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請前華為員工吃飯,說這樣的員工成不了大事,飯局看能力
作者:李云飛?|?來源:原?創(chuàng)
任正非從軍14年,1982年轉業(yè)到南海石油集團下屬的電子公司做了一名經(jīng)理,后面因為自己的經(jīng)驗不足被一家貿(mào)易公司騙走200萬元。
試想下,這在80年代,200萬元相當于現(xiàn)在多少錢?大家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但這還并不算是最糟糕的結果,最壞的結果就是在任正非因此而失業(yè)且負債累累的情況下,家庭也面臨著破裂。在事業(yè)和家庭的雙重打擊下,任正非不得已籌借了2萬塊錢,聯(lián)合了五位朋友,草草地成立了一家公司,這就是華為的前身。
華為從剛開始的6個人小公司發(fā)展到現(xiàn)在接近20萬人的科技巨頭,為世界不可小覷,我相信這和任正非軍人出身的嚴人律已的管理不無關系,我更相信這和任正非敢于放權的智慧密不可分。試想下,一家20萬人的公司,即使任正非再有能力,三頭六臂那也是管不過來的。
關于任正非敢于放權,我們從一件小事情里面就可以看出來任正非管理的智慧。
說一次,任正非請一位現(xiàn)在自立門戶的前華為員工吃飯,在吃完飯大家散席后,任正非就對隨同的吳春波教授說,這個人沒有把公司做好,原因就出在他的腰上。
吳教授聽聞,就把視線投向到了對方還未走遠的身影上。任正非看吳教授一頭霧水,就解釋說,你看他的腰上,掛著一大串鑰匙,就連倉庫的鑰匙都在上面,這說明他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管,把權力緊緊抓在自己的手里,這樣的人是很難成功的,你看我的身上,連一把鑰匙都沒有。
充分放權的智慧成就了任正非,也成就了華為的今天。但是如此充分放權也并非任正非一開始的做法,剛開始任正非也是大包大攬,還因此差一點讓華為錯失良機,丟失掉手機這個最賺錢的業(yè)務板塊。
這件事情過后任正非就徹底醒悟過來,公司想要長期穩(wěn)健發(fā)展,就要充分放權。于是任正非就慢慢地從多管事到少管事,到少管事到不管事。
事情是這樣的,2001年,當時的產(chǎn)品線總工程師張利華就給任正非諫言說,未來的時代是移動時代,華為的競爭對手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大家都在開發(fā)手機,華為也應該早早布局。?
不料這番話卻讓任正非大怒道,誰要再敢提做手機業(yè)務,誰就下崗。不過張利華頂著壓力,一個月過后再次向任正非匯報此事。張利華言辭懇切地說,3G設備的確很賺錢,但很多都是一錘子買賣,后續(xù)更多是維護服務,而移動終端不同,手機市場廣闊,可以賣很多次!
這次,任正非終于被徹底打動了。于是大手筆地拿出了10億元的資金支持,華為也成立了專門的移動終端部門,張利華為項目負責人。這才讓我們看到了今天的華為手機,手機業(yè)務也成為了華為最賺錢的業(yè)務板塊,為后續(xù)5G業(yè)務的科研投入和招攬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保障。
充分放權讓華為一路披荊斬棘走到了今天,成為了一家沒有上市的巨頭公司。
但是,在生活當中,很多人就是不敢放權,更不愿意放權。心想公司是我自己的,我干嘛還要聽別人的呢?大家都心甘情愿事必躬親地做起來拍腦袋總司令。
只不過這種獨攬大權的管理方式有可能會讓企業(yè)做著做著就做大了,但一定也會讓企業(yè)做大后又做著做著就做死了。
不敢放權以及不愿意放權無礙乎以下這三種原因。????
一、自己疑心太重
很多老板是疑心太重,不相信任何人,他們只相信自己。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是不愿意放權于他人的,即使對方能力再強。但是我們要知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你用了他又不放心他,那豈不是限制了自己發(fā)展?
二、沒有獎懲制度
沒有完善的獎懲制度。老板放權以后就沒有權責的界定,做好做壞一個樣,那員工干嘛要竭盡全力,把公司的利益當作自己的利益呢?
我們很多老板經(jīng)常對員工說的一句話就是“要讓員工把公司當家”。試問下老板有把員工當家人嗎?
沒有獎懲制度,權力放得越大,反而越壞事。因為他們往往會因為一己私利,而不能設身處地站在公司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三、怕他另立門戶
很多老板都擔心,怕權力放得太大,最后把員工培養(yǎng)起來一個白眼狼,最后員工什么都懂了就自立門戶了。
其實,這種現(xiàn)象早在2000年的時候華為也出現(xiàn)過。當時很受任正非器重的李一男辭職后,就帶走華為1000萬的設備北上去自立門戶,創(chuàng)建了港灣網(wǎng)絡,同時帶走了大量的華為高管和技術工程師。
后來任正非反思,為何自己會把愛將培養(yǎng)成競爭對手?后來華為的全員持股制,我相信和這件事有很大的關系。既然把自己的愛將變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何不妨把他變成為自己的合作伙伴?
最后我想說的是,企業(yè)想做大,老板的格局就要放大,要善于培養(yǎng)人,更要唯才是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要擔心員工的能力,更不要怕員工的能力會超過自己而自立門戶。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權益得當,員工能擔多少責,就要得到相匹配的回報。不要怕員工拿得多,而是怕他拿不多,不然這樣再優(yōu)秀的員工最后也難留下。?
此外,要把分錢的游戲規(guī)則設定好,我們可以學學馬云,有錢大家一起賺,而不是一私己欲,不然愛將最后只能變成我們的競爭對手。
如果以上這幾點我們都做不到的話,還不如從一開始我們就不要想著做大,過著知足者常樂的生活也挺好。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野心如果超過了自己的能力,那就是自不量力。對此你又會怎么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作者:李云飛,知名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創(chuàng)始人,大型食品連鎖企業(yè)CEO,從事互聯(lián)網(wǎng)及實體連鎖行業(yè)16年,曾被搜狐網(wǎng)、網(wǎng)易財經(jīng)、騰訊、鳳凰網(wǎng)、中訊網(wǎng)、百度等知名媒體平臺相繼專題報道,擅長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連鎖企業(y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