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考研·23年中國美術學院考研·國美建筑學院·風景園林·景園設計——考研真題分析


? ??::2 0 2 2 :: ? ?
ZUMUDESIGN CENTER?
/ 聚焦設計學科;堅持學科深耕 / ? ? ??
設計因你而炙熱
/ ? 全新視野;追尋設計所向 ?/

中國美術學院建筑學院考研前言:
中國美術學院建筑學院今年考研只有兩套題:
一套景觀專碩(即風景園林規(guī)劃及其理論專業(yè)學位/景園設計及其理論);
一套除此之外的其他專業(yè),如景觀學碩、環(huán)藝專碩、建筑學碩及專碩、城市學碩及專碩,以上這些方向的快題及理論使用一套卷子。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套考題里雖也是三道論述題,但其中也同樣有很多園林的內(nèi)容。所以2023屆備考中國美術學院建筑學院的同學們也應該盡早準備,不建議僅復習一個角度,準備時間充分,適當擴大復習內(nèi)容,有備無患。從今年的回憶版題目來看理論與手繪的難度總體來說適中,細化知識,在場營造,精準聚焦 ,穩(wěn)重求勝。
本文將為大家詳細剖析中國美術學院建筑學院考研的理論考題與手繪考題中的風景園林規(guī)劃及其理論專業(yè)學位/景園設計及其理論專業(yè)學位命題思路。

全文分為以下三個板塊
一.國美景觀專碩理論
二.國美景觀專碩手繪
三.國美建筑學院考研報錄比

一. 國美考研·風景園林規(guī)劃及其理論專業(yè)學位/景園設計及其理論專業(yè)學位(即景觀專碩)
● |2022年中國美術學院建筑學院考研·理論真題還原
(本真題由琢木設計中心學子回憶而成,感謝無私分享的小伙伴!部分可能存在微小偏差,有待精準完善,如有童鞋記得,歡迎評論區(qū)留言或聯(lián)系老師!)

● |2021年中國美術學院建筑學院考研·理論真題回顧

對比2021年國美建筑學院考研理論真題,景觀專碩的專業(yè)理論的考察題型沒有變,依舊是簡答題、作圖題和論述題三類。但在考察內(nèi)容上有不小的變化,不同于2021年的專業(yè)理論初試考察的知識點80%以上來自于《中國建筑史》,今年的初試考題中增加了《外國建筑史》及《外國近現(xiàn)代建筑史》的內(nèi)容,《中國古典園林史》及《園冶》幾乎沒有相關考點,作圖題的出題范圍也不僅限制在中國古典園林平面上,中國古建筑和外國建筑平面也有涉及,可以看出出題范圍在不斷擴大,也說明出卷老師的反套路化,更偏向于知識面更廣、重視積累的學生。對于考生來說,記憶和理解大量的平面圖,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國美建筑學院考研的論述題大部分是從人文情懷、詩句、書籍、名人名言等等出發(fā),結合案例,做出景觀、建筑、環(huán)藝的相關觀點的闡述。所以審題非常關鍵,如上兩題,如果不理解“中國真善美“,就很難找準對應的人文關懷、中國古人的審美志趣進行相關闡述,如果不理解李商隱的這句詩句,相關論述的觀點就成了無根之木,失去了最重要的主題闡述。
第一道論述題主要來源于《中國建筑史》第七章建筑意匠的內(nèi)容,雖然歷年真題中出題的概率比較小,但是在全程班和考前班都有詳細介紹,在7.3審美與建筑設計中,主要考察實踐理性精神和建筑的審美志趣,我們的老師對中國“真善美”和“形式美”在建筑上的表現(xiàn)做了重點押題,可以看出其專業(yè)的敏感度。
第二道論述題中,“傾國宜通體,誰來獨賞眉”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句詩,原意是欣賞傾國傾城的佳人應從整體上觀照,沒有誰只關注她美麗的眉毛。需要考生把握詩句大意,結合案例或圖紙論述設計中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在審題正確的情況下,結合案例寫出自己的觀點和思考邏輯,自圓其說,就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shù)了。

2022國美建筑學院考研理論·琢木設計的相關押題:

(上圖為琢木暑期快題階段課程內(nèi)容)

(上圖為琢木國慶班課程內(nèi)容)

(上圖為琢木沖刺快題階段課程內(nèi)容)

二. 國美考研·風景園林規(guī)劃及其理論專業(yè)學位/景園設計及其理論專業(yè)學位(即景觀專碩)
● |2022年國美建筑學院考研·手繪快題真題還原

今年的國美建筑學院的快題內(nèi)容和風格上和往年沒有太大變化,都屬于在當代語境下進行城市開放空間造園,但是今年面對的是一個真實的場地且增加了不少的限定條件:
1.“古樹保護”原則和宣傳墻的設計;
2.有相應的實景照片圖和若干CAD圖紙;
3.社區(qū)建筑的功能、形式和材料;
4.公共空間的處理手段;
5.概念的表達,需要考生在短時間內(nèi)梳理場地情況做出適應性設計,相對靈活。
以上國美的考試內(nèi)容更側重于考察考生理解場地關系,并通過相應的景觀措施加以處理,體現(xiàn)在場性并用中國美術學院的風格表達出來。
在國慶班及考前班的練習中,快題內(nèi)容從校園水鄉(xiāng)、歷史老街區(qū)、廢棄工廠、屋頂花園到社區(qū)公園及廣場都有涉及,始終從考生的設計想法和構思出發(fā),強調(diào)方案的獨特性和靈活性,反對套題和思維固化,針對不同場地條件利用景觀進行設計。
特別是考前班進行相應的押題和模擬考,對300-500方的街角公園進行著重練習,對于歷史場地的“古樹保護”、人行通道的設置、社區(qū)建筑的開放性、綠化率等都作了詳細講解,讓考生在不同場地條件下可以迅速理解出卷老師的考察重點和難點,做出靈活的安排,體現(xiàn)公園的互動性和在場性。
最后就是快題的構圖、手繪表現(xiàn)等,圖紙完整,設計方案別具匠心,卷面效果良好,高分就不難了。

三. 中國美術學院建筑學院考研報錄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