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孤島】09 世事無常,冒險無畏


這“河貍”嗎?
動物界勞模
河貍夜間活動,白天很少出洞,善游泳和潛水,不冬眠。河貍有一個獨特的本領(lǐng)是壘壩,凡是河貍棲息或是棲息過的地方,都有一片池塘、湖泊或沼澤。河貍總是孜孜不倦地用樹枝、石塊和軟泥壘成堤壩,以阻擋溪流的去路,小則匯合為池塘,大則可成為面積達(dá)數(shù)公頃的湖泊。河貍具有改造自己棲息環(huán)境的能力。當(dāng)進入新的棲息地或棲息地水位下降時,河貍會用樹枝、泥巴等筑壩蓄水,以保護洞口位于水下,防止天敵侵?jǐn)_。河貍有時為了將岸上筑壩用的建筑材料搬運至截流壩里,不惜開挖長達(dá)百米的運河。
那么問題來了:
河貍會被自己啃倒的樹砸死嗎?

很不幸,答案是“會”。
1987年11月21日,兩位挪威生態(tài)學(xué)家就目睹了一場河貍壯烈犧牲的慘劇。這是在挪威東南部(58°39'N, 7°58'E),受害者是一只歐洲河貍(Castor?fiber)。它的尸體上橫躺著一株直徑40厘米的歐洲山楊(Populus tremula),正好壓中了它距離尾巴末端10厘米的地方,交匯點距離樹根部2米。顯然這只河貍沒有立即死亡,它在身體附近挖出了一段圓形隧道,但依然沒能逃脫。整具尸體被冰凍住,但依然是完整的。
在兩人1996年的論文里,他們整理了12起河貍被樹壓住的案例,8起發(fā)生在歐洲河貍上,4起發(fā)生在美洲河貍(Castor canadensis)上。其中一起案例中,被發(fā)現(xiàn)的河貍還活著,從而成功被人解救。河貍被壓住的地方五花八門,但到底是直接命中頭部比較慘還是壓住尾巴比較慘就見仁見智了……而這樣的事故主要發(fā)生在8月-11月期間,這是河貍修壩的主要時段。
為何如此悲???
因為河貍實際上并不能預(yù)先控制樹會往哪里倒……砍出合適的斷口讓樹向合適的方向倒下是人類伐木工的基本技能,但顯然河貍不會。威爾森觀察了河貍的啃樹結(jié)果之后發(fā)現(xiàn),樹其實是會向四面八方倒的,和當(dāng)時河貍所在地沒有什么關(guān)系。事實上,唯一多偏一些的方向就是更容易向著河邊倒,這只是因為很多樹是斜著向河長的,或者靠河的樹冠更為發(fā)達(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