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意——拿什么重拾畫中人的榮光

關于方舟的新年活動劇情,洪爐示歲不用評價,本來就是圖一樂。畫中人yyds,站在方舟劇情的t0行列,一方面是因為本身優(yōu)秀,另一方面就是每一年活動的襯托。將進酒雖然極力想寫出什么高深的主題,但表達的不夠清楚,尤其是最后的大亂斗讓劇情進展混亂不堪,好在有磕cp的成分,讓故事還有圈點之處。而登臨意……
對了,我先來—— 本篇文章只是個人對于活動劇情進行的片面且極具主觀性的評價,僅代表本人的個人喜好、看法與觀點,并不代表網(wǎng)絡與現(xiàn)實社會中大眾的想法; 本文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明日方舟衍生游戲文化的有機結合有關,對此有些許建議,但并不代表本人不熱愛中國文化甚至有不愛國心理,本人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自豪;在本篇文章中提及的作品可能較少,但未提及大多只是因為本人未看過且不了解這部作品,沒有資格在此做出評價,而并非是內(nèi)心對于這部作品抱有嫌棄、厭惡等看法,還請喜歡這些作品的讀者見諒;字面含義,非引戰(zhàn),非水軍,非反串,此話僅為個人感想無任何衍生含義,此文不代表任何其他團體、個人,此文無任何他意; 無任何其他游戲、個人、團體的衍生含義,此文為本人真實個人想法非抄襲、此文僅為個人感想、無碰瓷、蹭熱度、騙贊想法;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構思相似不算做抄襲,本人玩過各平臺的數(shù)十款游戲、并非沒玩過游戲,本人用過多部品牌手機和系統(tǒng); 并非沒有用過手機,本人家庭和睦安康、請菩薩保佑,本人擁有本科以上的學歷,本人無任何心理或精神疾??; 本文僅為本人一時興起所創(chuàng)作,可能會含有部分錯別字以及未經(jīng)思考便運用的錯誤語言用法,請各位讀者諒解; 本人可能會對于部分作品中的部分人物外貌、性格以及部分人際交往關系抱有單方面的喜愛,但并不代表本人會認同或喜愛現(xiàn)實生活中的這類人物形象或人際交往關系; 本人可能會在此文章中對部分作品從部分方面作出較差的評價或?qū)ψ髌分械膬?nèi)容與讀者產(chǎn)生不一樣的見解,但本人無意觸怒任何喜歡該部作品或不認同我的觀點的讀者(主要是審核); 疊甲結束
(這個boss境界真是dinner,還不如雁峰主教) 登臨意劇情最大的兩個問題—— 1、 在劇情上,矛盾沖突不夠強烈,許多故事發(fā)生的條件不夠充實; 2、 人物刻畫不到位,缺乏“人”、“普通人”的概念; 為了過審,我先說第二點。
從將進酒以來,方舟的劇情一直有一個詬病,就是故事明明很長了,但人物的刻畫還是不到位,想表達的東西還是不夠突出深刻。唯一一個跳出問題的,只有長夜臨光,因為那個故事真的太長了,長到有充足的文案空間把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故事寫好(長夜臨光文本有足足14w字,頂四個普通的活動文本量)。顯然,yj目前已經(jīng)沒有足夠的精力做出如此長的文案了,但他們?nèi)匀辉谟瞄L篇的節(jié)奏來講故事。劇情的容量不夠,但人物還在使勁往上加,勢必會造成人物刻畫的不充分。
登臨意大概有主線抗天災、林雨霞暗中調(diào)查、槐琥找爸爸、截云搶劍、孟鐵衣報仇山海眾、仇白復仇六個大故事,都揉在了一塊兒,主角還各有側重。人物方面更是群英薈萃,能上就上,實際上并沒有出場的必要——最典型的是陳,對戰(zhàn)局沒有起到太大作用,對她和魏彥吾之間的關系也沒有進一步刻畫,唯一的作用就是給了一張模仿敘拉古人“新青年”的過場cg。雖然整個劇情不短,但分配到每個故事,字數(shù)就少得可憐了。比如仇白只被分配到了兩個故事段,第一段交代她復仇的原因,第二段說她為什么放棄了復仇;孟鐵衣的死更是草草了事,直到劇情末尾都沒有過多提及,只是左宣遼簡單提了一嘴。再優(yōu)秀的文案,也沒辦法用兩段把一個人寫活。
(對敘拉古人拙劣的模仿.jpg)
相比之下,畫中人就顯得高明。畫中人總體文本只有不到5w字,一共只講了夕、嵯峨和烏有的三個故事,對于克洛絲只是簡單挖了坑,沒有進一步展開。每一個人都得到了充分的刻畫,主題也表達的淋漓盡致。所以,如果方舟再出新年劇情,我希望不要再執(zhí)著于人物之多,場面的宏大。在有限的文本下,過多的人物會稀釋故事的價值,弄不好會適得其反,既講不好故事,也拿不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當然,除了節(jié)奏安排,登臨意劇情有更大的問題——人很多,但實際上沒有“人”。 既然是新年有關中國文化的活動,必然要講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故事。但是,除了人物穿著、文縐縐的文案以外,我看不出其內(nèi)核有什么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
“保護蒼生社稷、守護百姓安定”,是登臨意的核心主題,對應了中國文化傳承至今的民本思想、人文精神。但除了反復從主要人物的嘴里說出來,這一點有更多的體現(xiàn)嗎?我能夠找到的,只有天災來臨前,玉門緊急疏散群眾。但這是一個還未失控的政府力所能及之事,不是值得夸耀的地方,也很難從這一點來刻畫出左宣遼的形象。相反,左樂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抓走了在場的所有武人,雖然之后有過道歉,左宣遼也說不要妨礙百姓生活,但這些彌補是乏力的。因為從劇情中來看,武人和玉門的矛盾是長期積攢而來的,不是左樂這一個行為造成的,他的行為只是矛盾的一個體現(xiàn)。說明類似的沖突在玉門也時有發(fā)生。然而方舟對這一矛盾的解決方法是什么呢?沒有,沒有解決,它直接忽略了。直接用天災襲來,讓武人和軍人又一次上下一心了,那這么說,孟鐵衣的目的豈不是達到了?真的只有天災、戰(zhàn)爭才能解決這對矛盾?這就給讀者一種觀感:武人就好像是玉門的一塊磚一樣,需要的時候就搬,不需要的時候就冷落。這是為了大多數(shù)人的和平?錯誤的,且不論“大多數(shù)人的和平”是不是一個偽命題,武人自己就是百姓,他們?yōu)槭裁匆艿絽^(qū)別對待?方舟沒有解釋。在我看來,方舟筆下的武人,這些普通人,文案一直是以一個俯視的、遠視的、隔膜的視角來看待的,并沒有切實去融入到他們當中去。所以才讓這句核心主旨的話,很多人都在體現(xiàn)主題表達的乏力和實際內(nèi)涵的缺失。
再者,不僅是故事背景,主要人物的刻畫也是缺乏“人”的觀念的。陳和林雨霞,都是皇家子弟,高學歷出身;老鯉他們游走于官場、警局和民間,屬于特殊地帶的人物;太傅、魏彥吾、老林、左氏一家,更是高低有不小的權力;杜瑤夜是普通人家,但故事少的聊勝于無;截云是普通人,但她的故事一直在搶劍、負傷、暈倒之間徘徊,沒有足夠的刻畫;唯一算普通人還刻畫成功的只有槐天裴,可他是個武癡形象,是扁平化的,并不立體。所以,這次劇情無意中也犯了血統(tǒng)論、命運論的詛咒。別說主要人物里是否有普通人,就連玉門百姓的生活刻畫也少之又少,這怎么才能表現(xiàn)出中國文化的魅力?如果說火影忍者、死神這種王道熱血漫玩血統(tǒng)命運,人家本身就是搞設定圖個爽,我們也就樂呵一笑;但方舟的新年劇情明顯是想走正經(jīng)嚴肅的、中國文化路線,那就不能走血統(tǒng)流。因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類社會是由人民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的社會,而不是所謂世襲、命運決定的社會。這種人民史觀的道理很簡單,但不乏文學創(chuàng)作者陷入了古老的桎梏。強調(diào)血統(tǒng)、命運,就會讓故事走向個人英雄主義,片面地強調(diào)個人力量,有意無意創(chuàng)造出一種歷史結果是由每個人來決定的謬誤。
不僅是人物設定,從結局走向來看,故事亦是個人英雄主義的。登臨意開始說,玉門是為狩獵巨獸所建造的,我本以為最后會描寫人們?nèi)绾我煌挚咕瞢F,但睚是被重岳一個人解決的,“人”沒有在其中發(fā)揮作用。如果只是這樣也好,人們齊心協(xié)力打敗天災,也算是強調(diào)群眾的力量了,即使沒有打敗,這種精神也是能體現(xiàn)出來的。但偏偏最后要加一句,是令擊退了天災。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令把天災弄走,玉門就是天災的活靶子。不是說大炎已經(jīng)狩獵過巨獸了嗎?實力設計上,大炎人的實力看起來也是薄紗其他地區(qū)的,可為什么偏偏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他們又變得弱小無力了呢?而且,就算是在玉門抵抗天災那段,也很難說是在刻畫玉門群眾,還是在刻畫林雨霞和老林(刻畫的也不成功,光那兩張cg好看了,因為二人的人物刻畫線一直是平平無奇,光靠兩張cg沒法把人物立起來)。
首先,一部有意結合中國文化、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作品,應該突顯人民群眾的力量;其次,就算是其他類型的作品,集體主義取代個人主義早已是主流,是社會的價值導向。漫威都知道結局要全體大戰(zhàn),不能光靠幾個英雄單打獨斗;就連原神,劇情兒童向的原神,璃月劇情都知道最后的boss不能讓鐘離解決,而是要突出由人治理下的璃月的力量,由人和仙人一同努力擊退災難。怎么到了明日方舟這里,明明一直是國產(chǎn)手游劇情質(zhì)量前列的游戲里,反而不知道這一點了呢?
如果yj真的不知道,不會有人在意,但是yj明明是知道的。在其他劇情里,都在凸顯人的力量,整合運動,長夜臨光的紅松騎士團、馬科維茨,畫中人的嵯峨、老板娘,尤其是敘拉古人的盧比奧。如果沒有盧比奧,敘拉古人的劇情質(zhì)量在方舟里是排不上號的,他的那段演講直接讓整個劇情上升了一個檔次。為什么需要普通人?因為最能吸引人的文學作品,往往能和讀者產(chǎn)生共鳴,而讀者絕大多數(shù)都是普通人,他們需要的,就是一面鏡子,一面能照映出自己生活的鏡子,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活成了什么樣子。而陽春白雪,宛如精雕細琢的美玉,只可遠觀,或用于布爾喬亞的家里裝點門面,或放在博物館里展現(xiàn)陳舊的歷史價值,于我們而言又有什么意義呢?更何況登臨意算不上美玉。這才是最讓人氣憤的,明明知道怎么寫好故事,怎么做好人物,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卻偏偏寫不好。
接下來是第一點,故事發(fā)生的條件問題。 開服四年了,二創(chuàng)區(qū)的劇情文案分析大多都是集中于劇情內(nèi)核和故事走向,考據(jù)派已經(jīng)很少了。我還記得剛開服的時候,明日方舟有很多考據(jù)派,其中不乏猜測泰拉大陸對應的歷史年代,各地區(qū)對應的現(xiàn)實國家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葦草、王小姐等維多利亞的故事走向基本被猜準了。所以,到了大炎這塊,可能確實,不太方便和其他地區(qū)統(tǒng)一風格。但是,正是因此,方舟還仍像按照寫其他地區(qū)的劇情一樣寫這里的劇情,就讓故事的邏輯很奇怪。首先,大炎和整個泰拉大陸在各個風格上都顯得格格不入。最明顯的是太傅,其他地區(qū)的最高領導人,大都是毀譽參半。西西里夫人統(tǒng)一了敘拉古,但搞帶清洗;拉特蘭的肯德基老爺爺慈眉善目,但國內(nèi)也有種族矛盾;烏薩斯的皇帝、葦草她姐、特雷西斯更是個寄。這很正常,這才是一個立體的形象。而太傅,真就是一個完美的形象。我在將進酒的劇情分析里說,但那僅限于,如果只出現(xiàn)那一次,還算成功,可誰知道他頻繁出現(xiàn),過度強調(diào)了。當然,這一點本身沒問題,但對應社會就有問題了。不光是太傅,左宣遼、左樂等等,可都是一等一沒得挑的好關,然而大炎各地還有各地的匪寇。玉門有山海眾,姜齊有水匪,從仇白的描述來看,他們明顯都是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才落草為寇。誰逼的?天災?大炎本土的天災可是很少的。自然環(huán)境惡劣?由自然地理導致的貧困不應該是一個國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大多數(shù)貧困都和社會問題緊密相連。那會是什么呢?
沒有,沒有對應原因。如果從整個對大炎環(huán)境的塑造來看,這里沒有孕育成規(guī)模賊寇的土壤。拿山海眾為例,山海眾其實就是一個類似于斜角的反抗組織。但真的有人會傻到,單純因為某種自然力量強大,而且還對自己的生命產(chǎn)生了極大威脅還奉為信仰的?不會,劇情里也說了,山海眾里不乏虛偽的人。但斜角本身該怎么產(chǎn)生?大多都是社會環(huán)境造成的。日本的aum教,就是在日本泡沫經(jīng)濟崩潰,進入大蕭條時期,借助acg文化甚囂塵上的。如果沒有經(jīng)濟蕭條,aum教就不會產(chǎn)生。那山海眾?
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左樂那種,因傳達太傅意思、理解失誤而造成的偏差。對此,我不能再講,但有一個歷史上的故事,和此相象。都知道二王八司馬改革,韓愈曾上書唐德宗有官吏橫征暴斂,這不利于改革推行,韓愈因此被貶。韓愈因此懷疑自己的好友柳宗元和劉禹錫,后與二人交惡,認為是他們向皇帝說的讒言,因為沒有其他人可以懷疑了。然而,實際上就是唐德宗自己的問題,他本人想撈錢,韓愈妨礙了他而已。
說廟堂也有不法之人, 這是核心問題所在?清朝的問題是和珅那群人導致的? 即使不管這個,你刻畫個不法之人,這個邏輯也就順了,為什么會產(chǎn)生流寇、社會矛盾,也能解釋通。 不能寫? 那你就別寫這個啊。知道不能寫還非得寫。難道就不能延續(xù)畫中人的路線,集中刻畫幾個人,研究心與大千世界的關系?劇情質(zhì)量高,有機結合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達到文化價值;還能給卡池人物立人設,更能吸引人抽卡,達到掐米價值,這不雙贏? 或許,這次劇情的重點不在活動劇情,在干員檔案和密錄?說不準yj包餃子就為了那盤醋呢。
(我不太清楚這一段和主題表達有啥關系,刻畫重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