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fā)孩子情緒障礙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
前幾天,一位家長來我院咨詢說:在外孫女還沒上學之前,是一個特別活潑可愛的女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了二年級,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說話、甚至會無法克制的大吼、大哭。身體也日漸消瘦,不知這孩子是哪里出了問題?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時曉俠主任表示,孩子出現(xiàn)上面的情況可能是患上了情緒障礙,那么有哪些因素會引發(fā)情緒障礙呢?

引發(fā)孩子情緒障礙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因素:父母和其他教育者(長輩)可能是主要的關系者。過分嚴格,要求過高,孩子總是達不到要求,總拿別人家的孩子比,結果導致自信心大打折扣。家長在孩子的教育環(huán)境方面比較寬松,對孩子的成績、言語行為規(guī)范要求不高,或者引導不當,導致孩子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的老人比較嬌生慣養(yǎng),把孩子培養(yǎng)得唯我獨尊。或有些父母感情不和,經(jīng)常爭吵不休,給子女帶來很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

2、自身因素:例如,學校里的孩子受到恐嚇、威脅,校園暴力或長期不與小伙伴在一起(孤立)或個人受到傷害,都會導致情緒障礙;
3、遺傳因素:一些家長本身就有精神疾病癥狀,孩子更容易產生情感障礙,這是生理上的原因。
4、性格因素:人生在世性格內向沉悶,不善于表達自己,在網(wǎng)絡世界里和陌生人可以暢所欲言,喜歡胡思亂想。要注意的是,這種性格的孩子更容易上癮。

如何治療情緒障礙?
情緒障礙的治療形式:行為治療、認知治療及游戲療法
1、行為療法,也叫行為矯正,是運用學習理論原理,消除不良行為或建立預期行為的一種心理療法。
眾多研究的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總體而言,心理療法對孩子和青少年有效,但行為療法比非行為療法更有效。對特定問題的治療,如果目標是建立預期行為,則治療效果最佳。

2、通過逐漸暴露、模仿、獎賞、自我交談等方式,認知行為療法試圖改變患者的消極思維。研究表明,這是治療孩子和青少年焦慮最有效的一種方法。
藝術療法可以幫助這些孩子表達他們的煩惱,而不需要使用任何語言,只要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概念技能都受到了限制或者受到了情感創(chuàng)傷。
孩子們能通過顏色選擇和主題描述,表達出他們內心的情感。從一個家庭如何策劃、完成、討論一件藝術品來揭示其互動模式。
3、孩子們可以自由地玩,心理醫(yī)生也會不時地發(fā)表意見,或是提些問題,或是提出建議。研究表明,這一方法對于許多情感、認知和社會性問題,特別是對于子女、父母或其他近親的問題,都非常有效。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心理健康問題?
1、真誠溝通。家長不要一味批評否決孩子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要與孩子交流了解,溝通時要注意不要傷害到孩子,說話之前先和自己說一遍,自己能接受再說給孩子聽,然后再分析孩子行為表現(xiàn)存在的內在心理需求和困惑。

2、家長協(xié)助孩子進行自我調節(jié)。適當減輕可能的學業(yè)和人際壓力,適當增加藝術和運動類活動,注重增加孩子的體育鍛煉,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給予孩子健康成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及時幫助孩子進行情緒行為調節(jié)。
3、孩子與家長共同調整后仍無改善,建議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專業(yè)幫助。家長需直面現(xiàn)實,尊重孩子生病的事實,積極配合心理醫(yī)生的治療,必要時需要服藥。

青少年時期出現(xiàn)的心理困擾,是問題也不是問題,有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者注意力的轉移,慢慢就好了。但如果有些困擾長時間都無法讓自己恢復,感覺克服不了,就要積極地尋找專業(yè)的幫助。個人的忍耐、抵制這種痛苦,反而會使問題加重,甚至會走向極端。家長也不要因為孩子好像有心理問題,就過度擔心害怕,甚至回避、不承認,這都不是科學的方法。即使是極個別問題嚴重一點的,經(jīng)過專業(yè)的幫助后,80%以上也是可以解決的,所以,青少年遇到問題時要積極尋找?guī)椭?,要承認它、面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