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只有能把雙腳放進去的才叫盆
日常 | 在北方,只有能把雙腳放進去的才叫盆
2020-03-26
在上海,在浙北,經(jīng)常吃飯,有時候菜單上會寫一盆什么什么菜,其實就是一碟什么,或是一碗面而已,但是以前不知道,點菜的時候,兩個人因為寫的是盆,擔心再出現(xiàn)山東的情況,就點了兩個菜,服務員都很詫異的看著我們兩個,我們還不知道,等上菜的時候才明白過來,然后又加了五個,真的是太少了,吃不飽!
他們誤解了北方的習慣,在北方,只有能把雙腳都放進去的才叫盆。

最近聽了很多李敖的演講,發(fā)現(xiàn)一件事情,就是他的北京話說的要比現(xiàn)在很多北京人說話說得好,這是很難理解的,我想到了一部臺灣電影《艋舺》,里面就有很多關于當年去臺灣的人說著很多內(nèi)地的方言的,那個時候是感傷。
中國的普通話我記得好像是北京周邊一個地方的方言,開始推行到全國,這是一個好事情,畢竟大家說話聽的懂了,但是這也不是一個好事情,因為方言的缺失了。

為什么李敖說的還是比較正宗的北京話,因為他的周邊都是說北京話的那一群人,而現(xiàn)在的北京人很少,外來的很多,都被帶過去了,所以北京話也就缺了點味道了,就比如東北話一樣,東北話感覺上有很強的掠奪性,一下子就把別的語言帶跑偏了!
就像是那個碟和盆的說話一樣,雖然現(xiàn)在認知上我們都是普通話了,但是很多時候在使用上,還是會有點方言,但是這點方言又能堅持多久呢?

比如這個碟子被稱為盆的說話,現(xiàn)在在去上海等地,也僅僅只有一個古物市場上還會這樣說了,其他的也很少會這樣說了,這是一種進步,一種天地大同的進步,但是卻也缺失了一些小而精的藝術之美,那種美感并不是話語說出來的,而是那種感受出來的。
現(xiàn)在很多人對于方言主要是能聽不能說,其實我們對于方言的感受也是如此,能聽不能說,那種感覺是美好的,但是自己卻也說不出什么樣的美好。
方言一直都有著自己的魅力,就比如我們喜歡和東北人聊天,北京人,四川人等等,其實和它們的方言就有很大的關系,因為他們的方言易懂,傳播性很強,有很好的跨散性,聊天也很舒服,而有的或許也就不回如此了,比如上海話,溫州話等等,很多沿海地方的方言,真的理解上都需要很大的勇氣。
我之所以對于方言如此感悟主要就是因為我并不會說什么方言,或許我一直都在說,只是感覺我的沒有那么特別罷了,所以一直都有點遺憾……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