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筆記》(動漫37集版本)后感
《死亡筆記》(以下簡稱DN)可能是我近兩年來接觸到的最引人入勝的一部作品。當然了,這也和我沒有去主動接觸文藝復(fù)興以來大哲學(xué)家的著作有關(guān),否則說出這種話還是顯得太淺薄了。不過換一個角度,用文字去比對動畫,用力求力透紙背的論理去比對多少有些商業(yè)氣息的漫改也是不合適的。且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單以引人入勝的程度而論,后者可能還是要遠勝于前者。但是正如我一直以來所相信的,優(yōu)秀的內(nèi)容是共通的,很多優(yōu)秀的動畫都脫胎于經(jīng)典文學(xué)、藝術(shù),比如《小圓》《EVA》等。因此我認為編劇的水平?jīng)Q定作品的質(zhì)量(比如蘭曉龍的軍事三部曲),這都是題外話了。

所以嚴謹?shù)卣f,DN 可能是我未來多年會不斷向別人推薦的一部作品,因為它劇情連貫,邏輯清晰,立意深刻。
共37集的動畫,我最推崇的大致是前15集。在前15集左右的范圍,能感受到作者的思路如行云流水。夜神月與L的交鋒幾乎展示了動畫邏輯推理和緊張感營造上能達到的最高水準,這些推理與偵探解謎類的邏輯有所不同,前者注重的是對行為心理、人格心理的解讀,后者注重的是證據(jù),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意義。推理是常見的,不常見的是大段的、連續(xù)不斷的、難以預(yù)測的、關(guān)乎生死的嚴密心理解讀、博弈,至少以我的閱歷而言是這樣。
當然了,這是一個直觀的印象,如果回過頭逐字逐句去考慮每句話及其之間的合理性,難保還會有紕漏,但緊湊的劇情所帶來的緊張感讓人很難有思考的時間,不自覺地被帶到了作者的邏輯中。不過我想我短期之內(nèi)應(yīng)該不會去看第二遍了:DN 本身講述的是若干人的悲劇,比起悲劇我還是更喜歡喜劇一些;且DN 的亮點之一在于劇情,在一個劇情仍然可以清晰回想的狀態(tài)下去二刷還是一件蠻考驗?zāi)托牡氖虑榈摹?/p>
作者要表達的主題往往寄托在人物的遭遇和命運上。DN的主題當然有多個,最重要的主題只能在夜神月身上。
夜神月,觀眾以其為主視角,他以失去父親、愛人、時間精力、前程以及幾乎所有美德等等眾多寶貴的東西為代價去執(zhí)行心目中的正義,且他的命運關(guān)系著彌海砂這一頗值得同情的角色能否獲得她定義的幸福,再有就是他的聰明才智讓人汗顏。所以我認為同情夜神月,故事前期一定程度上支持夜神月,是大多數(shù)觀眾、包括我在內(nèi)的合情合理的想法。我個人認為其實松田桃太這一人物本身就其實是作者給讀者的具象化身(首個表示理解其拉的是他,首個對夜神月開槍的也是他,他的成長有目共睹,我想意義就在于此)。
但是夜神月有罪,罪無可恕,他舍棄了所有美德還在其次,他最大的罪在于他不是神而妄圖成神的傲慢(關(guān)于神是否存在、神是否全知或全能的問題此處不進行追究,以下內(nèi)容均為DN世界觀下的討論)。
夜神月在使用死亡筆記殺掉街上搭訕女性的飛車黨回家后,見到了死神琉克,他向琉克說明了自己的信念和規(guī)劃,簡而言之就是“整個世界都在腐朽;除掉腐朽的人;與我所認可的誠實善良的人一起創(chuàng)造新世界;我就成為新世界的神”??梢哉f,這四句話每句都不值一駁。
“整個世界都在腐朽”
這句話本身并沒有問題,很多人都會抱怨這個世界糟透了,如叔本華論證的那樣,人會因為欲求得不到滿足而痛苦,會因為欲求得到滿足而空虛。除了個人的痛苦之外,世界上還存在著強權(quán)、壓迫、腐敗、戰(zhàn)爭,確實腐朽已極。夜神月認為世界腐朽的原因在于腐朽的人的存在,這本身無可厚非,身邊一個不道德的人、給其他人添麻煩的人的存在可能正是很多人悲觀、消極的開始??傻材芾硇缘?、宏觀地看待這一問題,就能輕易明白這些人的存在并非世界腐朽的唯一原因,至少不是根本原因。當然了,持有這種觀點本無傷大雅,但是一個掌握生殺予奪大權(quán)的人持有這種觀點,并且以此指導(dǎo)行動,那就太荒誕了。
除掉腐朽的人
夜神月最早制裁的兩個人分別是電視報道中出現(xiàn)的挾持人質(zhì)的犯人和街上搭訕女性的飛車黨,?之后他“制裁”的人以電視網(wǎng)絡(luò)或者報紙放出的嫌疑人和罪犯為主。這表明了兩點:第一,?夜神月認同當前社會的法律的禁止內(nèi)容,即夜神月的不滿僅限于司法過程;第二,夜神月的制裁十分依賴于媒體。也就是說,夜神月只做了一件事,跳過司法程序直接對這些罪犯/嫌疑人執(zhí)行死刑,其目的是為了讓人知曉有執(zhí)行正義的人的存在從而減少犯罪。
那么,這樣真的能減少犯罪嗎?其實關(guān)于死刑是否正義/是否具有有效的威懾力這一問題的論爭一直都存在,很多國家也有廢止/重啟死刑的例子。但是,“一律死刑”是錯誤的,毫無疑問這是全世界文明國家的共識,一個最簡單的反駁就是“一律死刑”會導(dǎo)致哪怕犯下很小罪行的人在被逮捕前理論上都可以無惡不作了。不妨再進行一個又果及因的思考,“一律死刑”對國家機器的運轉(zhuǎn)來說不是更輕松嗎?需要專門找一個東大生來當劊子手嗎?因此,此種制裁更無異于懶政,在死刑上懶政無異于殺戮。退一步講,如果“一律死刑”對降低犯罪率有效,能斷言一個犯罪率低的社會一定就是一個健全的、好人能得到報償?shù)纳鐣幔?/p>
與我所認可的誠實善良的人一起創(chuàng)造新世界
“我所認可”這一定語十分嚴謹,嚴謹?shù)娇梢院鲆暰o接著的“誠實善良”。以觀眾的視角來看,F(xiàn)BI探員雷耶(Raye)毫無疑問是誠實善良的人,面對公交劫持他挺身而出,甚至冒著姓名被其拉知曉的風(fēng)險。就是這樣一個人,夜神月殺死了他,并且在他死前故意讓他知道殺死他的正是他所相信的夜神月。

接下來,南空直美、L、渡、溫蒂、亞柏、夜神總一郎(壽命減半)、雷姆、高田這些人(及死神雷姆)的死亡,他都親自動手或是做出一個令他們別無選擇的局面。在南空直美死亡前,夜神月甚至說出“很想看這個女人是如何死亡的”這樣的話,明明是為了自保的謀殺美其名曰“這就是忤逆神的人的下場”。他們真的腐朽了嗎?日本第一優(yōu)等生夜神月非但不是為了正義而殺人,而是為了自己的空虛無聊在殺人,殺人成癮幾近變態(tài)。如此還談何創(chuàng)造,談何新世界?

4.我就成為新世界的神
個人認為神是一種更近似于種族的身份,而非頭銜或者稱號,即是人是神乃是先天決定。關(guān)于神有很多有趣的邏輯學(xué)論證,比如著名的“神不能同時是全知、全能的”“神總是很滿足”等等。夜神月不滿足,他也不是全知或全能的,正如L所說“我不認為神殺人還需要姓名和長相,那太可笑了,其拉是人而不是神”。更可笑的是,神殺人非但需要姓名、長相,他同時還需要網(wǎng)絡(luò)、報紙、電視以及人間的法律。
夜神月不是神,他沒有精力、途徑去判別每一個人的罪行,即便他比其他死亡筆記的使用者對制裁對象的選擇更慎重,卻仍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正義。只要做不到這一點,夜神月的制裁最終只會賦予網(wǎng)絡(luò)、報刊、電視等媒體無上的權(quán)力。如果用以傳達信息為目的的媒體去代替司法機關(guān),不要談公平,連威信都不存在。這一點上,夜神月看起來似乎還是“明智”的,他希望能與警察合作,與警察合作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制裁的失誤。然而,警察本身僅是保證法律執(zhí)行的暴力機關(guān),夜神月的制裁與法律精神相違背,這注定了兩者不存在合作可能。
正如巴別塔終究會招致災(zāi)禍,人不是神,任何人也都不應(yīng)該迷信自身的能力是無限的。回到“整個世界在腐朽”中所談到的,以上一切都是基于壞人和好人的二分法進行的演繹,為什么忽視風(fēng)俗、制度、法律乃至巧合、誤會是某個犯罪決定性因素的可能?所以大概只有在文學(xué)作品里,夜神月式的人物才會如此行事。在最重要的一點上,夜神月放棄了思考。這大概是這類關(guān)于天才的作品最不合理的地方。

最后一話的夜神月很丑陋,像所有窮途末路的反派一樣丑陋,他歇斯底里、以喪失理性的方式做著困獸之斗,魅上照的自殺宣告著一個偽神面具的破滅。這不由讓人回想起前三十六集,夜神月在參與調(diào)查前后,曾信誓旦旦一定會將其拉送上斷頭臺。他的話語騙過了L、家人、搜查本部的人,也騙過了熒幕前的我,我一度認為夜神月是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信念要與邪惡玉石俱焚。這一話的事實證明我根本錯了,這些豪言壯語至多不過是“嚴于律人,寬于待己”的中二病發(fā)作而已。
作者大場鶇對夜神月很殘酷,他的結(jié)局是確定的,犯下了這樣罪行的人,除了死別無選擇。他的死,大快人心。
大場鶇對夜神月也足夠留情,他給了月以純粹的警察身份參與調(diào)查的戲份,展示了純粹的夜神月本可以不必成為劊子手,本可以獲得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可能性;同時他允許月一度戰(zhàn)勝了L,他給了月的才智足夠多的肯定。從根本上說,夜神月也是死亡筆記的受害者之一,傲慢的他宣判了別人肉體的死亡,而自己的精神卻早已先于他人而亡。

再簡略談?wù)凩。L絕不是一個完美的正義化身,從他出場就尋找了一個替死鬼的那一刻(盡管他說他沒有想到其拉會殺死一個無辜者),他就已非絕對正義,作者為了盡可能地減弱這種觀感,特意強調(diào)了這個替死鬼是馬上要被執(zhí)行死刑的囚犯。
因此L也不是夜神月嚴格的對立面,夜神月嚴格的對立面是他那“似乎是正義化身”的父親夜神總一郎。L無法代表法律和正義,言行舉止乃至外貌都表明了這是一個離經(jīng)叛道的人。在動畫對L的介紹中已經(jīng)說明,L只處理他關(guān)心的案子或是重大案件,他與夜神月的較量僅是興趣使然,某種程度上講也是職責(zé)所在。他對夜神月的作為的評價很簡潔——幼稚,正如我上部分所討論的那樣。
此處稍微提一下關(guān)于第7集南空直美說夜神月與L很像的問題。南空是在夜神月謊稱自己是搜查總部一員并且提出“為什么要和我說要與L談一談”的情況下說出“因為你很像L,是與L很接近的人”的,而南空曾經(jīng)只是通過電腦接受過L的指示。因此,此處的像,應(yīng)僅僅是說兩者在判斷能力上很像,并不需要過度解讀。而且,應(yīng)該明確一下此時的情境,L是萬眾矚目的國際偵探,夜神月現(xiàn)在還只是一個一文不名的高中生,就觀眾認知而言,會傾向于認為在這場斗爭中,夜神月會是弱勢的一方,而南空直美的這番話相當于給予了兩者對等的地位。
動畫對L的身世鮮有提及,對L與其他人的關(guān)系也幾乎沒有任何介紹。大多數(shù)人對他的態(tài)度,都是或者說僅是無條件的信任,如果他有常人的感情或許他會感到無比的沉重,如果他有常人的感情或許他會感到無比的孤獨,然而因為他有非常人的經(jīng)歷、性格以及頭腦,因此可能又不能以一般的情況去推斷(關(guān)于他的既往經(jīng)歷,設(shè)定集上有所提及,有價值的內(nèi)容終究還是有限)。所以在這一人物身上可供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很大,加上06電影版DN松山健一飾演的L一炮而紅,L這一角色人氣相當之高,然而可供解讀的內(nèi)容同時非常之少。
Btw,DN與《圣經(jīng)》也頗有一些簡單的聯(lián)系。



(前兩張圖作為OP內(nèi)容,且?guī)缀鯚o什么闡述必要)
第25集,L為夜神月擦腳這一幀畫面的意義確實很耐人尋味:
如果按照耶穌為猶大行洗腳禮的寓意來解讀,可以認為這是L本人對夜神月的寬恕和救贖,同時表明作者對L的推崇態(tài)度;
如果以一般的感性認識來理解,可以將這一幕視作L內(nèi)心孤獨,渴望友誼的體現(xiàn),并且在此前的劇集中有過“夜神月是L的第一個‘朋友’ ”的表述;
如果結(jié)合其后續(xù)劇情判斷,擦腳包含著告別的意思,可能L認為在不久后夜神月必將失敗,而且自己可能會與之同歸于盡;
還可以從微動作心理角度上分析。夜神月在高處,L在低處,但是夜神月始終保持著低頭的姿勢,可以進行如下解讀:夜神月潛意識承認L的實力,他不認為自己配得上得到L如此對待,在L面前他不敢以神明自居,正因如此他才要千方百計除掉L;低頭的動作和夜神月的面部表情表明他心懷愧疚,此時的夜神月尚有羞恥感,還未完全喪失人性。
只從擦腳這一動作上看,L比夜神月至少多一項最寶貴的品質(zhì),謙虛——七宗罪第一條傲慢的對立面。鏡頭中的夜神月明明在高處,是受服侍的一方,L的形象卻陡然高大、有血有肉起來。
雖然DN的37集每一集的腳本、分鏡、演出、配樂都維持著很高水準,但其實單單這一幕,作為動漫原創(chuàng)劇情的一幕,幾乎沒有鏡頭語言、沒有光線和構(gòu)圖的暗示,憑這一動作的構(gòu)思就足以封神。
L雖然死亡,但是雖“敗”猶榮,他找到了“13天”這一突破口,然而卻被計劃外的不可抗力死神雷姆殺死,夜神月的勝利并非是通過智慧而是通過卑鄙地利用善意贏來的。
L本身更接近于服務(wù)劇情的人物,這個角色定位上有很多機械降神的味道,來歷不明、身份不明,擁有各種高科技手段和貌似無窮盡的金錢,身邊有一個全知全能的管家爺爺,可以請求全球政府、諜報機關(guān)、警察機關(guān)和各路人物的協(xié)助。其后的M、N也是如此,雖然有對該福利院和渡的身份進行交代,但是似乎還是難以讓人完全信服。其實對大多數(shù)讀者而言,這個設(shè)定大可不了了之,抱著姑且接受地態(tài)度看下去就可以了(確實沒必要在這個設(shè)定上耗費筆力展開)。
我最認可DN的一點是,作者頭腦是清楚的:每一個角色的存在意義是什么?每一個死亡的價值在哪里?主題是什么?人物如何服務(wù)于這個主題?如此種種,DN的原作大場鶇必定是想清楚再下筆的。即便如此,26集~37集L死亡之后劇情還是出現(xiàn)不少看起來冗余、拖拉的內(nèi)容。

題外話1:
很有趣的是,《死亡筆記》經(jīng)常被拿來和《反叛的魯路修》進行比較,至少在我看來這兩個動畫可謂風(fēng)格迥異。稍加思考,原因大概是這兩點:1.年代相近,DN和魯路修第一季同是2006年作品;2.內(nèi)容上相似:主人公獲得非人之力,且胸懷壯志;有智斗要素(中二病要素)。
《DN》這部動畫存在的問題算是共識,我上面也提到了:26集之后情節(jié)拖沓,智商有下線之嫌疑,動畫在改編的過程中沒有規(guī)避掉這些本可一定程度解決的問題;
《反叛的魯路修》和它的續(xù)作R2這部動畫所存在的問題則見仁見智了,但是似乎作者 大河內(nèi)一樓 經(jīng)常發(fā)病算是觀眾共識?!鞍l(fā)病”,可以說是很傳神的概括,該詞包含著兩層含義,一者便是如李白斗酒詩百篇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另一種理解則是隨性而為。我對后一種理解很難不贊同,樞木朱雀就是完美的人證,如果說創(chuàng)造一個讓人無法理解、越看越生氣的角色算是一種引人入勝的技巧的話,我認為大河內(nèi)相當成功。大河內(nèi)的這種發(fā)病寫法時常罔顧邏輯、人設(shè)、人物感情,追求沖突、轉(zhuǎn)折和出人意料。至少在我看《魯路修》的過程中,我認為作者是癲狂的,雖然劇情確實是出人意料,但是看得如鯁在喉,無法理解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問題歸問題,但是別說,看大河內(nèi)發(fā)病寫法還真停不下來......不過回過頭去評價《魯路修》這部動畫的話,我大概不會給出很高的評價,這部動畫充滿著個人英雄主義,除了主要角色的機甲,軍隊的火力、人數(shù)幾乎看不出任何意義,一束炮彈打出去便是一片LOST。不過定位本是熱血少年漫,且這種思想本也無可厚非,普通人總是盼望英雄和奇跡降臨(嘿,居然還邏輯自洽了)。相對地,你可以在DN中的相澤、模木、桃太上看到作者對普通人的關(guān)注和體察?!遏斅沸蕖肺艺J為設(shè)計最成功的劇情是莎莉這條線的細膩和一切謎底揭開后主人公發(fā)現(xiàn)自己一切的出發(fā)點根本是虛假的的這種設(shè)計。
btw,一些日本乃至西方作者以中國為原型創(chuàng)造人物時,都存在著明顯的扁平和外行的理解,雖然無傷大雅,不過還是略微出戲?!渡裉较穆蹇恕返闹袊R戲團我就看不太下去...
題外話2:
近些年“封神”的一些輕小說、漫畫、動漫在我看來很是過分,剛剛起步幾年就想走《龍珠》的路子:開篇十分精彩,然后越寫越大越雜,本是靠情節(jié)、戰(zhàn)斗場面、感情戲等起家,卻都漸漸鐘情于世界觀構(gòu)建,連載與其說是情節(jié)展開不如說是帶著讀者一起套娃,新角色、新設(shè)定層出不窮,本是作者投機取巧的寫法,竟有很多讀者真的樂此不疲。過猶不及,完善的世界觀本是一件好事,但當它喧賓奪主占據(jù)內(nèi)容本身,并且還能口碑熱度雙豐收的時候,我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是在“腐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