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招面試說課稿:《平行四邊形的面 積》說課稿
來源:易*公*教*育 內(nèi)容分析: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材關于幾何初步知識的安排特點是:從一年級第一冊教 材起逐步安排學生能夠接受的幾何初步知識,其中第六冊教材中安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積計算;第八冊教材中安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認識,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 概念。而本冊(第九冊)教材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在學生掌握上述內(nèi)容的基礎上安排 的。所以若想使學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 底和高為基礎,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一新知識,納入到原 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之中。另外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這一內(nèi)容學習得如何,直接與學習三角形和梯 形的面積公式有著直接的關系。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求平行 四邊形的面積。 2.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夠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 1.用Flash對照教材上的插圖制成復合課件為教師的演示教具; 2.剪成一個長為40厘米,寬為30厘米的長方形和底為40厘米,高為30厘米的平 行四邊形硬紙片為教師演示教具; 3、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紙片和一把剪刀。 教學環(huán)節(jié) 根據(jù)新課程理念,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我用多媒體課件調(diào)動學生 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積極的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從而妥善的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 點完成好,我安排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遷移 由已知到未知,即由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引導學生進行類推,掌握新概念。這是教學抽 象的數(shù)學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內(nèi)容,與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有著密 切的聯(lián)系,適合用這一途徑進行教學。 具體做法如下: 1.出示長方形教具:一長方形的長是40厘米,寬是30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出示平行四邊形紙片,提問:這是什么圖形?什么叫平行四邊形?誰能指出它的底 和高?(底40厘米,高30厘米) 3.比較黑板上長方形與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誰大誰??? 在這里通過第1、2兩道題的復習,使學生清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并清楚了平行四邊形 的概念及底和高的含義,為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打下了扎實的基礎。通過第3題的練 習,產(chǎn)生懸念,引起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動機與欲望,教師由此引出新課。 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僅靠肉眼觀察是不夠的,必須科學地計算出它們的面積才能 正確比較。長方形的面積我們會求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 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二、引導發(fā)現(xiàn) 在這里,我化抽象為具體,將書中的插圖整合到一起制成課件,便于學生觀察比較。 首先通過數(shù)方格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當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相等時, 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具體做法如下: 1、出示復合Flash課件,從中取出一個小正方形,使學生明確,每一個小方格的邊長 都是1厘米,面積是1平方厘米。 2、讓學生觀察圖中出示長方形,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長、寬及面積各是多少? 3、在圖中出示平行四邊形,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它的底、高及面積各是多少?(出現(xiàn)不滿 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4、觀察數(shù)出的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然后借助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具體做法如下: 1、引言: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求面積很不方便,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 算的一般方法,你們有信心完成嗎? 2、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紙片,從平行四邊形的頂點向?qū)呑鲆粭l高,然后 沿這條高線用剪刀剪開,將剪開后的兩部分拼成一個長方形。 3、出示課件“平行四邊形到長方形的轉(zhuǎn)化過程,加強學生印象,輔助學生理解,讓學 生分組觀察思考:把剪拼后的長方形與原平行四邊形比較。提問:①面積是什么關系?為什 么?②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是什么關系?為什么? 4、引導學生得出結(jié)論: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板書) 5、公式用字母表示。這一步驟需要使學生清楚每個字母的含義,并且知道S=a·h 也可以寫成S=ah。(板書) 6、引導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首先讓學生看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回答:若 想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知道哪些條件?然后讓學生比較新課開始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與長方形面積的大小,解除懸念。再讓學生獨立思考書中的例題,在教師的扶持下,讓學生 在黑板前和黑板下齊做,教師巡視指導,共同訂正。 三、鞏固深化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為學生設計了梯度練習,以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鞏固和深化,習題 可以根據(jù)情況進行增刪。 1、求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單位:cm)(給出幾個平行四邊形圖形。) 2、在兩條平行線間畫出兩個平行四邊形試判斷甲和乙誰的面積大?談談你有什么發(fā) 現(xiàn)? 3、鋪一塊底20米,高15米的平行四邊形草坪,每平方米草坪售價15元,鋪這塊草坪 總共用多少元? 四、課堂總結(jié) 我總結(jié)的內(nèi)容主要是讓學生清楚: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 底和高。 五、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圖略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S=a·h或S=ah 本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求者,教師的作用是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 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xiàn)成的知識,所以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更好的學習情境,實 現(xiàn)發(fā)現(xiàn)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