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故事——劉備的江山真的是哭出來的嗎?大部分的人不知道
為什么說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論及此梗的來源,應是《三國演義》中劉備這一小說人物的表現(xiàn)。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評價《三國演義》時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就是因為劉備愛哭的緣故。
其實據(jù)實來看,所謂“哭出來的江山”,其實并不準確。因為劉備的哭,大多數(shù)都是情之所至,只能說劉備的哭體現(xiàn)出劉備是一個性情中人。
但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是認為劉備以“哭”為手段奪取江山——這既看低了劉備的為人,也高看了劉備眼淚的殺傷力。
劉備不僅不是個愛哭鬼,縱觀劉備的一生,反而是堅韌不拔,意志堅定,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在如此艱苦困難的環(huán)境下,都能成就一番事業(yè),也非一般人能比,當然史書并沒有記載劉備有哭的時候,這或許也是因為史書比較簡略的緣故。
又有人說了,劉備不是以“哭”來取江山,而是以“哭”來贏得人心。這不僅看低了劉備的人格,更看低了劉備手下那些豪杰的心胸能力。
劉備麾下的人物,幾個是被劉備的眼淚收買了的?被舉了無數(shù)例子的“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真的感動了趙云?
趙云追隨劉備于其汝南反曹時,那時劉備的勢力并不比當陽之敗時強盛,甚至被曹仁拘迫,輾轉(zhuǎn)于汝南附近。然而趙云依舊投奔到劉備帳下,此時劉備之“淚”又在何處?
那么“哭出來的江山”該如何解?為何老百姓常以此來形容劉備?其實,“哭出來的江山”是夸張的說法,其實主要的意思就是在說劉備愛哭,很多關(guān)鍵的時間點,劉備都哭過,因此給人一種假象,好像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但從小說來看,劉備的江山,源自于劉備得民心。劉備得民心,是因為劉備重視民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使得劉備集團君臣上下能夠形成極強的凝聚力,從而終三分天下有其一。
若說歷史,劉備的江山更不是哭出來的。簡單來說,是劉備幾次精明的轉(zhuǎn)化身份,并百折不撓,“終不為人下”的。
劉備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很容易觸景生情,這是他的性格使然,不管劉備是裝的也好,還是真的是出于內(nèi)心,劉備愛哭已然成為了他的標簽。
#劉備#蜀漢多忠臣良將,能一路追隨劉備的,必定也見過劉備哭,作為三國一代梟雄,劉備的哭確實給他的個人形象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