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十四橋
?????? 不久,夜色漸濃,游人漸少。偶爾有幾輛車緩緩地從身邊開過,夾雜著輪胎與地面摩擦出的細小的噪音,如投石入水,在靜默中激起一點不大不小的波瀾。我愛群居,更愛獨處。如今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信步間,又轉回了白堤。及至斷橋一望,北山街上車來人往,燈火輝煌,好不熱鬧?;乜瓷砗蟮奈髯雍?,盡沒在沉沉的黑暗里,不出一聲,未見一物,恍如隔世。我找到一張臨湖的長椅坐下,目光由近及遠,掠過湖水,直見夜色中青黑的遠山。我默默地看著,什么也沒有說,什么也不去想。終于,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替我作別這寂寞、凄清的月夜。明日固然又是一樣的湖山水榭,一樣的柳月花荷,但今晚的夜色,卻再也回不去了。
??????? 幾個月后,就到了北京的初冬。留學的事既已敲定,剩下的便只有等待。臘月中旬,距臨行還很有些日子,又想起晚夏時節(jié)曾去過的西湖,便生出再見一次的念頭,因而成行。杭州雖然算不得入冬,但深秋的雨下過,總不能不讓人感到歲末的寒意。孤山腳下,西泠印社已早早地開門,只是冷清得沒有多少游客。我以前就知道這地方。從小說,從電影,也聽過無數亦真亦假的故事。今日,總算能一睹其真容——原來,他們曾是這樣地生活著。我又如何不想這樣地生活呢?在這兒租一間堂屋,開個小小的古董店,生意雖然慘淡,卻可以隔三差五地去旁邊的樓外樓下館子。坐在二樓的玻璃窗邊,喝茶,抽煙,看風景。可是,這個念頭,如同許多其他的念頭一樣,頓了頓,便被現實與理想沖走,進而湮沒了。
??????? 下了西泠橋,不遠即是蘇堤。堤旁有一株并不高,卻很繁茂的楓樹。樹葉已經變黃,隱隱地透著些許的紅色。里湖中有三五個人在劃皮艇,來來回回的,像幾條游魚。陽光從云層的縫隙間透出來,灑向粼粼的湖水,如同許多片揉碎的金箔紙。這光是那么的耀眼,照得四周的景色忽然黯淡下去,只剩下樹葉鋸齒狀的黑影和遠方連綿的曲線,仿佛已是長日將盡的黃昏時分。湖心島上,幾只飛鳥在上下高低地盤旋,像是要歸巢,又像是沒有,于灰色的云層和云層后淡藍的天空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渺小。去年,我回國后久違地去了一趟頤和園。寒冬臘月,說話都帶著哈氣,昆明湖自然也結實地凍住了。那個季節(jié)里,總會有人在湖面上滑冰,是為老北京特有的“冰嬉”。岸邊夾道的柳樹的葉子早已經掉光,只剩下幾根灰黑色的枝條在風中搖擺。抬眼望去,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和路旁依稀的殘柳,總讓我想起蒙蒙煙雨中的江南。
??????? 蘇堤的盡頭,就是花港了。直到現在,我仍常常記起那滿池如紅綢般的錦鯉,襯著波光中斑駁的行云的倒影,緩緩地游動??粗鼈儯宜坪跻餐鼌s了時間與空間,忘卻了生活的瑣碎,只覺得無盡地愜意與悠閑。后來雖然又幾次去了西湖,雖然也同是江南的暖冬,可這樣的景致,卻再也找不到了。留下的惟有一方空蕩蕩的池水,想來確是一種遺憾。
??????? 今晚難得地沒有雨。向窗外望去,便可以看見天邊掛著的明月,一如我曾無數次在北平的寒風中,在西湖的柳影下看見的那樣。
???????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