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翀】《三體》——從黑暗森林到內卷

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描繪了宇宙“黑暗森林”的狀態(tài),意思是:在宇宙中,任何暴露自己的存在都將會被消滅。這樣一個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概念,卻不知不覺的在生活中顯露了出來。
這就是現(xiàn)在學生黨無盡的噩夢——內卷。
UP作為一名高二的學生黨,也是一名《三體》的狂熱粉。最近又把三本書復習了一遍,其中也蘊含了一些對于小說內容的思考。就像小說中羅輯掉入冰湖中的一瞬間悟出了黑暗森林一樣,我也是最近才悟出了黑暗森林與內卷之間的聯(lián)系。當我得出這個結論之后,我震驚于內卷竟然可以與宇宙中最黑暗的法則相提并論,其影響可知其大。

在引入之前,我們先來講解一個經典的情景——囚徒困境。
故事講了兩個囚徒(無親無故),將二人分開進行審訊。審訊前,審判長分別告訴兩人審訊的規(guī)則:
如果二人都招,那么每人判5年。
如果二人都不招,那么每人判1年。
如果一人招一人不招,那么招的人直接釋放,不招的人判10年。
那么二人會如何選擇?
看似兩人都不招是最好的選擇,但真實做出選擇時,這個選項卻無法被選。
原因很簡單——猜疑鏈產生了(關于猜疑鏈詳見下文)。
注意有一個前提:兩名囚徒無親無故,另一人死活與自己無關。
假設這兩名囚徒分別為甲和乙。那么甲的心路歷程如下:
我不知道乙招不招。
我不知道乙認為我會不會招。
我不知道乙認為我認為他會不會招。
……
由于無法進行信息交流,猜疑鏈會被延伸至無限長,因而甲會懼怕出現(xiàn)自己不招而乙招的局面出現(xiàn),所以甲會選擇招,反之乙亦是如此。
因此,兩人都會招。

那么,內卷是怎么和黑暗森林掛鉤的呢?我們先來溫習一下黑暗森林理論的推導過程:
首先,兩條公理構成了整個理論的基本骨架——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另外,還有兩個重要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附屬概念:善意文明指不主動攻擊和消滅其他文明的文明,惡意則相反)
由于在距離人類最近的恒星系里出現(xiàn)了高等智慧文明——三體文明,由此可以類比出,宇宙中高智慧文明絕對不在少數(shù),他們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整個宇宙。
根據公理一,可以推出任何文明不會做出任何危及文明生存的事情。
根據公理二,可以推出一個文明的擴張,必定會引起另一個或一些文明的縮減或消失。
猜疑鏈:在信息交流困難、溝通無效的情況下,任何人無法準確揣摩對方的心思。
技術爆炸:每個文明都具有技術突飛猛進的潛力(比如人類現(xiàn)階段用了幾十年時間發(fā)展成果就超過了前面幾千幾萬年甚至幾百萬年的發(fā)展成果)。任何因素都可能是導致技術突飛猛進的導火索,導致技術出現(xiàn)質的飛躍。
在宇宙中,如果文明甲發(fā)現(xiàn)了文明乙,那么文明甲可能做出如下選擇:
①與乙交流
但這樣會暴露自己的存在。在暴露存在之后,可能會有如下幾種情況:
(1)乙是惡意文明,比自己強大(或平級)——甲被消滅
(2)乙是善意文明,根據猜疑鏈,但甲不能確定乙是否認為自己是善意文明,也不能確定乙是否認為自己認為他是善意文明……反之乙也是如此。——乙無法與甲建立穩(wěn)定的信任,乙為了文明生存,甲被消滅
(3)乙比自己弱小,但乙隨時可能會發(fā)生技術爆炸,超過自己,然后變?yōu)椋?)和(2)的情況——甲被消滅
唯一能讓彼此信任的方式是交流,但交流的前提是彼此信任,所以無法做到彼此信任的局面。因此,不管是哪一種情況,交流是不可行的。
②沉默
換位思考,既然自己可以發(fā)現(xiàn)乙,那么乙也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有如下情況:
(1)乙比自己強(或平級)。發(fā)現(xiàn)自己也是遲早的事
(2)乙比自己弱小。但技術爆炸隨時可能導致其變強,超過自己,變?yōu)榍闆r(1)
因此,沉默也不可行。
③消滅乙
因為三者必選其一,所以,消滅乙是甲的唯一選擇。而推導過程中分析過了文明乙以及文明甲的全部可能的價值取向(善惡)以及技術水平,均得出了此結論,因此,這個規(guī)律對于宇宙中所有文明均適用。
關于以下推論,原著中做出了如下總結——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fā)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fā)現(xiàn)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從宇宙的黑暗森林理論中,我們延伸出內卷的基本模型。
同樣,具有兩條公理:
一,升學是學生的第一需要
二,學生數(shù)量以及總體成績水平不斷提高,但高校錄取名額總數(shù)保持不變(或者變化不大)
另外,還有兩個重要概念:猜疑鏈和成績爆炸。
由于每個學校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學霸,穩(wěn)居學校名列前茅的位置,因此,可以推斷出,全國上下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
根據公理一,可以推出學生不會做出阻礙自己升學的舉動。
根據公理二,每當有一名學生的名次前進,必然會有一名或多名學生的名次退后
猜疑鏈:任何學生無法準確判斷其他學生是否參加了課外補習等活動來額外提升成績。
成績爆炸:每個學生都具有成績突飛猛進的潛力。任何因素都可能是導致成績突飛猛進的導火索(包括頓悟),導致成績出現(xiàn)質的飛躍。
假設有兩名高中生甲和乙。甲有如下選擇:
①甲不參與補習
如果這樣,那么面臨著如下幾種情況
(1)乙參與了補習,成績碾壓自己——甲被淘汰
(2)乙原先沒有參與補習,根據猜疑鏈,但不能確定乙是否認為自己參與了補習,也不能確定乙是否認為自己認為他參與了補習……——乙無法與甲建立穩(wěn)定的信任,乙為了爭奪升學資格,毅然參與補習,甲被淘汰
(3)乙比自己成績差,但乙隨時可能會發(fā)生成績爆炸,超過自己,然后變?yōu)椋?)和(2)的情況——甲被淘汰
因此,這種選擇行不通。
②甲參與補習
因為二者必選其一,所以,參與補習是甲的唯一選擇。而推導過程中分析過了乙和甲的全部可能的補習情況以及成績水平,均得出了此結論,因此,這個規(guī)律對于全國所有學生均適用。

最近也有不少人提出,要打破內卷,他認為所有人一起放棄補習,天下太平不香嗎?既可以保持公平競爭,也能減負。但內卷真的能被打破嗎?從理論上講,內卷是如同智子封鎖一樣堅固的牢籠,任何人無法從中自主掙脫。所有人無法揣摩其他人的心思,誰也說不清其他人是否會自己課下偷偷加碼,或者認為自己會不會偷偷加碼,為了杜絕可能的淘汰,只能投身于無盡的補習之中。即便是位于食物鏈頂端的學霸,也因為成績爆炸的存在,不敢肯定是否身后會涌出無數(shù)匹黑馬,因而變?yōu)橥罢咭粯拥那闆r。在高中升學的巨大利益誘惑下,沒有人會拿自己的成績開玩笑,即便教育局統(tǒng)一發(fā)布“減負”政策,也無濟于事,因為自己知道其他人必定會反水,也知道其他人知道自己會反水。內卷不是人造的,是這個時代必然出現(xiàn)的事物,是囚徒博弈論中必然出現(xiàn)的結果。如同宇宙黑暗森林理論一樣,任何人無法打破它,也不能不承認它,不尊重和承認黑暗森林的文明都會逐漸在打擊中消亡,不尊重和承認內卷的學生都會在時代的潮流中被吞沒。在這股黑暗的風暴中,我們只能適應,與這股濁流融為一體,揮筆奮戰(zhàn)在高考的戰(zhàn)場上。
最后,我引用智子的一句話送給同樣奮戰(zhàn)的高中學子們:
希望你們都能吃到食物,而不是被當作食物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