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鞋要合腳,人要合拍
以前很喜歡買高跟鞋,細長的跟,走路帶風。
可是但凡多走一點路,腳就一定會痛,甚至還可能被磨破皮。
漸漸地也不想再追求什么帶風不帶風了,腳上舒適了,自己才舒心。
感情也是一樣的,不合拍的關系總是累人的,相處舒服,才能長久。
鞋合不合腳,腳知道;人合不合拍,心清楚。
余生漫漫,鞋得穿舒適的,人,得交舒心的。
1.
?
前段時間,我的一對朋友結婚了。
他倆在一起的這幾年,簡單低調又平淡,很順利地從相識到相戀到結婚相守。
對于這個結果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他倆剛在一起沒多久的時候,女生就跟我說,她覺得兩個人聊天真的太合拍了,那種我說完上半句你就能Get到下半句的相處方式,太舒服了。
感情落實到生活里是什么樣子的?無非就是一起吃很多很多頓飯,說很多很多的話,清晨早安夜晚好眠。
所以兩個合拍的人,必然是有著相似的三觀和差不多的人生目標的。
他們都是不習慣熬夜的人,都愿意去不斷細化理財計劃并且讓計劃落地,他們都喜歡運動,他們都能夠主動審視自己的問題,不把對方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在這樣的前提下,諸如他愛吃香菜而她從來不吃這類瑣碎小事里的不同,不過是生活的調味劑罷了。
但是大方向都不合拍的兩個人,在一起注定只能是雞同鴨講。
《大江大河》里的宋運輝與程開顏,一個永遠把法律法規(guī)放在第一位,一個卻覺得收個別人的禮物而已怎么就算受賄了呢?一家人相互幫襯,老公給娘家人調個崗不是很正常嗎?
觀念不一致,兩個人終究還是在一次次爭吵中漸行漸遠,最后不得不分開。
我們尋覓一生,就是為了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碎片,望其讓自己完整,解救孤獨。可不合拍的兩個靈魂碎片,注定沒法拼湊成完整的拼圖。
喜歡很容易,合拍卻太難。

2.
?
伏爾泰說:
“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p>
工作以后對這句話愈發(fā)感同身受。
很多時候讓人覺得累和無奈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在工作中遇到的那些人和事,和各路牛鬼蛇神打交道,同時還要保持友善和微笑。
而絕大多數(shù)關系的最終崩塌,往往也不是因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小事里的失望攢多了,就不想再維系了。
不管是同事、朋友、親戚還是愛人,其實都是一樣的。
鞋里一次有沙,忍耐不難,可沒有人能帶著那粒沙過一輩子。
七麥高中的時候有個朋友,他倆家住同一棟樓,上學的時候也在一個班,自然就從小一起玩到大。
大學的時候他倆的關系依然還挺好的,但畢業(yè)以后,七麥去了北京,她那個朋友回到了家鄉(xiāng)的縣城。
自那之后很多事情好像慢慢地就變了。
對方覺得七麥在大城市,那就是賺大錢的人,一起吃飯當然應該由她來買單,有時候聚到一起,她也會要走一些七麥的東西,比如專柜送的護膚品小樣,比如七麥新買的一對杯子等等等等。
七麥雖然心里不是很舒服,但畢竟是多年的朋友,也從未說過什么。
直到去年對方生日,主動跟七麥要一瓶限量版的香水,讓七麥當成生日禮物送她。
那瓶香水價格不菲,況且就像七麥說的:“我過生日的時候你也沒送我呀?!?/p>
對方卻理所當然:“我又不是你,你一個賺大錢的人差我一個禮物嗎?”
連解釋都是多余,七麥干脆拉黑了對方,以后都不會再往來了。
所有關系,都是相互的,如果只靠一方不斷退讓來維系,那倒不如早點說再見。
一輩子很短,一定要跟合拍的人一起舒心地過。
不要給自己添堵,舍棄那些讓你覺得累的關系,留出時間珍惜那些合得來的人,這很重要。

3.
?
后來,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漸小的圈子,干凈的言行,自律的生活,獨處的時光,積極的生活,最讓人舒心。
不合適的鞋子,再好看也不如合腳的舒服;低質量的社交,再熱鬧,也比不上高質量的獨身來得安逸。
人生路上,坎坷不平,合腳的鞋,才能走好路;
人海茫茫,遇人無數(shù),合拍的人,才能并肩行。
就像蘇芩說的:“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p>
都是第一次做人,你不必為了遷就誰而一味委屈自己,到頭來除了隱忍和不開心,什么都得不到。
凡是好的關系,一定是舒心的,至于那些讓你覺得累的,一定得趁早放手。
相處不累,才能久處不厭。
來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