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號與地球同框啦 你對此有什么想說?
據(jù)央視新聞,今天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準時點火發(fā)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來源:央視截圖
這是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空間站建造任務再次向前邁出一大步。

(航天員聶海勝(中)、劉伯明(右)和湯洪波準備出征。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神舟十二號與地球同框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目前,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的組合體運行在約390km的近圓對接軌道,狀態(tài)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二號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直播畫面中,神舟十二號與地球同框,艙外蔚藍星球格外美麗。

3名宇航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在艙內“小動作”不斷,湯洪波現(xiàn)場“玩筆”體驗失重狀態(tài),他還不時向窗外望去,比起“OK”手勢。
聶海勝還面帶微笑向攝像頭招手。

集齊天地往返“技能點”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空間站任務階段第一艘載人飛船,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研制的標準最高、各方面指標要求最嚴格的載人航天器。
按照預定計劃,神舟十二號飛船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模式,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將在太空駐留約90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十二號是迄今為止功能最完整、最完全的飛船,形象點來說,它已經完全實現(xiàn)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之初載人飛船的研制目標?!敝袊教炜萍技瘓F五院總體設計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系統(tǒng)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高旭如是說。從進入發(fā)射場那一刻,他便期待著發(fā)射那天到來。
高旭介紹,神舟十二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全船共有14個分系統(tǒng),是航天員實現(xiàn)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軌道艙配備了航天員在軌生活支持設備、交會對接敏感器等關鍵設備,為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做好充分準備;返回艙是飛船發(fā)射和返回過程中航天員所乘坐的艙段,是飛船的“大腦”;推進艙則裝配推進系統(tǒng)、電源等設備,為飛船提供動力,并在飛行過程中進行姿態(tài)軌道的控制。
事實上,神舟載人飛船的跨越式發(fā)展并非一步達成,自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立項以來,神舟載人飛船通過一次又一次驗證,一發(fā)又一發(fā)的成功不斷積累經驗和技術。
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實現(xiàn)了天地往返的無人驗證,神舟五號搭載航天員楊利偉實現(xiàn)載人天地往返,神舟六號實現(xiàn)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動,神舟七號實現(xiàn)航天員出艙活動,神舟八號到神舟十號突破了無人交會對接和有人交會對接,神舟十一號實現(xiàn)了航天員的中期駐留。
時至今日,神舟十二號飛船成功發(fā)射,奠定了空間站建造任務載人飛船天地往返的良好開端。至此,神舟十二號集齊了全任務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點”。
實現(xiàn)五個中國首次
時隔五年,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搭乘航天員進入太空,實現(xiàn)了五個首次。
首次實施載人飛船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首次實施載人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在空間站不斷調整姿態(tài)的配合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最快能實現(xiàn)發(fā)射后6.5小時與空間站對接。
據(jù)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系統(tǒng)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高旭介紹,神舟十二號就像是有著全自動駕駛功能的“超跑”,自主計算,自主判斷到達目的地。
首次繞飛空間站,并與空間站徑向交會
在此次任務中,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交會能力得到加強,具有更復雜的交會對接飛行模式,具備與空間站進行前向、后向、徑向對接口對接和分離的功能,并將在本次任務中首次開展繞飛和徑向交會對接試驗。
首次實現(xiàn)長期在軌???/p>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實現(xiàn)在軌???個月。為適應空間站復雜構型和姿態(tài)帶來的復雜外熱流條件,神舟團隊對返回艙、推進發(fā)動機和貯箱等熱控方案,船站并網供電方案進行了專項設計,使飛船具備了供電、熱環(huán)境保障的適應性配套條件。高旭用游戲技能形象地打了比方,“我們現(xiàn)在首次將技能點數(shù)全部點滿,飛船停靠3個月是沒有問題的?!?/p>
首次具備從不同高度軌道返回東風著陸場的能力
在神舟十二號之前,載人飛船都從固定的軌道返回地球??臻g站任務中,空間站為了節(jié)省推進劑的消耗,軌道位置會隨著不同時間節(jié)點而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滿足長期??康囊蟆?/p>
神舟團隊對返回軌道重新進行了適應性的設計,使載人飛船返回高度從固定值調整為相對范圍,并改進返回的算法,提高載人飛船返回適應性和可靠性。
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載人航天,人命關天”始終是神舟團隊心中至高無上的信條,為了保證天上、地上都具有保護航天員生命,在緊急條件下接回航天員的能力,神舟團隊開創(chuàng)了天地結合的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即攜帶兩艘飛船進場,由一艘船作為發(fā)射船的備份,將成為遇到突發(fā)情況時航天員的生命救援之舟。
神舟隊伍采用“滾動待命”策略,在前一發(fā)載人飛船發(fā)射時,后一發(fā)載人飛船在發(fā)射場待命,并具備8.5天應急發(fā)射能力,以確??梢詫崿F(xiàn)太空救援。
進艙全過程回顧
據(jù)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清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領命出征。
摩托車護衛(wèi) 前往發(fā)射塔架
出征儀式后,三位航天員由騎警駕駛摩托車護衛(wèi)飛行乘組乘車前往發(fā)射塔架。車隊陸續(xù)經過東風航天城的標志性建筑航天紀念塔和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標志性景觀彩虹橋,從發(fā)射場的南門進入發(fā)射場,在發(fā)射場的東場坪下車,最終進入神舟飛船。
抵達塔架 即將進艙
到達發(fā)射塔架后,他們搭乘電梯上到塔架九層平臺的神舟十二號飛船艙口的位置。正式入艙之前,航天員有過兩次機會進入到返回艙內。在全系統(tǒng)演練的前一天,他們就曾進艙確認,這時只是看一下,什么都不用操作;在全系統(tǒng)演練之前,航天員還要著艙內工作服,進入返回艙進行一下確認,熟悉一下,這對航天員的心理和操作技能發(fā)揮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名航天員到在第9層等待進艙時,航天員劉伯明首先發(fā)現(xiàn)攝像頭沖鏡頭打招呼,緊接著聶海勝、湯洪波也相繼發(fā)現(xiàn)攝像頭,三人同時沖鏡頭揮手,氣氛相當活躍。

進入返回艙 等待發(fā)射
完成進艙準備后,航天員湯洪波首先從軌道艙進入到返回艙,坐在了左手邊的座位上。隨后航天員劉伯明進入返回艙,坐在了右手邊的位置上。整個的入艙過程中,航天員非常小心,互相也有一些攙扶的動作,這一方面是要保證航天員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要保護飛船內的設備。航天員聶海勝最后一個開始入艙,他在進入軌道艙后,并沒有直接進入返回艙,而是開始對軌道艙進行檢查。軌道艙檢查完畢后,聶海勝進入返回艙,坐在了中間的指令長位置。
三名航天員進艙就位之后,還將有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準備完成之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瞄準9時22分發(fā)射。出征儀式上,航天員手上拎的小箱子是干啥用的?
今天,神舟十二號發(fā)射航天員出征儀式上,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小細節(jié),每位航天員手里都拎著一個小箱子。

專家介紹,航天員穿著航天服準備進入船艙之前,航天服需要通風,航天員手中提的小方箱子就是一個手持的小型便攜通風裝置,帶電源和風扇,為航天服提供一定的通風量,來保證人體的熱舒適性。
航天員的母親激動地為兒子歡呼
同一時間,17日早上,紅星新聞記者在航天員湯洪波老家湘潭市云湖橋鎮(zhèn)飛欄村,與他的家人一起倒計時。
當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過后,湯洪波的母親激動的站了起來。在收看直播期間,有親友向湯洪波父母豎大拇指點贊。

這次,擔任指令長的聶海勝將是第三次出征太空。而據(jù)@021視頻消息,今年春天,聶海勝剛作為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他也身著航天員制服,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出現(xiàn)在畢業(yè)典禮上。

而他的成長經歷簡直“上天”
父母想盡辦法要讓我讀書
據(jù)北京日報消息,1964年9月11日聶海勝出生在湖北省棗陽市楊垱鎮(zhèn)一個小村莊,家中生活困難,但父母想盡一切辦法供他讀書。
聶海勝曾在采訪中回憶,父母常為區(qū)區(qū)幾元錢的學費犯愁,只好東挪西借,“有一次交到老師手中的‘學費’竟是一只兔子!”
小時候,聶海勝總會做一個夢,“夢見自己長出了翅膀,在天上飛”。
這個夢不僅小時候做,后來也伴隨他很多年。

圖片來源:我們的太空
1983年高中畢業(yè)時,趕上空軍招飛聶海勝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報了名,沒想到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
聶海勝還記得,在離家到航校報到的火車上部隊接兵的干部給每個人發(fā)了半斤糖果,“我?guī)е鹈圩呦虿筷?,是部隊讓我這個苦孩子有了光明的前途,所以我對國防、對軍隊充滿了感情”。

1986年12月,聶海勝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5月,聶海勝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分配到空軍飛行部隊成為一名戰(zhàn)斗機飛行員。
在空軍部隊15年間,他先后駕駛過初教6、殲五、殲六、殲七4種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1998年1月,他入選中國首批航天員,完成了從“航空”向“航天”的轉變。
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
入選為航天員以來,聶海勝執(zhí)行了兩次飛行任務,三次入選備份航天員。
2003年9月,入選神舟五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
2005年10月,與費俊龍執(zhí)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同年11月被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獲“航天功勛獎章”。

2005年10月,聶海勝與費俊龍執(zhí)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2008年5月,入選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
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
2013年6月,擔任指令長與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執(zhí)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執(zhí)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2013年6月,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執(zhí)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執(zhí)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獲圓滿成功。
而今天,是聶海勝執(zhí)行的第三次飛行任務。

從農家少年到航天英雄,聶海勝,此生以夢問蒼穹。
在接受采訪時,他說:“我已年過半百,但為航天事業(yè)拼搏的心依然年輕,只要國家還需要我仍會勇往直前”。
來源:中國經濟學人
發(fā)布:中國經貿法治融媒體中心
轉載于:http://www.wlchinahn.com/news/hangyezixun/202106/24897.html
http://hot.ffsy56.com/show.php?itemid=1393129
http://toutiao.wlchinahf.com/wlzc744729.html
http://www.wlchinajn.com/news/slh214490.html
http://news.wlchinahnzz.com/x145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