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潘哈德201輪式裝甲車,訂單下好了法國卻投降了

上世紀30年代后期對法國軍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時間段,馬奇諾防線完工指日可待,躲在防線后方一方面可以好好恢復(fù)經(jīng)濟,另一方面逐漸完成軍事上的變革。在1938年時,法國陸軍新一輪的裝甲車競爭展開,尋找新的裝甲車型號替代手中的潘哈德178,潘哈德公司自然不能失去這個機會,在Louis Delagarde的領(lǐng)導(dǎo)下建立了一個名為潘哈德201的新項目參與競爭。

潘哈德178是潘哈德公司在30年代前、中期研制的4輪裝甲偵察車,裝備在法國騎兵部隊中,1937年才開始服役,不過它是遵循法軍在1931年提出的計劃而研制,潘哈德201將在理念、性能等方面全面超越它。
潘哈德201是一種8×8的輪式裝甲車,它在設(shè)計上與普通輪式車輛不同。裝甲車有一個類似于坦克的車體,相關(guān)組件直接與裝甲車體相連,而不是像普通汽車一樣先建立底盤,再搭建車體。

車體結(jié)構(gòu)狹長,前部是駕駛室,中段戰(zhàn)斗室,后部是動力室。動力為一臺85馬力汽油機,行走裝置的首尾兩軸安裝橡膠車輪,中間兩軸安裝剛性車輪,在公路機動的時候?qū)⒅虚g兩軸升起來變成4×4模式,速度可以達到80千米/小時,越野機動的時候?qū)⒅虚g兩軸放下提高通過性。

前部駕駛室內(nèi)容納1名駕駛員,他可以通過正面的艙口出入或觀察,艙蓋上有觀察縫,可以在關(guān)閉后提供基本的視野。中段的戰(zhàn)斗艙段安裝一座單人炮塔,該炮塔已經(jīng)初步具備搖擺炮塔的造型,不過受制于狹窄的車體以及車輛低矮造型的需要,炮塔尺寸很小,就算只容納車長1人也很緊張,為此還不得不將主武器SA 35型25毫米炮往炮塔右邊挪一挪,輔助武器則為1挺7.5毫米機槍。

這門自動炮是SA 34型25毫米炮的車載版本,炮管縮短到47.2倍徑,它可以發(fā)射穿甲彈,短管并沒有嚴重削弱它的穿甲能力,因為生產(chǎn)了一種增強發(fā)射藥的彈藥,有文章稱它能在500米距離上擊穿40毫米垂直裝甲板(沒有指出是哪種類型裝甲)。

與當時其他法國坦克差不多,潘哈德201的車長要負責指揮、火炮裝填、射擊等一系列事情,在戰(zhàn)斗中會忙得不可開交。

雖然潘哈德201沒有普通汽車或坦克那樣的懸掛,駕駛體驗不會太好,好處是裝甲車整體造型低矮,長4.34米,寬2米,高1.8米,戰(zhàn)斗重量才9噸左右,為數(shù)不多的裝甲重量分配中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了車體正面,這里的裝甲厚度達到了60毫米(軋制鋼板),加上整體呈大傾斜角布置,防御力非??捎^,不過其他方面的裝甲厚度就要弱很多,據(jù)稱側(cè)面和尾部裝甲厚度約為15毫米。

拋開當時法國軍隊中普遍存在的單人炮塔硬傷,潘哈德201作為裝甲偵察車還是不錯的,法軍在1939年9月獲得原型車,次年的5月1日簽訂了600輛的訂單,法軍還要求配備威力更大的47毫米炮。

5月10日法蘭西戰(zhàn)役爆發(fā),這場壓倒法國的戰(zhàn)役只持續(xù)了一個多月,它也順便摧毀了那600輛裝甲車的訂單,據(jù)稱法國人將原型車緊急撤離到摩洛哥,它后來的命運不得而知??梢钥隙ǖ氖欠▏诙?zhàn)后重新啟用了潘哈德201的相關(guān)設(shè)計思路,誕生了潘哈德EBR輪式裝甲車,這兩款裝備從外形上就能確定存在技術(shù)的傳承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