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史原著)【雜說】沈浪的道(作者:溫慧遠嫁)
篇一:源起
看見沈浪這種人,就可以確信世界上的確存在一個詞,天資。
天資聰穎,天竅早通。此類人早熟早慧,心眼皆見,遇常情比常人多想三分,逢異事較他人多悟三層。
簡而言之,一出生大腦構(gòu)造就和普通人不一樣。
由此我愿意YY為,沈浪也許很早就有了自己的主見,凡事都能有自成體的角度和看法。
而這種角度和看法,甚至是不可能因為父親的存在或者權(quán)威而有什么實質(zhì)性變化的。
一個早熟早慧的孩子,他會用自己意識中的那點標(biāo)準(zhǔn)來甄別外界的一切,不一定全面,甚至不一定正確,但是一定足夠促使他思考,然后在思考中長成。這樣的孩子并不會像經(jīng)歷過青春叛逆期的我們一樣排斥家庭的熏陶教育,即使有,他也在不斷的自我調(diào)整,接觸的外界是死的,但是可接觸的東西是活的,所謂甄別,即是能夠幫助沈浪來選擇,什么是我需要學(xué)習(xí)的,什么是我不需要掌握的。
真正的世家子弟往往具備相當(dāng)?shù)暮B(yǎng),我想這就是沈浪性格底色里的一部分。令人羨慕的當(dāng)然不是世家子弟這種光環(huán),而是這種身份背后,從骨子里體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雅。所以我愿意一開始就相信沈浪身上存在的沉靜與淡定。
最初,這是一種原生的氣質(zhì)與姿態(tài),那時的沈浪我想還和道扯不上關(guān)系。如果沒有幼年時的那場變數(shù),沈浪這個世家子弟的軌跡在我腦海里倒是有跡可循。
然而最終,父親去世了,年幼的沈浪就此離家,千金散盡。從此不見蹤影。
其實整個過程在旁人的敘述中非常的短暫,簡單。但是沈天君的死終究轟動了整個武林,沈家敗于一夕之間,唯一能與此比肩的轟動情節(jié)是,稚齡孩童的千金散盡。
千金散盡是個什么概念,我至今沒法形容,這不是多讀幾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就能體會的。這樣做的人,要么看瘋了,要么看透了。
從少年沈浪在武林外史這本書的整體表現(xiàn)來看,我可以大膽揣測,小P孩時代,他看透了。
我想,這便是近道的第一步。
世家弟子時代的沉穩(wěn),安定,沈浪并不是一個冒進的,激烈的孩子,在我所有有限的想象中,他過于聰慧,過于明晰。直到直面劇變的那一天。
老柴和夫人的騙局引發(fā)了武林的大難,然而沈浪后來散盡家財?shù)呐e動告訴我,一切都是表面,一切都是浮云。真正隱藏在騙局里的,讓小P孩沈浪所領(lǐng)悟到的一切,遠遠不是,甚至,根本不是這些。而是人性。
人性的貪婪與軟弱,從不曾那么清晰的展現(xiàn)在沈浪面前。那不僅僅是一場心智與心智的較量,更是一場人心的修持與欲望的較量。在這場較量里,他的父親死了,太多的人死在衡山回雁峰,人心就此陷落,紛亂不斷。仇恨,殺戮,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其實我想這一切都和沈浪沒有關(guān)系,因為那場騙局足夠他明白一切,父親死于承擔(dān)不起,而那些人死于內(nèi)心的執(zhí)迷。人生該當(dāng)如何來去?這時的他或許還不甚分明,但有一點沈浪卻可確信無疑。父親的路,并不是適合自己的,前生里的一切,誰也無法帶走。一切不過過眼煙云,世上繁華如夢,怎及內(nèi)心安定淡然?
父親的離開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并不是沒有悲痛,更不是說沒有負擔(dān)與責(zé)任。但也有助于他看的更多一些,想得更透一些。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機緣了。
葛仙《抱樸子內(nèi)篇》中寫道:“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蓖瑫r還提出應(yīng)節(jié)飲食勞動,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zāi)害不干,可延年長壽。
這是道家修行的一些方法和戒條,目的是通過減少欲望而保持道心。必須指出,這是猶如佛家苦行般的一些初級方法而已,只適合初入門者和功力不足者。而沈浪自身機緣巧便巧在,他已去了欲望,或可以說,他本性的沉穩(wěn),安定便是少欲望,而幼年時的劇變更使他看透了欲望的干擾,因此我想,比之一般人需要以壓抑本性來修持最初的道心,沈浪的近道無疑更為自然順暢。他更像是一個飄然入門來的人,早已安靜而怡然的在那里感悟著十二少的清雅與自得了。
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在遭逢劇變的時候選擇散盡家財,讓一個百年世家就此煙消云散,這種決定到底是出于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這舉動中是不是包含著一種懷疑和否定?他從小的生長環(huán)境,他的家世,他的父親在他身上留下了什么印記?
我總是固執(zhí)的認(rèn)為,繼承這種詞不適合沈浪。對于外界的各種信息,他是甄別之后有選擇的消化吸收的,劇變發(fā)生之前,他就已經(jīng)這樣了。
我也覺得,他有自我選擇與吸收的能力。
至于他父親,估計那時候小,在他心里也談不上什么否定,但是他父親的事,他們家的事也夠他看明白許多了。起碼可以知道,父親的路,不論怎樣,都并不適合自己。
篇二、道在塵世(一)
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zāi)害不干,沈浪用這種心態(tài)過了幾年,逐步養(yǎng)成一個十分穩(wěn)妥的內(nèi)心。他是安定的,自持的,他身在這塵世之中,而能夠不為這塵世所攪擾,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這正是一種對于自我心靈修繕與秉持。
錢財在他手中收放自如,世人的眼光在他身上如流光掠過,這是寵辱不驚,更是寵辱不見,存于萬象之中而不為萬象所迷。仁義莊一遇,他不見得認(rèn)同周圍人的世界觀和價值標(biāo)準(zhǔn),但是他可以脫手的錢財來融合,同時又堅持著自己的卓然獨立。
可以笑對一眾人的摒棄,可以笑一眾人追名逐利的癡迷,可以笑對一眾人對往昔榮耀的追捧,可以笑對一眾人對時局的困疑。曾經(jīng)有人把他理解為足夠智慧與足夠信心下志在必得,運籌帷幄,其實還是小瞧了他,沈浪永遠是那個沈浪,無論塵世的境遇如何,無論凡塵的糾紛怎樣,順境不驕,逆境不餒,甚至將凡塵俗世分了順境逆境,都不過是旁觀者的著相罷了。沈浪的江湖路,人生路,是從不曾放棄自我的坦然與隨性。
不曾強迫別人,也從本心上拒絕受人強迫,可以用各種方式來化解困局,可以用悲憫的目光來憐恤一切,世間諸情于沈浪,人情,友情,愛情,體恤之情,情發(fā)自然。這種坦然與隨性是為積累沉淀,更是自身的修持與釋放。是無所滯礙的。他沒有缺憾,不需要互補,他自身存在著最為健康與強大的修正系統(tǒng),使得他本身就是充盈而完整的。
所以,沈浪是為真正的絕頂,不因他智慧過人,不因他能力過人,更不因他是武林整本書的核心人物,而是因為他的完整與超脫。
有沒有這個世間,有沒有那么多紛擾,與他而言,都無甚要緊。如果不是昔日古墓之中,眼睜睜看著一個深深愛著自己的無辜少女讓人撕扯了衣服,露出了胸脯,如果不是眼睜睜看著這樣的純潔美好在眼前被殘忍傷害,如果不是那個少女當(dāng)此時刻還以忠貞,堅韌,以及勇氣徹底沖破了沈浪的那無障無礙的道心,沈浪心中將永遠保持自我的清寧與安定。無欲無念,空明萬物。在日后的修持中,他必將永遠保持自我的完整直至達到真正的天人合一。
什么人曾經(jīng)說過的,珠穆朗瑪峰不是因為有人爬上去而成為絕頂,它成為絕頂是因為它的高不可及。因為有沒有人爬上去都不影響它的孤絕與高度。
沈浪正是如此,他之所以是絕頂人物更不是因為她愛上朱七七,蒙受到這種被愛的幸運,而是因為心無塵埃,飄然世外,即使行走在紅塵,依然清冷不墮。他對紅塵本無所求,只是因為機緣巧合之下和朱七七有所牽扯,當(dāng)時情當(dāng)時景,無論是感官還是心理,都給沈浪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他的一生之中,怕是再也不曾有過這樣的時刻,一個女孩子因為她受到肉體與心靈的殘害,卻依然表白著她的愛,忠貞,以及勇氣。這所有的震撼連同那副鮮紅的血與雪白的胸脯混合在一起的令人觸目驚心的畫面,永遠銘刻在了沈浪的記憶之中。從此以后,再也不會有一個女孩子,給過他類似的感受。
他從那以后才意識到她是特別的,因為他身邊根本沒有第二個這樣對他的女孩,從這以后,故事才應(yīng)了金無望在朱七七跑路之后說的那句話。到了我這個年紀(jì),你才會發(fā)現(xiàn),要找到一個這么愛你的女孩子,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而對于沈浪來說,盡管朱七七后面缺點頻露,驕縱肆意,任性妄為,鮮少為人著想。然而以他對感情的坦然與忠誠,無論如何都會記得最初動情的那刻,他都會先入為主,從此只傾心她一個。再無更改,一切皆不再入其目了。而如果朱七七并非那種熱情如火,求之必得,執(zhí)迷不改的人,沈浪也就是隨緣遇合,決不強求的。
沒有朱七七的沈浪,依然是完整的沈浪,因為他從不需要被人選擇,而沒有沈浪的朱七七,卻是那個迷茫的攀登者,因為找不到那個絕頂而一生缺憾。
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在和木頭討論,沈浪為什么愛朱七七?
沈浪需要朱七七嗎?不需要,他不需要任何東西,沈浪一個人便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他不需要別人來補充他,也沒有人能來補充他。
朱七七引起沈浪心靈共振,并讓他由此產(chǎn)生無法抑制且不可取代的精神愉悅?當(dāng)然也不是。能引起沈浪心靈共鳴的人不會沒有,可那個姑娘不曾出現(xiàn)。
似乎,只剩下一種可能了:沈浪的愛情,起源于老天賜予的獨特機緣,而這種機緣具有偶然性和不可復(fù)制性。
這段感情讓我覺得動人之處,便在于沈浪對待愛情和愛人的態(tài)度,遵從本心,無旁騖。
因為愛,可以忍耐對方那些他曾嚴(yán)厲指出并為之生氣的缺點;因為愛,可以不計較她所有那些任性恣意,不為他考慮的行為。
愛情,不只是荷爾蒙分泌,更是一種妥協(xié)和承擔(dān)。我愛這個懂愛的沈浪。
對于沈浪而言,別人的補充(前提是讓他感到愉悅的),其實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效果。有固然是好的,可是沒有,也絕不影響他本身的純粹性和完整性。
?
他的內(nèi)心建設(shè)是沖虛盈靜的。因為他對世界的洞悉,以及對于萬事萬物的泰然。這就注定了沈浪一開始就和武林外史中所有人站在不同的高度上看待一切。這個世界,無有可與之共鳴的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的寂寞。因為他的心靈并無缺憾。雖然他因前因牽絆,剛?cè)氲罆r,也并不能全然拋下前生里事,然而,他對于此的看法,以及之后用自己的態(tài)度和方式來化解的消釋的種種,都在展示著他的近道與了悟。
?
如果一定要和什么共鳴扯上關(guān)系,那么顯然,最為接近的人選,是金無望。
沈浪的決定,正是源于他是那樣的人。
反之,他是那樣的人,才會做出那樣的決定。
?
昨天和筆筆討論,她見我論胸脯,談金不換挾持下刀,期間場景頗為香艷刺激,問我是否帶有情欲在內(nèi)。我說恰恰是沒有的。
?
彼時的朱七七如何?
她被人損害(撕開衣服、露出雪白的肌膚)——因為沈浪。
她沒人殘害(用利器致傷,鮮血大流)——因為沈浪。
她央告沈浪莫要管他。不要為了他卸去一只臂膀——自我犧牲。
她滿面痛楚,眼中流淚,竟絕不服軟——貞靜堅強。
?
歸結(jié)一下彼時朱七七的特點即可發(fā)現(xiàn),在沈浪面前的是一個怎樣的少女了。
愛自己,追逐千里,卻因自己受到損傷,羞辱。卻依舊表現(xiàn)的勇敢、犧牲而堅貞。
她被挾持,十分害怕,還要控制自己,不讓沈浪因此被威脅。這是勇敢。
她被羞辱,十分憤怒,還要控制自己,讓沈浪莫要管她,這是犧牲。
她被傷害,十分傷心,還要控制自己,可依然禁不住滿臉眼淚,這是堅貞。
?
沈浪因此的反應(yīng)是:如被針刺,竟然發(fā)抖。
這樣一個愛著她,勇敢而堅強,一心一意為他犧牲,又十分貞靜的女孩子。
這番情景對他震撼之大便足以想象了。
?
而在這種情景中的朱七七,雖然露了肌膚,被人用利器所傷,雪白的肌膚和鮮紅的血匯集成一幅刺激的畫面,但這種刺激并非來自于女體,來自于情欲,而恰恰是來自于非情欲的精神層面的高潔與貞美。在她的身上,顯示出了堅強,勇氣,付出,奮不顧身這種種遠遠有別于情欲的精神內(nèi)涵,讓沈浪就此銘記。
?
如果說未進古墓前,那不過是偶爾心動的話,到了古墓,那才是有了質(zhì)的飛躍,心動不是愛,可就是古墓一事,讓沈浪的心動最終激化成了愛。所以,沈浪才會在事后說出那番十分肉麻的話:你放心,總有一天我要將他們都放在你的腳下,任你處置。
?
我早年讀書,總以為這是嬌寵,可如今才真正明白,這是感激,是補償,是心疼。
他感激她為他的犧牲,他要補償她受的羞辱,他心疼她受到的傷害。
我先前所說,沈浪此人對世無求,他亦不需人來完善填補,所以這樣的人,一旦動了真正心疼人的心意,那便是愛了。
?
而古墓的事,多少機緣巧合,多少命中注定,只怕是即使朱七七要再重來一次,都未必有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情愫,所以歷史才不可復(fù)制。人生境遇,是差不得一分一毫的。差了,往往便是謬以千里。
?
而對于沈浪而言,他是情發(fā)自然,情發(fā)于心的,情生則不動。情生則不移。因為他的人生也不可能再復(fù)制有那樣的時光,再遇到那時的人,忠實于自己最初的感覺,忠實于自己最為直接的感觸。即使后來的朱七七讓他發(fā)覺完全不是彼時的一回事。他亦忍了。
?
因為對于他忠實于自己的原則而言,所謂愛情,不過一瞬一生,從此天下再不入我目中,不是不美,不是不好,更不是對朱七七多少溺愛,多少疼寵,只是我愛了你,我不違心,我不違情,發(fā)于自然,結(jié)于自然,有始有終。
?
所以他是生氣的,他是不滿的,他是無奈的。
這不是什么愿打愿挨,而僅僅只是包容。
朱七七,你這么做,不對,朱七七,你這么做,有問題。
我,并不同意。
然而,因為愛你,因為不是太太太太過分,我選擇,容忍你。
這是一種因為愛,而做出的讓步與妥協(xié)。原則內(nèi)的讓步與妥協(xié)。
這和愿打愿挨甘之如飴,完全是兩碼事。
?
而只有這樣的沈浪,才是真正的沈浪,堅守著自我,有著自己最為明晰的判定,不會因為任何外在的因素條件而改變自己的原則與立場,不對的不好的,他必然指出,原則范圍內(nèi)的,我可以容許你改進或者容忍你的錯,但是這種容忍并不意味著絲毫的消化與認(rèn)同。
所以,沈浪是永遠不可能為了俗世凡塵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堅持的。
從他幼年散盡千金開始,就可以基本推斷出他以后的人生軌跡正是,存于世而隱于世的,堅守自我的原則的。
?
他始終忠實于自己,這種忠實使得他對朱七七另眼相看,再無更改,也使他也可以放棄愛情來為對方規(guī)避傷害。但是,他從來不會,也永遠不會放棄他那套有別于世內(nèi)的思想判斷和價值觀念,他之不變,之所以是神仙中人,真正在于這里,他忠于他的理想和本性——無求于人,獨立于外力企圖強加的思想和倫理壓力。所以他不會因為兄弟,朋友同時鐘情于朱七七而心生退意,做出看似成全友情,顧全道義卻違背本心的讓步。
?
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女人心中YY的對象,成為他們白馬王子的候選之一,他不曾需要過朱七七,是朱七七的千里追尋里的某段插曲造成了沈浪的一次意外。是朱七七本身的需要,她對于沈浪的執(zhí)迷結(jié)成了這個緣果。沒有這個緣果,沈浪不過是沒了這樣的一段愛情,然而沈浪還是沈浪。
?
如果沈朱的機緣發(fā)生變化,如果他們的相遇不過是紅塵偶遇,缺少了某段愛情并不意味著生命的不完整。沈浪不過還是那個生有道心的少年,于他本身的完整性純粹性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而兩人未必有任何重要的交匯,朱七七將永無可能在他心中印上名字。任憑她在為那次偶遇念茲在茲,而沈浪心中并無波瀾,將永遠只做他自己。
沈浪的愛情非常純粹,于他而言,愛情的世界里只有兩個人,只關(guān)乎兩個人
--無論感情生活如何不如意,無論愛的那個人讓他如何痛苦,他都不曾試圖將他人卷入其中,也從不曾將其他女孩子跟朱七七置于感情的天平兩端來進行衡量比較,以此來尋求安慰,無論彼時那個可供選擇的女孩子在他眼里是如何美好不輸朱七七。在他眼中,朱七七是瑕不掩瑜的。
遵從本心的愛情,是那么潔凈純粹那么美麗。
唉,我愛沈浪[Love]
反之,我正認(rèn)為這是一種通透,是大道于自然的通透。
?
美丑善惡自見,以印自然之心。
這個江湖,九年前便已認(rèn)識沈浪了。
P.S.別說朱七七因為他怎么怎么受苦,她自己非要跟著,怪誰?。??她惹了多少麻煩怎么不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