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中國被卷出主流戰(zhàn)場,金京鉉靠口號還是實力拯救?
從“你先‘燒死’了,我后面再等著進來搶市場也可以“的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再到”力爭到2030年,實現(xiàn)年銷量45萬輛“的起亞中國總經理金京鉉。很多人奇怪,為何起亞中國總是那么倔強、純純喊口號。

因為現(xiàn)實情況就是,曾在中國市場取得過輝煌成績的起亞,如今在國內已是舉步維艱。
今年7月份,起亞在國內銷量最高的是獅鉑拓界,1350輛。同級別的本田CR-V 7月銷量15635輛,是獅鉑拓界的十倍多。
其實獅鉑拓界是被起亞寄予厚望的一款車,對標日系、德系等品牌的緊湊級SUV。但目前看來,這款車在國內市場并沒有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與競爭對手表現(xiàn)相差甚遠。
說句實話,獅鉑拓界這款車沒什么讓消費者為之買單的欲望。
雖然獅鉑拓界2.0T發(fā)動機做到了最大功率174KW,最大扭矩353牛米。乍看數(shù)據表現(xiàn)不錯,但是油耗表現(xiàn)也比較突出。百公里7.54L。同級別動力性能差不多的昂科威2.0T、途觀L2.0T油耗都基本都在7L左右。

而且這款車價格并不低,2.0T兩驅旗艦版售價22.28萬元,這個價格完全可以買到本田CR-V PHEV的e:HEV2.0L領創(chuàng)版。經典車型,插電混動,百公里耗油1.61L,它不香么。
獅鉑拓界的1.5T+8AT主打19萬元以內市場,但是在這個區(qū)間內,也并不怎么實惠。如果追求動力性能的話,奇瑞瑞虎9十幾萬元就可以買到2.0T最大功率192KW,最大扭矩400牛米的表現(xiàn)。
如果說主打經濟性,途岳2023款1.5T在動力性能與獅鉑拓界差不多的情況下,百公里油耗比獅鉑拓界少了1L多,還是大眾標。
所以,獅鉑拓界在定價上并沒有讓消費者看到它比其他車型更值。

其次,外觀方面,獅鉑拓界的前臉設計風格十分新穎,準確的說是過于新穎了。尤其前臉,貫穿式的熏黑中網尺寸很大,兩側的LED大燈組造型獨特,從前方看起來類似兩個”小于號”。估計起亞的本意是想打造一種犀利感,但是最終效果有點跑偏。
除了獅鉑拓界,起亞其它車型混的也是不咋地。7月份,賽圖斯855輛,智跑707輛,奕跑611輛,起亞K3 409輛,起亞K5 294輛。?很多人可能會疑惑,起亞K3 這款車當年也風靡整個中國市場,現(xiàn)在怎么如此落魄。確實,你沒看錯,起亞K3早已不復當年英勇。目前同級別的朗逸7月份銷量28898輛,直接碾壓K3。K3和朗逸當年都是叱咤風云的車型,到現(xiàn)在,一個坐上了冷板凳,一個持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為什么消費者不買起亞K3的賬了?

還是不想買!同樣是13.89萬元,朗逸可以搭載1.5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8KW,最大扭矩達250牛米,百公里油耗5.4L。而起亞K3的1.4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03KW,最大扭矩211牛米,百公里綜合油耗為5.8L。朗逸的1.5T明顯比起亞K3的1.4T動力性能更強,燃油經濟性也更好。
其次,同樣12萬元左右,朗逸1.5L自動滿逸版與起亞K3 1.5L IVT豪華版在主動安全配置上更豐富,多了車道偏離預警、前方碰撞預警、主動剎車、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后駐車雷達。而且朗逸1.5L自動滿逸版的液晶儀表尺寸為8英寸,比起亞K3 1.5L IVT豪華版的4英寸足足大了一半。朗逸支持后排座椅40:60放倒,起亞K3不支持。還有單色氛圍燈、后視鏡倒車自動下翻、雨量感應雨刷等功能起亞K3都不具備。
看到這里,其實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價格相差不大肯定會選擇朗逸了,畢竟誰都想更實惠一些。?事實上,起亞不僅產品力干不過其它品牌,質量把控方面也問題頻出。

在車質網等第三方汽車投訴網站,有不少網友反映起亞K3、K5等車型存在車漆破裂、變速箱頓挫、異響、漏油等問題。

8月份,一位購買起亞K3 2021款 改款 1.5L CVT 時尚版剛四個月的用戶,在洗車時發(fā)現(xiàn)引擎蓋多個黃點無法擦去,近距離觀察發(fā)現(xiàn)為油漆內爆出銹點,車輛無任何維修和碰撞。車主對起亞車現(xiàn)在的品控以及工藝把握表示質疑。引擎蓋問題并不僅這一起,還有一位起亞K3 2021款 1.5L CVT 時尚版用戶表示,其新車購買半年引擎蓋車漆就出現(xiàn)了裂紋!

面對燃油車市場陷入困境,起亞似乎開始寄希望于新能源市場。
在成都車展的現(xiàn)場,起亞中國總經理金京鉉強調,確保中國市場成功,是起亞全球戰(zhàn)略的核心。就現(xiàn)狀來看,起亞在燃油車市場離成功太遠,想確保中國市場的成功也就只能寄希望于新能源市場了。
成都車展,起亞連續(xù)推出兩款純電汽車,EV5和EV6。EV5這款車會國產化,由悅達起亞生產。EV6則是全部進口,經銷商參考價為26.28萬~41.98萬。EV5預售價為15.98-22.98萬元,這個價格并沒有消費者驚喜。畢竟在這個價格區(qū)間,有大眾ID4 X,比亞迪宋PLUS EV等諸多純電大牛。
新車在外觀設計上倒是讓人眼前一亮,整體造型比較硬朗,營造出不錯的力量感。貫穿式前大燈、四邊形不規(guī)則輪轂、隱藏式門把手等設計都比較符合當下年輕消費者的需求。不過對于純電汽車來說,單靠外觀設計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起亞EV5長寬高分別為4615/1875/1715毫米,軸距為2750毫米,雖然定位中型SUV,但這個表現(xiàn)與緊湊級定位的大眾ID.4 X基本一致。
EV5全系單電機,包括20萬元以上版本。其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扭矩360牛米。一旦和小鵬G6這種四驅雙電機相比基本處于弱勢了。

起亞EV6共推出3款車型,分別為:GT-Line兩驅版、GT-Line四驅版和高性能GT版,官方指導價為分別為28.28萬元、31.28萬元和41.98萬元。續(xù)航方面,三款車型的CLTC綜合工況續(xù)航里程分別為671公里、638公里、555公里。其實30萬元的價格完全可以買到續(xù)航730KM的比亞迪唐EV了。首先一個是緊湊級SUV,一個是中級SUV,舒適度肯定有差距的。其次比亞迪唐EV的動力、續(xù)航、安全配置等都明顯超過起亞EV6,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明顯要更大。

江湖車評:
產品力缺失,品控堪憂,銷量持續(xù)下跌,不管金京鉉是不是空喊口號,起亞在中國市場的沒落已成既定事實。說到底,當年閉著眼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拿不出點真本事在國內市場沒那么好混了。即使起亞現(xiàn)在全面發(fā)力新能源市場,在此布局較早的國產新能源車都不是吃閑飯的,早已經站穩(wěn)了腳跟。起亞EV5、EV6能否切入主流市場都還是很大的未知數(shù),更不用說能否帶領起亞實現(xiàn)全面翻盤了。
所以,雖然我們也希望看到起亞早日重回輝煌,可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兒。最后,送上誠摯的祝福,一起期待年終起亞的答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