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看到這樣的東芝P300系列3TB機械硬盤會驚喜?

為什么又買了一個硬盤,因為對于一個喜歡攝影和拍視頻的人來說,存儲照片或視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梢哉f對于一個自媒體或者攝影愛好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上萬元的設備或者鏡頭,而是每次拍攝的作品,而固態(tài)硬盤雖然讀寫很快,但是可用壽命和數據不可修復的特性,注定了它無法用來長久存放數據,尤其是大量的數據,我臺式機2T機械硬盤已經備份過一次了。

而過去的慘痛經歷,讓我明白了“容災”的重要性,當年丟失的幾年資料再也找不回來。從那以后我就開始了我的數據“容災”備份,其實就是多重備份,因為數據可貴,但是一旦丟失可能就是永久找不回來的事情。所以對于我的攝影資料,我做了三重備份,一個固態(tài)移動硬盤500G做數據日常使用備份,一個移動硬盤4T重要資料存儲備份,一個機械硬盤4T做資料長久二次備份。

有人會問,為什么不做NAS,其實我還真有做過,不過這種太浪費電,而且重要的是沒地方長久安全放怎么大的設備,還有就是有些人手腳多,容易出事故。所以我另外做了這個多次存儲備份。而由于有了當年“希捷”兩次數據丟失的教訓,本次我選擇了東芝的P300機械硬盤3T版本,價格也是比較實惠,而東芝近幾年的口碑確實比較好。
我們先看一下參數:

轉速是7,200,而支持SATA 6Gbit/s,雖然接口協(xié)議能夠達到6Gbit/s,但是受到自身讀寫影響,機械硬盤最高也就是200M/s左右。
在官方那邊看到這次東芝P300系列更換了新包裝。

但是開箱后發(fā)現內部包裝也不一樣了,剛剛開始被嚇了一跳,還以為拿到了假貨。還好有防偽便簽,應該就是真的了,這次東芝換內包裝后,跟西數和希捷的模樣開始接近了,沒了以前的那種個性。不過產品包裝很嚴謹,安全性應該是有保障的。


現在還沒有全面更換新包裝,所以官方展示的還是老包裝,而東芝的機械硬盤系列有很多種,N300、X300、P300、L200,而我這款就是家庭用戶型的P系列,最耐用的應該是N300系列,如果是企業(yè)級用戶或者NAS用戶可以考慮選擇N300系列硬盤。

對于包裝,我個人來說還是比較喜歡老包裝,比較有個性點,但是新包裝也好,比較簡潔點。硬盤自身其實沒什么好說的,也就那樣吧。比較厚的機械硬盤,因為是3T的,所以有三個盤,厚就很正常了。
正背面都很干凈,沒有使用痕跡,下面我們開始測試吧。

=產品 測試=
連接工具:
orico SATA硬盤底座。
測試設備:
GPD MicroPC筆記本 :英特爾N4100處理器6GB LPDDR4 +M.2 2242 SSD 128GB。
系統(tǒng):
Microsoft Windows 10
測試軟件:
HD Tune Pro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Info
DiskGenius
Atto Disk Benchmark


連接完成電腦后,會發(fā)現沒有發(fā)現PC P300的硬盤(系統(tǒng)盤),這個時候進入“設備管理”里面,可以查一下驅動是否有東芝硬盤驅動:TOSHIBA HDWD130,而這里我們看到了驅動證明了硬盤讀取成功了。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系統(tǒng)自帶的分區(qū)或者用軟件進行分區(qū),而我就是用DiskGenius來進行分區(qū),但是分區(qū)前我們先用CrystalDiskInfo 看一下硬盤信息。

發(fā)現竟然有3次通電,但是通電時間是0小時,那就沒為什么問題了,可能是出廠前做過測試,其他臨界值的情況都正常(這個應該是硬盤出廠測試導致的吧?)。那么現在我們就給硬盤進行分盤了,因為沒有多余的需求,所以就把硬盤分成一個硬盤。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3T的只有2.7T的空間,現在進行分區(qū),為了以后可以作為系統(tǒng)盤,對硬盤分了引導盤。


完成分區(qū)后,我們就要開始測試了,而這個時候我們在系統(tǒng)里面就已經能夠識別到硬盤了,一個2.7T的硬盤分區(qū)。


下面我們用CrystalDiskInfo在看一下硬盤參數。

硬盤數據比較正常了,硬盤有了硬盤的驅動序號,并且除了起轉次數外所有臨界值都歸零了。下面我們用CrystalDiskMark對硬盤進行測試。
首先是測試次數5次,測試規(guī)模:1G

讀?。?00.8M/S ; 寫入:148.8 M/S
第二次是測試次數5次,測試規(guī)模:8G

讀?。?01.5M/S ; 寫入:148.2 M/S
第三次是測試次數9次,測試規(guī)模:16G

讀?。?01.5M/S ; 寫入:151.1 M/S
這款硬盤的讀寫速度應該都是200M/S是最大值,但是由于測試平臺的原因,讓寫入速度不能穩(wěn)定達不到最大標準。
下面我用HD Tune Pro來對硬盤進行測試

用HD Tune Pro可以看到這個硬盤數據很正常。雖然我不知道為什么那個溫度的數值那么高也顯示正常的原因(其他硬盤測試也是如此,有誰來科普一下么),但是軟件顯示正常應該是沒問題的。然后是硬盤基準測試: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最大傳輸速度是:170M/S,平均值是:137M/S
而對硬盤進行檢查結果很綠;

下面我們開始硬盤監(jiān)控功能,然后開始拷貝文件首先是1.5G的大文件。


讀寫截圖最高速度是147M/S.
下面是多文件拷貝5.5G的文件拷貝。

截圖速度是77M/S
然后是返向大文件拷貝。

截圖速度是212M/S
然后我們來看一下硬盤監(jiān)控的情況。

從這里可以看到我們硬盤接口的速度能夠最大能夠達到400M/S級別,當然受到硬盤自身影響實際讀寫沒有達到這個速度,而拷貝過程穩(wěn)定,大文件速度快,多文件穩(wěn)定傳輸。
下面我用我平時攜帶的固態(tài)移動硬盤進行10G大文件視頻傳輸(里面是眾多1G以下的視頻),本次拷貝是直接從固態(tài)移動硬盤拷貝,也就是直接通過3.0接口互傳。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截圖的寫入速度達到了181M/S,也證明了這個硬盤讀寫速度其實不止150,最大寫入應該是200速左右,因為設備限制了速度,而本次拷貝中,我看見最大的速度在192M/S.

=總結=
根據上述的測試結果,這個東芝P300 的PC機械硬盤TOSHIBA HDWD130讀寫速度上應該都能夠達到200M級別,因為實際體驗中都能夠達到這個級別,對于用來存儲視頻、音樂、照片或者文件數據等等,對于家庭用或者我這種容災使用,其實已經是足夠的了,重點是價格實惠性能還不錯,3T的硬盤理論來說夠我存放一年的數據,這款東芝P300硬盤提供良好的存儲及綜合性能的同時滿足用戶對于大容量存儲空間的需求,但是質保期為兩年,我覺得有點短,一般國產固態(tài)都有3年了。但是按我使用機械硬盤的經驗,一般沒有怎么見壞盤的,除非出現事故或者暴力事件。
但是對于一個經常攝影的人來說,一個500G的M2固態(tài)硬盤做系統(tǒng)盤,加上兩個3T的機械硬盤做資料盤,是不錯的選擇,還能兼顧游戲。我個人是不喜歡把一個硬盤分區(qū)的,更喜歡一個硬盤一個區(qū),因為我覺得這樣更有利于設備性能發(fā)揮。數據可貴要做好備份,如果真的非常重要的數據,建議做好“容災”備份,誰知道什么時候有天災人禍呢?所以有足夠預售的話,要買大容量機械硬盤東芝確實會不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