)了不少同時期的詩人,有白居易,孟浩然,杜甫 等著名詩人,在故事情節(jié)中滿口都是詩,也是迎合未來一代的時代接班人,給他們種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吧。 影片最後精彩部分把李白的將進酒推向的高潮點,有種暢快淋漓的悲壯之美。
附上:《?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蜀道難》 很多感觸,就此擱筆,值得細細品?劇透還是有點多,推薦親子觀看。 木蘭隨錄 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