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撐外順
膀 肩與肘間的手臂 也就是 大臂 什么叫熊膀 熊有個外號叫懶 和虎的外號病一樣 是一種狀態(tài) 熊的體量大 純靠肌力 速度自然快不起來 它靠的就是用勢 這就要求松 所以 熊膀 虎背 就是順膀 順背 拔背不是主動拔起來的 是沉肩沉出來的 如海水沉降 露出島礁 墜肘不是主動墜下去的 還是沉肩沉下去的 所以 這其間 連接最重要 沒有連接 就成了散的 有了連接 就是整體 勢才能貫通 所以 沉肩 要聯通拔背 和墜肘 這很簡單 一上一下 自然相爭 連接就出來了 沉肩 墜肘 這是順的 順就沒有爭 連接就是懈的 軟的 如何做 很簡單 沉肩 并不是簡單的下沉 而是如海水退潮 露出島嶼一樣 是平緩著退下的 而不是懸崖式的瀑布 這樣的沉肩 就像兩側滑開 而墜肘 就是這兩側劃開的壓艙重物 這連接就出來了 一個兩側開 一個往下墜 且你有了動作 肘還是往前下墜 這爭就有了 這樣 又松 又連 才如整體 那么 熊膀是什么呢 就是順膀 自然的沉肩拔背墜肘 圓融一體 其間聯系不斷 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大臂用力 用力則肌肉收縮 收縮則收緊關節(jié) 即僵 僵則斷 斷則無勢 就變成了局部發(fā)力
肩是很容易撐展開的 肘呢 肩肘有爭 這肘腕爭在哪 這二者 很容易順 順則無力 其實很簡單 爭在關節(jié) 只要你關節(jié)窩后的筋 也就是肌腱撐起來 這兩端就撐起勁了 自然也就爭起來了 這就是內窩 上面說的沉肩拔背墜肘 都是外緣的順 這里是內側的撐 外順 而松 內撐 而爭 這就是 松而有力 且是 筋力 也就是結締組織的彈力
什么是外順內撐呢 很好找 你找身體上最大的一節(jié) 那就是軀干 你的背腰外側順直了 你的胸腹內側就要撐住 如果不撐就會怎么樣 弓彎 哪怕你不彎 你的內側軟綿綿的 會怎么樣 會沉降堆疊 沒有撐拔 你的胸椎感受不到力 你的腰椎更是摧殘 所以 透過外表 只看骨頭 你都能明白 關節(jié)也好 脊柱也好 都是有弧度的 外緣要順圓 內側要撐滿 不然 這弧度 就是死角 脊柱有四彎 這四個彎 外緣都要順長 內側都要圓滿 所以 你的腰不是后突直的 而是前突處順 順長了 后彎處撐 撐起了 也就是說 你的腰上的勁 還是凹進去的 而不是突出來的 只不過 極致的撐順 看似直了而已 這四個彎 都是如此 這樣 你才能感受到 你的脊柱 真的開了 長了 好像直了 而身體 每一個關節(jié) 都是這樣的 外順 內撐 這就是中華的哲學智慧 內撐外圓 處世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