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該推薦書,但寫來無趣,不如聊一聊討厭的書,以及讀書本身。
寫討厭的書,不是為貶低,而只是想說:我就是讀不進去。
初讀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繁瑣暈繞,就不想讀了,很多年后才拾起。這兩天翻他的《活著為了講述》,他早年讀不進去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亂七八糟不知道在說什么。過了很多年再讀,才發(fā)現(xiàn)人家寫得確實不錯。
莫言的小說,讀第一句就生理不適,試了幾次,都不行。再比如《紅樓夢》,花花綠綠,逼仄壓抑,加上后世無數(shù)紅學家注解歪曲,讓我對這部作品徹底喪失耐心。
糟糕的譯作。翻譯作品是件很考驗人格的事,市面上大多數(shù)譯作都嚴重不合格,亂七八糟,不說人話。我對這類書深惡痛疾,純粹浪費讀者生命。王小波讀??隆缎允贰?,譯作讀不懂,只好去翻英文。其他領域的書自己不敢妄下結論,但翻譯的書,如果讀不懂,不要懷疑自己的智商,很可能是翻譯太爛。
中學時候愛看網(wǎng)絡小說,主人公每天都進步神速,開天辟地,讀著很起勁,現(xiàn)在不想看了,因為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有看的時間不如去練練投籃,還能投得更準呢。說到底,看多了,知道作者怎么寫,給讀者什么樣的心理刺激,就會覺得無趣了。
古人說,少年讀書如窗中窺月,壯年讀書如階前仰月,老年讀書如山頂望月。你什么時候讀書都沒關系。不要擔心別人讀書早,自己追不上。
書是自己想讀才讀。自己小時候愛玩電腦,就不喜歡讀書,長大,覺得生活操蛋,憤而拿起書讀,寫東西,生活才寬起來。不讀書前自己是這個樣子——狹隘,嫉妒,暴怒,勢利,虛偽。讀書后好了很多。你要說把這些全消除了那不可能,毛病還在,重要的是,自己知道如何克服,調解這些人性的弱點了。
筆者一直自認小肚雞腸,早早放棄了治療。一次翻史書,記載李世民受不了魏征直言指責,大怒發(fā)誓:“看我殺了你這個莊稼老漢!”長孫皇后問莊稼老漢是誰,李世民說:“當然是魏征,他總在大庭廣眾之下侮辱我?!遍L孫皇后聰明,馬上穿皇后官服,站在庭院中,向他參拜。李世民大吃一驚。長孫皇后接著開口:“我聽說,領袖英明則部下正直,魏征所以正直,正由于你的英明,我怎能不祝賀!”李世民一下清醒過來,立即擢升魏征當宰相。自己當時讀了非常感動,原來李世民不是什么神仙,天生就寬容大度,胸懷是可以練習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感受事物的方向。順著這些方向去翻書,去讀就好了。只要繼續(xù)讀,你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讀書人”。誰都是從自己的喜歡面開始發(fā)散,慢慢形成知識厚度的?!皶凶杂悬S金屋”是句十足的蠢話,相信我,你真進了黃金屋,不會快樂的,但書能讓你快樂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