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le the waves 2 海軍模擬游戲戰(zhàn)報——法國1900(3) 艱難起步
政治局面
????????國內外的政治斗爭是法國的魅力所在,不得不品嘗。德科斯少將如今對此深有體會。
????????德科斯任期的第一個五年里,還未完全施展他在艦船設計領域的才華,便隨著法國海軍勢力一起被卷入了一系列國內外的政治事件中。幸運的是,雖然法國內閣經(jīng)常易主,但在參謀長迪布瓦上將的庇護下,法國海軍還未出現(xiàn)過劇烈的人事變動。

????????務實的投機者
????????1900年8月,內閣總理瓦爾德克-盧梭對英國殖民政策的評論被媒體挖了出來,英國外交使節(jié)對此公開表示不滿。
????????迪布瓦的處事風格是明哲保身,避免與國內外政治勢力的無謂紛爭。海軍參謀部對此事統(tǒng)一口徑,在外交場合替總理開脫,避免與英國的關系惡化。經(jīng)過此事,內閣對海軍好感大增,總理私下表達了感謝,并答應設法增加一些軍費。不過海軍對外“軟弱”的言論也再次招來了質疑。
????????迪布瓦私下囑咐德科斯,不必擔憂海軍公信力的降低——民心總是在變,但海軍當下可是實實在在地收到了一筆撥款。
????????德科斯在參謀部會議上對于這筆軍費的分配方案提出了建議。一方面,他提議追加建造一艘“比若”級防護巡洋艦,并很快得到了批準——這種通用型的軍艦總是多多益善。另一方面,盡管本年度科研方面還沒有取得進展,德科斯繼續(xù)爭取增加科研預算,最終其比例占到了海軍全年預算的12%,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舉措。他將預算的一部分撥給輕型艦艇研究,意圖保持法國在護航艦艇上的優(yōu)勢。
????????1900年12月,增加科研投入的措施終于初見成效,科技領域的成果出現(xiàn)了小幅度的井噴。表面冷凝器的改進使艦船機械重量得以縮減,雙像重合測距儀的發(fā)明增加了射擊精度,液壓反沖裝置則提高了火炮的射速。德科斯感到十分欣慰。在此后的數(shù)十年內,盡管法國海軍的經(jīng)費相對英美等強國要拮據(jù)不少,但科研水平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混亂時局
????????20世紀的前幾年中,世界頗不平靜,大戰(zhàn)不打小戰(zhàn)不斷。各國多次舉行國際會議,希望共同裁軍,不過各國代表在會上都只是夸夸其談,會議最后多半無果而終。
????????1900年秋,薩摩亞群島爆發(fā)動亂,部分輿論認為法國應該派兵進駐,以圖將其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不過英國顯然也對這個南太平洋的島國虎視眈眈,為了避免國際局勢緊張,海軍參謀部向內閣建議對此置之不理。不久,美國趁委內瑞拉國內動亂,出兵將其占為己有。海軍參謀部同樣建議不作干涉。
????????1901年10月,反間諜部門發(fā)現(xiàn)美國正從法國竊取穿甲彈技術。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德科斯作為裝備技術部的負責人對此表示十分憤怒,并義正辭嚴地譴責了這一小人行為。自然,這一表態(tài)是在迪布瓦的支持下做出的。兩國關系轉冷,但美國自知理虧,因而并沒有進一步動作。這也成為了法國海軍在幾年內為數(shù)不多的強硬表態(tài)之一。
????????1901年,法國與日本的外交關系突然惡化。5月,迪布瓦參謀長命令部隊開始對炮擊和魚雷戰(zhàn)能力進行訓練,以應對潛在的敵人。11月,日本似乎計劃重整軍備,令處于封存和預備役狀態(tài)的艦艇重新入役。迪布瓦參謀長力主避免戰(zhàn)爭,為此建議法國不作直接應對,而是在國際會議上提出交涉。這一軟弱言論再次招致批評,但成功緩和了與日本的關系。
????????1902年5月,巴爾干地區(qū)的盟國受到戰(zhàn)爭威脅,請求法國援助。法國軍界一致建議召開國際會議,討論目前局勢,爭取和平解決這場爭端。各國在會議上并未達成共識,不過法國與英、意、奧等國的緊張氣氛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至于盟國……列強紛紛表示不予出兵,由該國自行解決與鄰國之間的矛盾。必要時,可以考慮對其提供道義上的支持。

????????“國際形象”的代價
????????1902年6月,瓦爾德克-盧梭總理因健康原因請辭,激進社會黨在選舉中獲勝,此前與德科斯有過一面之交的埃米爾·孔布上臺組閣??撞紖⑦x時的宣傳口號是“改善國際形象,關注人民利益”,上臺不久后便提出削減軍費,用于社會改革。考慮到國際形勢日益緊張和國內民眾對于高額軍費的不滿,海軍部勉強同意了。
????????這樣一來,法國海軍很快面臨財政困難的局面,而1903年1月爆發(fā)的全球性經(jīng)濟危機更加劇了這一問題。海軍部不得不將多數(shù)主力艦轉入預備役或封存,并停止了炮術和魚雷戰(zhàn)的訓練,以此應對軍費的縮減。法國海軍的軍費開支不僅被英、德、美等列強落下不少,甚至已經(jīng)快要被意大利、日本等國趕超了。

????????由于政府成功的外交手段,與英、德、奧等國的關系得到了改善。不過,盡管歐洲各國目前與法國關系良好,美國和日本兩個遠隔重洋的國家與法國的關系反倒逐漸惡化。
????????1903年3月,在孔布總理的倡議下,法國作為東道主召開閱艦式,并舉辦競賽等活動,以提升國際形象并緩解緊張局勢。法國與美、日等國劍拔弩張的國際關系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和,然而在經(jīng)濟危機的背景下,嚴峻的財政壓力又一次壓在了海軍頭上。
????????4月,孔布總理借法日海軍友好交流之良機訪問日本,并提出緩解緊張局勢的提案。事實上,法國軍方一直在盡力避免與日本產(chǎn)生爭端,主要原因并非忌憚日本的實力,而是考慮到法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的關系并不明朗,擔心法國主力盡出的時候后院起火。

????????安地列斯獨立之戰(zhàn)(1902-1903)
????????1902年12月,法屬安地列斯群島爆發(fā)叛亂。瓜德羅普和馬提尼克兩島是法國的海外省,這不僅是兩個面積一千多平方千米的島嶼,更是法國在加勒比海地區(qū)僅有的領地,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不容有失。同時,情報部門報告,除了拉丁美洲其他獨立國家有所參與之外,日本也在暗中支持當?shù)氐呐褋y。
????????迪布瓦當即命令從大西洋艦隊中抽調兩艘“加利利”級防護巡洋艦,前往當?shù)貐f(xié)助平叛。不久,又增派“蒙卡爾姆”級裝甲巡洋艦“尚西”號以及4艘魚雷艇前往加勒比海地區(qū)。
????????盡管海軍大力支援,安地列斯群島的叛軍還是于1903年2月?lián)魯×朔▏v軍,并宣布獨立,成立瓜德羅普-馬提尼克共和國。迪布瓦對此深感失望,命令從加勒比海撤回所有艦船。政壇的勾心斗角和友軍的無能已經(jīng)使這位年近古稀的老將心力交瘁,盡顯疲態(tài)。

水下力量
????????研究已經(jīng)證明潛艇是一種潛力巨大的武器。不過,直至本世紀初,法國的潛艇技術還只能滿足在水下航行的需求,而并不能用于實戰(zhàn)。同時,由于新技術的可靠性不佳,常有艇毀人亡的事故發(fā)生。
????????1901年5月,德科斯注意到試驗型潛艇在耐壓殼體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增加了潛艇的可靠性。不過法國潛艇仍存在科技瓶頸,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柴油機和電動機的組合效果仍不穩(wěn)定,導致試驗型潛艇的動力系統(tǒng)一改再改。
????????7月,奧匈通過某種渠道得知法國研發(fā)出耐壓殼體一事,前來求購。不過海軍部對此態(tài)度謹慎,委婉地拒絕了對方。理論上,潛艇能夠以很小代價對敵方造成重大損失,與奧匈的海軍政策頗為相稱,向其出售潛艇技術無異于引狼入室。
????????1902年春,科研部門報告他們已經(jīng)接近掌握沿海作戰(zhàn)潛艇的設計方法。德科斯命令增加潛艇研發(fā)部門的預算。不久,早期潛艇已發(fā)展到可以投入實戰(zhàn)的水平。德科斯大喜,命令先行建造一批共5艘小型作戰(zhàn)潛艇,進行測試。
????????1903年8月,五艘外形奇特,不倫不類的小型“近海潛艇”被建造出來。
????????在潛艇設計技術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德科斯提出,應新成立一支試驗性的潛艇部隊,便于管理這一艦種。在他的推薦下,居斯塔夫·布律埃斯少校(Gustave Brueys)成為潛艇部隊指揮官,主管其實驗和作戰(zhàn)安排。布律埃斯此時年僅30歲,和德科斯一樣是科班出身并通過戰(zhàn)功晉升。他此前的軍事生涯都在魚雷艇和護衛(wèi)艦上度過,當前職務是地中海艦隊中一支護航分隊的指揮官。德科斯認為魚雷艇和潛艇均可以通過魚雷“以小搏大”,擊沉體量較大的敵艦,或許有異曲同工之妙。
????????布律埃斯到任后,立刻選拔了一百多名水兵進行培訓,隨后安排他們投入潛艇的測試。這也成為法國第一批正式的潛艇兵。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潛艇技術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此時潛艇部隊是直接由裝備發(fā)展部門管理的。換言之,德科斯從這時起就是布律埃斯的直接上級了——這一關系后來持續(xù)了數(shù)十年。
????????11月,潛艇部隊司令布律埃斯向德科斯提交了一份報告。目前對于潛艇的測試已經(jīng)初見成效,但投入試驗的潛艇只有5艘,且時不時發(fā)生故障,他請求再建造一些潛艇用于測試新型裝備。德科斯批準再建造5艘近海潛艇。

造艦工程
????????1900年底,內閣的新任海軍部長提出應當建造20艘魚雷艇。這位海軍部長并沒有在軍中服役的經(jīng)歷,對艦船設計也并不了解。顯然,他是因為看到英國的大規(guī)模造艦工程而眼紅。
????????魚雷艇技術目前沒有進步,海軍部也沒有建造老式魚雷艇的計劃,但德科斯不得不作出應對。他嘗試說服部長將這一數(shù)量減少至12艘。德科斯心知,由于政壇的不穩(wěn)定,自己的上司也將時常更迭,此后他很可能會多次遇到這種棘手的要求。他命令開工12艘迪朗達爾級魚雷艇。由于已經(jīng)得到部長的批準,建造這些小型艦艇只須動用他自己的職權即可,而不需大費周章地請示上級。
????????1901年6月,海軍部長前來視察,看到在建的12艘魚雷艇,認為德科斯忠實執(zhí)行了他的命令,十分高興。
????????德科斯本來只打算做些面子工程,不過在相關研究沒有取得進展的時候,“迪朗達爾”級作為一種掩護主力艦的魚雷艇也堪堪合格,海軍部長的這一要求也算是歪打正著。
????????在這幾個月內,船體結構設計取得進展,可建造魚雷艇的最大排水量也達到600噸,然而實驗表明,目前更大的排水量未必能帶來更佳的性能,于是設計部門暫時未設計新的方案。

????????1901年夏,德科斯上任伊始便主張建造的6艘“巴約訥城”級大型巡防炮艇陸續(xù)完工,參謀部開始派遣它們進行殖民地巡航,取代擔任這一工作的3艘防護巡洋艦。
????????1902年初,三艘比若級防護巡洋艦完工,海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極速達到了24節(jié),超出預期。此外,部長要求建造的數(shù)艘“迪朗達爾”級驅逐艦也完工了。
????????德科斯利用手頭預算訂購了第二批6艘“巴約訥城”級殖民地巡邏艦。不久,某造船廠由于缺少訂單而向德科斯求助,希望再新建一艘。德科斯認為這種小型功能性艦艇多多益善,當即批準。這批艦艇于1903年陸續(xù)完工。
????????1903年8月,研究部門表示已經(jīng)實現(xiàn)防御性雷區(qū)的布置。德科斯意識到,既然能夠通過布雷進行防御,必然也會催生相應的掃雷技術。他命令對掃雷艦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很快,設計部門提交了一種基于“巴約訥城”級大型炮艇的改造方案,配置基本與原艦相同,撤去了用于殖民地巡航的各種設施,而加裝了掃雷器具。德科斯將該級簡單地命名為“巴約訥城-掃雷型”,并試驗性地建造5艘掃雷艦。

????????他意識到這種戰(zhàn)艦相對較大,建造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并不適應戰(zhàn)時快速補充的需求,此后還需要設計更小的掃雷艦以縮短工期。

????????1901年6月,三叉戟級戰(zhàn)列艦“孤拔”、“查理·馬特”雙雙完工交付海軍,騰出了船臺空間。隨著其他國家的戰(zhàn)列艦陸續(xù)開工,德科斯意識到設計一種新式主力艦已是迫在眉睫。
????????很快,在貝爾坦的指點下,設計部門以“三叉戟”級戰(zhàn)列艦為藍本進行改動,提交了一種新型戰(zhàn)列艦設計方案,命名為“布韋”。德科斯命令將其投入驗證。其排水量為17000噸,遠超任何在役的戰(zhàn)列艦。該艦相比前級重點增強了防護。
????????盡管法國的干船塢還可以容納更大的船體,設計部門也建議繼續(xù)增大艦體,但德科斯并未響應這一提議。他敏銳地意識到,直到目前為止,戰(zhàn)列艦的發(fā)展還缺乏一些必要的基礎技術,過早地建造大型軍艦,一旦過時,付出的代價也更大。在相應的技術有所突破之后,再去大力建設也不遲。
????????布韋級戰(zhàn)列艦(1904年入役)
????????本級共2艘:“布韋”、“可畏”

????????

????????該級艦的特色在于采用24門單裝6寸副炮,而非此時其他國家紛紛采用的雙聯(lián)炮塔副炮。其防護水平不如后者,但也避免了不成熟的機械傳動裝置帶來的故障問題。此外,其主裝和炮塔裝甲厚度提升到12英寸,足以抵擋同時期幾乎所有口徑的艦炮。該級艦無疑是同時期最強大的戰(zhàn)列艦,很可能也是歷史上性能最優(yōu)異的同類戰(zhàn)艦之一。
????????當然,一味堆砌火力或許能帶來實力,但并不能滿足審美需求。迪布瓦參謀長看到設計圖后,皺著眉頭表示這艘船實在是奇丑無比,德科斯也表示贊同。
????????“布韋”級戰(zhàn)列艦方案很快設計完成,當即開工2艘,分別命名為“布韋”號和“可畏”號。1901年的海軍手中尚是資金充足,由于政府時不時會檢查冗余資金并將其收回,有必要將這筆資金花掉,而兩艘新銳戰(zhàn)列艦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向。
????????德科斯注意到,盡管“布韋”是當下法國海軍噸位最大,最先進的戰(zhàn)列艦,預計工期也達到了兩年半,但單艦造價仍不如“特雷維爾”級裝甲巡洋艦——很顯然,“特雷維爾”級試驗性的動力系統(tǒng)在其造價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1904年4月,兩艘布韋級戰(zhàn)列艦完工,但德科斯似乎并沒有繼續(xù)建造戰(zhàn)列艦的打算。他敏銳地察覺到現(xiàn)行戰(zhàn)艦設計方案存在的種種問題。在他眼中,一種火力更強,功能性更好的新型戰(zhàn)艦已經(jīng)呼之欲出。

????????1902年3月,船體設計部門實現(xiàn)了側舷布置主炮的設計方式,可以安放單裝或雙聯(lián)裝主炮。然而,主炮塔的重量會隨著口徑增大而快速增加,過重的側舷主炮會對船體結構造成較大的負擔。經(jīng)過測試,法國目前能建造的最大戰(zhàn)列艦船體也只能安裝10寸以下的側舷炮塔。
????????德科斯起初明顯對這一技術不太感冒,他當著技術人員的面抱怨道:“等到側舷炮塔和戰(zhàn)列艦主炮口徑相同,這一技術才有應用空間?!憋@然他先入為主地認為這一技術只能用于戰(zhàn)列艦,而當時二級主炮無法統(tǒng)一控制的弊病已經(jīng)逐漸顯露了。然而副官薩瓦里提醒他,法國裝甲巡洋艦的主炮就是這種口徑,這意味著大型裝甲巡洋艦能以聯(lián)裝炮塔的形式將更多主炮布置在側舷。德科斯恍然大悟,連聲稱贊薩瓦里的機智。設計顧問貝爾坦得知了這一獨特思路,也贊嘆不已。
????????1902年6月,兩艘“特雷維爾”級裝甲巡洋艦:“特雷維爾”和“圣女貞德”均如期完工,但由于設計漏洞,在海試中只能跑出22節(jié)的航速,嚴重影響了其功能性。德科斯大為光火,要求嚴查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追責。最終調查組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的根源不在于設計方案,而在于執(zhí)行部門的疏忽。
????????事實上,早在1900年,德科斯就發(fā)現(xiàn)法國在建的“弗里昂”號防護巡洋艦存在儲備浮力不足的隱患,幸而在測試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的問題。該艦完工時,德科斯表示自己任內設計的戰(zhàn)艦一定會盡力避免出現(xiàn)缺陷。沒想到短短兩年后,造艦部門就打了自己的臉。
????????德科斯給現(xiàn)任造船總監(jiān)留了面子,并沒有多加責怪他。很快,他以健康原因為由主動請辭。德科斯遂重新起用經(jīng)驗豐富的貝爾坦為造船總監(jiān)。
????????德科斯提議設計一種新式的裝甲巡洋艦,沿用特雷維爾級整體設計思路的同時,采用副官薩瓦里的創(chuàng)意,在側舷增設主炮,提高側舷火力。當月,設計部門便提交了新裝甲巡洋艦“克萊貝爾”的設計方案。這一戰(zhàn)艦的排水量比特雷維爾級增加了1000噸,達到了與布韋級戰(zhàn)列艦相同的17000噸,堪稱裝甲巡洋艦中的“怪物”。
????????克萊貝爾級裝甲巡洋艦(1904年入役)
????????本級共3艘:“克萊貝爾”、“迪普萊”、“光榮”

????????

????????初見“克萊貝爾”級的人,即便根本不懂艦船設計,也一定會感覺其外觀透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怪異。該級艦是貝爾坦設計團隊標新立異、大膽創(chuàng)新的最佳體現(xiàn)。
????????該艦的裝甲布局幾乎和特雷維爾級完全相同,而多出的排水量主要被舯部側舷增加的兩座雙聯(lián)10英寸主炮所占用。這兩座主炮與該艦前后炮塔的構造并無區(qū)別。同時,為了發(fā)揚主炮火力,該艦略微提升了主炮的彈藥量。相應地,該艦的副炮火力與前級相比打了折扣,只保留10座6英寸副炮,而更多地裝備4英寸速射炮來彌補。由于6寸炮造價高昂,本艦的造價反而低于大量使用6寸副炮的前級。
????????嚴格意義上,這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重型火炮”思路設計的戰(zhàn)艦。盡管其分類為裝甲巡洋艦,但對于此后數(shù)十年間世界上各類無畏艦和重巡洋艦的設計都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1902年8月,該級裝甲巡洋艦開工,首批共兩艘,分別命名為“克萊貝爾”和“迪普萊”。
????????1902年10月,盡管財政緊張,海軍仍然設法追加建造了一艘“克萊貝爾”級裝甲巡洋艦,命名為“光榮”號。不過,由于資金緊缺,德科斯于1903年初暫停了“光榮”號的建造,直至當年7月該艦的工程才得以繼續(xù),也因此拖到1905年初才完工。
????????貝爾坦忠實執(zhí)行了德科斯的要求,該級艦上沒有發(fā)生“特雷維爾”級的航速問題,甚至超出預期,各艦的航速都達到了24節(jié)。
????????兩節(jié)航速在實戰(zhàn)中的影響或許并不大,但以結果而論,這兩級艦艇的命運從此卻大不相同——特雷維爾級雖然成為了強大的威懾力量,但作為裝甲巡洋艦,在實戰(zhàn)中卻始終碌碌無為;克萊貝爾級則在此后的數(shù)十年里屢次大放異彩,甚至成為了德科斯時代法國海軍的象征符號之一。當然,后來特雷維爾級二號艦“圣女貞德”以嶄新的面貌重返現(xiàn)役,并以獨特的方式為法國海軍立下汗馬功勞,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科研進展
????????1902年3月,艦炮設計部門研發(fā)出14寸口徑主炮,并實現(xiàn)了較高倍徑技術,目前新研制的14寸炮可靠性要好于此前已研發(fā)的13寸炮。1904年下半年,15英寸主炮試驗也宣告成功。德科斯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建造過主炮口徑超過12英寸的戰(zhàn)艦,他決定對此加以考慮。
????????海軍參謀部成員深切意識到艦隊戰(zhàn)術的作用。在戰(zhàn)場上,單艦發(fā)揮作用或許更多地依靠隨機應變,但大規(guī)模艦隊作戰(zhàn)中,戰(zhàn)斗指令的正確下達和執(zhí)行都必不可少。為此,海軍于1902年成立一個研究小組,專門對艦隊采用的戰(zhàn)術進行研究,并撥給充足的資金。
????????1903年底,火控研發(fā)部門實現(xiàn)了中央火控技術。這無疑為德科斯的統(tǒng)一口徑和射控思路提供了良好的保證。德科斯命令在即將完工的兩艘“布韋”級戰(zhàn)列艦上加裝新型火控設備,驗證這一技術。此后建成的克萊貝爾級裝甲巡洋艦也進行了這項改造。
????????由于海軍部門的重視,法國造船業(yè)蓬勃發(fā)展,至1904年,造船船塢容量已經(jīng)擴展至25,000噸。德科斯認為這一噸位目前已經(jīng)足夠了,便停止了擴建工程。

????????雖然法國海軍這一時期在財政上受到掣肘,但并沒有放松對科技的研究。不過,適時出售一些科技專利也是可接受的。1903年10月,奧匈提出購買船體高強度鋼技術,這一議案被交予海軍參謀部決議。德科斯指出,法國已經(jīng)在此領域取得進一步的進展,加之目前海軍經(jīng)費也不充裕,做這筆生意是穩(wěn)賺不賠的。海軍參謀部最終通過了議案。
????????12月,意大利提出向法國售賣先進的3英寸火炮技術。德科斯認為3寸火炮在未來數(shù)年內都將有所應用,從長遠考慮應當購買,遂拍板買下。
????????1904年1月,德國提出購買側舷二級主炮技術,德科斯建議海軍部做成這筆交易。他認為德國對于這種技術的應用很可能與他的第一印象一樣,用于為戰(zhàn)列艦安裝二級主炮,而忽略薩瓦里提到的安裝在裝甲巡洋艦上,實現(xiàn)統(tǒng)一射控的思路。二級主炮的設計是德科斯一貫反對的,因此他認為即便讓德國得到這一技術也不足為懼。

敵人與盟友?
????????自從法國在安地列斯地區(qū)失利,迪布瓦參謀長就很少出現(xiàn)在鏡頭前,德科斯等參謀部成員成為了實際上的代理發(fā)言人。由于德科斯在參謀部成員中顯得最為年輕而富有激情,又常常語出驚人,很快成為了媒體的寵兒。
????????1904年2月的一次采訪中,有記者詢問德科斯對于潛在的敵人有何看法。德科斯毫不避諱地回答,他認為意大利是近期最可能開戰(zhàn)的國家。

????????當然,這并非德科斯一時的沖動之言,海軍部對于這一提問早有準備。意大利海軍相比法國海軍還是略為弱勢,其戰(zhàn)艦數(shù)目與法國相差不多,但單艦素質明顯遜于法國。同時,意大利此時與法國關系較差,開戰(zhàn)的可能性也最大,即便這一表態(tài)會激起其不滿,也不會對事態(tài)發(fā)展造成太多的影響。而這樣的聲明也能夠防止法國與其它國家關系進一步惡化。
????????果不其然,剛剛向法國兜售了3英寸火炮技術的意大利感覺遭到了背叛,立刻表示抗議。
????????1904年3月,巴爾干地區(qū)某國政要被暗殺??撞伎偫硪髴椭蝺词?,并將矛頭指向意大利。意大利果然反應激烈。
????????由于與意大利關系緊張,法國海軍于1904年下半年將眾多封存的戰(zhàn)艦重新投入現(xiàn)役,并重新開展炮術和魚雷戰(zhàn)的訓練。
????????6月,情報部門獲得意大利裝甲巡洋艦“普利亞”的圖紙,德科斯認為這一型戰(zhàn)艦的設計思路與法國巡洋艦接近,但實力依然遠遠不如“特雷維爾”級。

????????1904年的下半年,各國緊張地進行著戰(zhàn)前準備。在與意大利開戰(zhàn)的威脅下,政府適當增加了對海軍的撥款。同時,內閣也向軍方咨詢外交方面的建議。德科斯等海軍參謀部成員都認為應當尋求盟友,并建議設法與目前關系良好的英國結盟。
????????此前,情報部門于1903年獲取了英國在建的“壯麗”級戰(zhàn)列艦圖紙。雖然該艦的紙面實力與法國在建的戰(zhàn)列艦相比仍有差距,但采用了許多試驗性的先進技術。若能與科技發(fā)達的英國進行技術交流,顯然會對法國的造船工業(yè)大有裨益。

????????與此同時,此前奉行“光榮孤立”政策的英國也愈發(fā)力不從心。歐洲其他各國近年的高速發(fā)展使英國政府憂心忡忡,而在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后,由于其變本加厲地擴充軍備,原本親密的英德關系也逐漸轉冷。多方因素之下,英國不得不考慮在歐陸尋求新的盟友。此時,法國總理孔布的到訪無疑正中他們下懷。
????????英法兩國一拍即合,于1904年9月簽訂了盟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