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如山倒!崩塌的日產,扶都扶不起來!
日產汽車的銷量崩塌,來的太快了一點。
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1-5月份,日產汽車在中國地區(qū),只賣出了28.9萬臺,這個銷量包含了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這個數(shù)據(jù)是什么概念呢?
我們把時間撥回到2年前,2021年的1-5月份,日產汽車在華銷量還有59萬輛,也就是說,2年的時間,日產汽車在華的銷量,跌掉了一半。
作為一線的合資汽車品牌,日產汽車的銷量下滑速度,是最快的,而且,日產汽車的衰落目前看起來,已經沒有辦法去挽回,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被邊緣化,幾乎已經成為定局。
日產衰落全賴三缸?
很多人將日產汽車的衰落,歸結為三缸奇駿的上市,三缸奇駿的確是日產汽車銷量下滑的導火索,從時間上來說,也和日產汽車的衰落時間不謀而合,但是問題是,日產汽車的問題,只有三缸奇駿嗎?
三缸奇駿從沒改款前的月銷量萬輛變成了現(xiàn)在的月銷數(shù)百輛,看起來三缸奇駿的確拖累了日產的銷量,但是即使把奇駿的銷量補上又如何?日產汽車的銷量下滑幅度,依然是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其實日產汽車在華的銷量下滑,早就埋下了隱患。
日產汽車的敗局,早就注定
實際上從戈恩執(zhí)掌日產汽車之后,就已經埋下了日產汽車衰落的禍根,降本增效,砍掉大量的研發(fā)項目,實際上對于日產汽車來說是釜底抽薪。如果沒有戈恩,日產汽車可能在20世紀末或者21世紀初就倒下了,但是戈恩的到來,沒有解決日產汽車的根本問題,只是延緩了日產汽車衰敗的時間。
很多研發(fā)項目的下馬,和激進的成本控制方式,讓日產汽車成為了廉價家用車的代名詞,日產在燃油車領域難以再推出爆款車型,日產目前的銷量主力僅有軒逸、天籟、逍客三款車型,在超過20萬以上的領域,日產汽車幾乎成為了小透明,而在中級車市場,天籟也已經多次跌出了銷量前十,即使大幅度的終端優(yōu)惠,也無法挽回銷量。今年 4 月天籟銷量為 6740 輛,雖然環(huán)比 3 月增長 57.11%,但與雅閣(25590 輛)、凱美瑞(18193 輛)的銷量有明顯的距離。這本質上是因為,日產已經撐不起它的售價了,很多人已經認定了,日產汽車在技術實力上就是不如其他日系品牌,買它只是因為便宜罷了。
日產的銷量如今全靠軒逸苦苦支撐,但是軒逸正在面臨自主和合資品牌的前后夾擊,除了朗逸、思域、卡羅拉等車型虎視眈眈之外,自主品牌的混動車型,如比亞迪PLUS dm-i,正在向這款車發(fā)起猛烈沖擊,2023年,軒逸還能否拿下年度銷量冠軍,已經成了未知數(shù)。
而日產自身在電氣化領域的進展十分緩慢,目前只有日產 Ariya 一款純電平臺的車型在售,數(shù)據(jù)顯示,2023 年 1-4 月,艾睿雅銷量分別為 67 輛、64 輛、329 輛和 495 輛,前 4 月累計銷量僅 955 輛,連豐田汽車都在妥協(xié),推出了多款純電車型,日產汽車又哪來的底氣在電氣化轉型方面扭扭捏捏?
日產雖然也在想辦法自救,2023年5月22日,東風日產超混電驅奇駿新車型正式上市,兩款新車140超混雙電機四驅豪華版售價18.99萬元,146超混雙電機四驅至尊版售價為19.99萬元。但是一方面 e-POWER 混動來得太晚了,而且不管是性價比還是燃油經濟性方面,在國產混動車型面前都沒有優(yōu)勢。
很多人總喜歡用“失去的二十年”來形容日本,實際上,日產汽車和日本很相似,實際上也已經失去了二十年,這就是“技術日產”逐漸變成了如今的“廉價日產”的重要原因,戈恩是日產汽車的拯救者,也是技術日產的毀滅者,但是對于日產汽車來說,目前最緊要的不是翻舊賬,度過眼前的危機,可能是日產當下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