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是權(quán)相,正因這三個原因,得到宋仁宗一直重用他!
眾所周知,宋仁宗時期名臣眾多,比如歐陽修、范仲淹、晏殊等,宋仁宗為什么要重用一個權(quán)相呢?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編輯
1、前朝重臣
呂夷簡歷經(jīng)宋真宗和宋仁宗兩朝,他在宋真宗時期,就受到宋真宗的重用。他是宋真宗時期的進士,從地方小官通判、知州,逐步做到了圖龍閣直學士、刑部郎中、權(quán)知開封府。
呂夷簡一直受到宋真宗的重用,宋真宗去世后,劉太后臨朝,封呂夷簡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了。

編輯
此時的宋仁宗年幼,不能親政,全憑呂夷簡輔政,而且劉太后很倚重他,因此呂夷簡在朝中權(quán)力逐漸增強,同時勢力也隨之擴大了。
十多年后,劉太后去世了,宋仁宗才親政。但此時呂夷簡羽翼已經(jīng)豐滿,朝中根基牢固,大臣們都很畏懼他,宋仁宗也得讓他三分。
由于他的熟悉業(yè)務(wù),用他可以減少很多麻煩,因此宋仁宗只能重用他了。
編輯
2、能力
呂夷簡不僅在朝中根基很深,而且能力也很強。呂夷簡在宋真宗時期就顯示出了他的才能,當時他為官勤勉,有廉能之稱。
在濱州時,他上疏免掉農(nóng)具稅,宋真宗采納了。在任禮部員外郎時,他勸阻了宋真宗修建宮觀,停止了冬天河運木石。而且他還出使契丹和談邊界問題,從此得到宋真宗的重用。
宋仁宗親政后,呂夷簡又提出八規(guī)勸、正朝綱、塞邪徑、禁貨賄、辯佞壬、絕女謁、疏近習、節(jié)冗費等建議,宋仁宗都接受了。

編輯
呂夷簡具備較強的朝廷治理能力,他提出的建議,都符合宋朝當時的情況,而且他也幫助宋朝解決了不少朝廷內(nèi)外的矛盾。
宋仁宗雖然親政了,但還是離不開呂夷簡的輔佐,重用呂夷簡也在情理之中。
3、忠心
宋仁宗重用呂夷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呂夷簡很忠心。他對誰忠心?當然是他的事業(yè)。如果呂夷簡只忠心于某個派別,宋仁宗可不會重用他。

編輯
呂夷簡在宋真宗時期就入了仕途,他多次向宋真宗提建議,因此宋真宗稱贊他有為國愛民之心。
劉太后臨朝后,要把宋真宗時期使用的東西供在太廟,用銀罩蓋宋真宗神位,表示對宋真宗的尊敬。
呂夷簡卻說對宋真宗最好的懷念,就是輔助幼主治理天下,浪費不是先帝所希望的,以此勸阻了劉太后。

編輯
之后劉太后又要讓荊王的兒子,給宋仁宗做伴讀,呂夷簡又說宋仁宗應(yīng)該親近儒臣,才能培養(yǎng)圣德,劉太后只好將荊王的兒子放出宮。
呂夷簡后來派人出使遼、西夏,與他們達成和議,保護了北宋的安定。
所以從呂夷簡一生為官來看,他為北宋的發(fā)展是有貢獻的,他忠于他自己的事業(yè),使得宋仁宗不得不尊敬他、重用他。

編輯
呂夷簡為官雖然霸道了一點,但是他都是出于公心,是在為國為民考慮問題,按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展現(xiàn)了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無論誰執(zhí)政,他都能秉公辦理事務(wù),提出合理性的建議。當君主做出不合適的決定,他都會加以勸阻,用合適的語言和事例來給君主做出分析,讓君主聽得進去他說的話。
這也說明了呂夷簡是一個有頭腦、有能力的人。這樣的人,宋仁宗不可能不用。

編輯
呂夷簡的一生也告訴了我們,一個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缺點。但是在工作中,我們要有職業(yè)道德,做人做事要有底線。
如果我們和呂夷簡一樣,在工作中有良好的表現(xiàn),遵守職業(yè)道德,不只是為自己謀利益,那么我們也能得到經(jīng)理的重用,以及同事們的認同,同時獲得展示才華的機會,以及創(chuàng)造我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