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八路軍敵后武工隊:四個人兩支槍兩發(fā)半子彈,要消滅一百個偽軍五個鬼子

一提起武工隊,大家可能很容易就想到“燕雙鷹”、“特種兵小莊”等人演的電視劇,那些人飛檐走壁、子彈拐彎、單掌開碑、手撕鬼子,不但神雕大俠楊過自嘆弗如,就是牛頓看了,也會懷疑自己的萬有引力定律純屬瞎掰。
電視劇不能當歷史,那些打得好看、殺得痛快的神劇,根本就沒演出當年抗戰(zhàn)的艱難和武工隊的神勇,雙槍李向陽的歷史原型在組建武工隊的時候,只有四個人、兩支槍和兩發(fā)半子彈,接受的任務(wù)卻是要消滅一百個偽軍和五個鬼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最后居然真完成了。

神劇只是外表酷炫,而沒有演出武工隊的真正神韻,甚至連武工隊的全稱和主要任務(wù)都沒搞清楚。時任一二九師參謀長的李達上將曾這樣回憶:“我?guī)熚涔り犻_始成立于一九四二年的春天,它是在空前尖銳的斗爭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也可以說是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逼出來的。劉、鄧首長堅決主張堅持長期斗爭的道路,他們指出:‘只有浸透到敵后之敵后,繁殖游擊戰(zhàn)爭,展開政治攻勢,才能堅持長期斗爭,鞏固我們的基本區(qū)’?!?/strong>
在劉、鄧的部署指導(dǎo)下,冀南軍區(qū)了挑選一批熟悉敵占區(qū)情況并與當?shù)厝罕娪忻芮新?lián)系的干部,組織起二十多支精干的武工隊,秘密進入敵占區(qū)開展工作。到了一九四二年八月,僅冀南、太行、太岳三個區(qū),就有武工隊四十二個,約一千四百人。他們拿起槍就是戰(zhàn)士,拿起筆就是宣傳員,拿起鋤頭就是農(nóng)民,能進武工隊的人,個個都是多面手,有些“神劇”演的“無所不能”,還真有一點歷史依據(jù)。
雙槍李向陽的歷史原型郭興(離休前任北疆軍區(qū)司令員),就是當年太行五分區(qū)皮定均(曾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特務(wù)團團長、太行軍區(qū)第五、第七軍分區(qū)司令員,1955年授銜中將)司令親自任命并交代任務(wù)的八路軍河南輝縣敵后武工裝工作隊隊長。

郭興并不像燕雙鷹和“小莊”那樣高大威猛,十六歲的郭興身高只有一米五。他1940年瞞著父母去參加八路軍,結(jié)果去了十六個小伙伴,八路軍留下十五個,只有郭興個頭太小而被當小孩子交給了輝北縣(輝北、輝嘉、輝縣現(xiàn)已合并為輝縣市)抗日政府公安局,堅決不肯回家的郭興,被局長留下當了通訊員。
1942年初,太行五分區(qū)司令員皮定均路過輝北縣,一眼看中了短小精悍的縣公安隊長(郭興讀過四年書,在公安隊招募人員的工作中表現(xiàn)突出,就當了隊長)郭興:“我正要到你們那里(高莊鄉(xiāng),當時叫輝縣第七區(qū),與輝北不是一個縣,輝北有一段時間叫輝縣,輝縣有一段時間叫新鄉(xiāng),當年區(qū)劃常變)去,你愿意跟我回去嗎?”
跟著皮司令,肯定能當正規(guī)八路軍,郭興高高興興地跟著皮定均走了。
剛走了一天,皮定均就給郭興安排了新任務(wù):“小郭,你回去組織個武工隊吧?武工隊,就是八路軍敵后武裝工作隊。主要任務(wù)是深入敵后,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進行武裝抗日?!?/strong>
已經(jīng)十八歲的郭興畢竟當過管十幾號人的公安隊長,他接受任務(wù)后馬上伸出手:“人呢?槍呢?”

皮定均放聲大笑:“哪有槍?我們八路軍的槍嗎?哈哈!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人嘛,你自去組織,我只能給你三個!”
郭興也不含糊:“那一支槍也沒有,咋行?把你的槍給我吧!”
郭興是真敢要,皮定均也真舍得給:“我給你一支槍,兩發(fā)半子彈,原本是三發(fā),但是有一發(fā)可能打不響,只能算半發(fā)……”
要是換現(xiàn)在的人,估計哭的心都有了,但是郭興卻興奮得跳了起來:我現(xiàn)在終于算八路軍干部了,比“不正規(guī)”的公安隊長強多了。
皮定均好人做到底,又把通訊員的槍要來交給了郭興(沒給子彈):“四個人,兩支槍,兩發(fā)半子彈,我要你一年之內(nèi)消滅一百個偽軍、五個鬼子,能辦到不?”

郭興二話不說,向皮司令深鞠一躬(剛當了一天兵,還不習(xí)慣敬軍禮,也許是不會),就帶著“三員大將”出發(fā)了。
皮定均給郭興的“編制”是五十個,也就是介乎連長和排長之間——人少了干不成大事,人太多又不好隱蔽,所以皮司令建議(命令)郭興的武工隊只能再招五十個人,至于郭興聽不聽,那就得看情況了。
一支槍里只有一發(fā)子彈,留下半發(fā)備用,郭興一點都不愁:赤手空拳打不了鬼子,沒有槍,我還不會去“借”嗎?皮司令還等著我給他弄一百支步槍和兩挺機槍呢!
郭興的第一個“借槍”對象,是當?shù)卮蟮刂髻Z金潭。那個穿著閃亮綢緞的白胡子胖老頭,被郭興用手槍頂住腦門:“現(xiàn)在全國上下都在抗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了抗日,我已經(jīng)不上學(xué)了。今天是八路軍讓我來借槍哩!”
感受著槍口的冰涼,剛才還表示家中無槍的賈金潭,很“痛快”地“出借”了三支長槍,并很“慷慨”地表示:既然是用來打鬼子,這槍就不用還了。
用同樣的辦法,郭興借到了足夠的槍支,在八個月時間里,把武工隊壯大到四十個戰(zhàn)士,也消滅了一百多個偽軍,繳獲步槍一百一十余支、機槍兩挺。

繳獲上交給皮司令,郭興的任務(wù)只算完成了一半——最重要任務(wù),也就是殺五個鬼子,卻一個都沒完成。
這時候可能有讀者要奇怪了:消滅一百多偽軍,里面怎么連一個鬼子都沒有?
這是當年一個令人悲傷又憤怒的現(xiàn)實:在有些地方,一個縣可能只有一個鬼子,真正燒殺搶掠的,是那些由兵痞、流氓、惡霸組成的偽軍,他們的兇殘暴戾,跟鬼子也差不多。
除了偽軍多鬼子少,郭興難以完成任務(wù)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鬼子從不落單,他們一出動就是百十人的一個中隊,而且總是讓偽軍頂在前面當炮灰。很多炮樓里也只有偽軍駐守,拔掉一個據(jù)點,連半個真鬼子都抓不到,只有輕武器的武工隊想攻打縣城軍營殺鬼子,實在是太困難了。
繳槍任務(wù)完成了,消滅偽軍的任務(wù)也完成了,但是想帶著槍進城殺完鬼子再撤出來,即使神勇如郭興,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這時候就看出知識的重要性了,在當年,上過四年學(xué)的郭興也算個文化人,他靈機一動就有了主意:我要學(xué)日語,扮鬼子混進去!
當年八路軍正面戰(zhàn)場也接連勝利,俘虜了一些鬼子兵,郭興所屬的太行五分區(qū)也有幾個加入了反戰(zhàn)同盟的日軍俘虜,郭興就打起了他們的主意。
郭興回到軍分區(qū),用了足足兩個月時間學(xué)日語,雖然不能像真鬼子一樣流利講鬼話,但是八個野鹿和一般的軍事用語,說出來真鬼子也挑不出毛病。
學(xué)會了“鬼語”,再加上身材矮小,郭興粘上小胡子、騎上東洋馬、挎上武士刀,活脫脫一個“龜田小隊長”!
“龜田小隊長”郭興帶著幾個隊員,全副鬼子武裝,一個掛著王八盒子騎大馬、十個背著三八大蓋跟隨,對著守城門的偽軍一通“八個”加耳光輸出,順利進入西關(guān)城門。
打軍營是不可能的,但是殺鬼子巡邏隊還是可以的。穿著尉官軍裝(鬼子當年軍銜無校有佐、無上有大,尉官中有大尉、中尉、少尉)的郭興鬼氣十足,鬼子曹長、軍曹、伍長見了他都得敬禮而不敢問他屬于哪個部隊。

就在鬼子“哈咿”著行禮的時候,郭興的槍響了,二十分鐘后,郭興帶著全體隊員沖出城門,守門的偽軍連問都沒敢問一聲。
郭興撤出后跟隊員統(tǒng)計戰(zhàn)果,本著寧可少算不可多算的原則,大家決定這樣上報:“鬼子四死三傷,偽軍死傷不算!”
郭興向皮定均匯報,皮定均再一次拍著郭興的肩膀哈哈大笑:“不對,你們打死的鬼子是三個,打傷的是四個!”
郭興一頭霧水:“我們大家回憶了半天,才算出的數(shù),你怎么知道不對?”
皮定均這才揭開謎底:“我們在城里有地下黨,他們都匯報了!你們打死三個,打傷四個算打死兩個,你的任務(wù)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