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這件事,和工作也沒什么關系

昨天有朋友說又到考研的時候,聯(lián)想最近的事情,就讓人特別感慨。
事情是這樣的。上個月在招人,對就是上個月,因為HR一直找來的人都不太合適,然后我拿著HR的獵聘賬號,自力更生,翻來覆去之間,看到一個同濟本科,山東大學碩士的小哥,眼前一亮。
覺得哪怕沒有相關工作經(jīng)驗,有金融學碩士學位,財務知識不在話下吧,有證券公司的研究經(jīng)驗,對事物的看法應該也會有不同吧,來公司做做風控的問題應該也不是太大,看看也可以。
于是我約了他電話聊,再約他來公司聊。
他說他本科畢業(yè)的時候也工作也一小段時間,然后去考研,考清華,可惜差了幾分,被調(diào)劑到了山東大學,讀完試了一個國企,感覺太悠閑,想出來試試,非法集資做了小短時間的股票,是虧是賺也不太知道,想必也沒有賺到錢,于是還是在多次試錯之后,想做個可以長時間深耕的行業(yè)。
我跟他說所在的公司雖然也在集團下,但類似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會加班很多,要學習的很多,也要做很多努力和改變。會有很多臟活累活,沒那么多層級劃分,大家都差不多,需要費很多精力,許多東西可能都是從零開始搭建,在自己的手上要把他弄好。重要的是跟同事和外部的溝通,要做好這個準備。
說的好聽或許在這里幾年后公司上市大家都有分紅,說的難聽過兩年公司倒閉還要另尋出處。節(jié)奏很快,要接觸的事情也會很多,你準備好了嗎。
他一直點頭,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我說那就試試看,基于對學歷的信任,就讓小哥來了。
可是后來的事情并不如意,入職之后他總是獨來獨往,如果不是我去找他聊,他基本就不說話。有問題實在憋不住或者在群里回復錯了,我才意識到原來他也不清楚情況。吃飯的時候從不和同事一起,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如果不在后面追著他,交給他的事情就做不下去。溝通了一次之后還是沒有變化,想要找個人來接手事情,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做了更多的事情。
于是我開始反思。
1、新同事還不錯的研究生學歷,是我認為哪怕無經(jīng)驗也可以試一試的原因,可是另一層面的問題沒有考慮到,性格使然導致缺乏溝通,缺乏溝通導致工作推進困難。
2、相比之下,不出名學校的實習生,會天然的接受他的無知,可以一步步的告訴他應該怎么做,并且給他空間成長,這樣會更聽話,更愿意學,某種程度上,在基礎的工作里需要這樣角色的人。
因為溝通過于辛苦,交流實在不暢。同事和老板們都看在眼里,交流一番我還是做了一個決定,需要對小哥勸退。
從來沒做過這種事情的我,還是要邁出這一步。
我跟小哥說你自己有沒有感覺到不適崗,畢竟幾乎所有的事情做下來都需要我再做一遍,而且一直不溝通,我覺得似乎是有比較大的問題。
他終于實話實說,跟我說對一些工作有抵觸情緒,來了新公司也比較自閉。對公司的部分業(yè)務表示不理解,認為公司這樣的發(fā)展會和自己的想法有出入。
當他這么一說,我發(fā)現(xiàn)自己倒是狹隘了,別人考慮的并不是工作本身,還有公司的發(fā)展。
于是我進一步反思。
1、從面試官的角度來說,會考慮候選人的匹配性,不過候選人也會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工作的匹配性。有深一步想法的人來說,會去考慮這個公司的發(fā)展方向和自己的考慮是否一致??蓡栴}在于,大多數(shù)公司的發(fā)展方向,公司自己都需要拆分到每季度去考慮,候選人去考慮這個,似乎作用并不是很大。
2、試錯是很常見的事情,候選人被告知的和認知到的會有出入,但這個試錯對本人是否值得,是要進一步了解的,對大部分人來說,其實都不該輕易試錯,要對工作足夠了解,或者從某些角度能夠接受。對小哥來說,來到我們這哪怕是試錯也愿意接受是因為截止目前來說,性價比都算合適。畢竟也沒有要求他太多。
好了說回考研,因為最近跟考研這件事,與我最大關聯(lián)的就是這個了。
最開始的時候,我在想小哥如果樂于分享,愿意溝通,事情就會開展的很順利,然而沒有。
于是當復盤這件招聘的失敗案例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小哥其實還在試錯的過程里。畢業(yè)后在嘗試一份研究類工作,然后考研,考研失敗后在次一等的學校試錯,然后工作,工作后再跳出,自力更生失敗后,再到我所在的公司試錯。
輕易評價一個人是不合適的。
但關聯(lián)到考研,我想說選擇,誠如大多數(shù)人所見到的,不小心踏入一個行業(yè),就不得已會在一個行業(yè)里繼續(xù)走下去。
但在現(xiàn)有的行業(yè)里繼續(xù),是對還是錯,考研是對還是錯,花許多時間備考、備面試、學習、就職過后是不是就能避免再后來就能夠避免不再試錯。
似乎都不行。
所以往壞處想,還挺難受的,這么多未知,誰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一年一年就這么過去,小哥90年生人,離開還需要繼續(xù)尋找。
但換個角度往好處想。
繼續(xù)排除錯誤答案,正確答案或許也就不遠了。
想想上次聊考研,我的舍友沒考上,他執(zhí)著的換行,也成功了,現(xiàn)在還在上海,比那會滋潤得多。
所以這也沒那么多關系。能上去試試躍龍門的機會,不能就另辟蹊徑,路還是靠人走出來。
好久沒發(fā)公眾號,今天圣誕,分享一下最近感悟。但愿人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