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心愫(第二章)》
? ? ? ?鐵判運作的轟鳴愈加響亮,仿若吃飽喝足的巨人——也確為吃飽喝足的“巨人”。
? ? ? ?眾人舉目而望,他也跟著抬頭,但心里此刻冒出的卻非敬畏與崇敬,而是恐懼與擔憂。
? ? ? ?他無法想象一個人如何能做到這般視死如歸的泰然自若,更可況這種死亡對自身對他人根本就無半點意義可言……

? ? ? 可悲的是,未來的某天自己也許——也許是必定——要達到這種狀態(tài)。
? ?? ?他還年輕,但活著的時間也足夠使他認識到所有人不過是在重復一成不變的生活,吃著索然無味的飯菜,看著百無聊賴的節(jié)目。
? ?? ?最終,踏入同一個墓穴……
? ? ??麻木的老人就是他們的未來……
? ? ?他在這時,也終于堅定了逃離這地下魔窟的決定。
? ?? ? 但想法從來不是問題,實行才是。
? ? ?? 他一直想方設(shè)法了解這座城市與鐵判,但這巢城的歷史始終如夢中迷霧,虛幻縹緲而不可捉摸。
? ? ? ?而鐵判的來歷更如神話——它們被人類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者又自愿與其融為一體。
? ? ? ?鐵判擁有固若金湯的合金御甲,拔山挽瀾的無窮巨力,遠超人類的各類機能,宛若鋼鐵之神,無堅不摧、無所畏懼,但同時庇護著巢城的底民。
? ? ? ?缺少鐵判,人類恐怕也難再繁衍……
? ? ? ?每當他向底民們提起離開巢城時,回答的說法都驚人一致——“為什么要離開?這里不好嗎?”
? ? ? 多年來,他沒有見過一個志同道合的人,沒有同伴,孤掌難鳴,難成大事。
? ?? ??

? ? ? 盡管在鐵判管理下的巢城,一切都運轉(zhuǎn)得很好。衣食住行,應(yīng)有盡有;文化教育,知足常樂……
? ? ? ?底民們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也不曾認為那里能比呆在鐵判的庇護下更舒適。
? ?? ?但他拒絕!
? ? ? 他拒絕承認困在單調(diào)乏味的蟻室中比出去闖蕩拼搏更有意義。
? ? ? ?他拒絕沿著可預見的軌跡到達可預見的終點是他此生唯一的意義。
? ? ? 他拒絕年邁無力時失去情感與歡樂,關(guān)節(jié)吱呀作響如銹鐵,面不改色步向死亡,行尸走肉如同機器,融入另一臺機器……
? ? ??每有一人問他為何離開時,這種恐懼與緊迫便加深了一層,但同時也在為離開的理想更添一把柴火。
? ? ?? 直到他遇到了溯,這把火才有了出口。
? ?? 他記不清是什么時候遇到的溯——身處地下,時間在自己出生前就已不再重要,但對她的第一印象始終不曾減弱。

? ? ?? 那次集會時,他發(fā)現(xiàn)當所有人朝向鐵判時,有個人朝向人群。
? ? ?當他湊近時,發(fā)現(xiàn)溯與旁人不同,眼神懇切,情緒激動,盡管聲音已有意壓低,但內(nèi)里的焦灼與熱情是無法壓不的。
? ? “我們不應(yīng)該再這么渾渾噩噩繼續(xù)下去了!至少,我們要知道鐵判是怎么運作的!”
? ? ?他對底民眾人喊道,“萬一機器壞掉怎么辦?”
? ? ?“機器不會壞的!”他們義正言辭,卻沒有底氣。
? ? ?“我們必須要有準備!況且,也可以嘗試改進鐵判,讓它取消荒謬的人祭并繼續(xù)運行!”
? ? ? 溯已滿頭大汗,“請你們想想,輪到自己獻祭了會怎么樣?”
? ?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免費事物!要收獲,就必然要付出,年輕人!”
? ? ? 一位白發(fā)蒼蒼卻硬朗矍鑠的老者說道,其他人隨即異口同聲地小聲附和,說話時仿佛看不到嘴唇與咽喉在運動。
? ? ??溯的眼睛黯淡了,垂頭喪氣。
? ? ??方才吶喊呼吁的失敗必然給了她極大打擊。
? ? ? ?她轉(zhuǎn)過身,不再爭論,準備離開。
? ? ? 他趕忙追了上去,心里隱約感覺自己的機會終于到來。

????? ?“請稍等……我認同,也支持你的看法,對此我有個計劃……對了,我叫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