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圖館】代魏立晉 第十八節(jié) 揭幕
本期作者:錦帆游俠?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并非嚴謹?shù)臍v史學術研究,僅供參考;未經(jīng)授權,禁止二傳,違者必究
其實,鄧艾的手書還真不一定出自于他本人手中。根據(jù)《資治通鑒》和《世說新語》的記載,鄧艾給司馬昭的上書先到了鐘會手里,擅長書法的鐘會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詆毀鄧艾的機會,將鄧艾的書信加以修改,給鄧艾樹立了一個目中無人,居功自傲的形象。
但客觀來看,即使鐘會沒有修改鄧艾的書信,鄧艾被懷疑也實在不冤。
別的不說,單單就不經(jīng)請示直接授予原蜀漢官員官職,已經(jīng)不得不讓司馬昭懷疑鄧艾是否有割據(jù)稱王的念頭。更別提鄧艾所統(tǒng)帥的這支隴西軍團:這支軍隊久在邊塞,戰(zhàn)斗力強勁,而由于制度原因以及中央對邊軍天然產(chǎn)生的防備感,即使隴西軍團立下了滅蜀這樣的大功,但隸屬于邊軍系統(tǒng)的他們,只有楊欣屬下的三十人靠著拿下江油的功勞受封。而其他不屬于楊欣屬下的軍隊,將大部分功勞拱手相讓給了鐘會所率領的中央軍。這樣一支勁旅,交由鄧艾這樣獨斷的將領所統(tǒng)率,無論如何都無法讓司馬昭放心。
鄧艾的反應引發(fā)了一連串事件。

對鄧艾一直心懷嫉妒的鐘會擔任監(jiān)軍的衛(wèi)瓘、以及司馬氏的忠實心腹胡烈先后上書司馬昭,所有的上書直接指向了司馬昭內(nèi)心一直所懷疑的事:鄧艾謀反。尤其震動司馬昭的是,他派出監(jiān)視鄧艾的師纂盡管被鄧艾任命為益州刺史,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同樣上書司馬昭報告了鄧艾的謀反跡象。
司馬昭沒有再給鄧艾任何回復,直接下詔收監(jiān)鄧艾。為了防備鄧艾拒不從命,讓鐘會率軍進駐成都將鄧艾裝上囚車。
但司馬昭突然想到,他對鄧艾的擔憂,對鐘會而言同樣生效:鐘會同樣在蜀中統(tǒng)率著一支令人膽寒的軍隊,又怎么保證鐘會不會像鄧艾那樣有反意呢?雖然司馬昭認為鐘會如果足夠聰明就不會選擇反叛,但他認為還是自己親自去處理靠譜。
臨出發(fā)前,想到鄴城軟禁著的魏國所有的王公,司馬昭叫來了山濤,讓他率領五百親兵前往鄴城以防不測。
“西邊的亂局我親自來解決,后方就拜托給您了?!彼抉R昭深切囑咐了山濤。
這些曹魏的宗室,已經(jīng)沒有任何雄心壯志,司馬公可以放心了。到達鄴城,看到魏國諸王公后,山濤產(chǎn)生了這樣的想法。
賈充率領一萬前鋒軍隊先行從斜谷奔赴漢中,司馬昭則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帶著曹奐向長安進發(fā)。
司馬昭的僚屬邵悌詢問:“鐘會的兵力數(shù)倍于鄧艾,晉公敕令鐘會拿下鄧艾即可,何必親自出征呢?”
司馬昭明白,邵悌是在提醒自己之前要警惕鐘會的話語。他笑了笑回答:“你忘了你之前說過的話嗎,居然會建議我不要親自前往。只是之前您說的話不能傳揚出去,我以信義待人,只要別人不辜負我,我就不會辜負別人。前些日子中護軍賈充問我是否懷疑鐘會,我回答:難道我現(xiàn)在派你前往漢中,也是懷疑你嗎?賈充也就沒有說什么。想必等我到了長安,一切事宜都結束了?!?/p>
信義嗎?對現(xiàn)在是司馬昭來說,寫作信義讀作利益,才是此時他真實的內(nèi)心寫照。
此時,接到收監(jiān)鄧艾命令的鐘會,突然意識到一個更大的機會出現(xiàn)在了眼前:如果讓僅有本部一千兵馬的衛(wèi)瓘收監(jiān)軍勢強盛的鄧艾,鄧艾一定會反抗,到時候鄧艾謀反的罪名坐實,自己也正好能借機拿下鄧艾,同時唯一能制約自己的監(jiān)軍衛(wèi)瓘也不會再成為自己的桎梏。
想到這里,鐘會立即向衛(wèi)瓘下令。
衛(wèi)瓘明白,鐘會是將自己往死路上逼,但軍令無法違抗。急中生智之下,衛(wèi)瓘找到了一個極佳的解決辦法。
當夜,衛(wèi)瓘帶著本部兵馬進入成都,連夜寫下一篇檄文交給鄧艾部下的諸將:鄧艾涉嫌謀反,奉詔捉拿鄧艾,其余諸將不予追究。諸將若來赴我軍報到,則封賞如前;如果誰敢不來,視同謀反,一律誅三族!
檄文在鄧艾的部下傳遞,唯獨沒有交給鄧艾。
伴隨著第二天拂曉成都城內(nèi)的一聲雞鳴,鄧艾部下的諸將紛紛前來衛(wèi)瓘軍中報到,只有鄧艾還蒙在鼓里,在自己的帳中睡覺。
控制了鄧艾的部下,衛(wèi)瓘沒有絲毫猶豫?!傲⒓辞巴侥绵嚢 毙l(wèi)瓘迅速出門登車直入鄧艾的大帳,將正在熟睡的鄧艾和兒子鄧忠綁了起來,送上囚車。
看見來捉拿自己的士兵,鄧艾仰天長嘆:“我這樣的忠臣也落得這樣的下場啊,我現(xiàn)在知道白起面臨這樣的境遇的時候內(nèi)心的掙扎了?!?/p>
回過神來的鄧艾部下感覺不對,打算劫持囚車救下鄧艾。他們拿著武器直奔衛(wèi)瓘的大營而來。
衛(wèi)瓘沒有慌亂,徑自出營迎接鄧艾的部下。
“鄧將軍無罪!”諸將群情激憤。
“我也知道鄧將軍無罪,這不,我已經(jīng)寫好了上奏給晉公的表章,為鄧將軍伸冤,還請眾將軍少安毋躁,等候進一步的消息,在下相信晉公一定會明白鄧將軍的清白的?!?/p>
鄧艾的部下總算暫時安定了下來。得知衛(wèi)瓘迅速緝拿了鄧艾,鐘會也不由得暗暗贊嘆衛(wèi)瓘的手段。

正月十五,鐘會的大軍到達了成都,鐘會也就此見到了鄧艾。
“鄧艾,你也有今天!”看見裝在囚車里的鄧艾,鐘會胸中的一口惡氣終于得以長出:原本伐蜀是自己建功立業(yè)的舞臺,卻被這個一開始反對伐蜀的出身低微的老將軍奪走了自己所有的風頭,鐘會內(nèi)心對鄧艾充滿了怨恨。
“把師纂也綁了,他也是鄧艾的同謀!”鐘會下達了新的命令。雖然師纂名義上是司馬昭派來監(jiān)視鄧艾的親信幕僚,但他畢竟也是鄧艾任命的益州刺史。平素性急少恩的師纂沒有得到眾將的同情,也被鐘會一起送上了囚車。。
隨著鄧艾父子和師纂被送上囚車,在蜀中的近二十萬魏軍和五萬蜀軍現(xiàn)在名義上都歸鐘會掌控了,鐘會感覺到自己的實力逐漸膨脹,一個更大的野心逐漸生成了:也許,那至尊之位,距離我不再遙遠。
“伯約,現(xiàn)在我需要你的幫助了。咱們聯(lián)手,定能橫掃中原!”
“老夫愿鼎力相助!”姜維知道,自己的計劃有實現(xiàn)的可能了,而一旦這個計劃得以實現(xiàn),自己夢寐以求的興復漢室的大業(yè),也許能夠就此成功。
“伯約,你率領蜀軍從斜谷攻入長安,我率領魏軍作為后繼。一旦拿下長安,步兵從水路從渭河順流而下,五天之內(nèi)就可以到達孟津,和從陸路進發(fā)的騎兵會合,拿下兩京,天下可定!”
“士季此計甚妙!”姜維發(fā)出了贊許。
在長安的司馬昭得知鐘會反叛的消息十分震驚:鐘會居然在這樣的條件下還是選擇了反叛,是過于自負的他太過高估自己的才能了嗎?
還是需要給鐘會一點警告的,想到這里,司馬昭讓人給鐘會送去了一封信。
“我擔心鄧艾或許不會束手就擒,如今我派遣中護軍賈充率領一萬人進入斜谷,駐扎在樂城。我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屯扎長安,我們相見的日子不遠了。”司馬昭的書信如是寫。
看完書信,鐘會大驚,對姜維說:“我軍數(shù)倍于鄧艾,晉公知道我能輕松制服鄧艾,而如今晉公要親自率領重兵前來,顯然是對我有所懷疑?!辩姇D了頓,“既如此,事不宜遲,我等應當立即舉事。事成可得天下;事不成,退保蜀地,亦不失作劉備這樣的人物!”
姜維順勢提議:“魏將恐怕不會聽從您的命令,不如將不服從您的命令的將領全部坑殺!”鐘會沒有立即表態(tài)。
當晚,回到營帳的姜維再次回顧了自己的整個計劃:若鐘會成功,則殺鐘會復興漢室;若鐘會不成,則坑殺所有魏軍將領,給蜀漢陪葬!想到這里,姜維被軟禁的劉禪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只有一句話,卻是滿含著一個一心以興復漢室為畢生夙愿的忠臣刻畫的鐵血丹心:“愿陛下忍數(shù)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p>
第二天,鐘會召集魏國將領和蜀漢舊臣在成都的朝堂為郭太后發(fā)喪。
“太后臨終有詔,讓我討伐逆臣司馬昭!”鐘會將偽造的詔書展示給眾將看。
顯然,作為司馬氏的忠實盟友,郭太后不會下達這樣的詔書。眾將開始議論紛紛。
羊琇想起母親出發(fā)前的叮囑,猛然站起:“這是矯詔!”
一邊的夏侯和等人也隨聲附和,引起了眾將的騷亂。
和司馬昭所預料的一樣,思念故鄉(xiāng)的魏國將士們并不想為鐘會的野心流血,而作為亡國之師的蜀軍,并無法獨自擔當大任。
鐘會姜維見狀,立即控制住胡烈為首的諸將,軟禁在成都的宮殿,準備用親信代替他們統(tǒng)帥城內(nèi)的諸軍,以防城內(nèi)的魏軍出現(xiàn)騷動,同時成都城內(nèi)開始戒嚴,此時城外的魏軍還沒有得到消息。
現(xiàn)在必須讓監(jiān)軍衛(wèi)瓘出面解決了。鐘會留下衛(wèi)瓘,拿出事先寫好的竹版,上面寫著姜維的主意:欲殺胡烈等。
“不行!我不同意!”衛(wèi)瓘堅決反對
“你不同意又能怎樣?”鐘會滿臉怒容,兩人僵持不下。
沒多久,衛(wèi)瓘起身。
“你干什么?”鐘會提防著問。
“上廁所!”衛(wèi)瓘沒好氣的說。
在上廁所的短暫間隙,衛(wèi)瓘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面熟的人:原本屬于胡烈的僚屬丘建,目前擔當鐘會的手下。
衛(wèi)瓘一把拉住丘建:“鐘會謀反,打算坑殺胡烈他們,你一定要把這個消息傳遞給胡烈!”
丘建點點頭,隨后向鐘會請求給胡烈等將領各自派出一名親兵送飯,就此將消息傳遞給了被囚禁的胡烈,得知消息,胡烈寫了一封信,請求丘建交給皇宮外的兒子胡淵,并將這個消息散發(fā)出去。
此時尚未擺脫控制的衛(wèi)瓘也回到了鐘會處,鐘會繼續(xù)對衛(wèi)瓘展開了勸說,衛(wèi)瓘仍然不為所動。他知道只要在皇宮外的魏軍得知消息,事情就會迎來轉(zhuǎn)機。
深夜,衛(wèi)瓘和鐘會各自將佩刀放在膝蓋上提防著對方,兩人僵持了一整晚。
此時即將天明,城外的諸軍得知消息,開始了躁動。鐘會擔心士兵嘩變,又怕衛(wèi)瓘和士兵們勾結,猶豫良久,還是試探了一下:“伯玉(衛(wèi)瓘的字),你能否去安撫軍心呢?”
衛(wèi)瓘很想脫身,但擔心鐘會懷疑,還是假裝推脫:“您是主帥,應當您親自去?!?/p>
鐘會怕衛(wèi)瓘使用手段趁機謀害自己,加重了語氣:“你是監(jiān)軍,應當先去,我隨后就到?!?/p>
衛(wèi)瓘終于得到了機會脫身,馬上離開宮殿。
沒多久,鐘會想想不對勁:“快把衛(wèi)瓘叫回來!”
見到來人,衛(wèi)瓘假裝暈倒犯病,摔倒在地:“我不舒服,我要回營服藥!”
來人想到鐘會的命令只是叫衛(wèi)瓘回來,并沒有要抓捕他,也就放衛(wèi)瓘回營了。
鐘會仍然不放心,派出親信和醫(yī)生前往衛(wèi)瓘營中探視。衛(wèi)瓘早有準備,拿出鹽水對自己一頓猛灌,沒多久就吐的滿地都是。本來衛(wèi)瓘身體就不太好,這么一折騰,就看起來更加病重。親信和醫(yī)生回報:“衛(wèi)瓘估計不行了。”
鐘會終于稍稍放心。然而,在鐘會得知消息的同時,衛(wèi)瓘在自己的營帳內(nèi)寫好了討伐鐘會的檄文,傳遞給了駐守成都的魏軍,約定第二天早上共同攻打鐘會。
按照約定,城外得知鐘會謀反的消息的胡淵帶領父親的士兵沖入城內(nèi),各營的魏軍得知了鐘會謀反要坑殺主將,也紛紛響應胡淵。鐘會似乎忘記了這些魏軍雖然名義上歸他統(tǒng)屬,但他們的家人都在中原,對于鐘會的野心,他們并沒有半點興趣。

得知魏軍的動向,鐘會詢問姜維:“伯約,城外士兵們好像要對我們不利,現(xiàn)在怎么辦?”
“只有拼死一搏了,快把囚禁的魏將殺掉吧!”
到了這個地步,鐘會也只能答應。
鐘會的親兵們沖向了軟禁胡烈等人的宮門。
“頂住大門!千萬不能讓他們進來!”宮門內(nèi)的胡烈等人死死抵住大門。外面的親兵用刀砍門也砍不開,雙方就此在宮門進行著僵持。
沒多久,胡淵等人帶著魏軍殺入了城內(nèi),救出了被軟禁的將領。隨后,魏軍沖向了鐘會和姜維所在的大殿。
姜維帶領奮力擊殺著靠近他的魏軍?!皻⑺澜S!”想回家的魏軍們紛紛舉起了手中的刀槍,將姜維格殺。
隨后魏軍沖向了鐘會,將繞著皇宮逃命的鐘會剁成了肉泥。
騷亂連續(xù)了幾天幾夜,和平投降的成都城迎來了一片血與火,士兵們大肆屠戮和搶掠,衛(wèi)瓘和諸將好不容易才平復了這場騷動。

姜維帶著自己的理想和執(zhí)念,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伴隨著他一起上路的,包括被他所利用的鐘會,跟隨他多年的張翼、蔣斌、劉禪的太子劉璿,以及那無法興復的漢室。
姜維是一個很復雜的人物:他以魏國降將的身份最終成為了蜀漢的大將軍,靠的是對功業(yè)的執(zhí)念和武功的偏執(zhí)。也因此,姜維不顧蜀漢國力,屢次執(zhí)意發(fā)動北伐,為的是成就自己的功業(yè)和理想,但這也讓蜀漢成為了一片凋敝。和老丞相諸葛亮相比,姜維的戰(zhàn)略眼光實在是略遜一籌。最終,執(zhí)念于理想的姜維為了擴大戰(zhàn)果,徹底改變了蜀國一直以來的漢中防御計劃,導致漢中迅速淪陷。也就因此,蜀漢亡國的部分因應該素歸咎于姜維。而他攛掇鐘會發(fā)起的這場暴亂,讓本來幸免于戰(zhàn)火的成都百姓,還是遭受了災難。
但僅僅用功過來評價一個人,也略失偏頗:姜維本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的優(yōu)點和他的缺點同樣耀眼:他的執(zhí)念成為了他身上最為閃光之處。對一個人來說,做一件事,不難;如果有毅力,長時間堅持不懈做一件事,你已經(jīng)是較常人優(yōu)秀的人物。但如果告訴你,你所堅持的事業(yè)和理想,現(xiàn)在已看不到任何希望,你還能夠像當初一樣不屈不撓,為自己的最初的理想堅持到底嗎?還會相信“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嗎?”正因為有姜維這樣的人,堅毅、信念、和希望,才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詞語,融入我們民族的軀體之中。
此時鄧艾的部將們發(fā)覺,既然鐘會謀反,姜維已死,這下可以解救鄧艾了。他們自發(fā)追上了囚車,將鄧艾父子和師纂放了出來。
但衛(wèi)瓘對此卻十分惶恐:鄧艾是自己親自抓捕的,以鄧艾的性格,必然會對自己進行報復。想到這里,他叫來了鄧艾的前部將田續(xù)。
“你還記得你在江油遭受的屈辱嗎?現(xiàn)在是時候報仇了,去殺了鄧艾!”
“末將領命!”田續(xù)內(nèi)心暗喜,立即領兵追向鄧艾。在三造亭追上了鄧艾父子,將他們和師纂一起殺死。
和自己的老對手姜維一樣,鄧艾也是一個有執(zhí)念的人物,靠著這份執(zhí)念,他以一個低微的出身,在這個世家大族擔當主演的舞臺上為自己謀得了一個重要角色。但和姜維一樣,他的執(zhí)念也影響了他的性格,最終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鄧艾平素強橫的性格,導致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在他領導下的雍州軍民們正是如此。而在拍手稱快的他們身邊,是鄧艾修建的無數(shù)堡壘。
只有失去,才能明白他的可貴。每個人都終將明白這個道理。
長史杜預得知衛(wèi)瓘的所做所為,忍不住嘆息:“伯玉恐怕不會有好下場。身為名士,聲望這么高,不施德行,又不以正道駕馭屬下,將怎么對待世人的譴責呢?”
正在等候車駕的衛(wèi)瓘得知杜預的話,連忙對杜預謝罪:“您說的對,是我欠考慮了?!?/p>
但死者已矣,后續(xù)的故事要靠生者來書寫。
靠著滅蜀的功勞,司馬昭由晉公再次被加封為晉王,他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上升。這天,魏國的三公——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空荀顗相約一起新任的晉王。
“晉王地位尊貴,何公和朝臣們都對晉王加以禮敬,我們今日毫無疑問應當行跪拜之禮?!?/p>
“沒錯沒錯。”一邊的何曾應聲附和。
王祥搖搖頭:“相國雖然尊貴,但還是魏國的丞相。我等還是魏國的三公,和丞相只差一個等級,哪有朝廷的三公對皇帝之外的人行跪拜之禮的道理呢?你等這樣做,損失朝廷的威望,虧損晉王的美德,這事兒我不干?!?/p>
三人爭執(zhí)下來到了朝堂,見到司馬昭,荀顗和何曾忙不迭行了跪拜之禮,只有王祥站著長揖行禮。
司馬昭感嘆:“我今日終于明白為什么您受尊敬了!”
王祥這樣,才是對我真正的尊敬啊。

此時的劉禪正在前往洛陽的途中。姜維的努力已經(jīng)失敗,他的復國不再有指望。而在路上,蜀漢老臣宗預和廖化也相繼去世。蜀漢的外來勢力也伴隨著蜀漢的滅國而相繼離開,對此,益州豪族們對此額手相慶:益州的事務,終于可以他們說了算了。然而,伴隨著外來勢力們一起離開的,還有他們自己的武裝,而益州的豪族們,并沒有強有力的武裝來保護他們的利益,一顆不安分的炸彈,就此已經(jīng)悄悄埋下。
到達洛陽后,劉禪受到了司馬昭的禮遇,被封為安樂公。畢竟司馬昭被封為晉王的功勞簿上,和劉禪也有著莫大的關系。
這天,司馬昭宴請劉禪,宴席上,司馬昭讓歌伎演奏起了蜀地的音樂。
劉禪的表情微微有所觸動,沒多久,又恢復了正常,開始津津有味欣賞起了音樂。
司馬昭瞟了一眼劉禪,詢問:“安樂公,頗思蜀否?”
“此間樂,不思蜀也!”劉禪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司馬昭放心了,轉(zhuǎn)頭對身邊的賈充說:“人竟然能無情到這個地步,不要說姜維了,就是諸葛亮再生,又有什么用呢?”
劉禪的內(nèi)心笑了:我的心,怎能讓你看透呢?
一邊的郤正沒有感覺到這歡宴下涌動的暗潮,偷偷對劉禪說:“如果晉公再問,您就說先人的墳墓都在巴蜀,我的心都在西邊,無時無刻不感到悲傷。然后您可以閉上雙眼作出悲傷的樣子。”
“好的,我知道了。”
“安樂公,頗思蜀否?”司馬昭幾天后再次詢問劉禪。
劉禪照著郤正的原樣的話說了一遍,還擠出了幾滴眼淚。
司馬昭哈哈大笑:“這話怎么像郤正說出來的啊?!?/p>
劉禪佯作驚訝:“沒錯,就是這樣,您是怎么知道的?”
人生如戲,戲也正如人生,王公王侯,盡歸塵土,只有生命的延續(xù),才是真理。劉禪活到了六十四歲,算得以善終了。

西蜀已經(jīng)平定,朝中的反對勢力一掃而空,世家大族們開始享受司馬氏上臺帶來的盛宴。盡管吳國還沒有放棄掙扎,趁著蜀國的失敗打算趁火打劫拿下永安城。但永安城的兩千士兵在守將羅憲的堅持下,死死抗衡這吳國名將陸抗率領的三萬人的圍攻半年,最終等來了魏國荊州刺史胡烈的援助。不久,吳國皇帝孫休去世,吳國也暫停了對魏國的攻伐。
此時司馬昭已經(jīng)病重,在山濤、賈充、何曾和裴秀的建議下,立下長子司馬炎為世子,將所有的后事托付給了司馬炎。
一個舊的故事即將落幕。然而一個新的宏大的劇場,已經(jīng)在悄悄為他們拉開序幕。
等待他們的,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
參考資料:
1.《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2.《晉書》,(唐)房玄齡等
3.《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4.《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南朝梁)劉校標注,(清)余嘉錫箋疏
5.《魏晉南北朝史》,王仲犖
6.《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wǎng)絡》,仇鹿鳴
7.題圖得到了馬克吐曹的授權,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