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論詩:魂
魂
豐富內(nèi)容的下一關(guān)就是注入靈魂,即賦予詩詞生命力。要過這一關(guān),煉字錘句是必須打倒的魔王,目的是提升全詩的意旨和表現(xiàn)力,最好能造出詩眼。什么是詩眼呢?
詩眼、詞眼、聯(lián)眼,說白了就是作品中最精彩、最關(guān)鍵的字?,F(xiàn)在我們常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就是因為眼睛最能傳神。所以向來用“眼”來指代詩句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字。
以張先《天仙子·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為例。其中的“云破月來花弄影”,“破”和“弄”就是詩眼?!捌啤庇脕韯討B(tài)展示云朵散開,月亮出來;“弄”用來展示一片月色下,花和影子的互動。
又如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作動詞用,加強全詩的形象性。
沉迷煉字的古人不是一個兩個了,畢竟“詩賦以一字見工拙”。許多人在煉字上下了苦功夫,留下不少典故,以賈島的“推敲”流傳最廣。全詩如下: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此詩講的是賈島去探訪好朋友李凝,未遇,發(fā)誓“我一定會回來的”。然而,【推/敲】的典故是假的,根本經(jīng)不起推敲。僧就是賈島本人,他是個出家人,我們可以稱他為無本大師。他去拜訪好朋友李凝,哪有推門之理,當然應(yīng)該先敲門。所以此字根本沒有思考的必要。
這首詩中,另一句意境頗高,卻常被人忽略,即“鳥宿池中樹”。這樹沒長在池邊,卻長在池中,是什么意思?是寫錯了嗎?
并沒有錯。因為周圍太安靜、水太清,所以水像鏡子一樣留下了樹的影子,即“樹”在“水”中。如此描寫,突出了安靜,為“朋友不在家”做好了鋪墊。
現(xiàn)代人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煉字與古人并沒有兩樣。動不動就煉出十大名劍的,也就歐冶子一個。沒有天分的情況下,還是要靠“百回改”來達成,煉到手長滿繭子、不怕燙,才剛剛開始。畢竟,你見過哪個鐵匠怕燙的?
當然,取巧之法也是有的。為什么要貿(mào)然去打鐵呢?先捏泥巴不好么?可以先從基調(diào)上,拓寬想象空間,豐富修辭手法,拔高整體意境,然后再去錘煉。
以雨、雪、月之類為例,許多人總愛寫落下、陣勢、響聲,煉他個千百遍,“小雨”被煉成了“冷雨”、“圓月”被煉成了“寒月”,不僅乏味,而且滑稽。
完全可以換個思維。雨為什么落下?因為玉龍被罰,一怒激起天河浪。雪為什么寒冷,因為嫦娥心冷,婆娑月宮碎琉璃。提升整體格調(diào),也可通過轉(zhuǎn)換空間來達成?!白厝招邪巳f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就是典范。
至于能否在煉字錘句的過程中造出詩眼?七分人力,三分機緣,不可強求。畢竟,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有趣的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