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迪斯科》快要完結時的感想
極樂迪斯科上了島,我感覺大概是快通關了。
講講目前為止的感想:
1. 上手難。因為自由探索的關系,第一天醒過來就要處理大量世界設定相關信息,根本記不住。這也就罷了,一開場就是“古老的爬蟲腦”在一團黑里對很多話,很酷,但這是什么?我相信有人因此就退了。我這個人比較善于混,所以就不去記那些內容了,只管想辦法找事做,逐漸產生理解,但是跑路從始至終特別難受特別別扭,想走到一個地方去可累了,地圖上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也經常搞不清。
2. 藝術風格極佳。極樂迪斯科是我見過的,同人圈子里,美術水平最高的。而且相對于較為普通的熱度(畢竟有門檻)來說,比例就更驚人,于是在有人聽說我玩這個,跟我說“你不是不喜歡丑圖么”的時候,我算是徹底理解了大家審美差異實在較大。
3. 玩法上來說,就是不停對話、感受、找物品,這個有點乏味,但我又不是什么游戲達人,真給我安排一個有難度的小游戲我就崩潰了。有人拿這個和異域鎮(zhèn)魂曲比,啊怎么說呢,給我感覺還是不一樣的,異域鎮(zhèn)魂曲的實質比這個要“福利”得多,你會發(fā)現無名氏干了一堆壞事,有一堆女的愛他,然后又干了一堆壞事,然后現在都想起來了,哼哼幾句悔恨之類的,干了些力所能及的,仿佛就把事情解決了一樣。它的劇情真的不是很冷酷,世界構建比較厲害而已。這個游戲和它相反,故事的冷酷度高很多,但世界構建沒有那么硬核,因為到處都在借用真實世界里的歷史,這種影射式的寫法難度遠低于異域。
4. 四大陣營。其實這部分我是失望的,最早的失望來自于對話中的四大陣營實在明顯得太過分了,都是特別極端的那種,你一看就知道意味著什么會+1那種,只能說作者對此進行探討的野心很值得一看,但表現手法很糙。
隨著游戲進行,康、法、道、自在我身上的比重大概是4:2:2:1,和我對自己的估計也差不多,而且,我認為雖然在對話中有很多選擇,但在背景故事描述相關的細節(jié)以及觀察到的事物來說,作者的康傾向最重是顯而易見的(不確定如果我強行去搞別的方向會不會有不同的感覺)。如果確實是這樣,那么探討的結果無非還是引向作者傾向的那點,尤其是對法的描述,讓你覺得幾乎沒有理由走這條路線,你難道還能樂意聽測顱先生那一坨一坨的理論嗎?你喜歡跟那個毫無禮貌的司機對話嗎?也就昆蟲學家邊上那人還像樣,但又慫得可怕。而我之所以刷到了那個比例,大多歸功于那個杯子,我從不能看著一個可研究的杯子不去研究吧。
相較于對法傾向的“一個好人都無”式塑造,康的諷刺要溫和得多,“殺人如麻”僅在歷史中,真正面對的幾個人里,辛迪很酷,馬列拉很好玩,提圖斯雖糙但爽,艾弗拉特負面特征很多但仍然是個頗有能力的人,最讓我感覺到諷刺的其實是讀書會那倆大學生,雖然他們身處失敗中仍然堅持的意志很厲害,但是面對可能的同志挑三揀四,連辛迪都要主角推薦才能勉強入伙。然而那倆大學生說某某派太喪,之后我確實找到了一本應該是相關人士寫的小說,還真的是太喪……所以他們居然又有一定的道理。
而道和自,這倆屬于我……天然地,就可能去為了目的而裝,但不可能喜歡的東西。他們背后都有各自的合理理論基礎,但當你見到扭曲光線那個男人,跟他要點錢,他竟然只給3塊還是幾塊的時候(相對于一無所有的洗衣老婦樂意免費借給你房子住,其實她大可收10塊一晚對吧),你可能欣賞他成功背后的邏輯體系嗎?當你見到周日會來的那位朋友,聽他一堆的你好我好的不讓任何人受傷的理論,卻遮遮掩掩始終回避自己跟抽煙男的關系的時候,你還能看得起他嗎?
5. 關于灰域,我大概看了點資料,看了某個視頻,該UP說,灰域是思想的二氧化碳。我很喜歡這個比喻,也很喜歡據說世界將毀于二十年后的核彈這個結局。我不是個多么在意個人感情的人,所以面對卡拉潔的糾葛,面對哈里和德洛麗絲的意象背后的那個實際存在的女人,還有那一堆堆的哈里金讓同人真的超級無感,但灰域設定太棒了,它呼應我一直有感覺的……圣人不死大盜不止,每一個光明的意念,最后都制造越來越多的灰域,在逐漸被包圍之后——人類的末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