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意加營銷成就黑馬——《危笑》



今天聊聊美國電影《危笑》。
片名Smile / Something's Wrong with Rose (2022),別名微笑(臺) / 魅笑(港) / 奪命微笑 / 笑死。


心理醫(yī)生蘿絲在治療病患時,患者當著她的面自殺了。
從此以后,一股無名的可怕力量開始侵入她的生活,各種無法解釋的事件接連發(fā)生,蘿絲需要直面她那不堪回首的過往,還要想辦法逃避即將降臨的厄運。

上映前,派拉蒙特公司為了宣傳這部電影,在不同的公共場合安排付費演員來展示電影中那種令人不安的標志性微笑。
演員們在美國職棒大聯(lián)盟不同比賽中隨機現(xiàn)身,甚至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早安美國》節(jié)目也有,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fā)傳播。
影片創(chuàng)意讓人興趣大增,加上優(yōu)秀的營銷方式,觀影人數(shù)蹭蹭地上漲也就不意外了。


《危笑》被貼上了“美國心理恐怖”的標簽,影片提供了大量令人毛骨悚然的因素,成功地讓觀眾感到心生寒意。
《危笑》影片預(yù)算不高,只有1700萬美元,原本只計劃在流媒體上播出。但隨著點映有了結(jié)果后,評分遠高于預(yù)期,于是派拉蒙特決定在院線上映這部電影。
該片在首映周末就收獲了2200萬美元的票房,并最終拿下2.16億美元票房的好成績。派拉蒙特發(fā)行總監(jiān)克里斯·阿倫森(Chris Aronson)表示,這“超出了我們最瘋狂的預(yù)期”。


本片是導(dǎo)演帕克·芬恩(Parker Finn)的處女作,根據(jù)帕克·芬恩自己的短片《勞拉沒睡著》(Laura Hasn't Slept ,2020)改編的。
故事將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元素包裝打磨,像微笑這樣稀松平常的事情,都可以變成一個令人不安的有趣概念。
《勞拉沒睡著》里的主角凱特琳·斯塔西(Caitlin Stasey)在《危笑》中再次飾演勞拉,并且在蘿絲面前自殺。


《危笑》是一部超自然的電影,就像電影《午夜兇鈴》《它在身后》(It Follows ,2014)一樣,很適合當下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病毒式傳播。
本片和其他許多恐怖電影一樣,《危笑》有足夠多的漏洞來保持詛咒的模糊性,詛咒處于可以傳給我和不會傳給我的疊加狀態(tài)。
但《危笑》并不會暗戳戳地詛咒觀眾,不像《咒》那樣玩小聰明,要的就是光明正大地嚇唬觀眾,不搞那些令人晦氣的小手段。

盡管《危笑》中沒有明確表明微笑詛咒的傳播特點,但可以從受害者們身上發(fā)現(xiàn)共同點。
這些受害者都易于受到傷害,他們目睹過親人的死亡。
勞拉提到她小時候親眼目睹祖父去世;加布里埃爾的遺孀表示,他仍在為弟弟的死亡而難受;羅絲則是10歲時看到母親因酗酒而死。

“它看起來像人,但它不是一個人。”
《危笑》給觀眾帶來一場方向迷失、引起焦慮的噩夢,會讓觀眾質(zhì)疑所看到的一切。
影片借鑒了許多恐怖故事的套路,佯攻和突然驚嚇交替頻繁出現(xiàn),讓人防不勝防。影片以其特有的方式入侵觀眾大腦,把日常事物變得毛骨悚然。

《危笑》的套路和《午夜兇鈴》很相似,整個發(fā)展軌跡并沒有太多變化。影片并不依靠這些取勝,而是依靠常見的微笑讓人不安。
這里的微笑并不是瘋狂的小丑式微笑,而是常見的人類微笑。
正是最常見的微笑才最難防備,你永遠不知道誰會微笑,或者你會在哪里看到微笑。

《危笑》里的受害者可以轉(zhuǎn)移詛咒,但詛咒帶來的創(chuàng)傷卻是獨立和可怕的。
影片輕易地把觀眾帶入緊張狀態(tài),不僅有殘酷血腥的畫面,更有殘酷殘忍的剪輯和聲音技巧,一遍遍地刷新觀眾腦中的焦慮。
這些情緒不斷積累,讓影片效果更佳。

幾個小彩蛋。
1.這部電影最初的標題是《蘿絲出了問題》(Something's Wrong with Rose),后來改名為簡潔明了的《危笑》(Smile)。

2.影片中被詛咒的“微笑的人”都穿著明亮、柔和的顏色,而蘿絲則穿著深色衣服作為對比,以顯示出快樂和悲傷的區(qū)別。

創(chuàng)意加營銷成就黑馬,
緊湊式改編常見元素。

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