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這通天修為——2020 RX300 F Sport測評

作者——咖加用戶:-唐僧到哪了
沒有奔馳三叉星的尊貴榮耀,沒有寶馬藍天白云下的超凡駕控,沒有奧迪燈廠的未來科技感,在知乎汽車專欄,常年霸占“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買”品牌榜首的雷克薩斯,是個獨特而神奇的存在。它在2019年推出了當家城市SUV RX的小改款車型。
身為二流……不是二線豪華品牌車主,今天想嘮一嘮2020款雷克薩斯RX300 F Sport行駛半年的使用感受。

靜態(tài)體驗:
內(nèi)飾方面,相較16款,杯架前部增加了垂直插入,有橡膠圈固定的手機槽。優(yōu)點是能將手機固定住,過顛簸路段不會咣當。

缺點是如果你的手機安裝了硅膠手機殼,在取出的時候手機殼和橡膠表面摩擦力過大,不容易拔出來。

上下車關閉車門的時候,可以感覺到鉸鏈限位器臨近車門完全關閉階段阻尼過大,幾乎是開過的所有車關門最費勁的,每次都要甩開膀子掄圓了關。在我的印象中展廳里16款RX的車門沒這么重,不知道是時間久被甩屈服了,還是在20款做了調(diào)整。本田的19款的CR-V和冠道也有同樣的問題,甚至更嚴重:用同樣的力道關門,車門停住的位置開口比RX還要大。兩田汽車在解讀中國汽車市場消費者喜好的時候總是有那么一絲絲的誤解,認為把車門做重(阻尼感重而不是車門重),就是一個被動安全加分項。當然這也和如雨后春筍般滋生的車評人亂帶節(jié)奏不無關系。大約在8-9年前,配備全尺寸備胎的廠家還會被評為‘厚道’,蒙得豐田這個二傻子給RAV 4背上了一個‘公主墳’,更別提現(xiàn)款卡羅拉不忍直視的中控大屏了。

關于這對F Sport桶形座椅,訂車時我就很希望能選裝非F Sport版的普通座椅,柔軟舒適同時能提供足夠的支撐。這套運動座椅并不算硬,但是坐墊和靠背的包裹性很強,身材稍胖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有些夾。
但實際開過半年之后,覺得這套座椅的舒適性超過預期,長途駕駛的疲勞感很弱,這得益于全方位‘過度’的支撐。坐墊的側翼能給右腿足夠支撐,不用在長途駕駛時去找中控臺邊沿靠著??勘车膫认蛑瓮瑯舆^剩,因為沒有人會把兩噸的‘換殼漢蘭達’開出響胎的過彎姿態(tài)。但對于疲勞的緩解,尤其是肩部和手臂確實有幫助。
三幅打孔方向盤皮質觸感不錯,但冬天溫度較低手很干時會有些滑,尤其在單手倒車入庫時,需要多使點勁把住方向盤。
三九點拇指握槽(名詞)有個棱,如果將此處加粗之后做圓潤些握感更佳。

喇叭四周有個坡度,因此如果在手不離方向盤的情況下,用拇指按喇叭的時候要往里夠到平面部分,不然斜著按不動。懷念非多功能方向盤喇叭做的很大的時代,拇指稍稍挪一點就可以輕松按響。巡航控制桿沒有整合在方向盤上是遺憾,好在使用頻率不高。
中控臺按鈕布局上手零難度,如果溫度調(diào)節(jié)按鍵能換成旋鈕,行車中調(diào)節(jié)速度會更快,可減少分神時間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RX雖然支持語音控制調(diào)節(jié)空調(diào)溫度和風量,我依然主張能動手不動口。除了一個情景,就是關閉壓縮機‘A/C’,觸屏中‘A/C’鍵的菜單層級太深,在默認頁面下大約需要操作5下屏幕才能關閉。

20款中控屏幕相比16款向前移動大約5公分,以方便觸屏的操作。這套車機屏幕使用體驗上落后于同時代的車機至少5年。以至于除了空調(diào)和多媒體這些躲不開用它的情境,讓人幾乎不想碰它。車機內(nèi)置的百度Carlife豈止雞肋,簡直是雞屁股,還是長了痔瘡的那一塊。它只能支持USB連接,連接后藍牙無法使用,內(nèi)置的音樂版塊只能聽歌單不能搜歌,也無法方便地播放本地緩存的音樂。我開車時絕大部分時間是藍牙 or U盤 or 收音機。
座椅自動加熱通風好評。座椅通風和無鑰匙進入啟動,是我認為唯二的必不可缺的配置。無鑰匙進入啟動讓你省去掏鑰匙的動作,而座椅通風的必要性,在我看來遠高于座椅加熱。因為到了冬天,尤其是北京這里不算極寒的地區(qū),再加上有外套墊著,即便沒有座椅加熱,你的屁股坐上去并不會太難受,畢竟坐著坐著就熱了,坐著坐著就到夏天了……然后坐著坐著就熱了,只有空調(diào)吹著相當于單面煎蛋,即便是冷風開到最大,吹走你的驕傲放縱,依然是腹背冰火兩重天。五月底老丈人開著家里的GLC來北京,兩小時車程,到了小區(qū)下車卻不肯上樓,說要先在下面溜達兩圈兒,晾晾褲子……這才是五月底,若是酷夏開長途,那體驗一定更酸爽??傊辛俗瓮L,腰不悶了背不熱了褲子不濕了,老丈人也能愉快上樓了!

慢慢抬起頭向上看,對,那就是全景天窗,一個免費給你都不想要的配置。好天兒日頭曬,陰天開個屁。全景天窗的原罪一:安裝天窗軌道侵蝕了頭部空間。原罪二:全景天窗的布簾容易透光,形成字面意思的‘溫室效應’。好在黑內(nèi)飾頂棚的布簾遮光性不錯,相比于同樣黑色內(nèi)飾的亦莊奔馳中型暢銷SUV來說。不過這么一個我不需要的配置,倒也沒給使用體驗減分,怎么形容呢,好比我不喜歡吃辣,被拉著去吃了頓重慶火鍋之后慶幸沒躥吧。

后排座椅坐墊的前后和靠背的角度可調(diào)。坐墊調(diào)到最后時,腿部空間雖然算不上鋪張,但也富余,靠背調(diào)至最緩可以媲美絕大多數(shù)轎車坐姿。如果膝點可以更高的話,后排只坐兩人堪稱完美。中央扶手收起后,中央靠背堅若磐石。隱晦點講,就是當你call shot gun, left/right ball和shaft決定乘車位置時,就該意識到那根桿兒是最硬的。后排座椅中間位置的乘坐體驗被靠背減分不少,好在純平的地面扳回一城。后排隱私玻璃和遮陽簾好評。

后備箱受限于溜背造型,載物能力在同尺寸車型中只能算中等。電動尾門頂桿工作聲音也偏大。
動態(tài)體驗:
油門踏板踩踏力度中等偏沉,踏板初段的零扭矩空行程也比較短。偏沉的踏板好處是高速巡航時,通過油門控制來保持恒速不用收著勁含著油門開。而將右腳放松搭在油門踏板上,車速竟然會非常緩慢地下降。踏板的零加速度踩踏力度和腿部肌肉的零發(fā)力點匹配的不錯。不像一些踩踏回彈力度較輕的車,勻速巡航是靠小腿前側肌肉發(fā)力收著右腳控制油門,腳背是處于一個懸吊的狀態(tài)。缺點是擁堵跟車時,力度控制不好的話容易往前竄。駕駛模式切到ECO模式,在堵車跟車時更容易將車開得平穩(wěn)。
發(fā)動機變速箱匹配好評,換擋速度,平順性,升降檔邏輯以及領會駕駛員意圖優(yōu)秀。日常駕駛幾乎感受不到變速箱的存在。對于中低速突然的油門輸入響應很快,市區(qū)多次急加速急減速后再接急加速跟得上駕駛員節(jié)奏。
但是有一個工況匹配標定沒有做完善,就是在時速40公里每小時以下時,松開油門踏板滑行,變速箱升檔轉速維持在1000轉左右。此時施加非常小的油門輸入,變速箱沒有降檔依然保持高檔位,有很小概率會出現(xiàn)1秒左右的共振,很多車友也反映過這個問題。類似于手動檔低速掛高檔輕給油,由于扭矩不足產(chǎn)生的挫車感。我在里程表超過5000公里后改成干凈利落的駕駛習慣,共振沒有再出現(xiàn)。
另外對比本田退役的五速平行軸(車型為12款2.4歌詩圖),RX從N檔到D檔液力變矩器的接合速度慢半拍。對比方式是駐車掛N檔,不踩剎車直接切D檔。歌詩圖掛入D檔的那一刻車已經(jīng)開始平順地向前移動,和D檔松剎車蠕行相較無異。而RX大概需要1秒左右的接合時間,并且沖擊感更加明顯。因此長時間堵車或者在等長紅燈切N檔時,若是等到可以通行后再切D檔起步,節(jié)奏總是慢半拍。當然這和自己的駕駛習慣有關,在RX上D檔配合Auto Hold等紅燈是個更好的選擇。
自動變速箱邏輯足夠好用,因此手動模式和撥片除了下地庫時卡在1檔利用發(fā)動機拖拽減速,幾乎用不上。
轉向手感好評,低速輕高速沉,回正力矩和阻尼隨速增益線性。不影響駕駛,過了。
制動踏板的踩踏力度和線性程度好評,但需要適應的是從高速以中等偏大的制動力剎停過程中,主觀感覺就是,單位深度的踏板行程,對應的制動力釋放增益可以再大一點。說人話就是,剎車可以再做得‘一踩就有’一點??紤]到2噸多自重和235的‘窄’胎,急剎時給駕駛員的制動信心確實需要加強。
在懸架支撐和底盤濾震方面,配有AVS自適應調(diào)節(jié)懸架的F Sport車型,駕駛模式分為ECO,Normal,Sport以及Sport+模式。

通過查閱說明書,后兩者在發(fā)動機變速箱響應和換擋邏輯上沒有差異,但是避震器阻尼在Sport+模式下有所增加。另外雖然沒有找到資料提到ECO模式要比Normal更軟,但在實際駕駛體驗中,確實感受到ECO模式下震動吸收得更加柔緩,支撐力也更弱。對此我能想到的解釋是:AVS會根據(jù)G force調(diào)節(jié)避震阻尼,而ECO模式下的同樣的油門踏板踩踏力度,換來的發(fā)動機輸出的驅動力更低,更小的車輛加速度被AVS傳感器監(jiān)測到,從而調(diào)整到更小的懸架阻尼。
Normal模式下舒適和操控得到較好的兼顧,并線和掉頭時完全沒有開大車的感覺。數(shù)字車評人在測評16款F Sport給出了‘轉向精準度和車身跟隨性已經(jīng)堪比運動型轎車’這樣的評價。到了2020年同樣結論不一定還站得住腳,但我的主觀感受是:當你拿到一輛車長近5米(4890),體重超兩噸的‘換殼漢蘭達’,這樣的主觀操控感極大概率是在你期望和預料之外的。RX對于路面小的震動以及路面的起伏和接縫過濾的不錯,前后橋沒有多余顫動。但在過比較高的,尤其是梯形的減速帶的時候后橋顫動比較明顯。
當車輛在行駛中速度降到5公里每小時左右時,會從底盤傳來大約2秒左右的活塞閥調(diào)節(jié)的聲音,繼而懸架阻尼感明顯變軟。當垂直過減速帶時,的確可以減緩沖擊提高舒適性。但如果以非垂直的角度經(jīng)過減速帶,左右車輪先后經(jīng)過會造成橫擺。由于阻尼被減弱加上高車身使橫擺需要幾個回合才能被吸收,影響舒適性,不如將懸架設成運動模式一次回彈來得干凈利落。
隔音,前排絕對的優(yōu)秀,雙層夾膠玻璃功不可沒。后排表現(xiàn)和前排差距明顯,一方面因為后排是單層玻璃,另一方面兩廂車的結構讓后輪拱的噪音沒有隔絕地傳到車廂內(nèi)。全車主要噪音來自于高速的風噪。另外車輛經(jīng)過非鋪裝路面時,車輪甩起的石頭砸向輪拱的噪音,清脆而響亮,不該,實在是不該。
駕駛輔助,全速域ACC在高速和暢通環(huán)路能一定程度減輕駕駛疲勞感,但有意思的是,開了半年我還沒遇到開到疲勞得需要輔助介入的情況。擁堵路況自動跟車時,即便是與前車車距設置成最近,還是會被騎臉式加塞。眼看加塞過來而車還在加速的你,只能嘴里喊著‘臥槽臥槽,你真撞啊’的同時把車跺停。
Blade Scan Type AHS遠光自動遮蔽系統(tǒng)堪稱夜路神器。在路燈照明不足的道路上尤為明顯。它的遠光控制能避開前方車輛以及對向來車,根據(jù)車速以及路面照明情況,調(diào)整照射范圍和亮度,一言以蔽之,哪兒暗照哪兒。
市場定位:
關于這車的市場定位和目標人群,我想引用 @碎南瓜的瓦連京 被閉環(huán)的賬號…… @碎南瓜的謝爾蓋 在18年的微博長文中的段落:
“大家一定會問我如何評價RX300 F Sport,如果你是個務實的人,不是那么貪心,不追求濃濃德味兒,理性的知道城市SUV是不能去越野的,更不想雞逼的試圖開一部城市SUV去跟運動轎車飆車劈彎兒,想要一部駕駛質感優(yōu)秀,乘坐舒適,空間優(yōu)秀內(nèi)飾做工上身的豪華SUV,那我覺得以RX300的產(chǎn)品力和它基本與歐洲豪華品牌那些尺寸更小的SUV持平的價格和相對更高的性價比,我覺得這部車是非常適合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