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篇]全甲格斗入門指南2018-⑴兵器規(guī)格與選擇


應小伙伴們的要求,《全甲格斗入門指南2018》系列正式開始不定期連載。我、以及虎賁騎士團其他全甲選手們會將自己所知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要說的就是本篇的核心內容:如何得到一把賽用武器。下面給出我翻譯制作的HMB賽用武器標準規(guī)范。介于HMB是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全甲格斗組織、且HMB的武器規(guī)范適用于整個世界全甲格斗大聯盟([特別篇] 關于全甲格斗的全球規(guī)范化),所以按照這個標準來制作的武器,可以暢行于全球絕大多數的全甲格斗賽事:

武器篇精髓全在此圖
強烈建議保存并擴散
注意所有武器有一個限定前提,就是13世紀~17世紀這個時間段!
通讀了上面的規(guī)則圖你就會發(fā)現,全甲格斗的武器完全不違反國家管制刀具的要求,屬于合法安全的體育用品、武術器械。我們每次出國比賽都零壓力托運(超長超重額外付錢除外... ...),最多在機場安保那里做個備案。非常河蟹。
關于武器規(guī)則部分還有幾個補充說明,無需翻譯一看就懂:




從個人角度來說,我肯定是鼓勵大家多多以規(guī)則為基礎去設計和研發(fā)中式賽用武器的。但因為這需要大量時間精力、以及資金投入研發(fā)制作,所以目前中式武器還不是很多,在年前寫了一篇“最炫“全甲賽場”的五大中式兵器” (文章請移步俺的公眾號“背刀打拳的兩百斤的貓”,文末有二維碼)之后,目前我們的中式武器庫又新增了三尖兩刃刀、明劍等,還有兩到三款刀劍類武器已經完成了圖紙步驟,馬上進入制作流程,年內會公布。
讓我拿三尖兩刃刀為例,來簡單說說一把中式賽用武器從構思到成品參賽的思路。

本身還是測試版,
也確實沒錢改進和新作了... ...
首先這個武器是完全符合規(guī)則里130到220厘米區(qū)間的長桿武器的范疇,那么其次需要證實的就是其歷史依據。
眾所周知三尖兩刃刀似乎是“神仙打架”的東西,二郎神專用。經過冷兵器收藏圈大咖“五岳散人”大哥的科普,俺明白了三尖刀其實是源于宋代掉刀、在明代成形的實戰(zhàn)兵器,軍隊有明確裝備。并且有一些文章已經指出其兩刃凸起的結構就是專門為了擊破重甲而存在。
隨后在五月散人的幫助下我在去年底敲定了設計圖紙,拜托龍影刀劍周顯光師傅鍛造,最終經過庫瑪的裝柄技術全部完成。全長135厘米、重量3.16公斤,英文名“SanJian Dao”、全名“HMB標準賽用三尖兩刃刀alpha測試版”,不過我一直都用“三姨太”來稱呼它,以示其為為關刀之后又一利器。
今年諸國之戰(zhàn),因為提前出示過相關資料,所以三姨太順利過審。并且21vs21決賽階段對陣波蘭時直接將一波蘭戰(zhàn)士劈倒。擊倒諸國之戰(zhàn)歷史獎牌數世界第三的強隊選手,榮添擊殺環(huán)一枚。

只能勉強從人縫里看到有人倒下... ...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大家都很喜歡,可目前咱們中國的鞭锏類武器在規(guī)則上還沒有明確歸屬。嚴格來說,要向提交相關資料給HMB裁判官委員會供討論。
我們選手中團長老曹和大紅人幻想狂劉先生也都對鞭锏有著很大的興趣,同好的朋友們可以留言討論,大家一起努力爭取能夠讓它們早日出現在國際賽場。
拋開個人喜好、單純從功能層面上講,在武器的選擇上大概劃分為三大功能:控制型、殺傷型、技術型。
控制型武器不以擊打敵人作為主要目標,而是主要用于近身纏斗時協助把位控制對手,最典型的就是錘類。因為規(guī)則限制,錘類很難打出很好的傷害,但其重量輕、木桿長短適宜的特點決定了在纏斗時非常適合控制對手。
殺傷型武器最大的特點就是斧子占了其中一大半... ...此外具備突出的打擊力點、或者明顯外凸圓弧的刀劍也是典型的殺傷性武器。它們的作用顧名思義,不追求速度、不追求逼格,但求打出高傷害、主力輸出。
技術型武器一般都會走下限重量、且重心適宜,適合高頻率的輸出、快速做出技術動作。通常用于個人賽項目打點。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來決定武器的使用方向。比如本身就是投摔系出身的好漢就可以直接選擇單手錘+盾牌,目標就是接敵纏摔。
最后,之所以用兵器作為開篇、而不是練習方法等等,主要是考慮到對全甲格斗有愛的朋友應該大多數都是兵器愛好者。正所謂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至于下一篇要從哪里著手,也請大家留言討論,或者去我公眾號首發(fā)的本篇原文里參與投票,讓我看看你們的想法!

另,近日我在HMB史實委員會提交了一批中國13~17世紀盾牌的資料,現已歸納入官方盾牌數據、并進行了大聯盟賽用尺寸規(guī)范化。接下來,我和庫瑪將研發(fā)首款符合世界全甲格斗大聯盟標準的Buhurt賽用中國盾,請隨時注意公眾號的消息更新。
還有,半噸隊近期會推出一款團隊主題T恤,目前正由隊內最年輕的現役選手之一的某小哥設計中,敬請期待喲~