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年戰(zhàn)爭之普魯士之恥(五):哈勒戰(zhàn)役
???? ? ? 簡介
? ? ? ? 在1806年10月17日的哈勒戰(zhàn)役中,一支由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元帥率領(lǐng)的法國軍團同符騰堡的歐根公爵指揮的普軍后備軍打響了戰(zhàn)斗。戰(zhàn)斗的最后,法軍成功贏得了勝利,在給對手普魯士人造成的巨大損失之后,又迫使對方向東北方向逃竄。哈勒市位于萊比錫西北約30公里的薩勒河畔。
? ? ? ?1806年10月14日,法國皇帝拿破侖一世在成功入侵了薩克斯選侯國之后,他所率領(lǐng)的軍隊先后在耶拿和奧爾施塔特戰(zhàn)役中給了普魯士-薩克森聯(lián)軍造成了兩次災(zāi)難性的失敗。當擊敗的聯(lián)軍部隊開始逃跑的時候,元帥的部隊在向北前進,然后發(fā)現(xiàn)了依舊停留在哈勒市的由符騰堡的歐根公爵率領(lǐng)的后備軍。
? ? ? ? 在戰(zhàn)斗打響之后,兩個法軍的步兵師就迅速的占領(lǐng)了位于城市西側(cè)薩勒河上的橋梁,在擊潰了城市中一只十分薄弱的守軍之后,他們很快就占領(lǐng)了這座城市他們越過了一支薄弱的防御力量,很快占領(lǐng)了這座城市。當天晚些時候,貝爾納多特元帥的部隊又沖出了哈勒市,襲擊了歐根公爵依然駐扎在城市外圍的部隊的營地,普魯士人的營地位于城市東南部,在被趕出了陣地之后,他們又一路被追趕到東北處。在戰(zhàn)斗進行期間,貝爾納多特手下的第三師包圍并迫降了一個孤立在城市西側(cè)的普魯士步兵團。易北河以西殘存下來的為數(shù)不多的普魯士部隊,再次被法軍打垮了一支。

? ? ? ? 基本信息
? ? ? ? 爆發(fā)時間:1806年10月17日
? ? ? ? 爆發(fā)地點:今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哈勒市
? ? ? ? 戰(zhàn)役結(jié)局:法軍獲勝
? ? ? ? 交戰(zhàn)雙方:法蘭西第一帝國/普魯士王國
? ? ? ? 雙方指揮:貝爾納多特元帥/符騰堡的歐根公爵
? ? ? ? 雙方兵力:20000余人,34門火炮/16000人,58門火炮
? ? ? ? 雙方損失:800人/5000人,11門火炮

? ? ? ? 背景
? ? ? ? 政治背景
? ? ? ? 1805年12月2日,拿破侖在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后,徹底的改變了歐洲的力量平衡。戰(zhàn)役結(jié)束之后,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向法國祈求和平,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也從奧地利領(lǐng)土撤出了自己已經(jīng)被打得半殘廢軍隊,由此而結(jié)束了第三次反法聯(lián)盟戰(zhàn)爭。此時此刻,此前一直在保持著中立地位的普魯士在外交上也處于不利地位,因為他的使節(jié)克里斯蒂安·格拉夫·馮·豪格維茨正是在戰(zhàn)爭結(jié)束時向拿破侖發(fā)出了最后通牒。法國皇帝非常清楚,普魯士是遲早是要和法國翻臉的。

? ? ? ?1806年2月份的時候,拿破侖希望已經(jīng)被自己的軍事實力嚇得是膽戰(zhàn)心驚的普魯士交出幾塊領(lǐng)土給法國及其盟國,以換取法國占領(lǐng)下的漢諾威。從而迫使普魯士與英國決裂——英國的國王同時也是漢諾威的選帝侯,所以在1803年拿破侖和英國撕破臉之后就讓軍隊占領(lǐng)了此地。
? ? ? ?拿破侖開始重塑歐洲的面貌。他于7月25日成立了萊茵聯(lián)邦。他任命他的哥哥約瑟夫·波拿巴為新征服的那不勒斯王國的國王,又讓弟弟路易·波拿巴成為荷蘭王國的統(tǒng)治者,繼子歐仁·德 博阿爾內(nèi)為意大利王國的總督。然后他向英國提出歸還漢諾威以換取和平,這激怒了普魯士。

? ? ? ? 主張和平的豪格維茨被解職了,在王后梅克倫堡-斯特里茨的路易絲的鼓動下,8月7日,普魯士國王弗雷德里克·威廉三世決定對法蘭西第一帝國發(fā)動戰(zhàn)爭。普魯士調(diào)動了17.1萬人的軍隊,但它的軍隊錯過了過去這十多年的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術(shù)變化以及軍隊的改革。
? ? ? ??戰(zhàn)爭打響

? ? ? ? 當普魯士人進入屬于薩克森選帝侯的領(lǐng)土?xí)r,他們吸收了20000名薩克森士兵加入他們的軍隊。聯(lián)軍合并成三支半獨立的軍隊,分別由威廉·費迪南德、不倫瑞克公爵元帥,弗雷德里克·路易將軍、霍恩洛赫·英格爾芬根親王和恩斯特·馮·呂歇爾將軍領(lǐng)導(dǎo)。不論瑞克在埃爾福特駐扎,而霍恩洛赫則部署在東邊的魯多爾施塔特 附近。呂歇爾則是與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公爵卡爾·奧古斯特率領(lǐng)的一個步兵師一起在雙方的前線附近占領(lǐng)了哥達和愛森納赫,向南控制邁寧根和法軍的交通線。符騰堡的歐根負責(zé)指揮預(yù)備部隊駐扎在馬格德堡的北面。

? ? ? ?10月8日,拿破侖在薩克森的邊境已經(jīng)集結(jié)了擁有十八萬人的大軍。10月9日,他的部隊分成了三支縱隊,每一只縱隊都擁有著兩個軍,另外還有帝國近衛(wèi)軍、騎兵預(yù)備軍和一個巴伐利亞步兵師,貝爾納多特元帥的第一軍的先遣師和繆拉元帥的騎兵部隊在施萊茲戰(zhàn)役中迫使博基斯拉夫·弗里德里?!ひ谅~爾·馮·陶恩茨將軍的不必師撤退。第二天,法軍讓·拉納元帥的第五軍在薩爾菲爾德戰(zhàn)役中成功的擊敗了普魯士親王路易·費迪南德指揮的擁有著8300人的步兵師。年輕氣盛的親王在戰(zhàn)斗中被殺了,在遭受到重創(chuàng)之后,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和軍官們也紛紛逃走了。
? ? ? ?拿破侖確信他的敵人就在埃爾福特附近,于是他命令他的營縱隊在10月12日進行一個巨大的左轉(zhuǎn)向。普魯士的元帥和將軍們選擇了撤退。布倫威克將帶領(lǐng)主力軍從魏瑪北上到梅澤堡,而霍恩洛赫則在耶拿附近作為后衛(wèi)以防萬一。而呂歇爾得到的命令是留守在薩克森-魏瑪。10月14日,耶拿-奧爾施塔特戰(zhàn)役打響了,拿破侖襲擊了霍恩洛厄,而布倫瑞克向路易·達武元帥的第三軍發(fā)起了進攻。最后的結(jié)局讓所有人都瞠目結(jié)舌——
? ? ? ? 霍恩洛厄和呂歇爾的先后趕到戰(zhàn)場上的兩支部隊都被法軍趕出了戰(zhàn)場。不倫瑞克率領(lǐng)的主力部隊傷亡1.3萬人,指揮官也受了致命傷,霍恩洛赫和呂歇爾的聯(lián)合部隊損失則多達2.5萬人。

? ? ? ?當達武元帥從瑙姆堡進軍,在奧爾施塔特贏得榮耀的時候,貝爾納多特卻拒絕和他的元帥戰(zhàn)友會合,盡管他接到了積極進軍的命令。但是偏偏相反的,他違背了命令,他在來到多恩堡之后便選擇了駐足不前,不僅僅沒有參加耶拿的戰(zhàn)斗,也沒有去援助正在奧爾施塔特以一敵三的達武元帥。
? ? ? ?貝爾納多特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和他的皇帝有嚴重的麻煩。拿破侖在與讓·拉普將軍的談話中猜測貝爾納多特違抗命令的行為是由職業(yè)嫉妒引起的。之后皇帝又對安妮·讓·瑪麗·雷內(nèi)·薩瓦里將軍抱怨說:“這件事太可惡了,如果我把他送到軍事法庭上,那就等于下令槍斃他;我最好不要跟他談及這件事,但我會注意他在知道我如何處理這件事情之后的行為與看法的。不過我相信他的能力能讓他贏得足夠的榮譽來洗刷這件不光彩的事……?!弊詈螅悹柤{多特之所以沒有走上軍事法庭,極有可能是因為拿破侖對于貝爾納多特的妻子,也是他曾經(jīng)的訂婚人德西蕾·克拉里的喜愛而得以走脫。


? ? ? ?戰(zhàn)役
? ? ? ?雙方實力
? ? ? ?法軍
? ? ? ?在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貝爾納多特元帥的第一軍總計擁有著超過19000人的步兵以及1500人的騎兵,還有34門火。的第一軍團由19014名步兵、1580名騎兵和34門火炮組成。皮埃爾·杜邦·德·萊唐將軍著率領(lǐng)7000人的第一師,奧利維耶·馬爾庫·里沃·德·拉·拉菲尼埃將軍指揮5600人的第二師,讓-巴蒂斯特·杜洛?!ぐ柭〔魧④娐暑I(lǐng)5800人的第三師,-雅克·路易·弗朗索瓦·德拉伊斯特·德·蒂利將軍指揮軍騎兵旅,而讓-巴蒂斯特·埃布萊指揮著軍團的炮兵預(yù)備隊。
? ? ? ? 第1師包括馬里-弗朗索瓦·魯耶指揮的擁有三個營的第9輕步兵團、弗朗索瓦·瑪麗·紀堯姆·勒讓德·哈維塞將軍指揮的第32和96線列步兵團,各有兩個營,還有兩個步炮連,共12門火炮。第二師包括米歇爾-馬里·帕克托將軍的第8輕步兵團、尼古拉-約瑟夫·邁松將軍的第45和54線列步兵團,以及一個騎兵炮和一個步兵炮連,共有12門大炮。第3師由弗朗索瓦-讓·韋爾萊將軍的第27輕步兵團、第94和95線列步兵團,他們同樣擁有一個步兵炮連和一個騎兵炮連,共16門火炮。蒂利的騎兵旅擁有著第二和第四驃騎兵團和第五獵騎兵團組成,各自都各自都擁有4個中隊,貝爾納多特的軍還擁有一個擁有著16門火炮的炮兵預(yù)備隊。

? ? ? ? 1806年以前,法國步兵營由9個連組成。1806年9月,拿破侖下令,每個步兵團必須有三個營,每個營由八個連組成,其中包括一個擲彈兵和一個騰越兵連或輕步兵連。每個步炮兵連通常有6門加農(nóng)炮和2門榴彈炮,而每個馬炮連則擁有4門大炮和2門榴彈炮。法國人使用了4磅、6磅、8磅和12磅的加農(nóng)炮,外加之前繳獲的奧地利的火炮。12磅重的加農(nóng)炮兵一般都是由軍團炮兵預(yù)備隊裝備的。
? ? ? ? ?普魯士軍
? ? ? ? 法軍即將要面對的對手是由符騰堡的歐根公爵指揮的普魯士軍:包括兩個步兵師,一支先遣分隊以及一只騎兵預(yù)備隊——
? ? ? ?漢斯·克里斯托夫·馮·納茨默少將指揮的第1師,包括第54納茨默爾步兵團,第51考夫伯格步兵團,還有第17特雷斯寇步兵團,以及施梅林與克雷蒂擲彈兵團,還有一個擁有著12門火炮的炮兵連。
? ? ? ? 第二師由巴爾塔薩·威廉·克里斯托夫·馮·榮格·拉里希少將指揮,包括第4卡爾克羅伊特步兵團,第53榮格·拉里希步兵團,還有第55曼施坦因步兵團,以及維埃雷格擲彈兵營,他們同樣也擁有一個炮兵連,擁有的是12門火炮。
? ? ? ? 約翰·馮·辛里奇少將的先遣部隊包括第9伯雷爾燧發(fā)槍兵營、12克諾爾燧發(fā)槍營和17希里斯燧發(fā)槍營、第10烏澤多姆驃騎兵團的兩個中隊、第9赫茨伯格龍騎兵團的一個中隊、第10海金龍騎兵團的一個中隊和兩個騎兵炮連。
? ? ? ? 騎兵預(yù)備隊包括第10烏澤多姆驃騎兵團的8個中隊、第9赫茨伯格龍騎兵團4個中隊、第10海金龍騎兵團第10團4個中隊和一個6門炮組成的騎兵炮連。所以普軍總共有18個步兵營,20個騎兵中隊,32門火炮。
? ? ? ? 1806年,普魯士的重騎兵團擁有5個中隊,而輕騎兵團通常由10個中隊組成。步兵炮連包括6門12磅榴彈炮和2門10磅榴彈炮,而騎兵炮連有6門6磅炮和2門7磅榴彈炮。步兵團由三個營組成。每個營有5個174人的連隊,而每個燧發(fā)槍兵營有4個165人連隊。每個營都分配了一門6磅的大炮和四名炮手,但是在1806年的時候,普魯士的步兵營并沒有配屬到自己的火炮。

? ? ? ? 戰(zhàn)斗打響

? ? ? ? 在耶拿-奧爾施塔特戰(zhàn)役結(jié)束的時候,貝爾納多特元帥的軍的布置是如下的:拉菲尼埃將軍和埃爾隆伯爵將軍的師位于阿波爾達附近,而杜邦師和陸軍炮兵則是留在了多恩堡。10月15日上午,拿破侖命令貝爾納多特向巴特比布拉、奎爾富特和哈勒一帶進軍。到了十六號早晨的時候,貝爾納多特元帥的先遣部隊已經(jīng)抵達巴特比布拉以北五公里處元帥在從偵查部的那里得知普魯士預(yù)備隊就在哈勒之后,旋即開始計劃進攻。
? ? ? ? 戰(zhàn)役開始時,符騰堡的歐根公爵所率領(lǐng)的預(yù)備役部隊擁有著16,000人的部隊。10月10日,當他企圖行軍前往馬格德堡時,他接到了前往哈勒的命令。13日,公爵率領(lǐng)的部隊抵達目的地,一個營在南部的梅爾塞堡,另一個支隊在東南部的萊比錫附近。特雷斯寇步兵團從馬格德堡出發(fā)之后,開始前往西北部的阿舍斯萊本。

? ? ? ? 14日,歐根接到命令讓他留在哈勒,主力軍正在向他所在的地區(qū)撤退。同樣是在那一天,他聽到了來自于耶拿-奧爾施塔特戰(zhàn)場上的炮聲。直到15日晚的時候,他才聽說這場巨大的軍事災(zāi)難。16日,歐根再也沒有接到司令部的命令。歐冠在指示梅爾塞堡的分遣隊已經(jīng)增援到兩個半營之后就撤回哈勒。萊比錫的部隊也被召回,當時他還派遣了一支部隊去控制易北河畔的德紹。他把他的主力部隊部署在哈勒以南的高地上,他的陣線面向著西北,朝向城市,陣線的左翼向后彎曲。
? ? ? ? 來自梅爾塞堡的兩個半營和一個龍騎兵團被留下來保衛(wèi)哈勒東側(cè)的橋梁,烏澤多姆驃騎兵團就被部署在了附近,隨時準備支援,位于薩勒河和白鵲河的交匯處,就在哈勒的南邊。特雷斯寇步兵團則位于在哈勒西北偏西的路德城艾斯萊本。
? ? ? ? 17日黎明前,伯納多特的部隊從奎爾富特出發(fā)之后就直奔向了哈勒西南偏西方向。不久,他得到情報,一支普魯士縱隊正從路德城艾斯萊本附近向該城逼近。他在讓埃爾隆伯爵的師去觀察從路德城艾斯萊本方向過來的普魯士縱隊之后,自己就和杜邦,還有拉菲尼埃將軍的師一道向哈勒走去。在哈勒的西側(cè),薩勒河的河道分出了三支支流。
? ? ? ?1806年,從奎爾富特阿舍斯萊本的公路通過蓋在一系列被稱為Hohe Brücke的河心島上的橋梁之后進一步地抵達西岸。在西岸,公路的北面,覆蓋著多勞森林。從哈勒市的東岸出發(fā),向北輻射至馬格德堡附近,東北至德紹和維滕貝格,東南至萊比錫,南至梅爾塞堡。城市東北面的城門叫做斯坦托夫,東南面的城門叫做加爾根索。
? ? ? ?10月17日,符騰堡的歐根在哈勒總計擁有著11,350名步兵,1675名騎兵以及58門火炮,還不包括特雷斯寇步兵團在內(nèi)。除去沒有跟進而來的埃爾隆伯爵的師,貝爾納多特元帥的部隊當天上午到位的,總計擁有12,190名步兵,1000名騎兵以及12門火炮。從早上8點開始,貝爾納多特元帥的前鋒部隊就開始從河的西岸的帕森多夫向龍騎兵團發(fā)起了進攻制。作為反擊,符騰堡的歐根派了四個步兵連和兩門火炮前去支援龍騎兵。另外五個步兵連與四門大炮駐扎在薩勒河上的第一個島嶼。與此同時,歐根公爵姍姍來遲地命令了他的輜重部隊回到德索。由于擔心法國人就在他們部隊的附近,運輸部隊驚慌失措,在逃跑的時候沿路丟棄掉了許多的東西。

? ? ? ?元帥決定在上午十點鐘的時候發(fā)動一輪突擊。自己的騎兵,還有第96線列步兵團作為預(yù)備隊,派而杜邦手下的第32線列步兵團沖向了橋梁,第9輕步兵團的一個營,還有三門火炮在后面負責(zé)支援。法國人在組織成縱隊陣型后,在散兵的掩護下,沿著堤壩附近的道路向前發(fā)起了猛攻,在對對手造成嚴重的打擊之后,他們順利的奪取了第一座橋梁。而道路兩旁的普魯士步兵被從橋上切斷道路之后,只好選擇投降。那些沒有及時撤退的龍騎兵到了最后也只能選擇跳進河里。僅僅花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法軍杜邦將軍的部隊就占領(lǐng)了所有的三座橋梁,甚至還俘獲了本來負責(zé)指揮先遣部隊的約翰·馮·辛里奇少將。法軍又進一步的沖進了城市,在市場附近擊破了一個普魯士步兵營后,又把第二個營趕出了斯坦托夫大門。很快,城市的高爾根索和斯坦托夫大門都被占領(lǐng)了,不過法軍也選擇在此之后停下的腳步,等待貝爾納多特后續(xù)的大部隊前來和他們會合。
? ? ? ?歐根公爵在察覺到法軍的行動之后,他迅速的將把自己的陣地調(diào)到了東南偏北的地方,同時也下令剩下的兩個步兵營開始向北轉(zhuǎn)移,以面對斯坦托夫大門,同時也是為了阻止法國人切斷他與德紹之間的聯(lián)系。在杜邦師的剩余部隊的支援下,法國在斯坦托夫大門和加爾根索大門以及哈勒城市邊緣的小花園里搭建了臨時的防御工事。當拉菲尼埃的師開始進入城市的時候,以第8線列步兵團作為先導(dǎo),它被部署到了加爾根索大門附近的防線。這使得杜邦能夠?qū)⑺膸熀鸵粋€輕騎兵團集結(jié)到北部,也就是靠近斯坦托夫大門的地方。法國的小規(guī)模騎兵群此時開始向前推進,使普魯士人遭到了猛烈的騷擾性火力的攻擊。
? ? ? ? 殺了最后法國人終于從城市里面用的出來,開始向普魯士人的防線發(fā)動了猛攻。在城門之外的空地,守軍試圖用猛烈的炮火掃射來逼退附近。但在斯坦托夫和加爾根索,進攻者迅速占據(jù)了上風(fēng),擊退了普魯士人。普魯士騎兵部署在芬肯加滕以東,也就是靠近斯坦托夫大門的地方,被法軍的側(cè)翼擊之后,只好退向東北部的莫茲利希。
? ? ? ?歐根的隊形一分為二,右翼向德紹撤退,左翼向比特菲爾德撤退。右翼部隊井然有序地向后退去,在莫茲利希和奧平停了下來,在那里,普魯士騎兵的奮勇沖鋒終于阻止了法軍的進一步追擊。但是左翼的運氣就沒有這么好了,因為他們需要面對的是拉菲尼埃將軍的師和貝爾納多特元帥的大部分騎兵部隊追趕。普魯士騎兵設(shè)法在拉巴特茲附近擊退了法國騎兵,但是立刻就被戴爾隆伯爵新近到達的94線列步兵團趕走。法軍一直追到了比特菲爾德,在那里普魯士人燒毀了穆德河上的橋梁之后,他好不容易的阻擋下了法軍的進一步追擊。
? ? ? ?卡爾·彼得·馮·特雷斯科少將和他的特雷斯寇步兵團發(fā)現(xiàn),法軍戴爾隆師在尼特爾本附近已經(jīng)封鎖住了公路,他試圖向多勞森林的北部移動,到達哈勒。但是當他接近哈勒城外的橋梁附近的時候,普魯士步兵團的行進被梅森將軍和他指揮的第八線列步兵團攔截了下來,直到戴爾隆將軍的部隊到達現(xiàn)場。他發(fā)現(xiàn)普魯士人的左翼部署在薩勒河畔,而右翼的部署在葡萄園里面。
? ? ? ? 戴爾隆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實力來對付已經(jīng)落了單的普魯士部隊,于是在派出第94線列步兵團和第五獵騎兵團去幫助杜邦和拉菲尼埃將軍的部隊后,自己指揮著第25輕步兵團和第95步兵團,以及兩門大炮開始發(fā)起進攻。在戴爾隆留下的部隊的阻擊下,特雷斯寇步兵團只好從多勞森林逃了出來,兩個營試圖沿著西岸向北撤退。但是在克魯維茨附近,普魯士軍隊在穿越沼澤地區(qū)時陷入了混亂,最后他們失去了所有的大炮。不久之后,戴爾隆的主力部隊向不幸的特雷斯寇步兵團再一次的發(fā)起了進攻,在造成200人傷亡后迫使其投降。

? ? ? ?戰(zhàn)役的后續(xù)
? ? ? ?普魯士人報告說,軍官有13人死亡,26人受傷,74人被俘??偣灿写蠹s5000名普魯士士兵被殺、受傷或被俘。特雷斯寇步兵團的四面旗幟和11門火炮被俘虜,以及許多營的裝備和彈藥。貝爾納多特承認自己手下僅僅大約800人死傷。
? ? ? ?歷史學(xué)家迪格比·史密斯寫道,符騰堡的尤金“在哈勒待得實在是太久了”。弗朗西斯·洛蘭·佩特里指責(zé)尤金的防守是“心不在焉的、脫節(jié)的”,并寫道,他在哈雷以南的防守位置是“選擇不當”,撤退路線直接暴露在了法軍面前。佩特里認為,保衛(wèi)橋梁的軍隊太少,這同樣是招致失敗的重要原因,普魯士人應(yīng)該燒毀橋梁,占據(jù)東岸。更加重要的是,歐根應(yīng)該撤退到馬格德堡附近,在那里,他的預(yù)備預(yù)備可以為在之前的戰(zhàn)役中被法軍打得是支離破碎的主力軍提供一個集結(jié)點。但是很可惜的是,自從哈勒戰(zhàn)役后,普魯士軍隊已經(jīng)基本上不復(fù)存在了。
? ? ? ? 10月18日,貝爾納多特讓他的部隊停下了追擊的腳步,他們在28公里的行軍中疲憊不堪,隨后緊接著投入了一場大戰(zhàn)。歐根的幸存者在19日的時候于羅斯勞渡過易北河,一瘸一拐地進入了馬格德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