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聲音箱,你是玄學派還是參數(shù)黨?用人聲音箱上網(wǎng)課是否可行

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新手入門,有沒有好的人聲音箱推薦?”。其實人聲這個東西嘛 ,說的就是中頻。一般推薦初燒就是整個2.0音箱,盡可能接近于原聲而不太走樣,哪怕是多媒體音箱,實際上也會特意地加強了中頻部分。

當然了,我們的主題是挑選人聲音箱。既然聊的是音箱,那么我們還得先從音箱開始講起。
文章的觀點和看法僅代表個人觀點,大多也只是皮毛論點。文中或有錯誤,歡迎大家指出,誠請指正。本文僅作為娛樂參考,用玄學來打敗玄學。
音箱是什么
音箱是一個發(fā)聲單元,通常由揚聲器、分頻器、箱體這三個部分組成,是一種將音頻信號變換為聲音的設備。

揚聲器:我們俗稱的喇叭,是一種將電信號轉變?yōu)槁曅盘柕膿Q能器件。
分頻器:可以把聲音的頻段分開,然后分別送往對應工作頻率的揚聲器中。按照分開頻段的多少分為兩分頻,三分頻等等。在中、高頻部分,分頻電路所起到的作用尤為明顯。相當于音箱中的大腦,對音質的好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箱體:箱體有很多種設計,常見的有封閉式和倒相式。前者主要是用于阻隔揚聲器前后輻射的聲音,避免產(chǎn)生干擾。后者是利用背后輻射出的聲波,通過倒相管與揚聲器前面的聲波相疊加,然后共同向前輻射,使低頻效果獲得增強。
音響是一個系統(tǒng),不僅包含著音箱,還有著其他的設備,例如功放、音源系統(tǒng)、話筒等等,兩者不要搞混。
而在選擇音箱的過程中,我們常遇到的幾個參數(shù)是阻抗、功率、信噪比、靈敏度、頻響范圍。
功率:
功率決定了音箱所能發(fā)出的最大聲強。根據(jù)國際標準,功率有兩種標注方法:額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與瞬間峰值功率(PMPO功率)。前者可理解為可長期穩(wěn)定工作的最大功率,比如標稱功率10W,意味著可以長期穩(wěn)定工作的功率最高為10W;后者指揚聲器短時間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圖侵刪)
音箱的功率并不是越大越好,功率決定了音箱所能發(fā)出的聲音大小,也與音質的好壞沒有必然聯(lián)系。
阻抗:
指的是揚聲器輸入的信號電壓與信號電流的比值。我國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音箱阻抗優(yōu)選值有4Ω、8Ω、16Ω,其中國際標準推薦值為8Ω。所以一般我們將低于8Ω的稱為低阻抗,高于16Ω的則劃分為高阻抗。
值得注意的是,音箱標稱的阻抗與揚聲器標稱的阻抗會有所不同,因為音箱是個整體,內(nèi)部可能不止一個揚聲器單元。
靈敏度:
靈敏度(單位分貝)又稱聲壓級,是音箱技術參數(shù)最重要指標之一。當我們給音箱系統(tǒng)中的揚聲器輸入1W的正弦信號時,在音箱正面揚聲器單元垂直中軸線1米距離處,所測得的聲壓級稱為音箱的靈敏度。

(圖侵刪)
靈敏度的大小反映了音箱是否容易被驅動,但與音箱的音質音色無關。靈敏度高,在功率相同的情況下音箱發(fā)出的響度就大。靈敏度低則音箱就難以推動,但可用增加輸入功率來提高音箱的聲壓級。不能用靈敏度低就一定好,靈敏度高的音箱音質一定不好來概括。
信噪比:
是指音箱回放的正常聲音信號與無信號時噪聲信號(功率)的比值,用分貝來表示。

信噪比越大說明噪聲越小,聲音回放的音質越優(yōu),反之則噪音嚴重。一般來說,信噪比不應低于80dB。例如黑膠唱片的底噪很大,其信噪比65dB左右,而CD機的信噪比達90dB以上,高保真音箱的應該達到110dB以上,越高的信噪比越有利于音色的還原。
頻率范圍與頻率響應:
通過查閱資料,我們可以得到兩條解釋。
頻率范圍:是指揚聲器系統(tǒng)的頻率響應曲線的高頻上限頻率和低頻下限頻率為界限的范圍。
頻率響應:是指將一個以恒電壓輸出的音頻信號與系統(tǒng)相連接時,音箱產(chǎn)生的聲壓隨頻率的變化而發(fā)生增大或衰減、相位隨頻率而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這種聲壓和相位與頻率的相關聯(lián)的變化關系稱為頻率響應。

(圖侵刪)
在物理聲學上,一般正常人耳在80分貝(dB)下可聽頻率范圍大約為20Hz到20000Hz之間。理論上20Hz以下的聲音是聽不到的,但是人的感官能察覺,也就是能感覺到所謂的低音強度。值得注意的是,頻響范圍和音質表現(xiàn)沒有太大關系。如森海塞爾IE80頻響只有10Hz到20000Hz,但勝在森海塞爾的調音技術厲害。

(圖侵刪)
那么耳機的頻率響應10Hz到23000Hz是怎么回事?片面的說,我們可以感知20Hz到20000Hz范圍,那么超出且包括在內(nèi),讓線性度衰減發(fā)生在范圍兩側之外,泛音和感官都能保留。當然,這是拿耳機舉例,例如監(jiān)聽音箱的頻率范圍是30Hz到20000Hz(+/-3dB)。

(圖侵刪)
其實這里有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我們往往在音箱上可看到(+/-3dB)的頻響誤差范圍標注,但耳機上卻很少標注,能看到的也就是HD820這些高端大耳而已。因此較真的說,耳機上的頻響范圍參考價值不大,某些品牌哪怕寫著范圍達到了17Hz到23000Hz,也不能與音箱相類比。耳機圈最喜歡干的事就是放衛(wèi)星(玩笑而已,當不得真,輕噴)。
嘮叨完音箱和一些無聊的參數(shù)后,我們回到人聲上面來。
關于人聲
人聲,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人因為聲帶的振動而發(fā)出的聲音。這個過程是由氣流聲帶振動而產(chǎn)生的,聲調的高低由振動的次數(shù)來決定,次數(shù)多則聲調高,反之則為低調。另一種放在音樂中,人聲就是在一首歌曲中人唱的部分。

(圖侵刪)
既然是人聲,自然也就包含了講話聲和歌唱聲。當你翻閱百科時,里面寫道“典型成年男性的人聲基本頻率為85Hz至180Hz,典型成年女性則為165Hz至255Hz?!边@個是人的語音基本頻率。

再引用一段網(wǎng)上對人聲大致的頻率范圍劃分:
男性:低音82Hz到392Hz、基準音區(qū)64Hz到523Hz、男中音123Hz到493Hz,男高音164Hz到698Hz;
女性:低音82Hz到392Hz,基準音區(qū)160Hz到1200Hz、女中音123Hz到493Hz,女高音220Hz到11000KHz
注意以上是基頻,實際上我們還要考慮到諧波(泛音)。諧波會遠高于基頻數(shù)值,基波和諧波的疊加構成了聲音的復合,或者說泛音決定了音色。
泛音是聲學上的諧波,基波頻率兩倍的音頻稱之為一次泛音,基波頻率三倍的音頻稱之為二次泛音,以此類推。

音色不但取決于基頻,并且還與基頻成整倍數(shù)的諧波有關,比如你發(fā)出100Hz的聲音,實際上別人會聽到100、200各種整數(shù)倍的波,這就使每種樂器和每個人有不同的音色。換句話說,你聽到的我的聲音,并不是我自己聽到的我的聲音,因為這里有骨傳導和空氣傳導的區(qū)分。

我早先年看過覺得靠譜的定義是:參考樂器的頻寬,以及管弦樂團對聲音的稱呼,將20Hz至20000Hz的頻率分為極低頻、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極高頻等七段。從160Hz至1280Hz之間的頻率稱為中頻。這個頻段幾乎包含了所有的樂器和人聲,所以是最重要的頻段。而80Hz至160Hz之間稱為中低頻,男低音在這個區(qū)間內(nèi)。(整理來自劉漢盛《音響二十要》)

(圖侵刪)
為何要談基頻、諧波,聊到音色?因為基音決定旋律,泛音則決定樂器或人聲的音色。試問當你在聽歌曲時,是注意到唱者本身的嗓音特色還是音樂旋律?為何當王菲、張學友、周杰倫的聲音出現(xiàn)時,你能一耳就辨別出他/她們。誠然,他們所演繹的歌曲旋律和曲風都很棒,但除去歌手本身,最能抓住你“心”的是什么?沒錯,就是音色,是歌手用他/她獨特的音色,傳達埋藏于旋律和歌詞中的情感,讓我們從他/她們的作品里找到共鳴。
玄學之判斷人聲音箱的優(yōu)劣?
無論人聲、樂聲,音箱最終還是用來聽的,音質方面都是主觀的聽評。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哈雷姆特,你覺得驚艷,我偏認為無味,或許唯一能衡量音箱好壞的就只有聲音的還原度了。那么拋棄聽評,又怎么看音箱的優(yōu)劣呢?

前面提到過,音箱一般都會有參數(shù)標注,大多是功率、阻抗、靈敏度、頻率范圍等銘牌。結合內(nèi)容,我們就用參數(shù)“玄學”的方式聊一聊。首先,人聲音箱也得走個過場,用音箱的傳統(tǒng)幾個參數(shù)來看看它的素質。
【功率】:功率值是供給箱體與選配放大器時有個大概的參考范圍,可以說這只是代表箱子能承受的最大值。例如標注的是100W,當持續(xù)輸入值超過時,它就可能會爆掉。過大爆掉后的結果就是破噪子,破罐頭,噪音而已。普通初燒整個多媒體的120w二分頻也就夠用了,一般這種音箱自帶功放模塊,選配放大器那是老燒的事。

【靈敏度】:靈敏度的單位為分貝/瓦/米(db/w/m)。我們舉個例子,現(xiàn)在有兩個音箱,靈敏度分別為84db/w/m和90db/w/m。那么在同樣20W功率下,靈敏度90db/w/m的音箱聲音會更大些。而根據(jù)靈敏度每相差3db/w/m,就需要將功放的輸出功率增加一倍來計算,要使靈敏度84db/w/m的獲得相同的聲音強度,可推算出84db/w/m需要80w。(90db/w/m需20w、87db/w/m需40w)
大家常說的“好推”,就是指靈敏度高,例如大多數(shù)監(jiān)聽箱的靈敏度85到97間。但也不能無腦追求高靈敏度,因為某些音箱是為了保障音質和穩(wěn)定度而降低靈敏度,如意大利卓麗、英國ATC(皇牌)。此外,現(xiàn)常見的多媒體音箱也多是搭配著高靈敏度的揚聲器,這主要是考慮到內(nèi)部功放的功率和外觀體積大小。
【阻抗】:阻抗恰巧與靈敏度成反比,當阻抗小時,箱子就越容易出聲。但阻抗越大,更能真實的還原音質,一般好的耳機都是高阻低敏。作為小白的我們,在選購音箱上,了解一下啥是阻抗就行了,大多二分頻音箱都是8Ω,小的箱子是4Ω。

【頻率范圍】:如果是選普通箱子,一定要注意頻率范圍的括號,如某監(jiān)聽音箱的頻率范圍是30Hz到20000Hz(+/-3dB),后綴括號里的+/-3dB表示前面的失真度,也就是頻響誤差范圍。失真度越小,則表示頻響曲線越平直。
遇到不標失真度的監(jiān)聽音箱,不敢說這箱子不好,但建議留個心眼。當然,小的多媒體音箱除外,因為它達不到對高保真還原和重放的指標要素。
如果換成玄學的角度,那么無非是解析力、瞬態(tài)、動態(tài)范圍、聲場、定位、聲染等各種,在座的各位比我還要懂得多。當然有時候也需要看語文水平如何,用詞夠不夠華麗,那么你或許也能聽出里面的松香味。

我這么一個小初燒覺得,人聲嘛,就是聽個干凈,聽個還原力和解析力,聽的重點是中音頻段。初燒咱們就聽人聲,老燒聽聽感覺。
專為人聲設計的音箱存在嗎?用處多大?
當以人聲為主后,我們可以用這音箱來干嘛?除了欣賞音樂以外,還可用來語言學習,看演講,聽播客直播,聽小說,聽相聲等等,反正用來看爆米花類型電影會有些奇怪,但用來觀賞有旁白的記錄片就很爽。

不過,我們也不得不問一句,真的有專門突出人聲的音箱嗎?一定程度上來說,人聲要想做到足夠好,對中頻的突出,高頻表現(xiàn)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這種不可兼得的取舍,有沒有真的勇士在做?

看了一圈,明基新出的那款語言學習音箱treVolo U,符合這個方向和上面我們關于人聲音箱討論的標準。(雖然我也很奇怪,為什么明基總是喜歡這種窄門玄學市場)
語言音箱學語言,錯不了
普通音箱并不一定適用于學習,但人聲音箱肯定能,尤其是語言學習。從專業(yè)語言教學從業(yè)者的經(jīng)驗來看,學習很多時候都是依靠口口相傳的,尤其是線上學習比重增加后,人聲的質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習的質量。

在我們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語言大環(huán)境,那么只能跟著錄音一遍遍重復的進行,語言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模仿發(fā)音的過程。但如果錄音聽不清,那么也就很容易被帶跑偏,導致清輔音、濁輔音都分不清,那些聲帶震動的時候發(fā)z,不振動的時候發(fā)s的細節(jié)。而人聲音箱有解析力和還原度高的優(yōu)勢,用來為語言學習服務是再適合不過的。

(圖侵刪)
以我在教育行業(yè)混跡了幾年的經(jīng)驗來說,并不建議用2.1的多媒體音箱給學生放聽力。本來聽力就是力求一個還原度,再給加上重低音,簡直是畫蛇添足。不光人聲清晰度成為一個問題,鼻音細節(jié)還變得很重,本來是牛津腔(Queen's English),活生生變成了伯明翰。那種語調圓潤,深沉向沒有了,整段文章內(nèi)容也含糊不清起來。

對于語言培訓機構而言,并不建議上聽力課時隨意配個音箱,特別是入門款的多媒體音箱,多數(shù)音箱為了討耳會加重低頻渲染,但真的整一對大箱子又有點太夸張了。

與常見的多媒體音箱不同的是,明基treVolo U音箱的體積十分小巧,放在桌面時并不會占用到多少空間,能提升整體的整潔度。

因為支持無線和有線兩種連接方式,所以我們不僅可以通過手機或iPad連接音箱,更可通過背后的3.5mm音頻口與普通臺式機相連。換句話說,使用明基treVolo U音箱后老師可以更自由的選擇音頻媒介,可以直接用手機從網(wǎng)盤加載,也可以通過喜馬拉雅在線播放。

由于明基treVolo U音箱有針對人聲部分的特別設計,兩個單體喇叭配合智慧分頻技術,針對性的區(qū)分開高音、中低音,可以保障男聲低音與女聲高音的獨立性。
而遇音頻原文件較差時,內(nèi)部的電子調音技術也會針對性地增強人聲,讓音源中的人物語音細節(jié)更清晰,最大化的還原音頻中的包括唇齒音、喉音、鼻音等的氣息感。根據(jù)我的實測,當音源不清晰時,通過模式鍵切換到“視頻課”效果最佳,人聲會變得更突出立體。

此外,明基treVolo U音箱還帶有兩枚麥克風,一枚位于頂部,一枚在正面。其中正面為6mm AMIC,主用于拾取人聲。配合AEC聲學回聲降噪后,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xiàn)拾音時的嘯叫,不清晰等等。效果上比用筆記本的要穩(wěn)定許多,在回答教授提問時不存在語音含糊的情況。

音箱的最大續(xù)航時長約12小時左右,平時收到包中外出攜帶也是可以行得通的。
人聲音箱能改善播客音源
在早些年大家對播客并不太感冒,也是最近幾年國內(nèi)的播客生態(tài)才逐漸成形。打開荔枝FM、喜馬拉雅等音頻平臺,播客入口都放在十分醒目的位置。其實播客在美國早已是一個相當成熟的工作,甚至許多知名的播客主已運營超過十年。

播客的特點是任何人都能制作屬于自己的聲音節(jié)目,一部手機或者一個筆記本就行了,入門的門檻很低,當然這也導致許多小播客的節(jié)目音質很差,人聲常?;煸贐GM中,這時候用明基treVolo U音箱來播放就會有奇效。

如果是普通優(yōu)質音頻,那么就常規(guī)的音樂模式,人聲稍微突出。如網(wǎng)絡播客的聲音有點含糊,那就切換到“視頻課”模式,分離BGM突顯人聲。假如音源太糟糕的話,再切到“直播課”模式,將整個人聲都提取出來。整體效果與我以前制作音樂伴奏有點類似,只不過是從“拿掉”人聲轉成了去掉伴奏。
追劇、相聲、優(yōu)化聽書表現(xiàn)
音箱最簡單的使用場景就是用于追劇。不過明基treVolo U音箱在無線連接觀劇時會出現(xiàn)音畫不同步現(xiàn)象,轉用3.5mm音頻線連接方能解決。

普通追劇的效果是相當不錯的,中頻很穩(wěn)扎實,清晰度夠高。但是看戰(zhàn)爭或動作電影會有些奇怪,主要是低頻量稍許不足,有些場面不能很好地展現(xiàn),但也比筆記本自帶的優(yōu)秀許多。

用明基treVolo U音箱來聽有聲小說、評書、相聲也相當有趣。這些本來就是以語言為主的載體內(nèi)容,在明基treVolo U音箱的加持下,音源部分中的人聲也會更加獨立,個人風格凸顯。而且由于采用了12°的仰角設計,所以聲音的方向性更強,聽幾段鬼吹燈啥的,很有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音箱還支持自己音量調節(jié),只不過調節(jié)的方式比普通音箱更科學一些。當我們按下頂部“安心模式”鍵后,明基treVolo U會通過正面的TOF紅外線,偵測用戶與音箱間的距離,再根據(jù)當前輸入音頻音量、環(huán)境聲自動調節(jié)音量大小。使用起來還是比較省事的,大人可能會覺得調節(jié)后的聲音有些小,可對于兒童來說是個不錯的護耳功能。
末尾的嘮叨
或許你想說我跑題了,沒有舉出科學的參數(shù)。實際上,作為一款便攜式的多媒體音箱,明基treVolo U的參數(shù)也并不差,靈敏度85db/w/m,頻率范圍為60Hz到20000Hz,阻抗4Ω,甚至比某些多媒體的對箱參數(shù)還要好。

如果與同體型的便攜式音箱作比較,明基treVolo U確實是非?!蔼毺亍钡拇嬖?。別家都在走娛樂向的動次打次的低頻轟炸老路,可明基卻關注到了語言學習人群,實屬難得。
誠然,明基treVolo U的售價并不便宜,而且還缺少播放暫停鍵,但不可否認其在語言學習上的優(yōu)勢,屬于目前多媒體音箱中將人聲做到“極致”的一款學習向音箱產(chǎn)品。我是尼古拉斯lalala:音樂是由多元素所組成,人聲本就是一種樂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阿卡貝拉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