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為我8年的教書生涯畫上了句號

這是一篇拖延了一個月才發(fā)出來的文章,過去的一個月里忙碌是一部分,中途出遠門爬山,在高鐵站與人拿錯了行李箱,當時新手機和電腦都在行李箱里,耽擱了一個多星期才拿回來,好在沒有丟。

9月中旬回了一趟老家,剛吃過午飯,收到同事的微信,發(fā)給我了一張圖片,是辭職的最終批復下來了。
雖然當時距離辭職一個多月了,看到批復文件的時候,心中還是蠻難過的。
當時我正在奶奶的房間里,望著窗外的天空,突然想到8年前,我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時候,也是像這樣的一個秋天,也是在老家。
那個時候的我不會想到,有一天我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我始終都記得,剛畢業(yè)就考上編制,走上講臺時的那份熱忱,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向往。8年來,從農(nóng)村考回市區(qū),再到辭職,每一步走得都很不容易。
其實,仔細想來,每個人的一生何嘗不是一部英雄史,即使我們都是平凡的普通人。
但生活不會因為你的普通,就不會給予你磨難和壓力。
教書的8年里,每一年我都會寫一篇長長的總結(jié),如今回看那些長篇,總能找到自己一點點失去熱愛的痕跡。
念頭一:考上
2014年我從師范??圃盒.厴I(yè),不知道自己畢業(yè)了,除了當老師,還能干什么。當時只想著,能考上編制。一心想考上的原因,不僅是因為穩(wěn)定,而是因為面子,要爭一口氣,在那個村莊里,入編,仿佛就是“商品糧”戶口,一輩子不愁吃喝穿。
因為在農(nóng)村生活長大,特別理解穩(wěn)定的工作有多么的重要,因為小時候家里的經(jīng)濟來源,主要就靠地里的莊稼,經(jīng)常聽家里人說看天吃飯,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遇到干旱或者洪澇,一年的收成都不保。
而穩(wěn)定的工作,卻可以旱澇保收。
那一年,我20歲。
當時寫下的文字:

剛考上編制寫的文字
那一年村子里還沒有修水泥路,從我住的村莊到學校要30分鐘的路程,每到下大雨,兩輪電車在村里都騎不出來,我媽會騎著三輪車,把我送到柏油路上,再去上班。
我記得特別清楚,有一次下雨,班里的一個女生問我,老師你的鞋子上為什么也有泥?我一時語塞,不知道怎么回答。
有時候,我也抱怨過,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還是沒有離開農(nóng)村?前兩年的教書時光,是我整個教書生涯里最快樂的2年,但心中一直還是想著進城,想著換一個環(huán)境。
因為進城是當時唯一的出路。
念頭二:進城
當時音體美在農(nóng)村任教兩年之后,便可以通過選調(diào)考試回城教書,按理說,2016年我就可以考回來,但那一年選調(diào)考試并沒有招老師,于是只能等到2017年。
因為太渴望換一個新的環(huán)境來成長,還記得在村里下班后跑步都會被人說吃飽了撐的。
當時想著考回市區(qū),最起碼可以光明正大去健身房跑步了,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
我再一次把考試當成了救贖,除去工作之外的時間全部用來備考,朋友知道我很看重這次考試,還帶著我去S命,當時S命的說我那兩年運氣都不好,考不上。
回來之后,我偏偏不信這個邪,心里想,哪怕市區(qū)只招一個老師,那個人也必須是我。
憑借著這口氣,我考回來了。
原本以為考回來后,會讓我?guī)业谋緦I(yè)美術,沒想到在考回來的前兩年里,帶過語文和數(shù)學。
后來也讓我?guī)佬g,但當你特別渴望一樣東西時,由于等待的時間太長太久,最后即使得到了,也不是曾經(jīng)渴望的那種感覺了。
考過來之后,和同學在學校附近合租了房子,我還記得那一晚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窗外車水馬龍,還有點吵鬧。
不像在村里住的時候,夜晚很安靜,習慣真的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
那一年,我23歲,和同學在出租屋里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
但是工作上種種的不適應,崩潰過很多次,經(jīng)常下班后一個人在房間偷偷哭泣,質(zhì)疑自己為什么要考回來。
念頭三:辭職
一直身在黑暗中的人,最怕突然見到了光亮,見到了希望,因為一旦見到了,就不可能再裝作看不見。
考回來后一度陷入迷茫,相親的人蜂擁而至,也遇到過相親奇葩。
我開始問自己:在這個小城市里,工作穩(wěn)定,嫁個良人,結(jié)婚生子,這種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內(nèi)心的答案是否定的。

2019年寫的動態(tài)
童年時期父母的爭吵,讓我對婚姻沒有任何的向往,我不渴望婚姻生活,更不指望把幸福寄托在一個男人身上。
當時,我只想著掙錢,因為真的很窮,本身工資就不高,除去租房子,日常開銷,所剩無幾。
下班后便開始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新的技能,報了攝影課和寫作課,以及加入各種付費社群里。
鏈接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那個時候我像一只井底之蛙,而互聯(lián)網(wǎng)像一根繩子,把我拉上了井邊,讓我看到的更大的天空和人生的各種可能。
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知識技能和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我也想成為其中之一。
于是又開始了每天早上凌晨5點起床看書寫作的時刻。與此同時也在給書店主持活動,見到了不同的作者和不同人的人生。
辭職的種子一旦種下,心中的火苗再也抑制不住了。
但是離開談何同意,于是開始在下班后和早起的時間,拼命地努力。我知道自己是個笨人,但我相信勤能補拙。
我人生中的第一筆存款,是靠寫作,在2019年才攢下來的。

后來又經(jīng)歷了疫情,在不確定的時代,穩(wěn)定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是很重要,但是比穩(wěn)定更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自己的快樂、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找到人生的意義和使命等等。
2021年日記寫下的最多的就是想辭職:

積累了3年后,我終于攢足了能力和勇氣,義無反顧地離開了。
離開的時候,我在QQ上發(fā)了一條動態(tài),看到我曾經(jīng)在村子里教書時候的學生給我發(fā)的消息:他說如果我不是他的小學老師,他不會對大城市那么向往,那么拼命學習。

那一刻我覺得,這8年的教書時光,哪怕曾點燃過一兩個學生,都是值得的。
幾年前,一位朋友曾告訴我一句話:吉光片羽總能支撐人生的某些時刻。
現(xiàn)在回看,那些吉光片羽的時刻,曾照亮過我的世界。
最后,還是要感謝我的媽媽,無論是被催婚還是辭職,她都替我阻擋了很多世俗的壓力。
閨蜜一直都說我媽媽的思想超越她所處的時代。
也許生活的瑣碎,讓媽媽們都忘了,她們年輕的時候,也曾有過夢想。
很多人問我不怕后悔,這兩年我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無常,比起后悔,我更怕自己從來都沒有勇氣嘗試過。
不辭職,一輩子都會活在掙扎、擰巴和糾結(jié)里。
比起掙扎和糾結(jié),我更愿勇敢地去闖蕩這個世界。
從2014年的秋天—2022年的秋天,那就讓秋天給這段職業(yè)生涯畫上一個句號吧。
我愛熱烈的秋天,可惜北方的秋天太過短暫,正因為美好的東西稍縱即逝,才更讓人留戀。
期待明年秋天的故事
我又將會遇見哪些人
過著怎樣一種生活
明年秋天的故事
就交給明年吧~
最后與大家分享9月份去爬山拍到的圖片:

最后這張圖,是我前幾天上完瑜伽課回來的路上,在巷子里遇到的一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