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柳崖外編(一)
柳崖外編(十六卷家刻本)
柳崖居士 徐昆
徐昆,字后山,號柳崖子、柳崖居士,別號嘯仙。清山右平陽(今山西臨汾)人。二十歲時取得拔貢生的功名。卻也由此開始了他漫長而艱辛的追逐功名仕宦的道路。直到乾隆三十三年、三十五年,兩次赴京應兆試,才終于由拔貢中順天鄉(xiāng)試第二十五名舉人。此時的他已經(jīng)五十五歲。在隨后的考試教授中,他被授予山西陽城縣教諭,隨后直到乾隆四十六年,他以六十六歲的高齡應試禮部中三甲進士,官至內閣中書舍人。他生于康熙五十四年,而蒲松齡正好于此年去世,所以他曾以蒲松齡轉世自居,而他的《柳崖外編》有“后聊齋志異”的稱謂。
《柳崖外編》成書于乾隆年間,在流傳的版本中,十六卷家刻本為唯一的完整版本。后來有將此書初刻的前八卷重新刊印,冠以《聊齋志異外集》或《真正后聊齋志異》的名字,而將撰著者改稱“留仙后人”,將“柳崖子曰”改成了“外史氏曰”。
卷一
1,王再來

風雪攤書督責深,最難二弟肯低心。
成名不墜先人志,吐氣何妨一振襟。
王呂識,字再來,榆次人,家里世代都是讀書人。自從他父親一直專于讀書的緣故,家里貧窮得無立錐之地了。后來父親去世,留下兩個年紀小的弟弟,才幾歲大。老二叫習書,老三叫錫蕃。再來拉著兩個弟弟的手,向母親請示說:“如今想要耕作沒有田,想要經(jīng)商沒有資本。不農(nóng)不商,在世俗之中難以安身,想不受凍挨餓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如忍住饑寒,在讀書方面求取生計,母親答應嗎?”王母同意了。于是舉家搬離城鎮(zhèn),去往鄉(xiāng)村。再來用小車載著母親和兩個弟弟,車邊掛著紡車、鍋子、空袋子、以及一條布裙。路上遇到一個朋友,朋友問:“再來要到哪里去?”再來說了搬家的事。朋友說:“你掛著鍋帶個爛袋子。你搬家后吃什么呢?”再來笑而不答,推著車走了。開到鄉(xiāng)里,開始了對兩個弟弟的啟蒙教育。一個風雪天,同鄉(xiāng)里的朋友前來拜訪再來家。在外面聽到吟誦聲,于是呼喚再來出來。再來在屋內回應道:“我以天地為屋,以屋為衣袍,我愿與子同袍,請進來吧。你進來,就知道我為什么不能出去了?!迸笥丫瓦M去了。只見再來身上連一件破舊棉衣都沒有,而身旁的幾案上攤著書。
再來的長弟習書年紀稍微大些,再來教授他讀書寫作,學習上稍有不符合要求的,就總是痛打他。二弟不堪忍受,逃到了荒墳地里,找不到了。再來告訴母親,母親哭了,再來也跟著哭。傍晚,有樵夫看到了錫蕃,就把他送了回來。二弟哭著去牽母親的衣服,求哥哥饒恕。母不禁傷心,對再來說:“為什么不慢慢來呢?難道你忘了你和你的弟弟們已經(jīng)沒有父親了嗎?”再來于是跪下懇請說:“兒正是因為父親不在了所以才要如此。父親在的時候,教導的人是父親。父親不在了,就由兒來教,這并非是兒在教導,而是兒在替父教導啊。與其因為不讀書而至于饑寒而死,不如因為不讀書至于鞭打而死。兒與其無法讓他學會懂事明理,致其饑寒而死,不如為了教導他懂事明理,致其打死。更何況我也不會打死他,而饑寒必致死。不鞭打他他必然不會安心讀書,不讀書必然不能免除饑寒。這個道理母親應該能明白?!蹦钢缓谜f:“好吧?!庇谑墙性賮硗簇熷a蕃。二弟的學識日漸進步,數(shù)年后,兩個弟弟一起補上了生員[6],各自勤奮讀書。再來按量講授,以五日為限。到了期限,就左手攜酒,右手執(zhí)戒尺,要是達到要求,就和弟歡酌對飲,沒有達到要求必定責打一番后離去。
戊午年,長弟二弟已成為當?shù)赜忻闹T生。鄉(xiāng)試時住在省城旅舍。再來教授長弟文章,文章寫成后,住在一起的讀書人都稱贊不已。再來從外面進來,拿來一看,頓時就要扇習書耳光。眾人急忙勸阻,不明白再來為什么生氣。眾人問道:“習書的文章難道寫得不好嗎?”再來說:“好是好,但是卻不能考上!我陪他來到省城,是希望他能高中,不希望他只是會寫好文章而已?!北娙擞谑怯眯薷奈恼聛韯窠庠賮?,再來答應了。文章再次寫成,再來看過后終于笑了,說:“這要是在考試中,豈有不中的道理?”習書遂在鄉(xiāng)試中高中。數(shù)年后,習書已經(jīng)成了進士,而錫蕃也在鄉(xiāng)試中考中,家中于是逐漸豐裕。后來習書被任為四川的縣令,而錫蕃也被任為貴州的縣令,登門道賀的客人絡繹不絕。母出門來,對習書和錫蕃說:“你們能有今天,都要感謝你們的哥哥啊?!痹賮砉蛳麓固闇I道:“兒何來的功勞!兒因監(jiān)督學習的緣故,屢次手足傷手足。不知情的人,還說兒對手足如此殘忍,不知兒心中也在跟著痛。當兒痛責習書錫蕃時,哪里不知道‘兄弟既翕,和樂且耽’[9]的道理?弟弟能聽兒訓誡,奮志學習取得成功,是他們有才德。兒何來的功勞!”
一天,再來換上新衣服去集市的時候,遇到了之前的那個朋友,朋友振振衣襟說:“如今你依靠兩個弟弟的能力,不用再以屋為衣袍了。”王公學問淵博,榆次那里考得高官顯位的人,大多出自其門下。王公年愈六旬了,學問益加深厚,卻一直不中,但也從不缺席考試。有人勸他不要去考了,他說:“不中是命;不去考不是取決于命的。幸得上天賜給我吾以伶俐的頭腦,讓我不愚昧;賜給我充沛的體力,讓我不衰疲。考是要考的,中不中聽天由命就行了。有什么害處?”但王公最終到死才被納入副榜貢生。
柳崖子說【《聊齋志異外集》作外史氏】:兄弟和悅相親,是人之常情。但倘若再來只專注于和悅相親,習書、錫蕃雖然有才能,但能保證最終能獲得成就嗎?人們傳聞:習書初學八股文時,崔御史致遠微服來到再來教書的地方,再來不認識,一舉手,拿起習書的文章批改。崔御史在一旁說:“這里改某字比較好,這里改成某某二字更好?!痹賮碛谑侵浪皇浅H耍C然起敬,拿出自己的文章給他看。崔御史看后,說:“你的文章可以傳閱卻不能中試,但是你批改的那個童子的文章,后必定是進士,而你的功名致死也不如啊?!彪y道再來寫文章時的簡練揣摩還沒到火候?或是科舉文章是另一套寫法?但戊午那年在省城,王公如此迅速斷定習書能高中,而且門下學生也多有考得高官者,又怎么解釋呢?
2,巧巧

癡兒竟欲擬長卿,真?zhèn)€奇緣月下成。
才得芹香卿已死,獨揮情淚吊花坪。
海州人浦四郎,年少聰慧,很有儀表風度。十四歲時讀起史書,他非常仰慕司馬相如的為人,喜歡撕下一塊布模仿司馬相如穿圍裙,在廳階下往來奔走,一邊模仿賣酒人傳話的樣子。春天的時候,浦四郎折下幾枝鮮花,插在膽瓶中,目不轉睛一看就是半天。有時他問學友:“古人常常用花來比擬美人,那到底美人和花能相提并論嗎?”有的說花更好,有的說美人更好。四郎都沒有采信,一直思考這個問題不放,有時甚至一夜不睡。但是他其實并不知道男女之間親熱的事情。
浦家是官宦世家,靠近住宅的地方有一座宜園。雖然園里的池塘假山有點破舊了,但花樹繁茂。一到春天,鳥語花香,其風景在鄉(xiāng)里數(shù)一數(shù)二。園子外有一個老翁租住在這里,他沒有妻子,有兩個兒子從事耕作;還有一個女兒叫蕙娘,年紀大約十八九歲,秀美端莊。宜園里有一眼甘泉,鄉(xiāng)里很多人都在這里打水,于是浦家把鑰匙寄放在蕙娘家里,方便鄉(xiāng)人取用。海棠花半開的時候,四郎想要采一些放在書案邊,于是去蕙娘家要鑰匙。蕙娘出門來,直盯盯地看著四郎,目不轉睛。又在遞鑰匙的時候輕輕撓他手心。四郎頓時面紅耳赤,接過鑰匙就急忙走了。心想:“這是想干什么?是喜歡我好看?但是我的漂亮又不在手上;是喜歡我的手能寫得好文章?但又對女子有什么好處?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園里折了幾枝花,從里頭出來,蕙娘早就等在門口,一看見四郎,便說:“能給我插上一枝嗎?”就低下頭貼貼過去。四郎慌張地留下一枝,逃走了。
第二天,四郎又和蕙娘在園子邊遇見。蕙娘一看見四郎,就面露笑容。左看右看確認沒人后,拉起四郎的衣袖就要他進屋子里去。四郎連忙扯回袖子,逃回了家。之后一個多月也不敢去宜園。谷雨時節(jié),牡花丹盛開,浦家太夫人偕四郎一起去宜園賞花,阿蕙也跟著一同前往,對老夫人極其殷勤照顧,但一有空子就偷偷窺看四郎。賞完花要回去的時候,阿蕙又偷偷牽四郎的衣服。四郎回去后想:“阿蕙多次接近我,就算跟她進屋子,也不過就是牽牽她的手罷了。除此之外難道還有別的不成?要是下次再遇到,我就跟她一起進去,看她究竟要做什么。”天剛亮,四郎就去了阿蕙家,蕙父和兩個哥哥都已經(jīng)出去做活了,只有阿蕙在家。四郎隔著窗子看到阿蕙,就叫她。隨之進了屋。阿蕙用腳逗他,四郎便將其抱進懷里久久不放。過了一陣時間,四郎才明白之前撓手送秋波的含義。又定下以后相會的日子。但是浦家太翁的家教很嚴,無事一律不準外出。四郎只有等太陽下山時,給私塾老師灌了兩三斤酒,才得以出來。乘此機會按時和阿蕙往來。
一年多后,四郎不停嘔血,以至于臥床不起。浦家請醫(yī)生來看,被診為癆病。父兄們心想可能是讀書太費心所致。一番調養(yǎng)后稍微好些了,家里就不再限制他出門。四郎得以在街巷間散步走動。一天,他外出散步的時候,忽然看到宜園南邊的一個柴棚里有一個女子,大約十五六歲,正披散著頭發(fā)梳洗,頭發(fā)長得能拖到地上,于是用鍋蓋接著,鬅鬆圓朗,幣圓與釜蓋周圍等,手挽五扣乃可打梳至梢。一抬起頭,光彩奪目,感覺連一旁的籬笆墻都增添了色彩。四郎不禁呆立住了。那女子一看到四郎,就回避離去了。四郎去了阿蕙家,就問起這事:“今天我在宜園南看到一個女子,和你差不多大,一頭落地長發(fā),很是漂亮,是誰啊?”阿蕙說:“你說的一定是巧巧。穿著布衣卻比穿著錦繡的人更艷麗,戴野花卻比珠翠的人更嬌媚,可惜你還沒見過她笑?!彼睦烧f:“你覺得你比起她來如何呢?”阿蕙說:“我和她相比,就像狐妖比于仙女,用神仙來比喻,那就是董雙成對比云林紫薇,哪里比得上呢。豈止是我比不上,恐怕世間也難以有比得上她的。”四郎呆坐著陷入了沉思,阿蕙搖了搖四郎肩曰:“你想和她想來往嗎?”四郎就問:“要怎么做?”啊蕙說:“我有主意,五天后給你答復?!钡谒奶欤睦删蛠砹?,啊蕙:“孺子殆以蕙視巧耶,急躁什么?你明天去她家籬墻外假意走動,悄悄看她有什么反應,再告訴我?!?/p>
等到說好的那日,四郎按阿蕙的話去了宜園南邊的籬墻外裝作散步,巧巧一看到四郎,就緩步進屋去了。四郎連忙跑去找阿蕙,說:“能成事嗎?”阿蕙問:“你看到了什么?”四郎說:“我看她步伐緩慢,還頻頻往別處看,雖然沒張嘴卻是笑容滿面。”阿蕙又問:“她進屋的時候,可曾摸自己的鬢角?”回答:“有?!卑⑥ゾ驼f:“那就能成了。再過三天就是中秋十五夜,我父兄都不在家,到時候我就叫她過來。”等到了那天,四郎來了,問阿蕙巧巧的事情,阿蕙沒有應他,只看見屋內燈火閃閃,像是有人。等進去后,發(fā)現(xiàn)巧巧已經(jīng)在阿蕙家了。四郎靠近巧巧,她只是低頭不語,隨后靠在了四郎懷里,四郎便吹滅了燈火。此時他們所在的屋子是西屋,月光照映進來,巧巧的面容顯得更加漂亮。四郎撫上巧巧的身子,軟若無骨,動如云朵,解下衣裳,頓時一陣異香飄散,分不清究竟是人是花。完事后,四郎說:“這事沒有阿蕙成不了?!鼻汕烧f:“今天來這里,豈不知‘有虎眈眈,其欲逐逐’的道理?當我當初梳發(fā)看見你的時候,心就已經(jīng)屬于你,何況身體呢。不然雖然答應了阿蕙,你又哪能強行得逞呢!”四郎問:“阿蕙沒給你說明嗎?”巧巧說:“你也太小看阿蕙了,要是明說了,我還肯來嗎。我以前和她都是針繡上的事往來,這次她說晚上父兄有事出門,邀我一起賞月,一同作息,所以我母親才同意我來。”四郎說:“那你又是怎么知道她有別的意思,又怎么知道虎視眈眈的人是小生呢?”巧巧說:“我家住在這里雖然時間不長,但還是頗知你的名聲。昨天阿蕙來見我的時候,又對我津津樂道你的事情,約定十五日這天來她家時,眼睛四處亂轉一副不安的樣子。我一答應,她有馬上露出得意的表情。我就知道她是在給你牽線了?!痹掃€沒說完,阿蕙進來,巧巧就走了。四郎問阿蕙:“你沒對她說明,她就已經(jīng)知道了。但之前你叫我去巧巧家柵欄外走動,問我她是否撫鬢,她又確實這么做了,這是為什么?”阿蕙道:“你一看她梳發(fā)就呆呆地立住,她曾看了你一眼,應該就明白你喜歡上她了。她要是撫鬢,那么必定是想起了那天你看她梳頭的時候。所以我說可行?!弊源艘院笏睦山?jīng)常和巧巧來往。
又過了兩年,四郎已經(jīng)年滿十八,與巧巧又相會在阿蕙家。巧巧一臉愀然,又是哀嘆。四郎問:“你為何哀嘆呢?”巧巧說:“我是嘆自己錯走了一步?!彼睦删蛦枺骸笆裁村e?”巧巧說:“想想看,和郎君的門第相比,我實在出身寒微,還能和郎君永做夫妻嗎?”四郎沉思了一陣,說:“不能。”巧巧接著說:“以郎君家里的家教嚴規(guī),以及慈母的疼愛,能讓有才學卻多病的郎君三妻四妾,弄得閨闥滿是爭寵斗艷的氣象嗎?”四郎沉思著說道:“也不能?!鼻汕捎终f:“郎君已經(jīng)十八歲,我也已經(jīng)十七了。郎君將有妻室,而我也將有夫婿。當初以身相許郎君的時候,雖名不正言不順,但我已經(jīng)把郎君視作我的夫婿。離開丈夫而嫁給別人,于理不可;舍棄如玉的郎君,委身山野田夫,于情不甘。如此不可不甘,想要傾訴父母卻難啟齒,想要結發(fā)郎君卻不可得,只有以死報君了。自今年以來,我自知歡會的時間愈短,死期迫近。和郎君相見,不過都是勉強作眼前之樂罷了。如今又聽說學政大人巡視來此,郎君必當前往淮安應童子試。須兩月后才會回來。兩月內,倘若有提婚的人,父母一說定,我定然假稱得病,不會吃飯,郎君回來后要去墓地里找我么【葬身黃土】?”說完,淚泣如雨。阿蕙也跟著一起哭了起來。四郎含淚說道:“我慢慢想辦法。”最終不歡而散。
第二天,四郎應父兄之命去往淮安院試,奪得第一。浦父即令老仆人寄錢財給四郎,四郎節(jié)省開銷,暗自買下釵釧等飾物,打算送給巧巧。等到回家后,父母非常高興,祝賀道喜的人盈滿廳堂,有個仆婦從外面回來,跟人說道:“可惜了巧巧這個好姑娘,今天葬在梨花坪了!”四郎聽到此消息,呆立了半晌才清醒過來,出門向人詢問,才知一個月前西莊佃戶的兒子要聘娶巧巧,巧巧的父母答應了下來,但巧巧卻得傷寒死了。四郎萬分悲傷,到了晚上,獨自到梨花坪慟哭巧巧,取出買來的釵釧首飾放在墳前,不知從何處來的一陣旋風刮走了這些釵釧。
兩年后,四郎和別人有事一同出海,到了夾山口這個地方,頓時狂風大作,桅桿都似乎要被吹倒,同行的好幾條船已經(jīng)淹溺沉沒。撐船的師傅非常害怕,哀號哭喊聲震徹天際。這時忽然飛來一只青鳥,在船帆間來回飛繞,船只隨即安然無事。當天晚上,四郎夢到巧巧對他說:“深感郎君的情深義重,魂魄常常留戀不舍,渡海時繞著船帆飛翔的青鳥就是我。”
柳崖子說:“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這樣的選人之法古人也哀嘆。我看男女婚姻,終身大事,除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鮮有能得佳偶的。何時才能破盡門當戶對的規(guī)矩,天下女子男士任意結親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