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學歷,在美國當卡車司機,月薪2千到4千美元,老司機更可觀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2343位真人故事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命總嗎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每當聽到這首歌,既熟悉又陌生的“家鄉(xiāng)”就會映入眼簾。
我叫劉梓暉 ,1999年出生在茅臺之鄉(xiāng)貴州。但我對貴州的印象只留在3歲,因為它包容了各個民族的人,卻是我童年時期的一塊傷疤。

(在美國成為卡車司機)
在貴州的時光,我能記住的就是我親爸跟媽媽吵架,親爸打媽媽的場景。長大后,我姐姐跟我說,親爸和媽媽離婚之后,多數都是姐姐在帶我,餓了就到別人菜地里偷挖東西吃。
親爸對我們姐弟非常冷漠,不管我們的死活,形同陌路人。
心理學界有一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不過,老天還是非常眷顧我的,他沒有讓我的童年傷疤繼續(xù)擴大。
2004年,我媽在福建重組了家庭,把我和姐姐也一起帶到福建生活。后爸雖然經濟條件也不好,但他對媽媽和我兩姐弟都很好,他給了我們姐弟夢寐以求的父愛。
爺爺更是對我們如同親孫子孫女,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關愛,讓我們弱小的心靈第一次感受到來自完整家庭的溫暖。
時至今日,我都忘不了在后爸家吃的第一頓飯,那天的白灼大蝦很鮮甜,那股鮮味仿佛還停留在我嘴角里。

(我與朋友們在農場)
在后爸家呆久了,我發(fā)現村里人的排外思想很嚴重。甚至有街坊鄰居跟自家孩子說,我們都是來歷不明的孩子,告誡他們不要跟我們一起玩耍。
直到我上小學,這樣的處境才有所緩解,因為班級上不少同學也是外來務工者的子女,我的玩伴逐漸多起來了。
雖然我不喜歡村里的排外思想,但我依舊喜歡跟朋友說,我是福清人。
福清人敢于打拼,以一副強者的姿態(tài)戰(zhàn)勝眼前的困難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畢竟,我后爸也是這樣的人。
在我的我印象里,后爸與媽媽很努力工作,他們希望通過雙手,為家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總是鼓勵我們要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大約在2006年,媽媽又一次懷孕了,我們多希望這位小天使是帶著好運降臨的,希望他的到來可以讓我們這個家更加美好。
殊不知,小天使的降臨,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了。因為他的到來,媽媽沒法外出工作,生活的重擔全都壓在了后爸的肩上。

(朦朧的我)
看著家里的環(huán)境持續(xù)變差,我姐姐做出了退學的決定,她跟家里人說:“爸爸的擔子挺重的,我是家里的長女,可以分擔家里的生活開銷?!?/p>
此刻,我們都明白,家里已經沒有能力供養(yǎng)三個孩子上學了,我和姐姐必須有一個人要作出退學的選擇,讓另一個人繼續(xù)上學。
姐姐很疼愛我,她把學習的機會讓給我。我無法理解姐姐作出退學決定時,她的內心有多么的不舍,因為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yōu)秀,她曾告誡我“用成績打敗那些看不起你的人”。
只是日后的一次變故,注定我要辜負姐姐的一番好意。
在我16歲那年,后爸因為一直吸煙和工作原因,導致身體越來越差,光住院觀察就已經花光了家里的積蓄,最終確認為肺癌。當時的醫(yī)生都說,后爸不能再干重活了,得好好養(yǎng)身體,他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看著后爸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我不敢想象他倒下之后,家里人該怎么活下去。

(工作期間,不少心弄傷了手)
一天,后爸把我叫到房間里跟我說:“孩子,對不起,爸爸沒能讓你過上好的生活,讓你受盡了村里人的排擠。但是今后家里人的生活就靠你了,爸爸不奢望你能賺多少錢,只希望你能像男子漢一樣保護家里人。”
離開后爸房間的那一刻,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他仿佛是在說臨終遺言。看著后爸的身體一天天地衰弱下去,我卻無力阻止,眼睜睜地看著病魔打垮了一個要強的男人。
后爸生病了,家里的經濟支柱也倒塌了,我不忍心看著家里的生活重擔都壓在姐姐身上。后爸說得沒錯,我要向男子漢那樣承擔起養(yǎng)家活口的重任。
2015年,我在中考前夕做出了輟學的決定,那一年我才16歲。老師們都說我不應該在關鍵時刻做出輟學的決定,這是一個不理智的行為,他們不斷找我父母談話,希望我改變決定。

(賣車人的日常)
父母得知我做出了輟學的決定后,他們先是震驚,然后心平氣和地對我說:“我知道最近家里發(fā)生的事情影響了你,但你只有16歲,還是個孩子,不讀書能干啥呢?”
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讀書或許是唯一的出路。但我覺得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讀書是很有效的途徑,但不應該是唯一途徑,我相信,金子無論在哪個行業(yè)都會發(fā)光發(fā)亮。
我對父母說:“輟學,是我目前能做的最好的選擇了。我不后悔。希望你們也能尊重我的選擇。”
此刻,父母知道我去意已決,也不好再說什么了,我們彼此間都陷入了沉默。
還是后爸打破了沉靜的局面,他說:“孩子,你要記?。耗闶鞘澜缟溪氁粺o二的,將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爸爸對你只有兩點要求:一,違紀違法的事情不能做,二不要做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打工人的日常)
其實,我特別感恩我的父母,他們對于我做的任何決定,從來都是選擇理解與支持,而不是像大多數父母那樣,以過來人的身份硬逼著自己的子女遵循他們的意愿。
當然,我不是說那樣的教育不好,而是說父母不應該打著“為你好”的旗號過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多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可以適當給意見,但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
學歷或許是我們求職面試時的敲門磚,但它不是全部,你的運氣、思想、為人處事的方式、做事的方法等等都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這些內容,學校是不會傳授給我們的。
我認為一個人最應該接受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這跟你的學歷無關,跟你自己日后的發(fā)展有很大關系,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走出校門就可以告別學習了。

(望著海邊在發(fā)呆)
我輟學的時候只有16歲,這樣的年紀在福建乃至全國都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老板們都害怕因涉嫌招募“童工”而受到相應處罰。
既然國內的工作不好找,我決定像村里人那樣,出國謀發(fā)展。
在福建,有很多出國務工者,他們在國外賺錢,然后回老家建房子,所以福建隨處可見都是漂亮的小洋房。
我絕定效仿他們的路徑,出國賺錢,減輕家里的生活壓力。只是我們家一窮二白,出國的費用要怎么籌集呢?我又能去哪里?
此時,后爸想起家里有一個親戚在美國,于是給親戚打了一個跨國長途,問了一些關于出國的事情。我第一次看到后爸為了我的事情主動開口求人,我淚崩了。
后來,在多方的了解下,以我當時的年紀,找留學機構做留學簽證是最容易通過的。這種方式就意味著,我還得讓家里為我準備20多萬的簽證費用。

(農場一角)
對于一個一窮二白的家庭來說,20多萬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我該怎么辦呢?
父母似乎看出了我在為留學費用發(fā)愁,后爸又一次站了出來,他帶著我去條件較好的親戚家借錢。
說實話,自從我來到后爸家,在我們生活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沒有求過任何一個親戚,如今為了我這個“外人”,他竟然放下了一生最為看重的骨氣,帶著我到處求人幫忙。
我們一連走了好幾家親戚,提到“借錢”兩個字,都被他們拒之門外。只有一家親戚愿意借錢給我們,同時他也提出了條件,要計算借款利息。
聽到親戚說的話,我當時就想扭頭走人,我不想后爸為了我受盡親戚的擠兌。我跟后爸說:“出國費用太高了,咱們先緩緩吧!”
后爸突然拉著我的手說:“這是唯一一個愿意幫助我們的人了,眼前的茍且算得什么,只要你能出國就行,爸爸受點委屈算得什么。”

(偶爾的獨處也是很有必要的)
就這樣,我在親戚的幫助下籌齊了20多萬的出國留學費用。我選擇了美國,因為有親戚在那里,出門在外,還是有熟人照顧會好一點。
常言道: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2015年7月,我如愿來到了美國。在親戚的協助下,我去了一家學校補習英文,后來因為學費太貴了,我再次放棄了讀書,覺得還是要賺點錢,盡快還掉家里的欠款。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裝修工人。這份工作很辛苦,經常要搬運一些裝修材料,我當時的身體非常瘦弱,干不了勞力活,第一份工作沒干多久就放棄了。
與此同時,我也接到了親戚的“驅趕通知”。他們認為我來美國是為了享受,也擔心家里要養(yǎng)多一個“閑人”,我也不想繼續(xù)看親戚的臉色,然后讓他們幫我再找一份工作。

(像不像國內的農村?)
后來,親戚把我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農場。在山溝溝里,手機沒信號,住宿條件堪比豬欄??偠灾褪牵鹤哌M一間房,四面都是墻,抬頭見蜘蛛,低頭見老鼠。
農場的生活條件非常差,但我卻異常懷念那段時光。
我小時候雖然家庭環(huán)境不好,但父母重來都沒有讓我干過重活。但是在農場,各種各樣的累活臟活我都干了。在那里,我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欲望,學會了先賺錢后享受的道理。
我記得當時的工資也就2200美元左右,這筆錢基本上都寄回家里還債。就這樣,我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還清了20多萬的債務。
記得家里來信息說,債務已經還清時,我閉上眼睛站在農場,一陣微風吹來,我仿佛感受到自由的召喚。這或許就是老一輩常說的無債一身輕,我不用再背著包袱生活了,我可以挑戰(zhàn)生命的可能性,拓展生命的寬度了。

(我的自拍照)
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人生就像一本書,封面是父母給的,書里的內容由自己撰寫,精彩度也由自己決定。
所以,我在還清家里的債務后就離開了農場,去了做一名餐館前臺服務員。當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可以接觸到外國人,跟他們學習英語,解決日常交流的問題。
要想學習一門外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相對應的語言環(huán)境,然后借助翻譯軟件,大膽說,大膽問。
我在餐館做了一年左右的服務員,英文水平突飛猛進。沒多久,我又換了一份二手車行銷售的工作,在這個陌生的行業(yè)領域里 將自己從一個內向的人,變成了善于溝通的人,對情商、獨立思考,以及做事的方式方法都有了很明顯的提高。
后來,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我成了一名卡車司機。記得曾有國內朋友問我,“在美國要有百萬資產才能成為卡車司機的,是這樣嗎?”

(卡車司機的日常)
其實,在美國考駕照不需要審核資產,比國內考駕照的流程要簡單,只要兩部分內容:筆試和路試。不過考試內容卻一點都不簡單。
你首先要熟悉英文,了解卡車每個配件的作用,清楚每個配件在正常情況下的狀態(tài),其次是在路上行駛一段時間,完成直線倒車、側邊停車、轉彎、倒庫等等技能操作,成績合格就可以拿到駕照。
卡車司機是華人圈子里的香餑餑,可以免費旅游美國,新手期的工資從2000-4000美元不等,老司機的工資更可觀。不過這份工作不是朝九晚五,入行需謹慎。
我在美國待了8年,從裝修工、農場工到服務員,再到銷售人員,卡車司機。表面上,我依舊一事無成,也曾因為頻繁換工作被親戚朋友誤解過。
但我經過這些年的工作經驗,我已經能用英語完成日常溝通,慢慢開始跳出華人圈子,去看更大的世界。

(工作期間也不要忘了身邊的美景)
回看我的朋友們,由于他們在裝修行業(yè)、餐飲行業(yè)一干到底,他們的積蓄比我高,卻跳不出華人圈子。同時,我也看到了他們職業(yè)未來的局限性,
今天我想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在你一無所有的年紀,試錯成本是最低的,大家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大膽地去追求你的夢想吧。
我也想跟那些學歷低下的人說,學歷只是你在某一時期的取得成就而已,不是生命的全部,我們要懂得釋懷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口述:劉梓暉】
【編輯:林 越】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