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美國女碩士狂追35歲中國窮保安,婚后全家飛往美國定居
2008年,河南省梁祝鎮(zhèn)的一座小村莊里發(fā)生了一件轟動全村的“大事”,村里35歲的窮小子蔡小華,迎娶了一位26歲的美國女碩士。
更令人驚訝的是,故事主角里的女碩士,來自美國一個高知中產家庭,其本人當時在一所外國語學校任教,妥妥是個白富美,而35歲的農村小伙,僅僅是個初中都沒畢業(yè)的保安。
如今13年過去了,這段跨國婚姻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貧窮不配擁有愛情?
故事,要從蔡小華貧寒的童年說起。
1973年,蔡小華出生在河南農村一個貧困家庭。跟大多數農村子弟一樣,作為家中長子,蔡小華不僅要幫助父母干農活,還要照顧三個妹妹,這讓他的童年幾乎沒有了玩樂的時光。
然而,縱使蔡小華拼盡全力替父母分憂,她的母親還是在他十歲那年,因為無法忍受一眼望不到頭的貧窮,拋夫棄子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來。
如此一來,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到了父親一個人肩上。父親不得不沒日沒夜的干活,可賺來的錢除開基本的家庭生活費后,就只夠供一個孩子上學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眼看開學的時間越來越近,父親更是拼了命的干活賺錢,直到將自己的身體累出病來。
幾個妹妹不忍父親如此操勞,全部選擇早早出嫁,以便減輕家里負擔,而蔡小華則在父親的要求下,成為了家里唯一一個有學上的“幸運兒”。
眼見家里這般窮困,蔡小華哪有心思讀書?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蔡小華初中還沒讀完就瞞著父親輟學打工去了。他聽說南方容易賺錢,便輾轉來到廣州,進了一家電子廠。
流水線操作工的工資十分微薄,蔡小華省吃儉用,將不多的工資節(jié)省下來寄回老家,供養(yǎng)老父生活。
與此同時,蔡小華自己的感情世界也在這一時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有位同樣漂在廣州的打工妹子不嫌棄蔡小華收入微薄,勇敢地闖入了蔡小華的生活,成為了蔡小華的妻子。
不久后,妹子給蔡小華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當上了父親的蔡小華更加努力的工作,為了適應廣州開放包容的環(huán)境,蔡小華還擠出時間來自學英語。
想著有一天能去外企工作,因為他聽說“同樣的工作,外企的工資比國內電子廠高兩倍?!?/p>
可惜,就在蔡小華奮力打拼未來的時候,他的妻子卻在最初的激情消退后,漸漸覺得蔡小華的收入無法給予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不斷找茬和蔡小華吵架。
蔡小華好不容易才娶了個媳婦,自然處處相讓,可他的妻子反而將蔡小華的謙讓看成了無能,心中對蔡小華愈加不滿。
最終,兩人在經歷了無數次爭吵后,于2007年辦理了離婚手續(xù)。蔡小華的前妻離婚后帶著女兒返回故鄉(xiāng),留下蔡小華一個人廣州,獨自品嘗生活中的辛酸苦辣。
跨國婚姻
不得不說,婚變帶給蔡小華揮之不去的陰影。
為了盡快走出來,蔡小華決定換個環(huán)境生活,他辭掉了工廠的工作,轉身去一所外語學校當起了保安,這個舉動無意間改變了他的命運。
蔡小華依舊干活賣力,再也不提愛情。然而,蔡小華不想要愛情,月老偏偏要給蔡小華的身上綁上紅線。
2007年8月5日,蔡小華像往常一樣在校門口執(zhí)勤。突然間,一位金發(fā)碧眼的美女緩緩走入學校,進門的瞬間還沖著蔡小華嫣然一笑。
“好甜的笑容啊”,蔡小華心想。這時,校內急步走出一位領導,一邊跟美女握手,一邊微笑著說:“歡迎你,蒂芬妮老師?!?/p>
原來,這位美女正是學校新來的英語教師蒂芬妮。
她來自美國新澤西州一個高知家庭,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一所大學的教授,而蒂芬妮本人剛剛拿到了美國的碩士文憑,妥妥是個白富美。
蔡小華從未見過這么美的洋老師,整個人完全被迷住了。此后只要蒂芬妮從學校門口經過,蔡小華就對著她微笑。
一來二去,蒂芬妮不禁對蔡小華產生了好奇。等到蔡小華再一次對蒂芬妮微笑時,蒂芬妮忍不住徑直走向蔡小華,想問問蔡小華為何總是對她微笑。
誰知,還沒等蒂芬妮開口,蔡小華就率先用英文說:“你好,蒂芬妮女士。”
蒂芬妮一愣,她沒想到蔡小華竟然會說英語。然而當蒂芬妮想進一步交流時,卻發(fā)現(xiàn)蔡小華僅會幾個常用的英文,尚不足以流暢交流。
于是,蒂芬妮便提議兩人平時可以互相學習,她教蔡小華英文,蔡小華來教她中文。
一切就像天注定的一樣,蔡小華就這么與蒂芬妮成了朋友。兩人時常在校園中攜手漫步,共同體驗語言的魅力,而兩顆心的距離也在兩人頻繁的交往中靠得越來越近。
隨著了解的深入,蒂芬妮發(fā)現(xiàn),她愛上了這個名叫蔡小華的男人。于是,蒂芬妮主動向蔡小華示愛,這讓蔡小華有些不知所措。
只因蔡小華實在不明白,自己一個村里來的窮保安,蒂芬妮到底喜歡自己什么?
為免蒂芬妮一時沖動,蔡小華邀請蒂芬妮去他的農村老家看看,再決定要不要嫁給他。
蒂芬妮滿口答應,兩人便一起來到了河南那座貧窮的小村莊。不得不說,蔡小華家的條件確實有些寒酸,家里沒有電器,只有幾盞忽明忽暗的電燈,像樣的家居也沒幾件。
但蒂芬妮毫不介意,她一進家門,就笑著叫蔡小華的父親“爸”,還大方地跟村民們打招呼,一下子就贏得了蔡家的認可。
眼看蒂芬妮完全不嫌棄自己家貧,蔡小華大喜過望。第二天,兩人就在村里舉辦了婚禮。
這一年,蔡小華35歲,蒂芬妮26歲,但年齡的差距在愛情面前根本不是問題,兩人的婚禮受到了全村人的祝福,晚上村民們還自發(fā)組織了鬧洞房,讓蒂芬妮體驗了一把“中國式結婚”。
婚后,蔡小華告訴蒂芬妮,自己想留在老家照顧父親,蒂芬妮欣然應允。
隨后,蒂芬妮返回廣州,辭去了外語學院老師的工作,跟著蔡小華來到河南,在當地一所中學找了個英語教師的工作。
蔡小華也沒有再去當保安,他留在家中,當起了“全職煮夫”,悉心照顧蒂芬妮的生活。
不久后,蒂芬妮誕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蔡小華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建議一家三口一起去美國生活。
于是,蒂芬妮重新回到美國,再次找了一份教師的工作。蔡小華繼續(xù)留在家里“相妻教女”,順便在空余時間跟著蒂芬妮學習英語。
在奉行“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tǒng)家庭模式的國人們看來,蔡小華的婚姻似乎有些“另類”,但婚姻與愛情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蔡小華與蒂芬妮都能通過這段婚姻獲得幸福感,那他們的結合就是愛情最美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