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出現(xiàn)之由千奇百怪,《奧特Q》第二季度劇本大盤點

作者:永遠的迪迦
封面來源:《麥克斯奧特曼》
上一期:讓金剛和哥吉拉上電視!
【本周的奧特系列通鑒】
第二十章 來自M87星云!怪獸為什么會出現(xiàn)
一九六五年四月新番,東京放送電視臺(TBS)開播了《新隱密劍士》,就是將來被《奧特Q》接檔的節(jié)目。制作現(xiàn)場的四月新番,則是《奧特Q》第二季度終于開始制作了。
第二季度的相關(guān)史料在各個地方的列舉,向來要么是很雜亂讓人一看就暈頭直接放棄理清,要么是很斷片讓人無法相互對照形成清晰線索。這類現(xiàn)象與第一季度同樣甚至更嚴重,又或是數(shù)十年來各種資料在照本宣科,單純相互無責(zé)任搬運內(nèi)容。以及搬運進展到漢語環(huán)境來,如果再來一道未建立在整理清晰基礎(chǔ)上的翻譯,且沒有能力做出注釋,容易更加重模糊和混亂。
我來徹底清晰理一遍,《奧特Q》第二季度從企劃準備工作到正式開始制作,期間各種文案資料產(chǎn)生的史料中,議案、原案、草案、樣本劇情集、故事大綱、腳本等等東西,總體來說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大軍重新整備出征,東京放送電視臺給了圓谷特技制片廠以下這么幾點行軍綱領(lǐng)。
第一,第二季度更要徹底執(zhí)行怪獸路線,反復(fù)使用或改造怪獸的人偶服,以及為它們設(shè)定上性格,這是米國爸爸的要求。
第二,要明確這終究是兒童片,面向觀眾是義務(wù)教育完成前的學(xué)生,所以復(fù)雜難解動真格的科幻劇要避開。
第三,劇情不但要單純簡易,而且要避開具備日本特點的題材。出現(xiàn)的風(fēng)俗習(xí)慣啊使用的道具啊,要國際上通用普遍的那種,否則洋大人不好看懂。
第四,太簡單了又會被鍵盤俠批判劇情性弱,這點要注意,要高效地運用特攝技術(shù),比如營造那種烘托氣氛的緊張感驚悚感的效果。
第五,主角的那三人組每集都要出場,劇情的進行上可以著重于其中一人。前半句意思就是徹底拋棄初期企劃時那種詩選劇的作風(fēng)了,后半句的意思相當于當代常見慣例的那種個人回形式。另外對一之谷博士沒有特別的要求,總之有需要時作為有專業(yè)知識的博士登場就行了,于是一之谷博士就成了全能的博士。
第六,旁白要語氣平和臺詞簡易。
第七,要經(jīng)常出場些小孩子角色。
第八,有臺詞的角色數(shù)量盡量要少,因為人多了就必定復(fù)雜了。
第二季度一開始,東京放送電視臺給圓谷特技制片廠下達的任務(wù),就不是十三本而是十五本。所以最后播出來以及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奧特Q》,全二十八集而不是二十六集。原因便是之前第十八章中說過的,第一季度在路線變更前制作的半季度份中,有兩本無論如何也沒法湊合著當成怪獸片來用,所以第二季度要追加兩本。
這樣在一九六五年二月的時期,圓谷特技制片廠一方便擬好了十五本份的初步預(yù)定標題,以及要登場的怪獸名稱或形象原型。依然是市川利明總經(jīng)理的那個筆記中留下了這段珍貴的史料,我們可以先看這些最初階段與今日實際的片子差別大到什么地步。
第十四集《老婆婆與大章魚》:大章魚
第十五集《化石是活的》:貝類生物
第十六集《河童來襲》:河童和宇宙怪獸,像德哥拉那樣的生物
第十七集《消滅甲蟲EX號》:甲蟲
第十八集《在冰原燃燒》:佩吉拉
第十九集《宇宙行進》:海馬?有問題
第二十集《羅生門的鬼》:鬼
第二十一集《凱姆拉的逆襲》:蓑蛾
第二十二集《海中來的朋友們》:昆布蘭
第二十三集《鰩旋風(fēng)襲擊東京》:鰩
第二十四集《哥羅對宇宙怪獸》
第二十五集《哥隆加出現(xiàn)》:山椒魚和哥隆加
第二十六集《宇宙細菌作戰(zhàn)》:細菌的怪物
第二十七集《海星的白晝和夜晚》:海星
第二十八集《庫拉普通來襲》:水母
這個階段僅從上面的清單,有九點可以注釋的。
第一點,《老婆婆與大章魚》這本,由《失衡》階段的第七本原案《大章魚的逆襲》演變過來,在第十四章中出現(xiàn)過。
第二點,《河童來襲》的附注上寫著,像德哥拉那樣的生物。這指的是一九**年暑期旺季上映的東寶怪獸電影,本多豬四郎和圓谷英二合作監(jiān)督的《宇宙大怪獸德哥拉》。德哥拉是史上最初的宇宙怪獸,是一種不定形的生物,當時是英二老爹野心的新挑戰(zhàn)。
第三點,《在冰原燃燒》登場的怪獸叫佩吉拉,后來《奧特Q》的代表性怪獸中真的有叫佩吉拉的,登場回的標題卻不是這個《在冰原燃燒》。看過片比較熟悉《奧特Q》的應(yīng)該能發(fā)現(xiàn),上面所有出現(xiàn)了怪獸名字的,后來在第二季度中真的登場的也就佩吉拉一個。
第四點,《宇宙行進》這本,市川注了個問號而且還有問題。意味著這本可能在企劃會議中極端難產(chǎn),后來也真的最早成廢案了。
第五點,《凱姆拉的逆襲》這本,后來《奧特Q》中沒有叫凱姆拉的怪獸,但《奧特曼》第二十一集《突破噴煙》中還真有只叫凱姆拉的怪獸。
第六點,《海中來的朋友們》這本,同樣由《失衡》階段的原案演變而來,前身是當時的第二本 《突然變異》。
第七點,《哥羅對宇宙怪獸》這本沒有寫上登場什么怪獸,但哥羅就是上一章講的《五郎和哥羅》中的巨猿哥羅。也就是說這是個舊怪獸再次登場的企劃,不過當然現(xiàn)在看到的片子中,哥羅的登場只有那一次,這一本也廢案了。
第八點,《哥隆加出現(xiàn)》這本,后來《奧特Q》中沒有叫哥隆加的怪獸,但遠在四十年后《麥克斯奧特曼》第二十九集《怪獸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中,還真有只叫哥隆加的怪獸。實際這集還就是因《奧特Q》而生的,成為老人的三個主演也全員到齊,可以參照過去Anitama的《麥克斯奧特曼》十周年企劃第三季度篇(http://www.anitama.cn/article/2fc7de8c3b748d4c)。
第九點,《宇宙細菌作戰(zhàn)》這本,前身也是《失衡》階段的第十二本《宇宙細菌》。
第二階段:
跟第一季度時一樣,也要先有劇情草案,然后變成腳本,再然后正式制作。上面這十五本的清單中,有四本經(jīng)過會議討論成為了廢案,《河童來襲》《宇宙行進》《羅生門的鬼》《宇宙細菌作戰(zhàn)》。這樣就變成十一本,然后再加了六本,形成總共十七本的劇情草案,從這之中再選擇正式腳本化的作品。
第一本《活化石》:前述清單中的《化石是活的》修改而來。
大樓施工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化石,是貝殼上生有很多刺的中生代侏羅紀生物。但是化石復(fù)活再生成為怪獸,取名叫凱格爾,能用刺戳垮大樓然后吞食。一之谷博士的作戰(zhàn)讓它大量吃下糖質(zhì)和酸混合的強力碳元素化合物,最后貝殼產(chǎn)生碳化作用在富士山麓自滅了。
第二本《地震源納馬拉》:前述沒有出現(xiàn)的新作品。
地震連續(xù)發(fā)生,原因是在地下施工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的卵,推測是第二冰河期的爬行類動物。但是卵在低溫下居然孵化了,出現(xiàn)頭部像魚類、尾巴像走獸、還長有飛禽翅膀的怪獸納馬拉。
第三本《水母怪的襲來》:前述清單中的《庫拉普通來襲》修改而來。
大型臺風(fēng)過后,漁村里留下一層白色閃光的粘膜質(zhì)液體,確定是一種浮游生物。但由于太陽黑點異常爆發(fā),浮游生物的細胞分裂活性化,形成山一樣大的水母狀軟體動物。一之谷博士說,即使是微小的生物之中,也會有巨大的生命誕生。
原案的作者是上原正三,從第二季度起才參加《奧特Q》,加入的故事可以見第七章。怪獸名的造語,浮游生物的英語發(fā)音是普蘭庫通,水母的日語發(fā)音是庫拉格,合起來變成庫拉普通。
第四本《海星的夜和霧》:前述清單中的《海星的白晝和夜晚》修改而來。
海星在七色電光的照射下巨大化,而且分裂成無數(shù)新海星,襲擊年輕女性,最后利用歸巢本能誘導(dǎo)它們歸海。
第五本《美女與大章魚》:前述清單中的《老婆婆與大章魚》修改而來。
美女因被大章魚襲擊而失去了戀人,她用魚叉擊瞎大章魚的眼睛,最后大章魚從懸崖落入海中,再被魚雷塞了便當。
第六本《凱姆拉的逆襲》:前述清單中的保留作品。
原案作者是第一季度也有參加的山浦弘靖,講少年次郎遭遇交通事故后腳受傷,他的繪畫因妄想力變成真的怪獸凱姆拉。后來《奧特曼》第二十一集《突破噴煙》中登場的怪獸凱姆拉,除了名字以外沒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不過那集凱姆拉登場時使用了《奧特Q》的背景音樂。
第七本《哥羅對宇宙怪獸》:前述清單中的保留作品。
內(nèi)容是第一季度作品《五郎和哥羅》的直接續(xù)篇。金星的AZ基地附近采集的卵,在地球上居然孵化成怪獸,頭部像螃蟹、身體像蛇、尾巴像蝎子、腳像龍。這個金星怪獸受不了猿的氣味,于是緊急把《五郎和哥羅》劇情結(jié)局中被運去伊良島的巨猿哥羅找回來對付它,哥羅還在橫浜港受到熱烈歡迎。把哥羅送去富士山麓跟金星怪獸打架,最后哥羅獲勝,然后結(jié)局也不過是仍被送去伊良島。
原案作者與《五郎和哥羅》同為金城哲夫。東寶怪獸電影在六十年代定型了“怪獸打怪獸”的模式后,這一本實際成為電視上實現(xiàn)這一構(gòu)圖的起點,后來再置換成“奧特曼打怪獸”。順便一說,金星探測基地的名字AZ,其實是當時圓谷特技制片廠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名字。圓谷一為首的一干人等經(jīng)常跑這里當會議室來蹭,坐在店中眾多我們今天能看到的作品構(gòu)想便一個個誕生了。金城戲稱這是圓谷制片廠專用店,老板娘叫富美,自己也承認這個稱號。
第八本《鰩旋風(fēng)襲擊東京》:前述清單中的保留作品。
巨大的鰩以音速在上空飛行,展翅長達一百公尺。
第九本《海中來的朋友們》:前述清單中的保留作品。
海藻變成吸血植物,成長成全長一百公尺在東京徘徊,最后用氮元素化合物誘導(dǎo)進海里。
第十本《哥隆加對山椒羅臼》:前述清單中的《哥隆加出現(xiàn)》修改而來。
日美合資企業(yè)把工業(yè)廢水排進湖里,導(dǎo)致蛙巨大化變成怪獸哥隆加,用伸出來能長達五十公尺的舌頭襲擊人類。湖中棲息的一種動物“山椒羅臼”出現(xiàn),跟哥隆加打一架最后把它吞了。合資企業(yè)撤退,湖永遠成了山椒羅臼的家園。
第十一本《在冰原燃燒》:前述清單中的保留作品。
一九六五年秋天,日本的南極觀測再次啟動。但觀測基地受到怪獸佩吉拉襲擊,外表如企鵝和海豹混合的怪獸,口吐寒冷光線。
第十二本《消滅甲蟲EX號》:前述清單中的保留作品。
體長四十公尺的宇宙甲蟲以鐵為食襲擊汽車,最后被酸溶解。
第十三本《奇怪島探險》:前述沒有出現(xiàn)的新作品。
全部是夢境里的劇情,在南洋的島上與魔王和一只眼的巨人的故事。
第十四本《彷徨的蝎子》:前述沒有出現(xiàn)的新作品。
生物學(xué)家松本博士乘坐的班機失事了,墜落在火山口。博士在伊朗采集的毒蝎沒有找到,一個月后火山口出現(xiàn)巨大的蝎子。
第十五本《蚯蚓怪擊滅作戰(zhàn)》:前述沒有出現(xiàn)的新作品。
大型化學(xué)工廠排的廢水導(dǎo)致巨大的蚯蚓從海中登陸,在地鐵引起各種事故,并且爬上大樓穿梭在窗戶之間。
第十六本《來自M87星云!》:前述沒有出現(xiàn)的新作品。
從銀河系外的流星云“M87號”來了能口吐中子的怪物,全身有銀色的膜仿佛機器人。能伸縮自如地飛行,還有透明化能力,名叫米庫拉。米庫拉是反物質(zhì)世界的居民,地球的物質(zhì)對它來說是透明的空氣。世界被米庫拉的中子光線攪亂,汽車能飛空,船會自己游泳,飛機能拍動翅膀。
看奧特曼的人誰都會有反應(yīng)的這個標題“M87星云”,確實不是“M78星云”,這本之前在《奧特系列通鑒╳本家特攝列傳(四十七)》結(jié)尾處提到過一點。至于這個怪獸的超能力,后來《奧特曼》第十七集《向無限的護照》中也沿用下來。
第十七本《變成蝶的少女》:前述沒有出現(xiàn)的新作品。
喜歡蝴蝶的少女畫了一張蝴蝶的畫,然后變成了蝴蝶,在高空展開各種大冒險,但最后誰也不信她描述的體驗。
第三階段:
上面十七本的劇情草案中,最后成功寫成完整腳本的,只有其中六個。
第一個是《美女與大章魚》,后來腳本化時再改題《南海之怒》,執(zhí)筆者是金城哲夫。
第二個是《在冰原燃燒》,后來腳本化時變成了兩本。作者是第一季度時就有參加的山田正弘,分為《在冰原燃燒(南極篇)》和《在冰原燃燒(東京篇)》。
第三個是《水母怪的襲來》,后來腳本化時再改題《石油求援令》,上原正三執(zhí)筆,后來《奧特曼》的第十三集同題。
第四個是《凱姆拉的逆襲》,執(zhí)筆者山浦弘靖。
第五個是《鰩旋風(fēng)襲擊東京》,后來腳本化時再改題《被盯上的星球》,由上原正三執(zhí)筆。
第六個是《活化石》,后來腳本化時再改題《化石之城》,由上原正三執(zhí)筆。
由于《在冰原燃燒》分成了前后篇兩本,所以六個原案本腳本化實際出現(xiàn)七本,不過這七本中最后實際制作出來的只有其中五本。下回開始講第二季度正式制作的故事,最初的兩本就是奧特系列史上第一次的豪華前后篇《在冰原燃燒(南極篇)》和《在冰原燃燒(東京篇)》。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nèi)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49aaec9c3d1d2d59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