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缺少了的一種過年聲
越來越多的紙錢出現(xiàn),而選擇它們的人也越來越多,的確,挺方便的。
?但是,總感覺缺少點什么。哦,想起來了,是那個聲音。小時候,流行那種一張張很大很薄的白紙紙錢。每當這個時候,爺爺總會騰開一張大桌子,將上面的灰塵擦凈,取一疊大白紙,再往桌子上一攤,對折,再折,再折,再對折,折成一條百元寬的紙長疊,再取一張百元大鈔,往開頭一放,對齊后,左手用勁往下一拍“啪”,右手再手再往下一拍“啪”。陽光從窗戶落到桌上,每一次動作,桌子總會跟著沉重的回應(yīng),而回收的目光中,驚起的少許塵埃和眼睫毛反射著太陽的光,如星星,又如早晨陽光中結(jié)冰的湖,又如夕沉中的大海。再用手在旁邊一刻,將錢旁移一格,又是“啪”“啪”兩聲響起。在一旁的我總會感受到神圣的意味,像是在祭祀中舞蹈的巫女,又像在山下三步一伏的朝圣人。有時,爺爺不在家,就由我代替印紙,燒紙,而妹妹也總會在一旁看著。而和爺爺不同的是,每次他燒紙時總會說一些保佑什么的話,而我只是單純的享受這種感覺,所以我在祖先和什么神先面前,什么都不會說,只是一步一步專心的上香,點蠟,燒紙,燃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