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谷昭和時期及平成初期特攝片效果音淺談
? ? 元神我一直想抽空寫點關于特攝效果音的東西,此次終于找到了機會,把這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研究的一些東西和一些個人的感悟寫出來。我個人對于效果音的研究呢其實也是源于要制作配音的背景軌,很多人也都知道,特攝的效果音不同于其他影視作品的效果音,首先特攝片它是一個獨立的片種,基于它的一些特性,自然也有與之相匹配的效果音存在以及產出。那么下面我就在這里談一談個人對于圓谷方面昭和時期特攝效果音的研究。

? ??
? ? 圓谷特攝最負盛名的就是“超人系列”以及其他分支,比如“銀河聯(lián)邦系列”等,最一開始的契機還是圓谷公司的創(chuàng)立者“特攝之神”圓谷英二跟東寶公司的合作,這類成型的怪獸特攝最先起源于1954年的《哥吉拉》,此后東寶一直致力于怪獸特攝電影的制作,圓谷英二也跟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能夠共用一些資源。圓谷英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用35mm膠片拍攝了黑白特攝電視劇《ULTRA Q》,在這部劇中,依然是由人類跟外來的怪獸宇宙人組成,幾個主人公去解決相關這類問題(Q的意思也就在此,Question)。后來在1966年圓谷公司的《超人》開播,真正確立了一個來自M78星云的宇宙巨人介入,人類主角配角組成一支防衛(wèi)隊來對抗外來侵略的怪獸宇宙人的模式,同時為了營造故事的緊張和節(jié)約成本,設置了“只能戰(zhàn)斗三分鐘”的經典模式,當時的標題叫做“空想特攝系列”,也就是脫胎于幻想,類似于科幻(SF),以科學作為依托的這么一個體系。自然,對于怪獸宇宙人、防衛(wèi)隊、以及這位M78星云的巨人也會有相關的效果音出現(xiàn),一些標志性的來說,怪獸的叫聲、防衛(wèi)隊的機械儀器音、超人的光線和計時器音變身音等等,向來是特攝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些標志性的效果音所具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是很多人所不能抵抗的,一聽就愛上了,所以經常能看到外網的一些論壇、視頻網站有很多這類視頻。由于東寶的特攝元神也還在補,所以就不露怯了,直接進入效果音這個話題。
? ? 怪獸的叫聲,圓谷最開始是依托于東寶的直接使用,比如哥吉拉、安基拉斯、拉頓、金剛、瑪坦戈、基多拉王、蓋剛、巴拉貢、凱撒王、卡瑪奇拉斯等經典怪獸的叫聲直接流用及改造,改造的方式主要采用“慢放”“快放”“高低音組合”“旋律改編”“選取部分”“選取部分改編”“組合”“選取部分組合”等幾種為主要手段,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改造力直接把能夠使用的東寶的怪獸叫聲玩出了好多花樣。后來還有通過公司間的交流,能夠使用大映以及其他公司怪獸特攝中的叫聲效果音進行直接流用和改造的情況存在,最著名的就是《加美拉》、《GIANT ROBO》、《超級船長》、《Spectreman》、《Magma大使》這幾部。
? ? 然后就是圓谷在一些系列草創(chuàng)作品(比如《超人》《超人賽文》《鏡子人》《Jumborg A》等)中也自己制作了不少獨特的怪獸叫聲,也通過上述手段進行改造,用了很多地方、很多年。在這里我想特別提一下《怪獸大奮戰(zhàn) 大五郎對歌利亞》這部作品,這是圓谷10周年紀念的一部電影作品,其中“大五郎”“大五郎母親”“歌利亞”的叫聲用途廣泛,并且很具有代表性,在意象上來說“歌利亞”所代表的是一種窮兇極惡的宇宙大怪獸形象,所以秉承著這個原則,多用到一些巨大怪獸、頭首怪獸、宇宙大怪獸的叫聲上。此外還有一些旁的聲音也被改造成一些叫聲,最著名的例子是金剛砸門的聲音改造成機器人角色“Jum Killer”的叫聲,也有一些怪獸叫聲被改造成其他東西的聲音,比如在《太郎》中,就有龜王的叫聲被使用作激烈晃動之后急剎車聲音的例子,在這里特別說一下,一個怪獸的叫聲通常都會做很多例子,比如正常、悲鳴以及根據畫面做一些其他延伸(如激烈叫聲、害怕叫聲等),流用的話很多情況下是只流用這些其他例子,而不是正常版,所以很多人會問,你說這是流用這個怪獸,我聽著不像啊,就是因為這點,而改造的話很多時候也會直接拿這里個例開刀。
? ? 下面我們說說其他效果音,在昭和時期參與圓谷作品效果音制作的主要有東寶方面(聯(lián)合東京現(xiàn)象所)及スワラ·プロ方面,所以根據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效果音做渲染。
? ? 東寶方面參與的作品居多,在效果音方面也是他們生產的一些跟現(xiàn)實比較相近、具有厚實肉感的效果音居多(前期主要擔當為小森護雄)。為了觀感,他們不光在效果音上上了心,還在一些劇伴音樂上,比如吸睛音樂(Eye Catch)、橋段音樂(Bridge)上也有發(fā)揮,但這些音樂就屬于公司的自有物,不會出現(xiàn)在任何一套音樂集中,這些音樂的使用在70年代初、中期較為頻繁,如《Jumborg A》《雷歐》?!独讱W》這部作品,除了《鏡子人》音樂的流用作為顯著,就是這批他們使用的吸睛音樂和橋段音樂最為突出了,有部分吸睛音樂在后面東京現(xiàn)像所制作效果的《幽游白書》中也有使用,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很多一些就是《雷歐》中用過的,甚至這些效果音在交流中還給了其他一些效果公司,比如東映化學在《妖獸都市》中就用過ZAT槍的聲音,使用例是Mr.影的肘刺發(fā)射。(而東映特攝在巔峰時期則使用大泉音映制作效果音居多,這個公司以具有力道和渲染力的動作音以及多彩的機器人效果音見長,主要作品有《超新星閃光人》《超人機》等)
? ? 在圓谷昭和特攝作品后期,也就是80年代中后期,超人系列做了效果音革新,也就是使用スワラ·プロ方面制作效果音,該公司制作的效果音在聽感來說主要是以歐美五六十年代的科幻電視劇為意象,營造一種理想和想象上的、科學儀器造成的科幻氛圍,帶有一種廉價的、機器制作感覺的金屬風效果音,這種效果音主要在70年代宣弘社和鷺巢富雄制作的幾部特攝中可以經常聽到,當時效果音擔當是伊藤克己(當時歸屬イシダサウンドプロ,后來歸屬スワラ·プロ),而這種效果音在スワラ·プロ變成圓谷作品的效果音制作時,徹底成為了效果音革新的使用品,在《佐菲劇場版》《超人物語》《安德洛美羅斯》等作品中都能聽到,甚至還成為了平成初期《電光超人》《賽文OVA》的效果音基礎(當時效果音擔當是スワラ·プロ的須藤輝義,電光超人主要擔當是同公司的森川永子,副手是須藤輝義),在《電光超人》和《賽文OVA》中改良過的效果音又運用到了《迪加》《戴拿》《蓋亞》及后續(xù)作品上,直到《麥克斯》到現(xiàn)代,還是由スワラ·プロ方面制作效果音。但其實在70年代末期,圓谷一些旁的系列已經開始使用スワラ·プロ方面制作效果音了,如《恐龍大戰(zhàn)爭》《克賽頓》的效果音就是當時屬于スワラ·プロ的今野康之擔當制作的。
? ? 其他各類效果音也是很有特點,在腳步聲方面,圓谷昭和特攝可說是比較單一的,超人基本就不使用腳步聲了,而基本是使用土石音(土石音基本是使用初代和賽文這兩部制作的效果音,最明顯的就是直到雷歐和80時期還在使用賽文時期制作的山崩和土石效果音)作為環(huán)境渲染用。怪獸的則比較單一,基本分為普通怪獸和機械怪獸兩類,也就是具有肉感的實地撞擊聲和具有機械質感的撞擊聲。在動作戲的打擊音上大致也是如此。根據不同時期來說,效果音有不同的花樣,大致可以分為“初代、賽文、杰克、艾斯時期”“太郎時期”“雷歐時期”“80時期”這幾個階段。
? ? 首先初代、賽文、杰克、艾斯是一脈相承的,依托東寶怪獸特攝的一些最貼近現(xiàn)實的、甚至于有些野性的渲染氛圍的效果音,這個時期主要是環(huán)境音特別到位,使得氛圍的渲染特別深入人心,尤其是對戰(zhàn)時旁邊的土石音、流水音,以及各種爆炸、揚塵的效果音等;打擊音來說以上面提到具有肉感的實地撞擊聲為主,呈現(xiàn)出一種拳拳到肉的感覺,類似于“パパン”;機械音來說,以基多拉的聲音流用成警鈴以及飛碟音、海底音的沿用最為突出,特別是賽文時期多彩的機械音,如機器震動、打電報聲音、定時炸彈聲音等最是亮點;在攻擊技方面,代表有粉碎光輪反彈音流用到賽文頭鏢的反彈音,賽文頭鏢的切斷音流用到超人手鐲的切斷音,超人手鐲的閃光音流用到艾斯之刃的出現(xiàn)音等等。要說起來其實特攝中的閃光質感音是最具特色的,它是真正代表一種外來的、空想的效果體現(xiàn),以超人的光球音、怪獸煙霧音等等為代表,初代的變身音也是作為基礎改造了后續(xù)杰克、艾斯、鏡子人的變身音,這些效果音真正橫跨60---80年代,聽感上來說有一種具有生機的伸展力。防衛(wèi)隊的基地儀器音也基本是每個防衛(wèi)隊都有單獨的,同時宇宙人作戰(zhàn)室的儀器音也是豐富多彩,但不乏一些互相流用,比如《賽文》中就有一些簡單改造之后使用的。
? ? 再是太郎時期,太郎時期的打擊音與前幾部不同,更體現(xiàn)一種等身大英雄的意味,換言之是一種輕捷的、近身格斗的意味體現(xiàn)。這個時期開始使用東寶的子公司“東京映畫”的效果音。在十多集到后期,太郎個人的動作系效果音音采用了《緊急指令》中“鐵假面”巖城哲夫的近身格斗音。在怪獸叫聲方面,多使用《超人》《杰克》《鏡子人》《紅超人》的怪獸叫聲進行流用和改造,也使用了同期《大五郎對歌利亞》中怪獸的叫聲。其他的比如外空間效果音、閃光音等則是多用圓谷一些其他作品進行改造,如《布斯卡》《Mighty Jack》《三合戰(zhàn)士》,而以《太郎》為基準的效果音構筑也為后來的《阿茲特凱撒》《80》奠定了基礎。在此特別舉幾個例子。布斯卡的尾巴聲音流用廣泛,使用例:《太郎》恐怖分子星人的揮刀音、《太郎》帝王星人的鞭狀光線音、《阿茲特凱撒》撒旦戰(zhàn)士出現(xiàn)音、《80》80的三角形光箭、標槍投擲音等;布斯卡跳步的閃光音在《Jumborg A》里面A和9的必殺技應用廣泛;布斯卡中魔術的效果音后來流用到SGM的基地音;太郎的轉體音也流用自《布斯卡》;同時期前期《Jumborg A》中開始使用的轉體音(在初代、賽文、杰克、艾斯中都沒有轉體效果音)被流用到太郎的拋擲音和阿茲特凱撒的轉體音;太郎的變身音是由多個閃光效果音組成的,其中有源自于《三合戰(zhàn)士》的橙色戰(zhàn)士變身音,最后一部分被用于《80》的閃光棒效果音;天鯨號的通過音最早出現(xiàn)是用于《Mighty Jack》試播版“追擊S線”中的大型客機,后來被當做《梅比烏斯》里GUN PHOENIX飛行音的基礎。由于《布斯卡》是詼諧幽默的風格,所以跟其具有同樣性質的《太郎》也受益多多,但《太郎》中也是有不少重制的效果音,尤其是閃光音比較豐富,還有一些切斷音等,都在《阿茲特凱撒》《80》中有所體現(xiàn),這在文字中無法體現(xiàn),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下找我交流。
? ? 雷歐時期的效果音,很多跟它的音樂一樣流用自《鏡子人》,雷歐的拍攝時期處于石油危機階段,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資金進行素材的新制,所以流用也是非常多的?!独讱W》的效果音由小森護雄擔當制作,閃光音、防衛(wèi)隊相關主要依托于《三合戰(zhàn)士》《Jumborg A》,旁的效果音主要依托于《超人》《賽文》《鏡子人》《太郎》。雷歐時期最明顯的就是叫聲并用,宇宙人的等身大和巨大化時聲音不一樣。怪獸叫聲多取自《超人》,尤其是后期飛碟生物的叫聲,比較顯著的改造手法就是“組合”和“選取部分組合”。在故事世界觀上,《賽文》和《雷歐》是一個,而在音樂、效果音所要表達的情感上,《雷歐》則跟《鏡子人》是一個,這點非常微妙。鏡子人的效果音偏重一種現(xiàn)實中的幻想,有一種虛幻的意象在里面,而雷歐也特別注重表達這一點,比起艾斯的宗教意味、太郎的詼諧意味來說,雷歐具有的陰沉、壓抑是通過次元的割裂(可能大多數來自于L77和M78不同的體系,還有雷歐是宇宙侵略者居多,這點跟鏡子人十分吻合)體現(xiàn)出來的,所以鏡子人這種割裂次元意味的效果音在雷歐中占很大一部分。在流用方面,個人印象最深刻的:瑪格馬星人長刀音流用自《太郎》,還用在《阿茲特凱撒》生化格斗士的回力鏢音、《80》的UGM槍命中音;亞特蘭大星人巨大化音流用自《太郎》;超人念力音的組合方式流用自《太郎》;害蟲星人巨大化音后半部分取自《鏡子人》;害蟲星人人類體讓東京開花的效果音流用自《鏡子人》,此外還有資料表明雷歐的飛行音是流用《Jumborg A》的獵人Q號。雷歐是格斗系的超人,所以格斗音和人類體時的訓練動作音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第一集雷歐的格斗音是直接沿用Jumborg A的,而在第二集往后,雷歐的格斗音更加偏向于一種獨特的、具有泥土氣息的風格,類似于“パパン、パン”這么一種聲音,《雷歐》的體術聲音以“雷歐飛踢”、“轉體音”、“空翻落地音”最為標志性,這種旁側流用、主體新制的風格,是一種比較經濟實用的風格。特別提一句,在第50集,雷歐重新復活之后,彩色計時器聲音變成初代的,這里并不是用錯了,而是這時候,雷歐以一個M78星云人的身份重生了。
? ? 最后是80時期,之所以將80單獨拿出來是因為80這個風格,屬于一種“撿垃圾”“吃百家飯”的風格,說實話,真沒有多少是新制效果音的,咱就說80這一身效果音,除了光線技,還有原創(chuàng)效果音嗎,答案是沒有。80的揮拳音流用自《阿茲特凱撒》里撒旦惡魔甩指揮棒的聲音(之前有人說是Megaroman,你看看時間吧,誰早???);光箭、標槍的聲音流用自《布斯卡》(前面提到);轉體的聲音流用自《Jumborg A》;落地的聲音在《雷歐》國際軌第一集中也有其素材;怪獸趴倒的聲音也是流用自《阿茲特凱撒》生化格斗士的空中轉體音。其他就更多了,各種從《超人》《太郎》《阿茲特凱撒》《布斯卡》中援用的效果音,各種組合,樂觀來說85%都是流用,就連音樂也是,之前公眾號提過,不再贅述。新制效果音來說,喜歡用電子琴呈現(xiàn)出一種多彩的效果。80時期改造的方法又增加了,就是“多重回音”,根據畫面將效果音進行多重回音改造,比如第二集矢的猛被吹到天上在樹林里落地,就是Jumborg A的轉體音進行多重回音改造。對于一些奇奇怪怪的機械音,其實大部分是對于一些前作中的閃光音施以電音和回音混響改造,其余也不再贅述。另外,80的效果音是東寶方面制作的,1979年的Megaroman也是東寶方面,所以在效果音的使用模式上,80延續(xù)了Megaroman的效果音使用模式(同樣的地方用同樣的效果音),這才導致上文提到的問題,被人誤會,這點需要提一下。(注:Megaroman后期BGM多數流用恐龍戰(zhàn)隊克賽頓的)此外在怪獸叫聲上,也是使用Megaroman中的一些怪獸叫聲進行流用和改造。總而言之,圓谷昭和方面在80及以前的素材,都跟東寶方面有莫大的關系,1980年以后才開始使用スワラ·プロ方面的素材。最后需要提一下,80這部劇除了多重回音,最核心的改造就是加電音,大家可以單獨拿出來聽聽,基本上大部分都施以類似J-pop風格的電子樂器電音的電音改造,這點不可不說。
? ? 平成初期呢,其實我沒有太多要說的,上文提到過スワラ·プロ的事情,對于這個來說,《電光超人》可以說是圓谷特攝平成系的鼻祖,無論是電光超人的打擊音還是怪獸叫聲,都是《賽文OVA》包括平成三杰的直接使用和改造源頭,這些也都是由スワラ·プロ這幫人進行的,我之前說過《電光超人》是《迪加》的老大哥,這里也是個體現(xiàn),這時候是一種超現(xiàn)實主義的體現(xiàn),比初代時期的現(xiàn)實還要現(xiàn)實,初代時期是幻想中的現(xiàn)實,這個階段則是幻想以上的現(xiàn)實,是超越幻想的現(xiàn)實存在。
? ? 最后關于圓谷現(xiàn)存的昭和效果音問題,其實很多朋友問過我這個,在這里我做一個總的答疑。根據各種資料和視頻正片互為佐證來說,圓谷的昭和效果音在千禧年后就沒得差不多了,可能在90年代就已經如此。我們通過以下幾個事例來證明,首先在《艾斯45》效果音方面的解說來看,《賽文》1967版森次晃嗣(當年:森次浩司)錄制的賽文叫聲,因為環(huán)境和設備原因,僅使用在當劇,之后就廢棄了,同時賽文里面的怪獸叫聲也丟失了。我個人分析,當年森次還很年輕,嗓音達不到現(xiàn)在的程度,只能使用加粗處理,加上當時設備和環(huán)境問題,導致效果參差不齊(大家可以參看原劇,確實如此,音質不同),所以遭廢棄。其中一段時間,賽文的叫聲都是中曾根雅夫的初代效果音,在太郎中段時間用過篠田三郎的,雷歐第一集用過真夏龍的。在《賽文50》的解說冊中也佐證了怪獸叫聲丟失這個事實,所以在《圓谷15碟》中完全沒有賽文的叫聲和《賽文》怪獸的叫聲,以后出現(xiàn)《賽文》的怪獸,全都是重新擬音、改造,或者從國際軌摳的,賽文找昭和叫聲也是從國際軌摳完重新加濾鏡和回聲,效果極差,不信大家可以翻翻后來的作品。《太郎》和《80》時期遇到前輩們的片段回放,從來都是亂改效果音,這個個人傾向于“逮著啥用啥”,但是作為圓谷親兒子和昭和系支柱的賽文系列效果音,已經幾乎拜拜了。
? ? 再有,新生代作品中昭和系人物出場,效果音單一,這也是最好的證明,例如賽羅VS杰克的節(jié)目中,杰克效果音單一,通篇除了叫聲只有手鐲閃光的效果音,這種例子很多。再就是太郎、雷歐、80的叫聲效果音也遺失了,這點在《圓谷15》碟中,只提供了太郎和80飛走的叫聲?!秷A谷15碟》大家可以參照以前我的公眾號,圓谷紅人秋廣泰生選編的效果音集現(xiàn)在已經幾乎成為圓谷在新劇出昭和角色的唯一效果音來源,可以說是最后的挽救,該套CD出版于1992年,意在慶祝圓谷30周年,還有說法是,出這套CD的時候已經是從剩余不多的昭和效果音中選取的了,此后又有丟失的。在《賽文50》中,圓谷重新祭出了當年僅剩的賽文系效果音和一些從國際軌摳出來的效果音湊數(參見我的賽文50解說),也很大程度使得現(xiàn)在可用的昭和系效果音多了起來,正在熱映的TAIGA中就使用了這部分賽文系的效果音。所以現(xiàn)在只能夠從國際軌摳那些沒有其他環(huán)境音和BGM,然后加濾鏡和回聲重新還原了,這個事實也只能是僅剩的昭和系效果音真的不多了。
? ? 關于目前現(xiàn)存的中曾根雅夫和納谷悟朗的叫聲,分為三個帶子,前兩個是《圓谷15碟》上收錄的納谷悟朗的艾斯叫聲(從劇中來看,這是大部分,還有一些細微的沒有留存)和杰克叫聲,杰克叫聲當時是作為初代的后備叫聲效果音留存的一個帶子,實際聽感來說跟某些初代叫聲還是有區(qū)別,但因為很多一些叫聲是現(xiàn)場跟畫面錄的關系,最后沒有留存下來,僅限于當劇使用。再一個就是《艾斯45》上收錄的分軌“超人兄弟叫聲”,跟杰克的相比,只是有順序和樣音數量不同,實際來說沒有樣式的多少差別,音質來說,杰克那版相對膠片質感更足一些??峙氯瞻妗陡鹄住贰杜镣叩隆匪褂玫囊仓皇乾F(xiàn)存的帶子。
? ? 關于太郎、雷歐、80的叫聲效果音,80的國際軌不帶叫聲,個人搜索了雷歐全集的國際軌,能摳出來不帶打擊音、BGM的部分很少,也就三四個算多的了,因為以格斗為主,大部分都是帶著打擊音的,目前官方也只能是在底下襯新的打擊音了,而且以后基本都是真夏龍老年新配的,不再用摳的了,這也是個變相的佐證。太郎的叫聲現(xiàn)在也都是石丸博也自己在配,這幾天我個人做了一套太郎全53集的效果音集,發(fā)現(xiàn)如果有國際軌的話,在第38集可以摳出最難摳的太郎慘叫聲,這已經是全劇唯一能利用的地方了,超人列傳中使用的慘叫聲大概就源于此,這里真正不帶環(huán)境音和BGM。
? ? 還有一點就是關于配音的問題,那些跟畫面配音的素材往往不會留存下來,比如上面說的叫聲個例,還有像《太郎》里再生王這種的(以及太郎、80、喬尼亞斯的叫聲這樣),最后留存的干音叫聲帶子也只是《圓谷15碟》上那一點,只有當年做國際軌的時候有素材,做完背景基本就廢棄了,這點望大家周知,看完之后希望不要再問一些愚蠢的問題。
? ? 這只是我這段時間研究的一個總結,當然肯定有不足和錯漏之處,也希望有同樣研究這個的朋友就能夠進行指教,大家一起研究。(完)
資料援引:《艾斯45》《賽文50》《太郎45》《雷歐45》解說冊
附錄1:國際軌單獨效果音及BGM問題
①艾斯23、杰克44、雷歐01、太郎49這四集國際軌屬重新制作,并非使用原劇中效果音素材,多使用スワラ·プロ系效果音
②艾斯23佐菲登場的BGM使用的不是“賽文主題曲PART2”剪輯版而是雷歐M1
③杰克44描寫茜的樂曲并沒有使用原劇中的流用曲素材(原劇中選自冬木透《晴天娃娃》,國際軌中的不明)
④艾斯41新太父親被操縱之后控制怪獸的所有鼓聲全都不見了
附錄2:BGM流用問題提點(除古典音樂及歌曲)
初代:《ULTRA Q》《氣體人第一號》中的BGM
賽文:《檸檬般的女人》《母親》《告別療法》中的BGM及冬木透的舞臺用音樂
杰克:《賽文》《晴天娃娃》《母親》《反面的正面是》中的BGM及冬木透的舞臺用音樂
艾斯:《賽文》《杰克》中的BGM
太郎:見“太郎音樂研究”公眾號
雷歐:《賽文》《鏡子人》《火焰人》中的BGM
80:《喬尼亞斯》《馬赫巴隆》《剛巴隆》《戰(zhàn)斧》及《大場久美子版彗星公主》《江戶之牙》《破案奉行》《我們是天使》等國際放映出品電視劇中的BGM以及極少外國自由版權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