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界管理(山東)| 潘誠:一個好老板的四個重要習慣

德魯克說:一個企業(yè),只能在企業(yè)領導者所能達到的思維空間里成長。
面對越來越不確定、越來越復雜的世界,每個領域、每個組織都呼喚卓越的領導力。而當下的商業(yè)環(huán)境,對組織的領導者和領導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做出一個對公司有價值的決定很難,很多時候取決于決策者的認知水平。
時代不斷進步,日新月異,發(fā)展快速,過分依賴經驗的人,終究都會輸給適應變革、學習新東西快的人。
幾年前,有一張照片在網上很火,"華為任正非,70多歲的一個大老板到上海去出差,半夜了從虹橋機場出來,居然沒有人來接他,他一個人拉著行李箱在排隊等出租車",這讓人頗有點匪夷所思,圖片也刷屏網絡并引發(fā)大家的思考討論…

為什么?
因為華為是1987年成立,做到現在已經快40年了,國內員工就有16萬人,全球的員加在一起有25萬人,內部的管理層級是非常復雜的。但其實,每家企業(yè)公司遇到的問題一樣的不少。隨著企業(yè)發(fā)展,內部的管理層級復雜以后,很多管理資源都消耗到內部起來。
比如,如果企業(yè)每一個干部出差的時候前呼后擁,有人接,有人送,有人安排吃,有人安排住等等。我們會發(fā)現,他們各級員工做事情不是讓客戶滿意,而是首先要讓領導滿意。

這張照片推動了華為的一場組織變革運動,任正非親筆寫了一篇文章,標題就叫“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呼喚炮火"。
其實就是要讓華為把重心從領導至上轉向客戶至上;就是權力下放,保持組織末端的靈活反應。
我們知道華為的企業(yè)文化和核心價值觀中有一條是:一切以客戶為中心。任正非曾多次闡述、強調過這句話,他說“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fā)展的原動力"。
所以基于這樣一個原則做個歸納,好老板跟不好的老板有嚴重的行為差別,我們用四個多表示好老板,如果你在這四個方面花的時間多,你就是個正常的好老板。

01多市場
你平時有大量的時間精力,是放在你的客戶上,你的市場環(huán)境上,你不脫離市場,足夠了解客戶,你的內心便永遠不會偏離軌道。
02多跟同行交流
跟同行多交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要學會對標,了解你的競爭對手,取長補短,這讓我們能夠看到行業(yè)的趨勢,學習不同實戰(zhàn)經驗。
03多學習
多到教室里面聽聽課,保持一種學習的狀態(tài),永遠不滿足于現狀,不固步自封。 時代不斷進步,日新月異,發(fā)展快速,過分依賴經驗的人,終究都會輸給適應變革、學習新東西快的人。

04多家人
多家人,這里的家人指的是在精神上,一定不要離我們的核心團隊太遠。有很多老板,會在開公司和企業(yè)管理中,逐漸成為孤家寡人。
“因為在公司里面你沒朋友,你會發(fā)現你的中層干部,你的員工都不愿意跟你推心置腹、開誠相見的說話,你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老板和員工之間越來越欠缺溝通,會使管理受阻,組織無法發(fā)展。成功的領導者愿意接受聆聽員工意見,能夠耐心傾聽并從工作伙伴身上學習,才是領導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
任正非經常一個人出差,沒有專車沒有助理接送,最愛吃食堂里的四菜一湯,還跟員工一同進餐。
管理者一定在精神上,跟你的團隊要保持緊密的關聯(lián),彼此要有也可以是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的一種狀態(tài)。很多老板都想強化員工的向心力,卻忘了組織里總是存在著命令,欠缺溝通,如果沒有一套溝通系統(tǒng),是無法把員工的心及企業(yè)愿景連結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