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英國北海石油平臺爆炸

1988年9月22日 北海石油平臺爆炸,英國北海油田的阿爾法石油平臺突然爆炸,引起連日沖天大火,在平臺工作的230多名職工只有67人幸免于難。這座平臺屬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所有,1976年建成投產(chǎn),平均日產(chǎn)石油16.7萬噸,天然氣2300萬立方英尺。受這次事故影響,阿爾法平臺周圍的五個平臺均已停產(chǎn)。僅此一項使英國北海油田減產(chǎn)12%,英國石油出口收入每月減少8000萬英鎊。

1988年9月22日午間,北海萬頃碧波之上冒出了巨大的氣泡,緊接著,巨大的火球在海面上燃燒、跳躍、蔓延,與此同時,阿伯丁以東120英里處的奧德塞石油鉆塔已由于一連串的爆炸而被淹沒在熊熊烈火之中。英國北海油田又一場新的石油事故不幸發(fā)生了。
阿伯丁海岸警衛(wèi)隊接到呼救信號,立即調(diào)集十多艘救援船和飛機趕赴現(xiàn)場營救,能源大臣帕金森對北海石油的安全設(shè)施深表關(guān)切,宣布對事故進行調(diào)查。

引起這場爆炸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是由于天然氣和石油噴出油井而在鉆井平臺引起爆炸,但更多的人認為,由于鉆井機管內(nèi)天然氣壓力過大,管壁破裂漏氣,從而導致一連串的爆炸。據(jù)《獨立報》報道,奧德塞鉆井平臺上的工人們幾天來一直在為防止海底深處天然氣溢出而奮戰(zhàn)。在這里鉆塔上工作了10年的工程師亨德里先生說:“第一次爆炸時并沒有火,但后來的第二次爆炸就使鉆塔周圍地區(qū)都燃起熊熊的火球。由于水下冒上來一個巨大的氣泡,我想肯定是由于鉆機的什么部位破裂所致?!?br>
24日晚,調(diào)查組在奧德塞鉆塔發(fā)現(xiàn)一具燒焦的尸體。有關(guān)方面通過化驗證明死者就是在大火中失蹤的無線電操縱員威廉斯。

據(jù)報道,當石油鉆塔由于爆炸而燃起熊熊大火之時,平臺上的66名工作人員都已坐上救生艇離開。然而,威廉斯依然堅守在他的崗位上。一位海岸警衛(wèi)隊官員說:“他的確向救援船只發(fā)出系統(tǒng)的報告?!逼渲?,在石油平臺附近收到的威廉斯發(fā)出的最后一個信息是:“急救,急救,急救!這里的鉆塔著火……停鉆!”

威廉斯25歲,祖籍英國肯特郡格林希索。這是他第一次在鉆塔上工作。他是從香港來英國度假的。他想通過在鉆塔的工作攢些錢以供假期之需。他以前曾在麥錢特海軍學院受過嚴格的訓練。這個學院的一位高級講師說:他深知,“一個無線電員必須堅守崗位,如果他離開職守,大陸與鉆塔唯一的通訊聯(lián)系就會中斷”。大火已經(jīng)撲滅,高聳的鉆塔依然屹立在萬頃碧波之上,而那位忠于職守的無線電員還“生死不明”。人們說,即使他為此而獻身,他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永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