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是妖二代》書評
首先這不是個正經書評,書我還沒看完呢
然后,作者號稱綠帽小郎君,我看了一大半才反應過來踩到shit了。沒看的都散了吧。
好了開始正文
我不評價書寫的怎么樣了,就質量來說相當不錯。
但是作者很喜歡給自己的作品里面摻老鼠屎。
做的飯很香,但是你要么混著老鼠屎吃下去,要么把碗扔了。
倒是沒有特別讓人難以接受的綠帽,其實在我看來就是有,太素師姐和小師妹就是的。尤其是小師妹,沒有明寫但是肯定是被QB了,甚至是被LJ,對那段歷史不用抱太多的美好幻想。涉及抗日劇情,我只能說受苦難的女性多不勝數(shù),漢奸也是多不勝數(shù)。我權且當他寫的是史實好了。
只是就很難接受為什么非要寫悲情的東西。
還有就是把清王朝、教廷這種組織看得太高了,滿族人本來就是落后文明吞了中原,就一個暴發(fā)戶,腐朽到最后是滿目瘡痍,不被洋人滅也會被漢人滅。
我再回到為什么要給飯菜里摻老鼠屎這件事吧。
我一直認為,那些覺得文學就應該是壯闊的悲劇的人,我只當他是二流作家。
離開了悲劇就寫不出深度,一定要通過故事的殘酷給人帶來真實感。
如果他有《白夜》這種水平的話,我覺得這輩子一定要看一看,雖然我看完難受了半個月。
但是一本嬉笑怒罵的網文,搞這種事情,我就是感覺你故意惡心我。
當然說了那么多也就是個人偏好。
我仔細思考過寫這種東西有什么意義,如果寫得夠牛的話還真是有的,能讓一些一輩子活在陽光里的人收獲到一些東西。但是對于本就活在苦難中的人毫無意義。
如果寫得不夠牛的話,我是感覺,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跟大家討論喜劇小品一點都不喜,總喜歡喜頭悲尾一樣。
其實就是夾帶私貨了。
作者寫這種東西,尤其還被給了綠帽小郎君這個名字,基本確定是心理問題。
不是心理有問題,而是心理的映射。
愛寫這些東西必然不是寫的有用,有人愛看,這本書稍微改改把老鼠屎去了基本上就無敵。愛寫這些東西其實只是作者潛意識的習慣和偏好。
不一定是現(xiàn)實中有什么不順,反倒是有可能有些無病呻吟。
書中的世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濾鏡下的世界。
沒有悲慘凄苦、無法逃離、無法改變的命運,就渾身不舒服。
即使是江南這種總喜歡寫史詩級悲劇的作者,也會寫下這么一段話:命運這種東西,生來就是要被踏在腳下的,如果你還沒有力量反抗它,只需要懷著勇氣等待。
龍族雖然越寫越糞,但是總的來說,悲劇的色彩在史詩的壯闊下被沖淡了很多。除了第三部強行給最終BOSS降智,把我狠狠惡心了一番之外。
妖二代就不是這樣了,很多人很多組織的壞就很純粹的壞。其實以網文的水平,對角色和情節(jié)的塑造貌似是很夠了,但是其實不一樣的。
喜劇里面有幾個白板角色就純當沒看見了,但是在悲劇里面,你要是不能把反派塑造得栩栩如生那就很出戲。悲劇發(fā)生得不夠細節(jié)真實,就會讓人有種被迫食史的感覺。所以我說你除非寫的特牛,不然沒有意義。
而這本書其實各方面,包括世界的塑造來說都很粗糙,各種組織、武器、等級設定上都很模糊,每個門派也只能記住一個名字,其它什么都沒有。
作者寫的不是一個世界自主運行會發(fā)生的故事,而是東拼西湊,湊出來了這么個苦情的故事。
但是實際上,每一次填坑,身為讀者的我都能感受到,作者明明有很多選擇。他可以選擇加糖、加辣,作者習慣性的覺得悲劇好啊,悲劇打動人心,然后放了一坨老鼠屎進去。
就很簡單的一個例子,養(yǎng)父的身份、故事和他的死,瞬間就揭開了,瞬間就死了。但是關于他的劇情是完全可以替換的,這個人的故事和其他所有故事都沒有聯(lián)動,也都不是歷史必然的。但是就是要他死,誒你氣不氣。
所以為什么叫他綠帽小郎君,為什么很多人討厭毒,討厭刀子。
沒什么好洗的,有人說什么難道網文就一定是爽文嗎?你要搞清楚快餐文化的定位,你一個日更幾千上萬字的書,你還是兼職,你還想著寫悲劇,你有那個實力嗎?
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系統(tǒng)文,因為大家發(fā)現(xiàn)你就算寫龍傲天,其實也是開掛,都開掛了還要渲染主角刻苦用功身世悲慘,那你干脆去寫傳統(tǒng)武俠算了。
同理,都開掛了,干脆給大家發(fā)點糖,發(fā)點炸雞可樂,大家開開心心爽一爽算了,就不整一些腦殘反派桀桀桀桀強行悲劇惡心人了。
有人接受不了死女角色,接受不了綠,不能接受刀子和毒,是有道理的。
人家喜羊羊都知道,不管多危機都不能真的死一只羊,
換個牛逼點的例子,西游記這種巨著,81難里哪一次不是最后遇難成祥,有驚無險,別說師徒四人,連平民角色的悲劇都不多。大圣的本領和金箍棒,突出的就是一個牛逼。魑魅魍魎,妖魔鬼怪,俺老孫一棍子打死。陰暗鬼蜮伎倆,不過劍走偏鋒,難成大器。
所以說不死人、不發(fā)刀子,是不會影響作品深度和思想的表達的。
為何不塑造一個邪不壓正的世界,非要渲染絕望的苦難呢?
你不會覺得看書的人真的缺這種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