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你接種了嗎?

新冠疫情從爆發(fā)到現在差不多一年半了,不管其在國外如何瘋狂,國內還是相對安全的,偶爾零星的發(fā)生幾例,也是很快便被進行有效治療。
所以在國家推出全民接種疫苗的時候,很多人還沒有去注射,有些因為排隊太長沒時間,更多的是因為疫苗不足,無法注射。說到這里,大家應該都想到了,相對安全,那意味著依然存在風險,而這個風險,隨時可能降臨。今天就和大家來說說有關疫苗的事,歡迎小伙伴加入討論!
首先,疫苗不足,我們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
盡管目前國內已經開足了產能,但是當前的疫苗依舊難以覆蓋全部的人群。因此,這種情況下,當前疫苗在逐步推進中。

不過,面對當前疫苗尚不能滿足全國人口的情形,也有一些專家提出了一個補充思路,就是:口岸城市/邊境口岸優(yōu)先,比如流行病學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多次建議讓疫苗優(yōu)先滿足口岸城市的思路。

在去年我國總體戰(zhàn)勝新冠疫情之后,零星出現的新冠基本上是以口岸城市和邊境口岸為主。無論是去年的喀什、大連還是年初的瑞麗,都是入境口岸,而五一結束后,安徽六安和遼寧營口兩地出現了新冠疫情。目前多地已經開展了相關人群的核酸檢測,此次新冠的溯源工作還在進行之中,但是目標基本指向了口岸城市-營口,這里是當地重要的進出口貨物港口。這也再次引發(fā)了公眾對于入境人員和貨物攜帶新冠的擔憂。

畢竟在我國國內已經總體戰(zhàn)勝新冠疫情的情況下,新冠的來源可能是境外,而我國當前又無法徹底關閉商品的進出口,那么,如果這些商品沾染病毒再被搬運工接觸之后就可能形成新的傳染源。
這一點,也可能成為我國接下來疫苗接種的重要思路,因為當前,我國新冠疫情的新特點就是境外輸入。
然而這個時候,我們遇到了現實問題,那就是:疫苗產能不足導致的接種率不足。
以此次疫情可能的爆發(fā)地遼寧營口為例,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計算:
根據營口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截至5月14日,營口新冠疫苗接種257081劑次。根據官方統(tǒng)計公報顯示,營口戶籍人口230.8萬人。如果按照疫苗接種1-2針來計算,那么,當地的疫苗接種率大概在5.5-11%左右。
這個接種率,是遠遠不夠的。
其次,為什么要鼓勵全民接種疫苗?
應對新冠,理想的情況下,是通過全民接種來實現免疫屏障。在傳染病學里,這有另一個專有詞匯叫:群體免疫,就是一個群體對于傳染病的抵抗力。

達到這個目標后,那么病毒等傳染病就基本上不能擴散了。而群體免疫,主要是依靠疫苗,迄今為止,我們人類消滅的第一個病毒天花,就是通過全民的免疫最后實現了讓天花徹底從人類中消失,這也給了我們很多現實性的指導意義。

群體免疫的實現取決于該疾病本身的傳染能力以及該群體中具有抵抗力的個體的規(guī)模。
那么,對于新冠,我們的疫苗需要注射到多少人呢?
根據目前對新冠基本傳播指數的推算,大概需要達到80%左右的免疫率才可以將新冠隔絕開。
而目前無論國內外,均沒有達到這個比例,這也是為何我們要依然鼓勵接種疫苗的緣故。
如果不能實現高比例的接種,那么我們就難以形成免疫屏障,在接下來的全球化過程中,可能會不斷面臨境外輸入病毒的沖擊,這種免疫洼地,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也會極大得影響我國的國民安全和國民經濟發(fā)展。
因此,在當前,其實題目提到的鼓勵接種問題都不算重要問題,最重要的是努力擴大產能保障各地的疫苗需求。
再次,我國疫苗的現狀:我國已經批準的疫苗一共有三類,分別是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和重組亞單位疫苗。

不過當前,我國最主流的疫苗依然是滅活疫苗。盡管滅活疫苗的技術非常成熟,而且我國的新冠滅活疫苗已經廣泛接種,在現實中得到了考驗。但是滅活疫苗的生產目前已經成為了制約產能的重要因素,為何?我們首先要了解下滅活疫苗的生產過程。

如上,可以看出對滅活疫苗來說,毒株的選擇和培養(yǎng)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也是整個疫苗研發(fā)的限速步驟。
對于新冠來說,屬于生物安全等級P3的規(guī)格,這對安全系數要求非常高,因此我國為了新冠疫苗的生產,可以說是集中全國的p3實驗室力量來集中制備新冠疫苗。
但是由于新冠的生物安全等級太高,因此這些級別的車間和實驗室不是短期可以建立起來的,這就導致新冠疫苗的產能也幾乎達到了上限。
所以,看到本文,相信你明白了,當前疫苗還是很緊缺的,而且國內疫情還在反復,所以大家要是遇到有接種疫苗的機會,一定要抓緊?。?/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