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北約標準彈之爭中英國槍彈的表現(xiàn)

本文翻譯自美國槍械作家Nathaniel F在幾年前發(fā)表的文章,Nathaniel F針對50年代廣受爭議的北約標準彈競標項目提出了不同觀點,為T65步槍彈的勝出提出了一些合理原因,翻譯此文僅做交流學(xué)習,不持立場,僅供參考。部分配圖來自其它資料。
原文標題:《現(xiàn)代(劃掉)歷史上的中間威力槍彈第12節(jié),英國.280步槍彈——番外篇》
今天在“歷史上的中間威力彈”番外篇中,我們將介紹最具爭議的一次軍用槍彈競標,很多人認為此次競標意味著,勝出者將會成為冷戰(zhàn)初期西方世界的通用標準彈藥。在那次測試中,英國.280步槍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7X43mm步槍彈從1947年開始就在和美國T65步槍彈競爭,最終T65勝出,成為NATO7.62步槍彈,也就是自由世界的標準步槍彈藥。英國.280步槍彈問世已經(jīng)有70多年歷史,它成為彈藥界“最有可能”的彈藥之一,許多輕武器愛好者相信,如果當初北約選擇了這種精巧的英國7mm步槍彈而不是尺寸和威力都偏大的美國7.62mm步槍彈,輕武器的發(fā)展歷程可能會改寫。

那么英國.280步槍彈真的如今日那些吹捧之聲所暗示的彈道奇跡嗎?是否應(yīng)該采用它而不是7.62mm彈藥呢?如果采納它,是不是就能縮短其它中間威力彈藥的研發(fā)時間,例如縮短5.56mm這種.22級別的彈藥研發(fā)時間呢?
那好,雖然.280絕不是一個糟糕的設(shè)計,但是在無影燈下,它的光輝形象多少有些褪色,目前的贊美以及我為什么認為它不值得這種贊美的原因,正是我花時間在這方面寫一篇較長文章的原因。不過在我們開始討論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些事實:首先.280不是一種,而是數(shù)種。我不會在本文討論這次競標的歷史,因為我在有關(guān)M14的美國“輕型步槍計劃”的系列文章中有更廣泛、更詳細的內(nèi)容,但讓我們先快速瀏覽一下.280步槍彈各個版本之間的性能參數(shù)變化:
一、早期的.280彈使用了獨特的直徑0.458英寸的彈殼,在1949年最后一個季度的測試中,它從24英寸的槍管中以2270英尺/秒的速度打出了130格令的鋼芯子彈。這是威力最弱的.280彈。
二、與此同時比利時和英國都將自己研發(fā)的.280彈裝上了140格令的彈頭,這一時期的測試記錄表明這種類型的子彈用24英寸槍管打出了2330英尺/秒的速度。
三、為了促進列裝,1949年對.280進行了修改,主要是把彈殼直徑尺寸改為和美國.30步槍彈藥(T65)相同的0.473英寸。該型號稱為.280/30(此后的.280一般都是指,280/30),其測試性能因發(fā)射藥和槍管長度的變化而變化。但是,該彈的短期目標是用24英寸槍管打出140格令的彈頭并獲得2415英尺/秒的速度。

四、1950年底,英國人使用阻力較低的比利時FN公司研發(fā)的140格令S-12扁平鉛芯彈頭打出了2595英尺/秒的速度,增強了.280 / 30的性能。在51年,這種子彈被短暫地稱為7mmMk.1Z型彈,兩年半后項目被放棄了。在52年的一次測試中,該彈打出了2660英尺/秒的速度,因此之前2595英尺/秒的數(shù)據(jù)可能只是用儀器簡單測出的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改進版本只是280系列彈藥的一部分,我只是為了方便比較簡單歸納了.280(.280/30)大體發(fā)展出來的四個有代表性的型號。眼尖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280彈的速度數(shù)據(jù)是從24英寸長的槍管上(通常是用夾具固定的測試槍)測量的,這意味著較短的槍管長度將產(chǎn)生較低的槍口初速(因此,后坐力較?。?,但是在1949年末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英國采用的發(fā)射藥只在槍管前13.5英寸內(nèi)就完成了燃燒。測試結(jié)果還證明,早期的280和280/30在24寸槍管上有超常的性能表現(xiàn)。當測試改為在19.7寸的比利時FN卡賓槍上測試時,速度幾乎沒有下降,對于高速彈藥來說,這一測試結(jié)果似乎不正常。因為51年2月在比利時布拉斯哈特進行的測試顯示,使用19.7寸槍管的比利時FN卡賓槍射擊140格令S12子彈,打出了2420英尺/秒的速度,注意時間,測試彈藥似乎與最后定型的Mk1Z是相同的,這意味著,當槍管縮短時,初速會有明顯下降。
(這段話有點難懂,簡單說早期280的發(fā)射藥燃速估計比后期快,所以初速對槍管長度不敏感)
基于本文的目的,我們將僅針對從24.5寸槍管發(fā)射的280彈進行彈道學(xué)研究,并根據(jù)布拉斯哈特測試的結(jié)果進行計算。計算將涉及四個不同階段出現(xiàn)的不同280彈,我們將四種彈稱為“極早期”型,“指標”型,“早期”型和“后期”型。 研究將展現(xiàn)上述四者的性能數(shù)據(jù)。 為了便于比較,我還會加入M855型5.56mm 、M43型7.62x39mm 和M59型7.62x51mm 這三種子彈的性能數(shù)據(jù)。
事不宜遲,以下是彈道表現(xiàn):
(譯者:原作者提供的圖片中出現(xiàn)了相同型號相同長度槍管初速不一樣的情況,懷疑是鋼芯彈和鉛芯彈,ABC的型號區(qū)分并不涉及彈頭結(jié)構(gòu)和材料)
槍口初速

槍口動能

子彈下墜:

子彈散布

所以以上四張圖向我們展示了什么呢?從彈道上講,280彈們更像是兩種彈藥而不是一種。三個初速較低的英國版280具有和俄羅斯M43彈類似的彈道特性,只是抗風偏和存速能力更好。比利時版280使用S-12彈頭,槍口初速更高,抗風偏和存速能力不變,它的風偏情況比起其他中間威力彈來說更接近NATO7.62mm北約彈。比利時彈因為初速比M855和M59要低一些,因此在中距離上比兩種的下墜要多一些。
比利時彈(后來成為7毫米Mk.1Z)的性能優(yōu)勢不是沒有代價的,因為當時測試人員注意到更強大的280彈藥全自動射擊時的操控性變得很差。

為便于對比,我創(chuàng)建了一個電子表格,詳細介紹了各種.280彈和其他類似彈藥的后坐特性,假設(shè)以7磅武器為基礎(chǔ)的后坐能量數(shù)據(jù)如下:

很明顯,后期型英國.280 / 30彈和7毫米Mk.1Z彈產(chǎn)生了比其他中間威力彈更多的后坐力。即使和有時難以操控的7.62x39mm步槍彈相比,它的后坐力仍然高了42%,但是,即使是“渦輪增壓”(譯者:可能是指加強裝藥)的Mk.1Z所產(chǎn)生的后坐力也NATO7.62北約彈少得多。
我想在這篇文章中向讀者說明一件事,那就是.280彈藥的大小和重量比大多數(shù)其他中間威力彈藥大多少。 為此,我拿自己帶有粉紅色標記的C型.280 / 30步槍彈與其他彈藥拍照對比,情況如下:




僅憑我拍攝的照片很難進行準確的尺寸比較,但希望能夠讓讀者明白.280確實位于通常我們認為的“中間威力”子彈的上限。
按照中間威力彈的標準,.280 / 30是相當沉重的一款子彈。上圖我所拍攝的.280彈重20.8克,比7.62×39重21%。比后來的的5.56毫米重73%,而與.280競爭的7.62x51毫米僅比.280重16%,英國人確實研究了減重措施,例如采用鋁殼的.280彈重量僅為14.5克。但不幸的是英美都進行了數(shù)十年研究的鋁殼彈技術(shù)從未成功。
好,當我們完成了以上對比以后,我們應(yīng)當如何認識這款英制.280步槍彈以及它所參與的競標呢?首先,這不是一個設(shè)計糟糕的子彈,事實上從技術(shù)上講,我認為.280可能是更好的設(shè)想??墒敲绹?30彈卻勝出成為了北約彈。但是在我看來,早期的.280也就是更平緩的版本與后來的高性能版本的雜糅給很多人以為.280是一種神奇的子彈的錯覺,以為它可以圓滿完成所有任務(wù),同時又乖巧可耐的像一只hello kitty。這是錯誤的。
那么應(yīng)該采用.280嗎?我不這么認為。盡管從理念上講,.280應(yīng)該會戰(zhàn)勝美國的.30 步槍彈(T65),但.280的發(fā)展卻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重大問題。.280裝上英國鋼芯子彈時,會受到精度差的困擾,而使用比利時S-12彈頭雖然阻力較低且具有相對出色的性能,但無法穿透700米以外的鋼盔(譯者:原文未說明具體是哪種鋼盔)。此外,.280弧度更大的彈道從未得到完全改善,除非是采用49mm彈殼的7mm高速彈。

由于上述原因,參加競標工作的美國,法國和加拿大代表都表示偏愛.30步槍彈( T65),甚至英國代表也沒有完全認可.280,而是建議本國同時采用這兩種子彈。如果美國人接受.280背后的理念并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也許可以成功,但即使到1949年,.280的研發(fā)仍處于起步階段,T65卻已經(jīng)接近完美,相比英國研發(fā).280有近三年的領(lǐng)先。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彈藥標準化的北約壓力很大,他們沒有理由選擇欠發(fā)展,高風險的彈藥。盡管T65的勝出令我們這些疑惑的人感到失望,但那可能是正確的選擇。
譯者:英國的主要7mm步槍彈有:.280、.280/30、7毫米Murray、7mm高速、7mm折中、7mm二次優(yōu)化這6款,一般而言這6種只是指“具有某幾種規(guī)格特征的7mm步槍彈”,在此基礎(chǔ)之上還會因為材料、發(fā)射藥、彈頭結(jié)構(gòu)等原因有一定的排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